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及其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2016-06-03 08:34杨海萍李江陈晓领李海珊高群燕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心理状态

杨海萍,李江,陈晓领,李海珊,高群燕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浙江 宁波 315020)



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及其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杨海萍,李江,陈晓领,李海珊,高群燕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浙江 宁波 315020)

[摘 要]目的:探讨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及其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取样选取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160名,利用一般资料问卷,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DA)、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其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情况。结果: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焦虑、抑郁、外向型激怒和内向型激怒;应对方式中选择积极应对的面对、回避,消极应对的屈服,得分分别为(10.32±2.76)、(18.39±3.24)和(15.08± 2.96)分;社会支持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相关分析显示,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各维度得分与积极的应对方式即面对和回避得分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消极的应对方式屈服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各维度得分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较明显,消极的应对方式可能加重其心理问题,而积极的应对方式和更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改善不良心理状态,临床可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脑卒中;照顾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突然,临床常表现为猝然昏迷、半身瘫痪、口眼歪斜、认知障碍等[1]。在全球范围内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的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且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且年轻化的趋势[2-3]。脑卒中不仅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还对其主要照顾者产生影响。研究[4]认为,脑卒中是一种可以影响家庭的疾病,其中主要照顾者不仅承担着照顾患者的责任,还要为患者提供经济、情感等支持,并参与患者治疗方案的决策中,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身心健康。由于脑卒中发生后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需要主要照顾者承担后续的照顾和护理,而主要照顾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会影响医疗决策和护理质量,从而影响患者的后续康复。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护理专业的服务对象也在不断扩大。而重视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状态,不仅可以避免另一个患者的出现,还能提高脑卒中患者后续照顾和护理的质量,加快疾病的康复。国外学者对照顾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状况研究较多[5-6],而国内这方面则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报道。本研究通过调查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现状,并分析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从而对主要照顾者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改善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照顾者更好的进入照顾角色,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于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经颅脑CT或MRI确诊)的主要照顾者160名(每例患者调查1名主要照顾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所有调查对象均符合以下入选条件:①承担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责任,能够参与医疗决策中;②年龄≥18周岁;③无认知功能障碍以及沟通障碍,能顺利完成调查;④陪伴照顾时间在2周及以上。排除标准:护工等领薪照顾者。

1.2方法

1.2.1一般资料调查:采用研究者自制的患者主要照顾者调查表,调查主要照顾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与患者的关系、文化水平、工作状态等。1.2.2 心理状态:采用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DA)[7],评价主要照顾者的心理状态,量表包括焦虑、抑郁、外向型激怒和内向型激怒共4个维度18个条目,采用0~3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明症状越明显。

1.2.3应对方式调查: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8],调查主要照顾者的应对方式,问卷包括面对、回避、屈服3个维度共20个条目,其中面对和回避是积极的应对方式,而屈服是消极的应对方式[9]。采用4级评分法,得分情况反应被调查者应对方式的选择趋向。

1.2.4社会支持调查: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10],测定主要照顾者的社会支持现状,量表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共10个条目,总分11~62分,得分越高,表明社会支持水平越高。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65份,回收165份,回收率为100.00%;其中有效问卷160份,有效率96.97%。160例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

2.2心理状态 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焦虑、抑郁、外向型激怒

2.5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与积极的应付方式即面对和回避呈负相关,而与消极的应对方式屈服呈正相关(均P<0.05);外向型激怒心理状态与面对应对方式呈负相关,而与屈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均P<0.05):内向型激怒心理状态与面对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5);总的心理状态与积极的应对方式即面对和回避呈负相关,而与消极的应对方式屈服呈正相关(均P<0.05)。

2.6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即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总的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5);外向型激怒和内向型激怒心理状态与主观支持和总的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5);总的心理状态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呈负相关(均P<0.05)。和内向型激怒,具体得分见表2。

表2 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

2.3应对方式 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应对方式包括选择积极应对的面对和回避,以及选择消极面对的屈服,得分分别为(10.32±2.76)、(18.39± 3.24)和(15.08±2.96)分。

2.4社会支持 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具体得分见表3。

表3 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社会支持得分

3 讨论

3.1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现状 研究显示,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外向型激怒和内向型激怒等心理健康问题,其中焦虑和抑郁表现最为明显。主要照顾者大多为患者的家属,主要以配偶或子女为主,亲人患病后难免会牵挂患者的病情、自理能力、是否死亡等,长此以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等心理问题[11]。更重要的是,部分照顾者要兼顾自身的工作和家庭,长期的照顾一方面确实消耗了照顾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照顾者身心俱疲,因此容易出现以上诸多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常感到惊恐和恐慌、睡眠质量差、为人处世缺乏耐心、胃口变差等[12]。有研究[9]表明,同学历主要照顾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方面的不良心理状态,且学历高的照顾者在此方面的得分较低,所以尽可能请学历高的家属作为患者的主要照顾者。

应对方式是面对应激时可以利用的一种个体内部资源,是面对应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能够调节个体的身心健康[13]。一般认为,积极的应对方式能降低应激反应,对身心健康有益,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则会增加应激反应,不利于身心健康[14]。本研究结果发现,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应对方式包括选择积极应对的面对和回避,以及选择消极面对的屈服,且主要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与慢性病不同,脑卒中发病突然,病情严重,患者及主要照顾者没有任何准备,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处理方法和应对方式,表现的手足无措,因此多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15]。本研究还发现,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遇到问题时照顾者更善于通过寻找多种途径、整合多方资源、获得更多合适的帮助和支持来解决问题,且以来自家庭和朋友的主观支持为主[15]。

3.2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应对方式也称应对策略,是心理应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受应激事件性质的影响,能影响应激结果[9]。本研究结果发现,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各维度得分与积极的应对方式即面对和回避得分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消极的应对方式屈服得分呈显著正相关;消极的应对方式可能加重主要照顾者心理问题,而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唐艳超等[16]发现与积极的应对方式相比,消极的应对方式更容易引起照顾者的心理问题。作为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屈服使照顾者在面对困难或超自身资源负担的生活事件时感到无能为力和没有希望,对未来悲观、消极,对了解患者病情和照顾患者感到无望和无能为力,促进不良心理状态的产生。而面对可以让照顾者正视患者的病情以及自己的行为,从而采取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应激反应。回避的应对方式不会让照顾者面对患者的病情产生过度的悲伤和绝望,缓解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另外,回避的应对方式可以让照顾者面对患者的病情时不必每次都担心、忧虑,对照顾者的心理健康起到保护作用[9]。

3.3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状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发现,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各维度得分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更好的社会支持能够降低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负担,改善不良心理状态。研究[17]认为,照顾者感知的社会支持不足时容易引起抑郁,且社会支持越低,发生抑郁的风险越大,反之,如果照顾者感知到满意的社会支持,则有利于其减轻负荷水平,改善心理健康状况。Karahan等[18]认为,应激事件引起的身心反应强弱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当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后,照顾者的心态会变得更积极和乐观,善于利用社会支持系统与照顾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有关,而不善于利用社会支持系统或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与情绪的不良应激有关。更高的社会支持,包括与亲人、朋友的倾诉和沟通能够缓解照顾者的精神压力,而一些社区等团体活动能分散照顾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此外,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舒缓的情绪也反过来有助于帮助照顾者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或更能充分利用已有的支持,增加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3.4小结 总而言之,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较明显,消极的应对方式可能加重其心理问题,而积极的应对方式和更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改善不良心理状态。临床护士可以通过指导照顾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帮助照顾者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尽快改善自身心理状况,让其获得更多的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关爱,以尽快适应照顾患者所带来的各种变化,促进照顾者更好的进入照顾角色,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9]。

参考文献:

[1]JOYNT K E,BHATT D L,SCHWAMM L H,et al. Lack of impact of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on quality of care and outcomes for ischemic stroke[J]. J Am Coll Cardiol,2015,65 (18): 1964-1972.

[2]MEHNDIRATTA P,WASAY M,MEHNDIRATTA M M. Implications of female sex on stroke risk factors,care,outcome and rehabilitation: an Asian perspective[J]. Cerebrovasc Dis,2015,39(5-6): 302-308.

[3]方向华,王淳秀,梅利平,等. 脑卒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9): 847-853.

[4]杨文君. 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预期需求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D]. 广州: 中山大学,2010.

[5]SIT J W,WONG T K,CLINTON M,et al. Stroke care in the home: the impact of social support on the general health of family caregivers[J]. J Clin Nurs,2004,13(7): 816-824.

[6]PIERCE L L,STEINER V,DE DIOS A M,et al.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a nurse’s responses to stroke caregivers on a web-based supportive intervention[J]. Top Stroke Rehabil,2015,22(2): 152-159.

[7]袁勇贵,沈鑫华,吴爱勤,等. 激惹、抑郁和焦虑量表(IDA)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 四川精神卫生,2002,15(1):11-13.

[8]沈晓红,姜乾金. 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文版701例测试报告[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1): 18-20.

[9]杜丽娜,徐宏,岳仕鸿,等. 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状况及其相关性[J]. 现代临床护理,2013,12(1): 35-39.

[10]肖水源.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 127-133.

[11]MCCARTHY M J,POWERS L E,LYONS K S. Poststroke depression: social workers’ role in addressing an underrecognized psychological problem for couples who have experienced stroke[J]. Health Soc Work,2011,36(2): 139-148.

[12]叶丹,张桂青,王芳,等. 脑卒中功能障碍病人照顾者的心理相关因素分析[J]. 全科护理,2013,11(3): 224-225.

[13]KURZ A S,BETHAY J S,LADNER-GRAHAM J M. Media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workplace stressors and distress in ID support staff: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oles of psychological inflexibility and coping styles[J]. Res Dev Disabil,2014,35(10): 2359-2370.

[14]王卫平,薛朝霞,牛利,等. 应对方式在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J]. 中国卫生统计,2012,29(3):330-332,336.

[15]余云红,陈英. 社区脑卒中病人主要照顾者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 护理研究,2013,27(13):1185-1187.

[16]唐艳超,郁小红,林旭星,等. 在校护生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3): 168-170.

[17]孟园,牛小霞,徐漠研,等. 肝癌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的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与压力负荷的相关性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14): 1617-1620.

[18]KARAHAN A Y,KUCUKSEN S,YILMAZ H,et al. Effects of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on anxiety,depression,care-giving burden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of stroke caregivers[J]. Acta Medica (Hradec Kralove),2014,57(2): 68-72.

[19]陈晓领,杨海萍,李海珊,等. 神经外科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和生活质量的调查[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 (5): 527-529.

(本文编辑:赵翠翠,丁敏娇)

Correl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states,coping styles and social support of primary caregivers of hospi-talized stroke patients

YANG Haiping,LI Jiang,CHEN Xiaoling,LI Haishan,GAO Qunya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of Ningbo University,Ningbo,315020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state,coping styles and social support of primary caregivers of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ixty primary caregivers were screened out with the random sampling method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es,coping styles and social support using IDA (irritability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cale),MCMQ (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 and SSRS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Results: The IDA scores of primary caregiver of hospitalized stroke patients from high to low were anxiety,depression,inter-irritation and outer-irritation. The scores of positive coping styles,avoidance,and negative coping styles were 10.32±2.76,18.39±3.24,and 15.08±2.96. The scores of social support from high to low were subjective support,objective support and utilization of suppor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primary caregivers’s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coping styles in terms of all factors (P<0.05). The confrontation and avoidance in the primary caregiver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factors of IDA (P<0.05) and yielding in the coping style positively to the factors of IDA (P<0.05). Conclusion: The primary caregivers of stroke patients has serious psychological states problem on anxiety,depression and so on. The negative coping styles may promot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s problem worse,while the positive may solve the problem. Therefore,the proper social support and nursing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Key words:stroke; caregiver; psychological state; coping styles; social support

通信作者:李江,主任医师,Email:emoos@126.com。

作者简介:杨海萍(1973-),女,浙江宁波人,副主任护师。

收稿日期:2015-10-22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2095-9400.2016.05.013

猜你喜欢
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心理状态
应对方式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社区心理学视角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浅谈如何应对讲解员的职业倦怠期
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
《一课》中教师娜迪亚悲剧形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