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培养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对接的动态演化机理研究

2016-08-04 11:04王一宁西北工业大学西安710072
关键词:演化过程人才需求用人单位

王 莉,王一宁(西北工业大学,西安,710072)

高校培养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对接的动态演化机理研究

王 莉,王一宁
(西北工业大学,西安,710072)

为明晰高校培养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对接的过程,本文构建高校培养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对接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得到系统均衡点,并采用 Jacobian矩阵验证其稳定性。结果显示当博弈中任何一方采取对接策略另一方采取非对接策略而产生的损失高于对方采取对接策略自身采取非对接策略与双方均采取非对接策略损失之和,另一方采取对接策略损失低于损失之和,并且一方信息不对称损失率低于另一方信息不对称损失率时,对接的演化过程都是从非对接策略向对接策略进行演化。研究表明降低信息搜寻成本是由非对接策略向对接策略演化的必经路径。

人才需求;演化博弈;Jacobian矩阵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预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770万,加之出国留学以及之前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总计约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就业。就业市场已由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然而用人单位仍然面临招聘困难的局面。当前用人单位难以获得满足岗位要求的优秀人才,高校毕业生无法实现理想职业诉求与现实就业的匹配,需求和供给产生严重错位,就业与用人面临两难困境[1]。用人单位普遍发现所招聘到的应届毕业不能较快适应相关岗位工作,仍需单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岗位工作再培训,高校培养优势无法体现。而高校毕业生通过降低预期薪水,工作期望以及发展前景的要求,实现就业,导致专业不匹配、高能低配等人力浪费[2]。在对珠三角知名企业就企业人才需求现状的问卷调查中,显示用人单位比较重视大学生的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和团队精神,而这些往往通过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能力体现,因此对于承担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高校而言,反思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是解决就业难,招工难两难困境的当务之急。

对于大学生就业难和解决用人单位招工难问题的解决,不可忽视的两个主体是高校和用人单位。丁笑炯以上海市为例,从用人单位的视角调查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发现用人单位在选用毕业生时较多持实用主义倾向,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满意度偏低,对高校就业服务评价也相对较低[3]。代懋和王子成从大学生就业匹配度的视角出发,借助电子问卷搜集数据,采用自评估法、岗位分析法和统计测量法测量了大学生就业中教育匹配、专业匹配和能力匹配情况,发现就业匹配度较低,存在严重人力资本浪费,就业匹配质量较差[2]。梁雪松分析了就业难中高校和企业层面原因,认为高校忽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高校就业培训缺乏专业性和持久性并且培训主体错位[4]。李郁明[5]以财会类专业为例分析了高校财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系统研究地方高校与企业间人才有效对接的实现机制,肯定了人才对接的重要性。高校和用人单位就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需求对接的探讨有助于共享合作收益,并且高校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带来高校知名度,美誉度以及相关部门的嘉奖从而提升高校地位,而用人单位获得优秀人才,降低招聘成本、培训成本,最大化提高单位收益,并且履行了社会责任,促使单位良性发展。

在高校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人才对接的现有研究中,鱼曼曼[6]在借鉴加拿大企业参与合作教育项目的利益驱动机制的基础上,从高校的角度出发认为高校有必要以与市场较高相关度为导向调整课程体系、将学生实践对应企业对短期员工的需求实践,遴选学生参加合作教育,给企业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满足企业对高素质、适应市场需求,实习时间较为灵活的学生的需求。该研究显示高校和用人单位合作探讨人才对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高校和用人单位解决两难困境时还存在意愿性的博弈问题。高校和用人单位是否愿意就人才对接问题进行探讨。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以单位的生产经营为主要收益渠道,高校是人才培养单位,学科专业和就业指导等课程设置的调整和更改需要承接相关部门层层审批,在实施人才对接探讨过程中,往往产生资本投入,高校是否愿意为深入了解用人单位以及提供相关产学研服务,用人单位是否愿意参与辅助,这都需要深入剖析高校培养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对接的演化博弈过程。通过对演化博弈过程的厘清,有助于促进人才对接,实现高校用人单位的双赢,同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并且对稳定民生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博弈论较多用来研究毕业生就业选择,就业诚信缺失,就业学历背景歧视[7],鲜有从动态的视角,对高校和用人单位就人才对接演化机制的探讨。因此,本研究将通过构建高校和用人单位人才对接的演化博弈模型,厘清高校和用人单位人才对接的演化过程,寻求实现高校培养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对接的策略。

二、高校培养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对接的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一)基本概念

在演化博弈模型中均对博弈主体做出有限理性以及具有信息不完全特性的假设。在该假设限定范围内,第一个重要概念是复制动态方程[8]。复制动态方程是用来描述博弈局中人学习模仿行为的动态变化的速度,具体而言是描述某一策略在一个群体中被频繁采用的频数的动态微分方程。在该模型中,群体中每个成员均有一个共同的行为策略集,但是某一时刻只能选定一种行为策略,用 t表示时间,J表示策略集,具体方程表示为:

mj表示采用行为策略j的博弈群体的比例,即在群体局中人反复博弈过程中,行为策略j被采用的频数。μn为采用行为策略j的期望收益,μ为所有博弈局中人平均收益,dmj/dt表示采用行为策略j的博弈局中人比例随时间变化率,其意义是采用行为策略j的博弈局中人比例的变化率与采用该行为策略的比例成正比,并且与采用该策略所获得收益值高于所有博弈局中人平均收益的幅度成正比。

当上面方程式dmj/dt=0时,表明群体经过多次博弈过程,进行策略调整,最后达到进化均衡,此时的均衡解为演化稳定策略(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ESS)。演化稳定策略具备经受微小错误偏离干扰,并能恢复稳健的特性。

(二)演化模型

在高校培养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无缝对接的演化过程中,各参与方拥有独立的自主性,例如高校在选择用人单位时根据自身定位,对用人单位性质(党政机关、科研单位、国有企业等)进行差异性选择,而用人单位根据高校层次的差异性(985高校、211高校、一本院校等)选择拰联合高校。在目前就业情境下中,高校或用人单位之间就人才培养与对接的探讨或认真对待或浮于形式。因此,本文假设高校和用人单位均是有限理性的,并且双方行为独立,均可以选择行为策略“对接”和“不对接”任一策略。

在高校与用人单位就培养与人才对接博弈的过程中,因所处位置,所执行角色的异同,博弈带来的收益也有所不同。高校履行人才培养角色的同时兼顾促进和保障人才充分就业,提升人才就业质量的义务和责任。用人单位在选择接收高校毕业生往往出于自身降低招聘成本、上岗再培训的成本的意愿出发,希望接收优秀的符合其岗位要求具备直接上岗工作的毕业生,具体招聘过程中通常通过筛选学历背景、社会实践背景等降低招聘成本提升单位收益,更有意向偏向以往与高校合作培养的毕业生。所以假设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完美对接对高校意味着价值U1,对用人单位意味着价值U2。其中有一方选择不对接策略时,对高校与用人单位产生的损失分别为C1、C11和C2、C22。当高校和用人单位均不就人才培养与需求对接进行联合探讨时,双方产生损失为L1和L2。

表1:高校和用人单位就人才对接探讨的博弈

在就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对接的过程中,高校积极主动与用人单位进行联合探讨人才培养方向,用人单位也有较强联合意愿,主动表示所需人才要求,供需双方积极探讨人才无缝对接,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高校知名度上升,用人单位获得优秀人才提升单位效益等的双赢局面,计完美对接对高校和用人单位产生价值的分别为U1和U2。高校采取对接策略,用人单位选择不对接策略时,毕业生就业质量会受到影响,各自收益也会受到影响,但是影响程度不一。高校由于投入成本积极寻求对接,但是由于用人单位的不主动对接,就人才探讨对接失败,产生收益损失C1,用人单位没有对接高校坦诚所需人才要求,也会造成招聘成本等的提升,对自身产生收益损失C2。反之,当高校采取不对接策略,用人单位采取对接策略时,高校没有及时了解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对毕业生就业没有给予恰当指导,对自身也会产生收益损失C11,用人单位投入搜寻成本虽然有意愿坦诚所需人才素质,但是没有得到支持,对接错位产生收益损失C22。当高校和用人单位均采取不对接策略时,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偏离就业市场,用人单位无法招到满意毕业生,均会对双方收益产生损失,造成损失L1和L2。并且由于双方采取策略异同时,采取对接策略方信息存在严重不对称,相比较双方均不采取对接策略时,付出额外成本较高,故而C1大于L1, C22 大于L2。

假设在高校群体中采取“对接”策略的高校比例为x,采取“不对接”策略的高校比例则为1-x;同时假设在用人单位群体中采取“对接”策略的单位比例为 y,那么采取“不对接”策略的单位比例为1-y。博弈双方就人才对接的复制动态方程如下:

方程(1)为高校的复制动态方程,据该方程可知,当 y=(C1-L1)/(C1+C11-L1)时,对于所有x而言,方程均能出于稳定状态,当y≠(C1-L1)/(C1+C11-L1)时,x*=0和x*=1是方程的两个稳定状态,当y>=(C1-L1)/(C1+C11-L1)时,x*=1是ESS,反之,x*=0是ESS。同理类推,对用人单位的复制动态方程进行分析,x=(C22-L2)/(C2+C22-L2)时,方程对所有y而言均处于稳定状态,当x≠(C22-L2)/(C2+C22-L2)时,y*=0和y*=1是方程的两个稳定状态,当x>(C22-L2)/(C2+C22-L2)时,y*=1是ESS,反之y*=0是ESS。因而就高校与用人单位人才对接演化的动态均衡点为(0,0),(1,0),(0,1),(1,1),((C22-L2)/(C2+C22-L2), (C1-L1)/(C1+C11-L1))。

三、模型动态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为分析复制动态方程均衡点的稳定性,本文对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复制动态方程dx/dt,dy/dt分别进行x,y的偏导数求导,得到如下系统的Jacobian矩阵:

其中m11=(1-2x)[(C1+C11-L1)y+L1-C1],m12=x(1-x)(C1+C11-L1),m21= y(1-y)(C2+C22-L2),m22=(1-2y)[(C2+C22-L2)x+L2-C22]。

高校和用人单位博弈动态系统均衡点稳定性分析如表2所示:

表2:动态复制方程均衡点稳定性分析

根据表2可知,E((C22-L2)/(C2+C22-L2)、(C1-L1)/(C1+C11-L1))是该演化博弈系统的鞍点;B(1,0)、D(0,1)是不稳定均衡点;A(0,0)和C(1,1)是系统稳定的均衡点,即在人才对接的演化过程中,高校和用人单位同时采用不对接和对接的策略集是两个稳定的策略。在本文中鞍点的横纵坐标还附有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收益损失率的实际含义。系统的具体演化博弈相图见图1。

根据系统相图,本文将讨论各参数变化对演化博弈系统的影响。

(1)当 C1=C11+L1,C22=C2+L2时,即博弈方采取异同策略时,采取对接策略的一方产生的损失等于对方采取对接策略而自身采取不对接策略的损失与双方均不采取对接策略的损失之和时,系统鞍点为(0.5,0.5),即系统收敛于对接策略的比例与收敛于不对接策略的比例相等。

(2)当 C1>C11+L1,C22>C2+L2时,则系统鞍点向右上方移动,即博弈两方中采取对接策略的比例增加,此为指向对接策略均衡演化过程,并且最终系统将收敛于(1,1),博弈双方就人才对接达成共识,呈现稳定发展状态。

(3)若C1>C11+L1,C22<C2+L2,当(C22-L2)/(C2+C22-L2)> (C1-L1)/(C1+C11-L1)时,鞍点向右上方移动,为对接策略的均衡演化过程,系统收敛于(1,1),博弈双方对接关系稳定。当(C22-L2)/(C2+C22-L2)< (C1-L1)/(C1+C11-L1)时,则鞍点在左下方移动,采取非对接策略的比例增加,此为非对接策略均衡演化过程,系统最终收敛于(0,0),博弈双方对接关系不稳定。

(4)若C1<C11+L1,C22>C2+L2,当(C22-L2)/(C2+C22-L2)> (C1-L1)/(C1+C11-L1)时,鞍点向左下方移动,采取非对接策略的比例增加,系统最终收敛于(0,0),为指向非对接策略的均衡演化过程,博弈双方对接关系不稳定。当(C22-L2)/(C2+C22-L2)< (C1-L1)/(C1+C11-L1)时,鞍点向右上方移动,采取对接策略比例增加,此为指向对接策略的演化过程,系统最终收敛于(1,1),博弈双方对接稳定化。

(5)若 C1<C11+L1,C22<C2+L2,则鞍点向左下方移动,即博弈双方中采取非对接比例增大,此为指向非对接策略的演化过程,并且系统最终收敛于(0,0),博弈双方均无人才对接意识,不符合现实情景,系统状态不稳定。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就人才对接均衡的演化过程与博弈双方中一方采取对接策略另一方无作为产生的投入成本,一方采用不对接策略另一方采取对接的损失以及双方无作为损失有关,并且博弈系统演化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最终演化结果呈现出两种可能性。在高校和用人单位中任何一方的积极采取对接策略另一方采取非对接策略产生的损失高于对方采取对接策略自身采取非对接策略与双方均采取非对接策略损失之和,另一方采取对接策略损失低于损失之和,并且一方对接策略信息不对称损失率低于另一方策略不对称损失率时,此情境下博弈向双方均选择对接策略方向均衡演化;另一可能结果是,当一方采取对接策略另一方不作为采取对接策略方损失高于一方采取不对接策略另一方采取对接策略采取不对接策略方的损失与均不采取对接策略的损失之和时,博弈也是向对接策略方向均衡演化,但是这样会削弱积极采取对接策略方的积极性,不利于共赢局面的实现,此策略为非理性决策。

综上可知,在促进人才供需对接过程中,当博弈中任何一方积极采取对接策略另一方采取非对接策略产生的损失高于对方采取对接策略自身采取非对接策略与双方均采取非对接策略损失之和,另一方采取对接策略损失低于损失之和,并且一方策略不对称损失率低于另一方策略不对称损失率时,人才对接的演化过程都是从非对接策略向对接策略进行演化。换言之,博弈双方是在权衡彼此信息不对称损失率的基础上逐渐优化策略的,降低信息搜寻所产生的损失差异是高校和用人单位向对接策略演化路径。

四、结论

本文根据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存在的问题,结合现有研究发现就业难和招工难两难困境的原因之一——高校培养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对接出现错位对接。为进一步揭示高校和用人单位对接的演化过程,本文采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以就业市场中任意高校和用人单位为研究群体,在双方都采取积极对接的行为策略时,构建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动态复制方程,并运用Jacobian矩阵验证了均衡策略的稳定性,通过所描绘的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博弈系统相位图,分析就人才对接问题高校和用人单位的行为演化过程,最终得到促使高校和用人单位双赢的对接行为演化策略,并且得出降低信息搜寻所产生的损失差异是由非对接策略向对接策略演化的路径。所以在促进高校培养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对接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降低信息搜寻成本:第一、搭建高校与单位共享的信息平台库,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意向对接方,实现供需的有效对接;第二、借鉴行业协会促进高校培养和用人单位的进行人才对接[9],行业协会通过专业认证、执业资格培训等合作教育实践过程链接高校和用人单位,降低信息搜寻成本;第三、寻求政府帮助,政府在高校和用人单位就人才对接合作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高校合作教育给予政策扶持,对参与单位给予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双方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双方人才对接的意愿,降低信息搜寻成本。

[1] 姚洁,徐莉.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对接机制研究[J].企业经济,2013(12):76-79.

[2] 代懋,王子成.中国大学生就业匹配质量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4(3):42-48.

[3] 丁笑炯.基于用人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以上海市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1):42-50.

[4] 梁雪松.基于对层面多视角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10):12-15.

[5] 李郁明.地方高校与企业间人才有效对接的实现机制研究-以财会类专业为例[J].科技与企业,2012(22):261-262.

[6] 鱼曼曼.加拿大企业参与产学合作教育的激励机制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4):152-157.

[7] 汪栋,王宗业.博士生就业市场中学历背景歧视的三方博弈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11):36-41.

[8] 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27.

[9] 邓娇娇,尹贻林,王美玲.行业协会促进产学合作教育的实现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53-58.

本文推荐专家:

王宇波,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学生事务管理。

胥耀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指导及人力资源管理。

Research on the dynamic evolution mechanism about the Universities Training docking with the employer demand for talent

WANG LI, WANG YINING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Xian,China,710072)

In order to clear the docking process between universities training and employers demand for talent,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dynamic evolution game model for docking between universities training and employer demand for talent, obtaining the system equilibrium point, and verifies its stability by using Jacobian matrix.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loss, which is produced by the either side of the game participants taking a docking strategy and the other adopting a non-docking strategy, is higher than the total losses, which consist of two parts, the one loss is produced by the latter taking a docking strategy and the former adopting a non-docking strategy, the other is produced by both parties taking a non-docking strategy,meanwhile, the loss of the other taking a docking strategy is less than the total losses, and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loss rate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he docking evolution process is performed from non-docking strategy to docking strategy. The study shows that reducing the search costs is a necessary path about evolution from non-docking strategy to docking strategy.

Talent Demand;Evolutionary Game;Jacobian Martix

G647.38

A

1008-472X(2016)02-0122-06

2016-01-16

王莉(1972-),女,辽宁沈阳人,西北工业大学学生处,主要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王一宁(1984-),男,河北石家庄人,西北工业大学学生处,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党建教育。

猜你喜欢
演化过程人才需求用人单位
模因论视角下韩语“먹다”表“喝”动作演化过程研究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时间非齐次二态量子游荡的演化过程分析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基于耗散结构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演化分析
群体性事件演化过程中的网络舆情分析
呼伦贝尔地区蒙医专业人才需求与教学改革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