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光灯发光强度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6-08-12 06:50熊常亮刘春梅包菁薛凯瑞大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大连116600
汽车技术 2016年7期
关键词:光轴照灯远光灯

熊常亮 刘春梅 包菁 薛凯瑞(大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大连116600)



远光灯发光强度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熊常亮刘春梅包菁薛凯瑞
(大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大连116600)

【摘要】论述了因GB 7258-2012对远光灯定义不明确和远光灯检测设备设计落后等原因导致远光灯发光强度检测结果远低于实际值的问题,以2016款奥迪Q7为例说明以现行标准和现有检测设备进行远光灯发光强度检测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GB 7258-2012的修订建议:增加单灯的定义,明确二灯制、四灯制的定义;当对自动追踪光轴式前照灯检测仪的检测结果有异议时,可依据GB 25991-2010采用屏幕检测法对远光灯发光强度进行复核。

主题词:远光灯发光强度检测GB 7258GB 4785

1 前言

驾驶员滥用远光灯造成对向车辆驾驶员“突盲”是夜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家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约束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同时,也通过国家标准限制远光灯发光强度上限来降低风险,并将远光灯发光强度检测列入GB 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作为机动车强制检测项目。

国内在远光灯发光强度检测技术方面已有很多研究:赵彬对机动车检测站在前照灯检测中出现的电池组件衰退、其他光源等对检测精度存在干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1];薛伟等人深入分析了汽车轮胎规格、轮胎气压及车轮载荷对前照灯检测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精度[2];蔡思君等人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检测数据的诸多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提高了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3]。

目前,前照灯检测仪按光学测量方法可以分为屏幕式、投影式、聚光式和自动跟踪光轴式4种[4],应用最广的是自动跟踪光轴式前照灯检测仪[5]。本文对自动跟踪光轴式检测仪在多光源前照灯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2 远光灯发光强度检测存在的问题

随着LED技术在远光灯中的应用,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和现有检测设备对汽车远光灯进行检测时,如果将2个发光源的远光灯视为1只前照灯,整车定义为二灯制时,检测设备只能识别每只前照灯中的1个发光源,远光灯发光强度检测结果远低于实际值,有可能将发光强度超过标准的车辆判为合格,存在漏洞。

2.1标准定义不明确

GB 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将汽车分为二灯制和四灯制2种。“8.5.2远光光束发光强度要求”中对四灯制的定义为“前照灯具有四个远光光束”,但该定义是针对单光源的卤素灯制定的,不适用于多光源的LED灯。通常,LED远光灯有2个及2个以上的发光源,它们共用1个配光镜,也只形成1个远光光束。国家标准对远光灯二灯制、四灯制的定义不明确,易引起争议。

2.2检测设备设计落后

近年来,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新型汽车前照灯不断地被开发、生产并大量运用于各类汽车。除发光方式(如氙气灯、LED灯)有突破性的变化外,最大的变化是将远光、近光独立,从传统的单灯双光轴(远、近光)发展为双灯单光轴,并得到了迅速普及[5]。双灯单光轴式前照灯2个发光源的光轴照射到路面时重合。然而大多数传统的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设备相对落后,GB 25991-2010采用在前照灯基准中心前25 m的垂直平面放置检测屏幕的方式对实际情况进行模拟,要求“配光屏幕上照度测量的有效面积,应包含在边长65 mm的正方形内”,但目前广泛使用的自动跟踪光轴式前照灯检测仪的受光器一般位于前照灯前方1~3 m范围内[6],在该位置2个发光源的光轴尚未重合,故检测仪检测到的只是其中1个光轴的发光强度。尽管这些设备符合前照灯检测仪产品制造标准(JT/T 3166-2004),也能满足计量检定技术条件(GB/T 11798.1~11798.9-2001)的要求,但检测线无法准确地对双灯单光轴前照灯的远光灯发光强度进行检测[5]。

2.3检测问题分析

据了解,2016款奥迪Q7、雷克萨斯LX570、本田歌诗图等车型在前照灯检测过程中均存在同样的问题。以2016款奥迪Q7为例,该车型1只远光灯有2个LED发光源,如图1所示。按照在整车上的位置分别称为左外、左内、右内、右外发光源,2个发光源共用1个配光镜形成1个远光光束,按照标准,其属于二灯制。检测设备为浙大鸣泉QDC-IC自动跟踪光轴式前照灯检测仪,检测模式设为二灯制。检测时受光器从左侧向中间移动(见图2),当受光器移动到左前照灯时,接收到左外发光源和左内发光源发出的光束,此时受光器未处于任何一个光轴位置,受光器上、下或左、右光电池的受光量不等,使其产生的电流不平衡,因而受光器电动机或检测仪电动机继续运转,直至受光器上、下和左、右光电池受光量分别相等为止,此时受光器位于左外发光源发光强度最大处,即左外发光源光轴处,检测数据为71 000 cd;受光器继续向右前照灯移动,同理检测的右侧前照灯远光灯发光强度为右内发光源光轴处的发光强度,检测数据为72 400 cd,总的最大远光灯发光强度检测结果为14 3400 cd。GB 7258-2012规定,“同时打开所有前照灯(远光)时,其总的远光光束发光强度应符合GB 4785的规定”,GB 4785-2007规定,“同时打开各前照灯,其总的最大远光发光强度应不超过225 000 cd”。根据GB 7258和GB 4785的规定,将奥迪Q7的远光灯定义为二灯制,远光灯发光强度检测合格。

图1 2016款奥迪Q7远光灯

图2 浙大鸣泉QDC-IC检测仪检测过程

但该车型总的最大远光灯发光强度应为左外、左内、右内、右外发光源发光强度的总和。为此,将自动跟踪光轴式前照灯检测仪设为四灯制模式,按四灯制检测方法(检测时遮蔽相邻的发光源)重新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该车型总的最大远光灯发光强度为273 300 cd,超过标准要求,检测不合格。对同一车型灯制的不同划分方式得到了相反的检测结论。

表1 被测车辆四灯制检测结果 cd

2.4其他检测方法

现行的检测标准对上述情况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如GB 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只是对前照灯检测的具体步骤做了详细说明,GB 25991-2010《汽车用LED前照灯》虽然对LED远光灯发光强度做了详细的规定,但GB 7258、GB 4785等均未引用该标准。与GB 4785采用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cd)”不同,GB 25991采用的是照度单位“勒克斯(lx)”,并规定了远光在配光屏幕上的照度限值(见表2),其中Emax为配光屏幕上测得的照度最大值,HV、1 125R、1 125L、2 250R、2 250L为配光屏幕上的检测点,具体位置如图3所示。GB 25991规定的远光灯发光强度屏幕检测法[8]具体方法为:在远光灯基准中心前25 m处的垂直平面设置配光屏幕,将远光灯点亮并保持1 min后再进行测量,首先在屏幕上测得最大值Emax,该值应大于等于48 lx,且小于等于240 lx;测量点HV处照度值,该值应大于等于0.8Emax;测量区间1 125L至1 125R之间的照度值,该值应大于等于24 lx;测量区间2 250L至2 250R之间的照度值,该值应大于等于6 lx。并且,GB 25991-2010还规定“对于远、近光LED前照灯,其远光最大照度值应不大于近光75R测量照度值的16倍”,且“配光屏幕上照度测量的有效面积,应包含在边长65 mm的正方形内”。

表2 远光在配光屏幕上的照度限值 lx

图3 配光屏幕上测试点、区的位置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GB 7258及其配套的标准[9]不能有效地解决多光源LED前大灯发光强度是否合格的争议,GB 25991虽然对LED前大灯发光强度做了详细的规定,但该标准的发光强度单位与GB 7258不同,不是GB 7258的配套标准,检测方法尚未被国内大部分整车检测机构采用,检测机构只依据GB 7258作出不合格的结论易引起争议。

3 发光强度检测问题的应对措施

针对远光灯发光强度检测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两方面分别应对:

a.修订现行标准,首先在GB 7258中增加GB 4785-2007对单灯的定义“单灯指有一种装置或装置的部件,具有一个功能、一个在其基准轴线上的视表面、一个或多个光源”;其次在GB 7258中明确二灯制、四灯制的定义,将GB 7258-2012中“四灯制是指前照灯具有四个远光光束”修改为“四灯制是指前照灯由四个单灯组成,且具有四个远光光束”。

b.检测线应引进更为先进的检测设备,同时应修改GB 7258中的检测方法,在GB 7258远光灯发光强度要求中增加:“对自动追踪光轴式前照灯检测仪测得的检测结果有异议时,可依据GB 25991-2010《汽车用LED前照灯》采用屏幕检测法对远光灯发光强度进行复核,并以复核结果为准。”

参考文献

1赵彬.汽车前照灯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3):57~58.

2薛伟.汽车前照灯检测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汽车维护与修理,2011(10):74~75.

3蔡思君.汽车前照灯检测中常见问题.山东交通科技,2015 (4):95,101.

4贺小燕.汽车前照灯的检测技术.信息通讯,2012(6):262.

5康鸿雁.自动跟踪型汽车前照灯检测仪的研究:[学位论文].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006.

6于洪.汽车前照灯及其检测.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7):232~233.

7万淼.浅谈GB 7258中的前照灯远光光束发光强度的检测限制条件.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11):31~32.

8赵明富.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检测系统.农业机械学报,2004,35(4):16~19.

9徐志强.中欧汽车灯具安装标准法规技术差异分析.汽车技术,2009(1):20~22.

(责任编辑斛畔)

修改稿收到日期为2016年2月1日。

中图分类号:U467.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703(2016)07-0049-03

A Study on the Problems in Testing Luminous Intensity of Driving Beam Headlamp and Countermeasures

Xiong Changliang,Liu Chunmei,Bao Jing,Xue Kairui
(Dalian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Dalian 116600)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 that the test result of luminous intensity of driving beam headlamp is far less than its actual value,because of unclear definition of driving beam headlamp in standard GB 7258-2012 and the design flaw of driving beam headlamp test device.With 2016 AUDI Q7 as an example,the problem existing in testing the luminous intensity of driving beam headlamp with current standards and test device are illustrated.Suggestion for revision of GB7258-2012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at is to add clear definition of a single lamp,two lamps system and four lamps system to standard GB7258-2012,also to use screen test method from standard GB25991-2010 to double check the test result if there is any objection about the test result.

Key words:Luminous intensity of driving beam headlamp,Test,GB 7258,GB 4785

猜你喜欢
光轴照灯远光灯
2014款沃尔沃S60车右侧前照灯自适应功能失效
光轴的形态和应用
上汽通用别克君越eAssist远光灯无法关闭
远光灯使用的若干建议
光轴键盘任我选
丰田凯美瑞车前照灯异常点亮
论述蓄能系统技术方案
宝马5系G30/G31加装LED AHL High前照灯
丰田凯美瑞车前照灯清洗装置不工作
正确使用你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