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社会工作者的素质

2016-08-15 15:26刘耀文侯帅杰刘倩
人间 2016年22期
关键词:案主社会工作者少数民族

刘耀文 侯帅杰 刘倩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论民族社会工作者的素质

刘耀文 侯帅杰 刘倩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民族社会工作者是民族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于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族社会工作者的素质是民族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元素,其不仅在针对案主开展活动中对案主的个人有影响,对民族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发展以及整个专业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作用。民族社会工作者的素质应该具备哪些,有哪些影响呢?这是本文尝试阐述和探究的。

民族社会工作者;素质

民族社会工作即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运用专业的方法,以案主为中心,以民族为主线,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针对少数民族的助人工作。既包括与民族有关的社会工作,还包括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民族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分支,首先要遵循的是社会工作者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其次要尊重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最后加之其个人素质的结合,才有利于民族社会工作的开展和推进。

一、民族社会工作者

顾名思义,民族社会工作者是就是从事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者和实务者。社会工作作为学术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专业,所以我将这两类都论为民族社会工作者。民族社会工作者作为民族社会工作的理论开拓者和实务执行者,是直接接触案主并切实解决问题的先锋,是促进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其个人素质直接体现在案主的改变和问题解决的程度,对于民族社会工作体系的建立,包括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民族社会工作队伍的完整都有着很大的作用,所以民族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在民族社会工作体系中有着很大的作用,民族社会工作者的素质在民族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地位。

二、民族社会工作者的素质

民族社会工作者的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硬的政治素养和科学的民族意识。

目前在我国,谈及少数民族,尤其是在我们新疆地区,大多数人的谈论都会涉及政治方面的思考或顾虑。作为专业的民族社会工作者,我们应排除社会上的言论干扰并且努力去改变这些现状。由于极端分子的破坏行动,部分社会过激主义者对于少数民族民众的误解还是存在的,但作为专业的民族社会工作者,我们要始终站在科学、专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我们的思想深处就将其贯穿。不论是汉族的社会工作者还是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对于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民族意识要有严格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相结合,在面对案主和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始终以专业的思维和方法去思考解决。

2.尊重。

尊重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重要一方面,在民族社会工作方面,这点也尤为重要,除了像其他方面的社会工作一样,尊重案主,尊重案主的选择等方面,我们还要尊重少数民族。首先,对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建筑风格、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要有充分的尊重,尤其对于其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对于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结构有着很大的影响。再者,应该尊重少数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历程,即使是一个民族,不同的地区的文化也有差异。作为专业的民族社会工作者,我们要有一个共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优秀的,都是各民族经过历史的发展和沉淀存到至今,并且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最后,尤其要强调对少数民族个体的尊重,随着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和深入,近年来,对于少数民族个体的关注增加。我们应明白,在一个民族内,即使是同样的文化环境生长下,也会有差异的产生,对于个体的关注尤为重要,他们的问题往往都是以小积大。并且少数民族的民众大多民族意识特强,对于个体的关注和充分尊重,是我们接触少数民族,深入开展民族社会工作的必要条件,这是民族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3.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进入并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并将这种理解传达给他人的一种技术和能力,是从事任何方面社会工作的社会工作者都应具备的能力之一。对于民族社会工作者,这种能力也尤为重要。因为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成长环境,对于我们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在开展民族社会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案主还有一些民族问题,切忌不能以自己的思维去判断和解决,应该走进案主的内心世界,熟悉他们所处的环境,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这样的事情的发生,这些发生和他们的历史文化、生活环境、宗教信仰是否有关联,站在少数民族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曾和一个哈萨克族的同学交流,她说哈萨克族的同胞们不会做生意,大多都没有经济头脑,后来给我解释,是因为他们的宗教信仰,在和他人的买卖过程中,不会计较一些成本,有的时候还会送顾客一些东西,没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经商能力。这样类似的事情很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改革,少数民族原有的生活状态被打破,市场经济文化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相互撞击下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而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在我国大多属于欠发达地区,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思想水平和发达地区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对于民族社会工作者,我们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思考问题,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世界,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4.文化能力。

文化能力,也称文化理解力。一般是指个案工作者与当事人沟通的过程中,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当事人所在的特定的文化圈方面的信息结合起来,在认识到自己可能存在偏见的前提下,用一种比较批判的、开阔的眼光去看,去理解当事人的文化。对于民族社会工作者,文化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汉族社会工作者,即使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但在面对案主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对案主的理解和问题的把握难免会有误差。对于少数民族的社会工作中,虽有着一样的民族文化背景,但是由于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和个人素质,对于案主问题的理解,也会存在一些误差。文化能力在面对有着文化差异的案主时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而民族社会工作对于文化的敏感性很强,所以文化能力是民族社会工作者必备的一种能力。

5.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简单的说就是在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与接触,是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进行的相互影响的社会活动方式。人的本质在于人所具有的社会属性,人若想自己的社会需求得到满足,就必须进行有效的社会交往。高效的社会交往是完成日益艰巨复杂的社会工作任务的保障。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具备熟练、专业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于民族社会工作者,社会交往所面对的压力更大,因为要接触不同民族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方式的案主,如何达到有效的沟通交流,是民族社会工作者需要去培养的能力。再者,民族社会工作者所面对的不仅是需要帮助的人和群体,同时还需要与帮助和服务的人与机构、团体交往。一名优秀的民族社会工作者在交往方面是多面手,合理、得体、娴熟的在社会资源的供需两端进行协调与联络,达到民族社会工作事业的目的。

6.专业素质。

民族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支,有着自己的理论系统,有着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作为民族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使自己工作得心应手。首先,民族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民族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素质,这是最基本的专业素质要求。作为一门专业,民族社会工作有着诸多理论支撑,不仅仅是社会工作的理论,也有民族相关的知识理论,这就需要民族社会工作者自己去结合学习与体会。目前在我国,民族社会工作还没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是以实践先行的发展现状,这更需要我们在理论方面能有敏锐的洞悉力,勇于研究创新。再者,民族社会工作者对于各民族的文化与发展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也要有相关的认识和学习,储备必要的知识。面对案主,所发生的的问题需要我们用专业的知识去分析,去体会,去制定专业的解决策略,所以专业素质是民族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三、小结

民族社会工作者是民族社会工作的重要元素,民族社会工作者的素质在民族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社会工作者的行动,这在任何方面的社会工作都是如此,社会工作者是引路人,是推动者,是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环节,所以民族社会工作者的素质有着很大的作用。而我国目前民族社会工作者的素质还未完全达到一个标准,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和发展,建立完备的民族社会工作者体系,全面提高民族社会工作者的素质是促进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社会问题,提高少数民族人们生活水平,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张丽剑,王艳萍,从民族的角度审视社会工作[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3]高亮,近十年国内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综述[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3.

[4]张丽剑,王艳萍,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在民族社会工作中的地位[J],社会工作,2007.

[5]李林凤,多元文化下的民族社会工作[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

[6]张丽剑,社会工作者个人素质在民族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的地位[J].2011.

C957

A

1671-864X(2016)08-0032-02

猜你喜欢
案主社会工作者少数民族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部地区持证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状况研究
案主自决的实务挑战对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浅析计划阶段的案主自决
重掌生活主导权
——认知行为治疗介入精神障碍康复案例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在残疾人个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