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厂房改造与创新
——以“壹刻食品”厂房改造工程为例

2016-09-24 06:14
福建建筑 2016年8期
关键词:外观厂房平面

冯 君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福建福州 350001)



浅析厂房改造与创新

——以“壹刻食品”厂房改造工程为例

冯君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1)

随着城市化阶段的发展,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对旧建筑进行改造、再开发,可使其拥有全新的建筑用途,再度焕发生机,改善城市环境同时也提升其功能与形象。文章以福州市“壹刻食品”厂房改造为例,分析其在严谨的建筑设计逻辑之下,通过内部空间整体置换、应对功能需求而细化空间分割、应对企业文化与商业需求而重新创造纯净的“悬浮的水泥盒子”外观,体现当下建筑改造模式。

建筑改造;商业化;形式追随功能

0 引言

城市一直在不断演进变化的过程中,随着城市化阶段的发展,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等,一些城市中心衰落区需要进行旧城区改造,这种再开发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与形象。

旧厂房大空间、高楼层的物业条件,以及大面积多建筑物构成的规模效应,为项目功能重新定位提供多元组合空间。适宜的设计手法来改变旧建筑空间与外观,并结合全新的创意产业功能注入其中,使得旧厂房拥有全新的建筑用途,再度焕发生机[1]。甚至衍生出全新的产品,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挖掘其商业价值,甚至开创新的生活理念。

本文拟以“壹刻食品”厂房改造工程为例,诠释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期旧厂房改造与创新。

1 项目背景

福州市“壹刻”食品厂房改造项目,原为船舶汽配件生产车间,建于2003年。厂房为3层混凝土框架厂房,单层平面进深两跨,每跨9m;面宽10跨,每跨6.9m,平面尺寸为71m×18m,面积为1 278m2。厂房首层高度6m,二、三层层高3.9m,现有框架完整,结构主体无明显破损。而立面形式较为老旧,门窗均破损严重(图1、图2)。

改造工程于2014年11月启动,改造目标为现代工业风的高端商业空间,作为“壹刻食品”公司的城市旗舰体验店,提供蛋糕零售、西餐、烘焙教学与私享聚会等多样化商业服务。项目面向城市主干道,毗邻青运会主场馆“奥体中心”,城市区位优越,设计委托方亦对建筑外观形象改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图1 厂房沿街原貌

图2 厂房内部原貌

2 改造设计前的考虑

2.1建筑空间的变革

汽配件厂房的“大通铺”式空间满足的是生产机械化,而商业建筑的功能对平面尺寸、空间高度需求则细腻、琐碎得多。故而设计改造的第一步,是重新分割建筑空间,满足商业使用需求。进而将之反映在外观上,使其建筑改造是由内而外、形式追随功能的逻辑模式。

2.2建筑立面的变革

厂房现状每个柱跨均等开窗,面层为马赛克搭配白色涂料。色彩搭配陈旧,整体风格单调。项目紧邻城市主干道,需要一种强烈“识别性”的特征外观。故考虑在不拆除建筑外界面的前提下重新覆加外观表皮。

2.3企业文化的植入

设计委托方对于本案的要求有所独特。其不追求外观的花哨、醒目,亦没有通过明显的招牌、广告、霓虹灯等手法来夺人眼球,而是希望塑造一栋“整体、纯净、内敛”的建筑,通过建筑自身的气质来凸显形象,进而给人留下深刻、良好的印象,待人细看之后方知其建筑用途与商业品牌,即“第二眼记忆”。这亦是改造工程的目的,使之成为人们对城市意象中的一栋标志物,一个突出的元素,有着其标识上的唯一性[2]。

3 改造成果的研究与分析

3.1改造后总体分析

针对现状建筑情况与设计功能、企业文化需求,“壹刻”食品厂房重点改造项目如下:一、二层的商业功能空间改造;外观的整体式重新设计;企业文化的宣传展示。

改造后的厂房,褪去了其原有的工业生产风貌,重新包裹上现代、简洁的外表皮。建筑外立面采用石材大面积干挂,打造出厚重朴实的“水泥盒子”的整体形象。通过立面造型的凹凸变化,配合灯光效果直观地展示了企业的品牌标示。竖向仿木纹铝制格栅和条窗以及底层通长式的玻璃幕墙,向城市空间开放。这一实一虚对比的手法,在诠释现代工业的硬朗风格之余,也不失通透轻盈,好似一颗端庄的磐石,悬浮于人来人往的城市主干道之畔(图3、图4)。

图3 厂房侧立面原貌

图4 改造后侧立面夜景

同时,孔武有力的外观改造搭配北欧工业LOFT风的室内环境,是一种内细外粗的风格融合,是现代美学的集大成者的手法之一,也迎合了设计委托企业自身的“含蓄,内敛,品性细腻”的企业文化。改造后的建筑,是一栋具有人文情怀、细腻情感、从容节奏的休闲商业体,使得人们在此感受时光与生活,体会“壹刻”食品文化。

3.2功能平面的改造设计

本案的建筑改造,遵从由内而外、由功能演绎外观的逻辑。先合理统筹新建筑所需求的功能,将之合理分配置入于建筑之中;后根据内部功能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外立面改造方案。

厂房现状一层空间层高6m,商业使用价值最高,故考虑设置局部夹层以提高空间利用率。设计将一层空间改造为商业服务区,置入花卉、蛋糕面包售卖区、西点烘培区、西餐厨房等功能区域划分,位于平面居中。其顶部剩余的3m净高区域改为餐饮服务夹层空间。建筑平面靠外侧部分保留其6m通高空间,形成高耸宽阔的商业等候空间(图5)。

图5 改造后一层及夹层平面图

厂房二层层高3.9m,将其改造为烘焙教学与食品仓储库。前者功能对人流量与垂直交通要求较低,后者宜需靠近一层厨房区域。

三层空间不对外使用,改造为蛋糕工厂,作为企业产品的生产点,亦可为一层商业服务提供最新鲜产品。

四层局部加盖空间,用于企业办公研发,并修缮屋顶,做花园露台使用(图6)。

图6 改造后功能分区图

3.3外观立面的改造设计

正如前文所诉,本案改造遵从由内而外的设计逻辑。在明确了各层平面功能改造之后,结合设计委托方对于总体建筑形象的期许,进而改造外立面。

一方面,从平面布局分析,一层及其夹层为直接对外营业的各类商业服务空间,包含零售、展示、集会、就餐与休憩空间,其紧邻城市主干道,往来人流量大,内外交流频繁。而二、三层空间为私享教学、仓储与食品生产功能,其功能较为私密,通风采光需求不大。四层平面空间较小,露台亦为私享花园。故而根据上述原因,将外观改造界定为上、下两个区域设计。上部重视建筑形象展示,下部重视城市交流空间[3]。

另一方面,从设计委托方的企业定位与期望的建筑模式出发,需符合“整体、纯净、内敛”的自身定位。故而,设想一栋“悬浮的水泥盒子”成为了外观改造的构思。即是大面积的底层玻璃幕墙,搭配上部整体石材墙面,上大下小,从而营造出实墙浮空,虚面内敛的意图(图7)。

图7 改造后沿街立面

底层部分,强调“虚”的观感。在主要的沿街面上内退3m设置落地玻璃幕墙,原有结构柱直接露明落地,退让出的灰色空间结合景观水池形成建筑内外的过度空间。6m高落地玻璃幕墙不设横档,贯通2/3的底层沿街面。局部玻璃幕墙镂空作为夹层使用的小平台,进一步弱化一层体量感。剩余约1/3的实墙面中多用同外挑雨棚的仿木纹铝合金材质,从而使得上下部的材质差异形成对比。

上层部分,强调“实”的观感。选用机切面处理的芝麻黑石材干挂饰面,总高度约10m,覆盖二~三层以及屋面女儿墙部分。这部分高度与下层玻璃幕墙高度约为2∶1,接近黄金分割比。墙面通过干挂的手段使其突出原有墙体垂直面,增加其体积感。为避免单纯上实下虚带来的单调感,采用下列手法细化设计:上部在沿街立面上垂直增设凹槽,内设600mm宽的条窗用于内部采光,同时为补偿室内采光量;在背立面上增加开窗面积,以达到满足室内光照需求和外观“实”面的效果;在短边的立面上,采用竖向木纹铝合金格栅作体块划分。预留环形槽线,内设光带,用于企业LOGO的夜景照明;在天际线方面,结合四层部分少量的建筑用房,屋顶做斜线处理。通过这些步骤,完成了之前设想的“上实下虚,悬浮的水泥盒子”概念(图8)。

图8 改造后夜景:上实下虚

4 改造的原则与方法

针对上述在改造前的项目特征思考、改造成果的研究与分析,归纳得出以下本案中的改造原则和方法。

4.1整体式原则

整体式原则,包含项目构想过程与改造成果两类整体式。

项目构想过程从城市外环境、建筑平面功能、建筑使用者文脉三个方面来整体对待外观改造,即是统筹城市角度、建筑角度、文脉角度三者做到统一。

改造成果的整体式为注重外观的整体、纯净。遵循虚实对比,手法统一。追求体块感,而以实面居多;追求轻盈感,而以一层通长虚面衬托上部;追求纯净,而精简外立面元素;从而避免改造成果繁琐花哨,落于一般商业外观改造的俗套,亦可更为直观突出改造成果。

4.2形式追随功能原则

本案在改造中遵循建筑学观点——形式追随功能。正如建筑师沙利文所认为的,建筑设计应该由内而外,反映建筑形式与使用功能的一致性[4]。改造亦是如此,项目由平面功能推演入手,进而为外观改造建立逻辑依据。只有在解决功能的前提下产生的形式,才有它的识别性和立足根本,这即是外观由平面而生,内外一致,形式服务于功能原则。

4.3文脉隐喻原则

建筑外观可千变万化,改造尤为如此。若无核心主题,则难以决策何为正解。本案在建筑逻辑思想的支持下,融合了设计委托方对于其旗舰店展示企业文化中“整体、纯净、内敛”需求,故而为设计定型提供了更为充足的理论支持。

5 结语

建筑改造作为今后国内建设量的主要趋势之一,有着其社会合理性和必然性。各类建筑改造中,商业空间的改造有着多样化、多元化的可能性。本文以旧厂房改企业旗舰店为例,探讨了如何在繁多的设计手法中维持建筑改造的合理逻辑性,进而使得建筑空间重塑满足新功能、外观重塑得体适宜、兼有自身文脉隐喻的“理性建筑改造”,新旧交替,成为有灵魂的新建筑。本文所归纳的整体式原则、形式追随功能原则与文脉隐喻原则,希望日后能予他人以启发性思考。

[1]张月淳. 失去生产功能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初探[D].重庆:重庆大学,2005.

[2][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项秉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4][美]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高层办公大楼在艺术方面的考虑(The Tall Office Building Artistically Considered)[M].1896.

Brief introduction to renovation and innovation of factory——focus on the renovation project of "1 CAKE" factory

FENG Jun

(Fujian provincial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Fuzhou 350001)

As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ity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industrial buildings are losing their production function .Using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language to renovation the old buildings, give them new function and exterior elevations, to meet new needs, aesthetic and values. it is a popular phenomenon of urban renewal. This text focus on the renovation project of "1 CAKE" factory, analyzing the appearance,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se. Such as replace the interior space, fulfilled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by furnish the room, addressed enterprise culture and business needs by build a pure " Suspended Cement Box", and then provide these methods about the mode of building renovation.

Building renovation; Commercialization; Form follows Function

冯君(1988.10-),女,助理工程师。

E-mail:466955242@qq.com

2016-05-07

TU2

A

1004-6135(2016)08-0033-04

猜你喜欢
外观厂房平面
外观动作自适应目标跟踪方法
A Shopping Story to Remember
不论外观还是声音,它都很美 Yamaha(雅马哈)A-S3200合并功放
工业厂房给排水与消防系统创新设计分析
某大型钢结构厂房桁架制作
让老厂房变文创新地标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旧厂房改造之庭院微气候创建
方外观遗迹旧照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