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功能与形式的逻辑生成
——三明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方案创作

2016-09-27 01:42林孟耀
福建建筑 2016年7期
关键词:主楼人流逻辑

林孟耀

(福建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1)



建筑功能与形式的逻辑生成
——三明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方案创作

林孟耀

(福建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01)

以三明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方案创作为例,探讨科研办公楼的建筑设计方法,总结相关设计经验。试从逻辑生成的角度,探讨理性分析的设计方法在科研类建筑创作中的应用。文章从场地环境逻辑、功能及建筑形式逻辑,景观设计逻辑等方面,演绎了结合特定场地和设计条件的科研办公建筑的设计方法。

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逻辑生成;科研办公楼; 理性;设计方法

0 引言

三明农业科学研究院是以农作物种苗选育为中心,多学科配套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科研成果获多项国家级奖项,农科院的科技创新中心大楼的招投标设计也得到各级领导关注。本人有幸作为方案主创参与了建筑方案投标,设计的方案从多家单位中脱颖而出中标。中标后作为专业负责人完成施工图阶段的设计工作,项目于2015年竣工。

1 项目简介

项目位于福建沙县琅口镇以东,沙县虬江街道办事处柱源村三明市农科所内,建设用地约3 046.6m2,北面距离用地红线约30多米处为农科所宿舍区,基地南面的农科院宿舍区临接205国道。用地红线内现有一栋将要拆除的部分3层部分4层的办公楼。新建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主入口设于南面,总建筑面积11 200m2,楼高15层,为一包含对外交流、办公、实验、展览、培训的科研综合楼,其中3层裙房包括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及服务中心培训中心等,主楼标准层包括医药服务中心、农作物良种选育中心、继续再教育培训中心等(图1)。

2 场地环境逻辑——总平规划设计理念

(1)建筑尊重现有的环境秩序,处处体现理性设计方法,例如争取最佳的建筑朝向,主楼坐北向南,考虑到主要的对外人流和部分内部人流来自南面的205国道旁的大门,主入口设于南面,满足任务书把裙房设置在西北角的的要求,同时尽量北移,留出尽可能大的入口广场空间,形成空间节点。便于人流集散,也对主楼形象面的展示提供良好的立足点。高层主楼位置在基地南北相对居中的位置,不被裙房遮挡,形象突出,同时也满足了消防车道12m转弯半径的要求(见图2)。

(2)设计充分利用地形设计车库出入口。因为基地比南面相邻的地块高2.5m,故可利用高差设计地下车库停车出入口,该车库出入口位于南面的护坡脚底,有很好的便利性。车流走入口广场西面现状路,部分车流在进入基地前便通过南面广场边的护坡下的这个坡道直接进入地下车库,人流可由入口台阶拾级而上,二者互不干扰,场地的机动车出入口设在场地西北角,与南面东面的人流互不交叉(见图3)。

3 功能空间组织逻辑——平面功能布局及交通分析

(1)把核心筒布置于标准层西面,这样西面广场方向的人流使用更便捷,与把核心筒布置在中部或者其他位置的方案相比,人在标准层可以不走回头路,到达目标房间流线最短(见图4,图5)。

(2)功能组织充分体现内外分区,动静分区的原则,公共性较强的裙房设在西面,临近西面道路,对外联系便捷,一层裙房设置对外性较强的转化服务中心,空间相对完整独立位置显要,而相对利用率低点的企业展厅则设置于一层东头主楼底下,二、三层设置多功能学术交流中心,并将大空间的学术报告厅设于裙房顶层三层,使这些用房更加开放公众化(图6)。主楼标准层设计为长方形,交通核心筒和楼梯厕所分别分布标准层的西北端和东北端,这样标准层使用空间可自由分隔,灵活性也更大,将人流多的办公及对外接待临近带电梯的核心筒设置,而利用率相对低的实验室放置于东头,使用起来更方便。标准层根据内外分区做的二次分区也是比其他投标方案做得更到位的地方,例如将对外性强的对外咨询办公室中型培训教室布置在靠近电梯的地方,而内部办公室则放在流线的尽端,这样外部拜访人流可不深入办公内区(见图5)。

4 建筑形式逻辑—造型设计

建筑形式逻辑体现在对建筑性格气质、建筑标志性、建筑时代性的把握。

(1)建筑的性格气质

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作为三明市高起点建设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凝聚高层次农业科研人才的科研办公楼,不同于商业办公楼,必须要体现严谨理性、稳重内敛的建筑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主楼富有韵律的竖线条材质上采用偏灰的色调体现科研建筑严谨的气质。严谨的竖线条在建筑主体不断地重复形成强烈的韵律,形成气势恢宏的立面效果,在主楼端部采用大片的玻璃幕墙以与较密的竖线条形成的小片幕墙形成对比,同时也暗示着空间形态上的变化—一层处有入口门厅,建筑形体与功能互相呼应;主楼顶部以交错的条窗韵律收头,同规则排列的竖线条相比,统一中富于变化(见图7,图8)。而其他几个方案除个别大部分的设计手法都偏商业化了,建筑性格气质把握得不够到位。

(2)建筑的标志性

建筑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也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造型涉及到传统文化,民族风格,反映了人们的社会思想意识,立面标志性的形成不能脱离它的功能,必须满足功能的需求,突出建筑的个性,作为标志性的表达赋予建筑形体某种象征,突出他的特征。建筑设计是一个从整体到细部的过程,作为一个农业科研建筑必须从整体到细部体现为农业服务的特点。从建筑的整体构成形象的把握上而言,我们抓住《说文解字》中对农字的解释:農,nong音,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壳进行耕种,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意思。本建筑的南立面的构成就从“辰”字衍发生成,体现了农业的特点;同时立面形体构成意向取意于“辰”字,也寓意三明农科院的事业如清新的早晨充满活力、蓬勃发展,也体现了建筑服务于农业的自身标志性(见图9)。

密斯凡德罗说:“上帝存在于细部之中”,建筑细部的重要性不仅满足建筑的某种实用性,更体现了审美价值的表达以及社会文化精神的需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细部设计上通过对农作物一些比如麦穗、树枝等形象的提炼,巧妙结合运用于建筑的之中体现农业类建筑本身的特点(见图10)。相比于个别投标方案把整个楼做的具象于某种植物或者通过窗台种植大量绿植,做很多屋顶花园如同新加坡的“绿色建筑”来体现农业特点,个人感觉还是要更恰当一些。

(3)建筑的时代性

建筑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分支,同时具备艺术具有的特点,例如艺术具有时代特征,艺术作品反映时代精神,这是艺术作品不可或缺的普遍现象,建筑艺术也是如此。建筑是凝固的史诗,时代性是建筑的基本要素。信息时代的审美日趋简约,摒弃繁冗、虚假的形式语言。因而本方案的构图追求简约之美,通过形体比例的仔细推敲,与精致得体的细部设计,营造富有现代气息和时尚之美的建筑风格。

5 景观设计逻辑

农科院园区地处沙县郊区,周边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较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大楼因为位于整个园区前部且地坪较高,且周边多为多层宿舍,因此可以俯瞰整个园区的景色。本设计向东为植被保存良好的山包,西面是篮球场,北面是实验田,南面是科研创新中心的前广场,也是景观设计的重点。本设计广场结合用地条件,合理布置植被和铺地,采取从南往北渐变放大的现状,在护坡处面积最大,设计了一个圆形的喷泉,水声隔绝了农科院园区南面国道的噪声,形成景观空间序列的高潮,也是广场人流驻足游憩的中心(图11,图12)。

6 结语

回首整个方案的设计过程,逻辑生成、理性分析的建筑设计方法在总平面、平面功能布局及立面设计中贯穿始终,所谓没有最好的设计,只有最合适的设计,因地因时因项目设计条件进行建筑设计,交出业主满意的答卷。项目投标中标后,作为专业负责人全程参与并完成了施工图设计,项目目前已竣工,得业主好评,反映良好。

[1]王群,王小溪.中科院软件所5号楼科研办公楼[J].建筑设计与技术,2008(10).

[2]黄春风.形式背后的逻辑——三棵树涂料公司办公研发楼设计[J].新建筑,2013(2).

[3]刘晓娜.从中西传统建筑谈细部个性表现的意义[J].现代装饰·理论,2012(3).

[4]王振文.建筑设计中的逻辑思维现象及应用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2(5).

Architectual Functions and Forms generated by Logic——Project Creation of Sanming Municipal Innovation Center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LINMengyao

(Fujian Post and Telecom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Fuzhou 350001)

Taking project creation of Sanming Municipal Innovation Center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for example,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architectural design methods and to summarize relevant design experiences.The application of design method featuring with rational analysis in the cre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rchitectures is discussed from the angle of logic generation.The design methods combining specific site with designing condition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building are deduced based on site environment logic, function and architectural form logic as well as landscape designing logic.

Innovation Center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Logic Gener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Building; Rationality; Design Method

林孟耀(1982.02-),男,工程师。

E-mail:012836@ 163.com

2016-04-29

TU2

A

1004-6135(2016)07-0024-04

猜你喜欢
主楼人流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非对称分布地下室对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分析*
圆形和方形荷载作用下框架厚筏基础变形与反力特征研究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无痛人流危害多,是保是流不要拖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新建主楼幕墙工程讲解
我们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