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面“步移景异”
——解读Academie MWD艺术中心

2016-09-27 01:42李建晶
福建建筑 2016年7期
关键词:贴膜视点手法

李建晶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福建漳州 363105 )



立面“步移景异”
——解读Academie MWD艺术中心

李建晶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漳州363105 )

Academie MWD艺术中心在主立面的设计上采用“步移景异”的设计手法,即通过步伐的移动,看到不同的立面效果,同时也是对周围环境景观及建筑的融入。MWD的建筑主立面在水平彩色金属板的垂直方向增加双层的贴膜玻璃板百叶,不同的贴膜样式取决于不同的周围环境景色,因此产生多变的立面效果。

步移景异;Academie MWD;立面设计;融入环境

0 引言

对于“步移景异”更多的是通过中国古典园林去解读,然而对于西方建筑同样也存在着“步移景异”的手法。传统的“步移景异”主要强调是空间的变化,而空间是三维的。本文的项目Academie MWD艺术中心,则主要探讨的是立面效果给人一种多变的感觉,而立面是二维的,立面的处理同样给人一种“步移景异”的效果,产生动态美。同时,这样的处理手法也是为了寻求跟周围环境的融合。

1 “步移景异”概念解读

1.1中国传统园林的“步移景异”

“步移景异”是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设计的手法,其中主要包含两层意思:首先,人身处在流动的空间中,在空间中行进可以感受到空间的连续变换;其次,人的视线所看到的景致是不同的[1]。中国古典园林讲究的是曲折变化、迂回的路径,也是参观者游走的路径,在这种路径中行走可以进入不同的空间,感受不同的空间景色。曲折变化的路径和步移景异的效果在中国古典园林中都是通过具体的视觉形式表现出来的,亭、台、楼、榭、舫以及山、石、水、花木等小品起承转合、明暗结合的空间形式。“步移景异”意味着动、静两种状态,不论是看到的景致,还是感受到的空间,都因为人的行为而发生转换。重视人在建筑环境中“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是空间美、动态美、传神美的统一[2]。

1.2西方建筑中的“步移景异”

中国建筑往往致力于以一座座单体为单元的,在空间上和平面上延伸的群体效果,例如中国古典园林。而西方建筑则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比例、均衡、韵律等形式美原则。但是在西方建筑空间设计中,同样存在着“步移景异”的空间设计手法,即通过在建筑空间的行走,感受到不同的空间体验。

密斯设计的巴塞罗那的德国馆就是建筑空间的经典案例,德国馆具有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非常精致的细部。德国馆的线性墙体形成了一些半封闭、半开敞的线性或矩形空间。室内各部分之间、室内和室外之间相互穿插,没有明确的分界。再加以丰富的材质使用,使人在行进中感受到丰富的空间变化。这些变化的空间是流动的、连贯的,随着人们的视点移动,可以得到不断变化的透视效果。这其中的“流动空间”空间,可以说是西方对“步移景异”的另一种解读。

虽然东方和西方在“步移景异”的处理手法上会有所不同,但是其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简单去理解,“步移景异”就是随着人的步伐移动,其观看到的景色是不断变化的,同时给人多变的空间体验。

2 Academie MWD艺术中心项目概况

Academie MWD艺术中心位于比利时的迪尔贝克(Dilbeek),迪尔贝克是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西部的佛罗明-布拉奔省部的一座城市,它是由西班牙建筑师Carlos Arroyo设计完成的。Carlos Arroyo是位多才多艺的建筑师,他是一位语言学家,同时也是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评论家。从1997年起他开始经营自己的事务所,业务领域涉及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3]。

Academie MWD艺术中心位于迪尔贝克地区的中心,该项目建筑面积为3 554.76m2,建设周期是从2010年12月到2012年4月。它具有剧院、音乐教育和舞蹈场地等功能,它的落成令当地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4]。MWD周围环境相对复杂,它的东边是较低的独栋建筑和Wolfsputten自然保护区,西南则是较大体量的Westrand艺术中心。正是处在城市和森林之间的特殊范围内,建筑师试图维持和加强它们之间存在的微妙的平衡关系,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随着环境变化的立面(图1)。

3 Academie MWD艺术中心主立面对“步移景异”的体现

Academie MWD艺术中心的设计特色在于对周围环境的融入,这主要表现在主立面富有活力的动态变化,同时具有 “步移景异”的效果。沿着MWD东南侧的Kamerijklaan道路上行走,从视点A逐步往视点E移动, MWD主立面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图2)。

当观察者站在视点A的时候,可以看到整个外立面呈现出森林般郁郁葱葱的效果(图3)。然后逐步向前行走,当站在视点B的时候,MWD的西侧立面逐步显露出多彩的立面效果,但是东侧还是森林般的立面(图4)。接着向前移动,会发现彩色立面显露得越来越多。当站在视点C正视MWD建筑的时候,整个立面给人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效果,已完全看不出绿色的森林立面(图5)。然而,当站在视点D的时候,观察者会发现立面呈现出蓝灰色和彩色相结合的立面(图6)。在视点E的时候,整个立面全部表现出拼贴的蓝灰色立面(图7)。

由此可以看到,MWD的主立面表现出了“步移景异”的效果。观察者发现随着脚步的移动,看到的立面效果是不断变化的,它是一个静态的物体但却给人带来动态的感觉。

4 “步移景异”立面材质的分析

4.1立面材质分析

是什么原因导致Academie MWD艺术中心的主立面在不断地变化?通过对它的立面细部观察,发现MWD的主立面并不是简单的一层表皮,它具有特殊的构造,在原有墙体表皮水平彩色金属板下添加垂直方向的玻璃板百叶设计。同时这种玻璃板是双层的,根据周围环境不同分别附上不同的贴膜,以体现出不同的纹理图案(图8)。

根据立面构造分析图可以看出,当观察者在A点时,几乎看到的是X面;在B点时看到部分Z面和X面;在C点时,基本看到是Z面。同理,在D和E点,分别看到是部分Y面和Z面以及全部Y面。这就是MWD主立面变化的原因(图9)。

彩色金属板立面开窗是竖向条形窗,开窗的样式具有很强的韵律感。与这种动感变化的主立面相对的是非常简单的外立面,它是由便宜和耐用的银灰色金属板构成的。

4.2材质表达对周围环境的融入

主立面采用双层贴膜玻璃板,是因为对周围环境的融入。西侧的玻璃板贴图,是基于Wolfsputten自然保护区的图案样式制成的玻璃贴膜。这样从西侧看去,就很好地与保护区融合在一起。东侧的玻璃板贴图,是基于Westrand艺术中心的灰色以及天空的蓝色而制成的蓝色和灰色拼合在一起的玻璃贴膜,这样从东侧看去,可以尽可能贴近Westrand的外部环境。而在建筑外立面的水平方向为彩色金属板,整体的立面样式是Alfons Hoppenbrouwers(即设计旁边Westrand的建筑师)创作的,基于佛兰德作曲家Johannes Ockeghem“1497乐章”中加入色彩和视觉韵律而形成的绘画作品。所以当正对立面时,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立面效果。Alfons Hoppenbrouwers是位绘画家,他用了很长时间研究色彩,二维的图案是基于色彩和数学研究的结合,包括颜色、比例、线条、几何、节奏和纹理。这些方面综合起来赋予这座建筑和谐的音乐性,他的很多作品都蕴含着具有乐曲不同章节般的旋律感,而MWD主立面正是其中的一副乐章图案(图10)。

Academie MWD艺术中心立面设计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面,达到与相应的周围环境融合。可以说,这样特殊的处理手法也是对“消隐建筑”的一种应用,有别于隈研吾的设计方法。

5 Academie MWD艺术中心其他特色设计手法

5.1入口空间设计

Academie MWD入口设置在近Westrand艺术中心一侧,靠近停车场。入口空间是一个巨大的斜面悬挑,它的上面正好是演播厅的逐渐抬高的座椅,此外,入口空间形成的较深的悬挑灰空间,也是为了在当地经常下雨的气候下,可以在入口形成等待空间,使车辆将音乐设备搬进或者搬出艺术中心。这种处理手法很好地结合了外部造型和内部功能的结合。

5.2平面设计

该平面布置了两个不同宽度的条形空间,分别排布在走廊两侧,这样能够很好地将不同需求的房间尺度,安排在条形空间中。室内地面的颜色也是丰富多彩的,同样也是基于Alfons Hoppenbrouwers的绘画,剩下所有则都是白色的,粉刷成白色的砖墙、白色的吸音板和白色的天花板。

5.3节能设计

该建筑设计也非常注重可持续性的节能设计,严密的绝缘层提供良好的热工性能,建筑选择FSC认证的胶合木作为结构材料之一。屋顶采用是不规则的双坡屋顶的样式,一方面是为了和周围低矮的独栋建筑的双坡屋顶相呼应,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太阳光的光照,因为屋顶有增加太阳能光伏板。同时,每一条屋顶为每个房间还提供了除外立面以外的额外光照。此外,屋顶还加装了雨水回收系统,可以将收集的雨水用来冲洗厕所。

6 结语

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往往强调变化,而这种变化,在现在大多数的建筑设计中更多的是强调空间上,即通过人在空间中的游走,体验不同的空间。而Academie MWD艺术中心则给我们提供了关于“步移景异”变化的另一种思路,它巧妙地处理了建筑的外立面,使三维的空间转向二维的立面,使人在不同的视点,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同时这也恰恰是对周围环境的一种融入,使整个建筑更好地融入在所处的基地环境之内。

[1]陈丹,孟凡玉.无限维空间中的点—以留园为例,解析步移景异的空间涵义[J].华中建筑,2009,(07):173-177.

[2]盛恩养,刘树老.步移景异,窗间风情[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6,11:62-66.

[3]Miguel de Guzmán.Academie MWD Dilbeek.文化建筑[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3,(02):42-47.

[4]张帆.Academie MWD 触摸艺术的温度[J].绿色环保建材,2014,(11):88-91.

图片来源

图1、图2:基于谷歌地图自绘

图10:来自网络http://www.carlosarroyo.net/

Varying Sceneries with Changing view-points of facade—The Analysis of Academie MWD Arts Centre

LIJianjing

(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ge, Zhangzhou 363105 )

Academie MWD arts centre has Varying scenery with changing view-points effect of the main facade.By moving the pace, you'll see the different facades,it is also blend with the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e of the surroundings.For MWD can produce varied facades,the main facade increase two-double film glass sheet in the vertical of the horizontal color metal sheet, a different film styles depending on the view of the surroundings.

Varying scenery with changing view-points; Academie MWD; Facade design; Blend with its surroundings

李建晶(1984.06-),女,助教。

E-mail:lijianjing@xujc.com

2016-03-25

TU972+.12

A

1004-6135(2016)07-0033-04

猜你喜欢
贴膜视点手法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某贴膜机设计
视点
超薄晶圆的贴膜研究
让你每天一元钱,物超所值——《今日视点—2014精萃》序
两会视点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