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亦:社交不要过度强调互惠

2016-10-06 01:33
中欧商业评论 2016年2期
关键词:新东方盖茨过度

韩亦:社交不要过度强调互惠

主题:中欧“创享+”第五模块

时间:2016年1月16日

地点: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

演讲人:韩亦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社会学系副教授

建立社会网络的时候,留下空白比较好,每一个人都产生联系不仅会造成信息过载、情感过载,还会让组织失去活力和创造力。其次,弱关系带来的收益可能更大。

社会网络非常重要,为什么大多数人很少利用这个网络呢?因为“同类偏好”,即大多数人倾向于自然的社会网络,不会刻意扩展,找到的一般都是跟自己相似的人。我在美国的老师曾用社会网络解释男女不平等的问题,美国女性的平均收入只有男性的35%,是因为女性喜欢跟自己差不多的人交往,而男性更喜欢和不同的人交往,所以男性在社会上机会更多,最后收益更多。

管理社会网络不要过度强调互惠原则。一个比较好的社会网络是具有传递性的。你送给我一个礼物,我感受到了你的善意,于是把这个善意传递给其他人,而不是再回送给你一个礼物,这样圈子就封闭了。中国人一般只跟自己熟悉的人交往,信任度很高但实际上是封闭的。比如新东方的元老基本是北大同学,俞敏洪喜欢跟朋友交往,但实际上还是互惠心理,所以新东方做得不算大。比尔·盖茨就不一样,他的盖茨基金会是全世界最大的慈善基金之一,这个网络具有传递性。不同的社会网络最后导致企业发展的规模、做事情的风格都很不一样。

社会网络为什么能给人带来收益?一是能获得非公开的信息,只有到了圈子里,你才知道这个精英在想什么做什么;一是能给你带来多元化的技能,只有网络足够开放,和不同的人交往,创造力才会增强;最后是经纪人的优势,你把自己放到社会网络的中心,你就是经纪人,获得了资源和信息上的优势。

企业讲得最多的是经济资本,而在社会网络里,流通的东西不光是经济资本,还有很多东西。比如文化资本、心理资本、符号资本。比如加入哈佛大学里的社会网络,很多情况下获得的是符号资本,也许你的知识、财富并没有增加,但是你获得的符号将来可以兑换一些东西。在建立社会网络的时候,不要性质过于单一,不要只是为了经济资本提高才去活动。

你可以把一个人带离社会网络,但无法把社会网络带离一个人。每一个人的社会经历都是在网络里进行的,当一个人离开社会网络,仍然会保持曾经的做事习惯,这些都会影响到他的事业成败。

猜你喜欢
新东方盖茨过度
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
过度情绪反应的背后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新东方童书
书虫来袭 《了不起的盖茨比》
新东方在线预计3月28日上市 每股作价9.30—11.10港元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The world is the youngest backpacker Wenwen’s kindergarten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风格
解读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