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016-10-13 09:12胡绍雨申曙光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新农养老金养老保险

胡绍雨,申曙光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2.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广东 广州, 510275)



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胡绍雨1,2,申曙光2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2.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广东 广州, 510275)

基于广东、湖北和甘肃等省新农保试点状况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WLS进行数据修正分析得出:干群关系和对村干部信任度、是否知道养老金领取标准和养老金是否够养老、对新农保试点的满意度对农民参保决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认为,农民参保决策过程是有限理性条件下的跨期消费决策行为,农民参加新农保的行为存为明显的年龄上的逆向选择,以人均可储蓄收入、家庭承包地面积等衡量的农民家庭收入水平、收入结构等经济因素是农民参保决策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进一步推动新农保制度发展的建议:提高青年农民主动参保积极性,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转移衔接;多管齐下,缓解农民收入的有限性、多用途性与保险费支出固定性之间的矛盾;以新农保等惠农政策推进为契机,进一步改善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及状况。

新农保;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 WLS修正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评述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又被称为“新农保”,是相对于2009年以前实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即“老农保”)提出的,建立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养老金待遇由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并与家庭养老、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措施相结合,[1]是国家社会保险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继新农合之后又一项重大的惠农举措。新农保实施的任务目标是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镇),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1]但是该项制度有以下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农民作为制度的需求方,他们对该制度的反应怎样?他们是否愿意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又有哪些因素影响农民参保的意愿或决策?在文献梳理和对一些地方的调查中发现,无论是新农保还是之前的老农保,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农民参保率低的现象,进而影响了该项制度功能的发挥。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自建立之初就备受学界重视,在理论上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近年来,也有不少机构和学者开始对农民参保意愿问题开展调查分析。在宏观层面,相关研究从农民的需求和能力两方面探讨了建立新农保制度的可行性——农民对养老保障的需求是其参加缴费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在基础。较多的研究[2-3]均证明,中国农村传统的以土地为基本手段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保障功能弱化。在国家具有通过政府支持尤其是财政补贴的手段来建立缴费型或部分缴费型农民养老金意愿的情况下,农民的缴费能力是影响农民参保的重要因素。有研究[4]认为,进入21世纪,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扶持力度,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取消农业税,发放粮食直补、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等政策措施持续推行,促进了农民纯收入的增加。从经济角度来看,目前在全国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基本可行,是否“能够购买得起”养老保险已经不是农民参保的主要制约因素。

在微观层面,一些学者曾对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石绍斌、樊丽明等将可能导致农民参保意愿差异的因素归为八类: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社区特征、制度设计、住处对称、邻居行为、未来预期和其他因素,认为在农村这样一个“熟人社会”,邻居参保的示范效应十分显著;同时,农民的健康状况、家庭中儿子的数量以及党员人数都是影响农民参保意愿的重要内在因素。[5]张红梅等强调了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对养老保险了解程度、筹资期望和运作方式等因素对农民是否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尤为重要。[6]类似的结论在赵桂玲、周稳海对河北省不同地区的农村养老保险需求状况的实证分析中也得到证实,此外,他们还提出文化水平、家庭子女数、政府补助力度等也是影响农民投保意愿的因素。[7]

二、研究设计

本文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需求者——农民的角度出发,以消费者行为理论对农民参保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作出解释。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农村适龄参保农民,所用资料来自课题组2013年5月~8月在广东、湖北和甘肃三省开展的入户问卷调查。首先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东、中、西部选取代表性省份;然后综合考虑目前各试点县市新农保制度的特征,选取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县市;再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根据调研县市各乡镇的新农保推行情况,分别选取了参保率相对较高和一般的乡镇,运用判断抽样法,根据所选乡镇政府提供的各村经济指标,按照随机原则选取农户,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农户参保情况进行调查。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在理论假设基础上,采用Eviews计量软件逐一分析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与农民参保决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筛选出相关的自变量,与参保决策一起进入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异方差的弊端,辅以WLS估计修正。根据假设,本文从问卷中抽取出相关变量,包括调查样本的参保决策基本人口和经济信息、家庭特征、亲友资源等社会资本以及对新农保的预期等23个变量,组成本研究的数据资料。

三、农民参保决策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和WLS修正分析

(一)变量设定

本文以“农民是否参加新农保”作为因变量,这是一个二分变量,适用于Logistic回归模型。当农民参保时,变量赋值为1;未参保时,变量赋值为0。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公式中因变量Logit(p)为农民是否参加新农保,p表示参加新农保的概率,1-p表示不参保的概率;β0表示回归方程的常数项,βi是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xi表示各自变量的取值。[8]

以影响农民参保决策的不同因素作本研究的自变量,包括客观特征因素和主观认知因素两类变量。客观特征因素又分为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个体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是否正在或打算外出打工、是否有商业养老保险、政治面貌7个自变量;家庭特征包括人均可储蓄收入、承包地面积、子女数、儿子数、是否被“捆绑”、是否有亲友在政府部门工作6个自变量。主观认知因素从调查对象对政策执行者的认知和对新农保制度的认知两方面考察。前者包括村干部威信、干群关系、对村干部的信任度以及对基层政府政策的信任度4个自变量;后者包括是否知道政府入口补贴、是否知道养老金标准、养老金是否够将来养老、政府能否兑现养老金、对保费管理是否放心、对新农保试点的满意度6个自变量。

自变量共计23个,其中客观特征因素自变量13个,主观认知因素自变量10个。

(二)农民参保决策的客观特征因素分析

1.基本假设与变量处理

假设1:农民参保决策的个体特征因素假设。

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与农民参保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健康状况、是否正在或打算外出打工、是否有商业养老保险与农民参保意愿呈反相关关系。男性、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政治面貌成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差、没有正在或打算外出打工、没有商业养老保险,农民参加新农保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则农民参保的概率越小。

假设2:农民参保决策的家庭特征因素假设。

是否被“捆绑”、是否有亲友在政府部门工作与农民参保意愿呈正相关关系,人均可储蓄收入、承包地面积、子女数、儿子数与农民参保意愿呈反相关关系。属于被“捆绑”对象、有亲友在政府部门工作、人均可储蓄收入越少、承包地面积越少、子女数尤其儿子数越少,农民参加新农保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则农民参保的概率越小。

农民参保决策的客观特征因素赋值见表1。

表1 农民参加新农保客观特征影响因素、赋值处理及可能影响方向[9]

2.模型估计及显著性检验

采用Eviews6.0计量软件,通过不同模型对农民参加新农保的客观特征影响因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估计与检验。Logit模型I、Logit模型II分别对个体特征变量、家庭特征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考察个体特征因素和家庭特征因素对农民参保边际倾向的影响。Logit模型III将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两部分变量合并,综合考察客观特征变量对农民参保边际倾向的影响。为避免Logit模型III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降低各因素对农民参保决策影响的解释效率的缺陷,WLS修正的Logit模型IV通过在Logit模型III估计结果基础上,采用加权最小二乘估计法(WLS)对农民参保决策的边际倾向进行修正,[10]以克服异方差影响。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农民参保客观特征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

注:*表示在0.1(10%)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5(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1(1%)的水平上显著。

3.结果分析

从表2农民参加新农保的客观特征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可知,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个体特征变量回归的Logit模型I 中,年龄、健康状况、受教育年限、是否正在或打算外出打工、是否有商业养老保险、政治面貌6个变量对农民参保倾向有显著性影响;对家庭特征变量回归的Logit模型II 中,人均可储蓄收入、承包地面积、子女数、是否被“捆绑”4个变量对农民参保倾向有显著性影响;对各项客观特征变量回归的Logit模型III和WLS 修正的Logit模型IV中,只有年龄、受教育年限、是否正在或打算外出打工、是否有商业养老保险、人均可储蓄收入、承包地面积、是否被“捆绑”7个变量对农民参保倾向影响显著,健康状况、政治面貌、子女数3个变量不再具有显著影响。其含义包括七个方面。

其一,农民年龄越大,参保可能性越大。农民年龄每增长10岁,参保概率将会提高4.2%,这与假设1符合。从不同年龄段农民参保的统计情况看:30岁以下、30—45岁年龄段和45—59岁的适龄农民参保率分别为27.9%、50%和 63.5%。从统计结果可知,新农保制度对年龄越大的农民越具有吸引力,45岁以上的农民参保的意愿更强,其可能的原因是年龄越大的农民面临的养老问题越现实,也更迫在眉睫。

其二,农民参保意愿与其受教育程度呈反相关关系,农民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参保可能性将降低2.4%,这与假设1相反。从对不同学历水平农民参保率的统计情况看,也能证明该结论,具有小学及以下学历、初中学历、高中及以上学历三类群体参保率梯次减少,依次为61.8%、49.2%和27.6%,其原因可能是新农保对农村中高学历人群的吸引力小造成的。

其三,是否正在或打算外出打工对农民参保决策有显著反向影响,有外出打工打算或经历降低了农民参保的可能性,这与假设1符合。从调研统计结果看,有外出打工打算或经历的农民参保率33.7%,无外出打工打算或经历的农民参保率达56.4%。统计结果说明,无外出务工打算或经历的农民更倾向于参加新农保,外出打工农民更倾向于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9]

其四,是否参加商业养老保险对农民参保决策可能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假设1相反。可能的解释是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农民风险意识较强,更易于接受新农保。因此,新农保和商业养老保险并不是完全只有替代作用的两种养老保险险种,在某些情况下二者也具有补充作用。

其五,家庭人均可储蓄收入对农民参保决策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人均可储蓄收入越高农民参保可能性反而越低,[10]这与假设2符合。根据调查统计可知,虽然未参保农民家庭每年取得的人均纯收入扣除一定用途的固定支出即为人均可储蓄收入,而有限的可储蓄收入还要应付一些可预期或不可预期的支出。农民在达到领取养老金之前每年必须缴纳的保费实际是一项固定支出,它和农民的储蓄收入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反向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收入的用途不确定性和保费支出固定性之间的矛盾。

其六,承包地面积与农民参保倾向有正向显著影响。家庭承包地面积每增加1亩,农民参保可能性增加4.2%,与假设2相反。其可能的原因源自土地比较收益的下降所引致的农民家庭收入结构的调整,使土地的保障功能削弱。改革开放后,农民家庭的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非农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农业收入逐步式微,因此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其农业收入所占比重成反比例关系。因此,承包土地越多的农民,农业收入比重越大,而土地比较收益的下降使其整体收入水平越低,从而更需要参加新农保来弥补土地养老保障的功能缺失。[11]

其七,属于被“捆绑”对象的农民,其参加新农保的概率越大,“捆绑”政策对促进农民参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符合假设2。[12]根据对已参保农民参保原因的调查问卷,除了“为了自己老年得到养老金而参保”的原因之外,“为了父母得到养老金而被捆绑参保”的参保原因也占较大比例,成为农民参保的第二大理由。

(三)农民参保决策的主观认知因素分析

1.基本假设与变量处理

假设3:农民参保决策的对政策执行者的认知因素假设。

村干部威信、干群关系、对村干部的信任度、对基层政府政策的信任度与农民参保意愿呈正相关关系。村干部的威信越高,干群关系越融洽,对村干部的信任度越高,对基层政府政策的信任度越高,农民参加新农保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则农民参保的概率越小。

假设4:农民参保决策的对新农保制度的认知因素假设。

是否知道政府入口补贴、是否知道养老金标准、养老金是否够养老、政府能否兑现养老金、对保费管理是否放心、对新农保试点的满意度与农民参保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农民知道政府入口补贴、养老金待遇标准、养老金足够养老、政府有能力兑现养老金,并且对保费管理放心,对新农保试点满意的情况下,农民参加新农保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则农民参保的概率越小。

农民参加新农保的主观因素赋值如表3。

表3 农民参加新农保主观认知影响因素、赋值处理及可能影响方向

2. 模型估计及显著性检验

以同样方式对农民参保主观认知影响因素变量进行Logistic模型回归估计与检验。Logit模型I、Logit模型II分别对政策执行者的认知变量、对新农保制度的认知变量分别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考察对政策执行者的认知因素和对新农保制度的认知因素对农民参保边际倾向的影响。Logit模型III将对政策执行者的认知和对新农保制度的认知两部分变量合并,综合考察主观认知变量对农民参保边际倾向的影响。WLS修正的Logit模型IV为避免模型III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通过在Logit模型III估计结果基础上采用加权最小二乘估计法(WLS)对农民参保决策的边际倾向进行修正,[10]以提高认知变量因素对农民参保意愿的影响效率。模型参数估计结果见表4。

表4  农民参保主观认知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

注:*表示在0.1(10%)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5(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1(1%)的水平上显著。

3.结果分析

从表4农民参加新农保的主观认知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可知,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政策执行者的认知变量回归的Logit模型I 中,干群关系、对村干部信任程度2个变量对农民参保倾向有显著性影响;对新农保制度的认知变量回归的Logit模型II 中,是否知道政府入口补贴、是否知道养老金标准、养老金是否够养老、对新农保试点满意度4个变量对农民参保倾向有显著性影响;对各项主观认知变量回归的Logit模型III和WLS 修正的Logit模型IV中,是否知道政府入口补贴这个变量不再具有显著影响,只有对干群关系认知、对村干部信任程度、是否知道养老金标准、养老金是否够养老、对新农保试点满意程度5个变量对农民参保倾向影响显著。[10]其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干群关系和对村干部信任度都将对农民的参保决策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干群关系越融洽,对村干部信任度越高,都将提高农民参加新农保的可能性,与假设3符合。说明农民的参保倾向和缴费级次的高低,与新农保的政策执行者——村干部的个人德行是否起到模范作用、其行为是否值得农民信任以及与农民群众的关系是否融洽等都息息相关。

其二,是否知道养老金领取标准和养老金是否够养老是农民参加新农保所关心的重点问题,也对农民的参保决策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根据模型回归结果,农民对养老金标准的了解程度、养老金对农民养老待遇的标准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分别提高农民参保概率0.013和0.022个百分点,二者和农民参保概率均呈正向关系,说明养老金待遇是影响农民参保的重要因素,与假设4符合。

其三,对新农保试点满意度对农民参保决策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新农保试点效果满意度越高,农民的参保概率也会随之提高。而实际的调研结果也表明,凡是对新农保试点满意的农民,其参保率一般在65%~80%的区间,反观对新农保试点不满意的农民,其参保率一般不超过30%,这也符合假设4的基本前提。

农民参保决策过程是有限理性条件下的跨期消费决策行为,农民参加新农保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年龄上的逆向选择,以人均可储蓄收入、家庭承包地面积等衡量的农民家庭收入水平、收入结构等经济因素是农民参保决策的基础。

四、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其一,从实地调研结果看,农民参保决策过程正如前文假设所言,是有限理性条件下的跨期消费决策行为。在当期可储蓄收入的预算约束下,以对参保的成本收益分析为其决策基础,在其有限认知的指导下作出参保决策。但针对不同参保个体来说,客观特征因素的差异导致了农民在具体参保决策过程中涉及的决策因子及给其赋予权重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具体决策过程的差异。主观认知变量通过影响农民对政策执行者和制度的信任和预期,从而影响农民最终的参保决策。

其二,农民参加新农保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年龄上的逆向选择,[9]新农保对年纪越大的农民越具有吸引力,年轻农民参保意愿较低。因为新农保政策规定,60岁以上农民可直接领取养老金,45岁以上的只要补齐应缴保险费用,则在60岁后即可享受养老金领取待遇,因此,从缴费年限来看,农民年龄越大参保概率会越大。另外,从人的流动性来看,年轻农民流动性更高,而新农保对于跨地区的转移续接以及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续接在执行方法与操作程序上还存在一定困难,也会减弱年轻农民的参保可能性。

其三,以人均可储蓄收入、家庭承包地面积等衡量的农民家庭收入水平、收入结构等经济因素是农民参保决策的基础。[10]但是,对新农保政策执行者的认知和对新农保制度的认知等主观认知因素都属于非经济因素,其对农民的参保决策的行为影响作用也不可忽略。在经济因素短期内很难实质改变的情况下,应将非经济因素作为提高农民自愿参保积极性的突破口。而从长期来看,应主要从影响农民参保决策的经济因素着手,通过提高农民家庭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从实质方面提高农民参保倾向。

(二)政策建议

综合实证研究结果,本文对如何推动新农保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提高青年农民主动参保积极性,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转移衔接。从年龄对农民参保决策影响的结果可知,新农保政策对年纪较大、能在短期内领取到养老金的农民更具吸引力,而青年农民参保积极性不大。因此吸引青年农民参保是新农保制度持续发展的重点,为此应该扩大新农保政策宣传力度。[13]例如,对新农保的政策宣传,除依靠新闻媒体报道、基层干部宣传外,还可采取发放新农保宣传手册等方式,使农民更全面直观地了解新农保制度,在政策制定和实施细节规定上设置更为灵活的缴费方法和标准,切实提高新农保养老金水平,增加新农保制度对青年农民群体的吸引力和主动参保的积极性。此外,对已进城务工满一定年限并符合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政府应严格按照国家已出台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中规定的新农保和城职保转移衔接的条件、方法和程序,为其办理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转接手续,并督促务工企业为其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等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障费用,顺利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转移衔接。

第二,多管齐下,缓解农民收入的有限性、多用途性与保险费支出固定性之间的矛盾。[10]调查结果显示,农民收入和储蓄的多用途性决定了农民不愿将有限的资金过多地用于缴纳长期无法流动的保费。针对这一矛盾,一方面,要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可通过加大政府财政支农力度,减轻农民税负,引导农民参与第三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转移等多种途径;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动农村公共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减少农民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大额支出;同时,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尝试创新新农保保费管理模式,根据新情况不断探索与农民需求更切合的保费管理方式。[10]例如,可借鉴和推广江苏宜兴的新农保保费“征、监、管、办”分离的新模式,这种保费新管理方式政府只负责监管,由专业公司管理,既有利于管理节约成本,又有助于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14]

第三,以新农保等惠农政策推进为契机,进一步改善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及状况。实证分析及调研结果都表明,良好的村治状况有利于加快新农保制度的推广进程,并降低制度推行的成本。[10]同时,完善的村治模式和良好的村治状况的形成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有赖于长期发展中多方资源的调整与改革,比如,农民参与意识的培养、乡村干部身份角色的重新定位、工作机构的调整和设置等。而新农保等惠农政策的开展实施,为完善乡村治理模式,实施善治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以新农保政策为例,一方面,新农保与农民利益切身相关,政策的设计本身也更加尊重农民的个人意愿,因而政策的推广和实施过程也有助于激活农民的公共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另一方面,新农保制度的开展需要建立相应的工作组织机构,也必然带来基层政府机构、村级经办机构的调整与完善,促进乡村治理资源的重组,逐步形成国家—基层政府—农民环环相扣的政策执行与反馈体系。

[1]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R].国发[2009]32号,2009-09-01.

[2]张晓山,国鲁来.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经济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探析[J]. 管理世界,1998(3):165-174.

[3]崔红志.国外建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J]. 世界农业,2004(10):40-43.

[4]张为民.我国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可行性分析[J]. 未来与发展,2009,30(11):82-85.

[5]石绍宾,樊丽明,王媛.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因素——来自山东省入户调查的证据[J].财贸经济,2009(11):42-48.

[6]张红梅,杨明媚,马强.现阶段阻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影响因素[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10-17.

[7]赵桂玲,周稳海.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意愿的实证研究[J]. 特区经济,2009(7):55-57.

[8]罗微,董西明.农民新农保参保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省的调查数据[J].山东社会科学,2014(7):157-161.

[9]崔红志,李越.“新农保”参保决策制约因素分析[J].调研世界,2014(2):29-34.

[10]李越,崔红志.消费者决策视角下的新农保推行影响因素分析[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4, 13(1):24-31.

[11]李越,崔红志.“新农保”参保决策制约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19(2):224-232.

[12]周红霞.黑龙江省农民参加新农保意愿研究——基于Logistic模型[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4.

[13]胡宏伟,蔡静,石静.农村养老保险有效需求研究[J].经济经纬,2009(6) :59-63.

[14]朱瑶.江苏宜兴新农保探索[J].就业与保障,2010(12):34-35.

(文字编辑:邹红责任校对:徐朝科)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Farmer’s Participation in the New Rural Social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HU Shaoyu1,2, SHEN Shuguang1

(1.Wuhan College,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2. Lingnan Colleg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75, China)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data obtained from field survey of pilot situation of new rural social pension insurance in Guangdong,?Hubei?and?Gansu provinces and adopts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and WLS for data correction analysis. The findings are: elements such as the cadre-mass relation, level of trust in village cadres, knowledge of the standard for getting pension and the sufficiency of pension for their life, satisfaction about the new rural social pension, all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farmer’s decision to participate the insurance service; the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of farmer’s participation in the pension insurance is a decision making behavior of inter-temporal consumption with limited rational terms; their choice has a obvious trend of adverse selection with their ages; economic elements such as criteria adopted to measure their income level and structure, namely saving income per capita, family contracted land area, are the basis in their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study, suggestions are made to promote their enthusiasm to participate in the pension insurance to further develop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ural pension insurance mechanism: promote the young farmer’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ension insurance, and improve the transfer of urban and rural pension system; adopt multiple measures to re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famer’s limited sources of income and multiple usages of income and the fixed expenditure of premium; take benefiting-farmer policies such as the new rural pension insuranc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mode and status of community governance in the countryside.

the new rural social pension insurance; influence factors;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eighted least square correction

2015- 11- 22

胡绍雨(1980—),男,汉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副教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经济、社会保障与财税理论。

胡绍雨,申曙光.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6,16(4):63—70.

C913

A

1671- 623X(2016)04- 0063- 08

■ 基金课题: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新时期中国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研究”(10&ZD038);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民生保障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研究:基于财政效率视角”(2013M542231);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清洁发展目标下的湖北公共财政优化研究”(2012G419)。

猜你喜欢
新农养老金养老保险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新农人时语
新农人时语
新农人时语
新农人时语
基于确定缴费型养老金最优投资的随机微分博弈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养老金并轨之门缓缓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