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青春期初期的引导与教育

2016-10-20 03:06尹明艳
高等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青春期健康教育小学生

尹明艳

摘 要:小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学校是主战场,科学引导是前提,科学渗透是保障,经多年的小学科学教学认为搞好小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应:正确认识小学生青春期身体及心理特征的表现;遵循小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原则;科学引导,让成长不烦恼。

关键词:小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小学生物质生活、学习条件都较为优越,孩子青春期的发育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前介入,因此,小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成了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据多年的小学科学教学经验,我认为,搞好小学生青春期初期的引导与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正确认识小学生青春期身体及心理特征的表现

青春期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孩子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子要稍晚一些(大约2年),在这个时期,除了孩子们的身体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外,心理方面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表现如下:1、性意识骤然增长,易对异性产生好感;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3、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并能做出自己的判断,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情绪不稳定,易于老师、家长对立;5、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依赖感。

二、遵循小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原则

青春期是人生的过渡时期,它是一个人的生理生长发育,心理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逐渐适应社会的重要阶段,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从家庭走向社会的转折点,它是人生中最美好最活跃而心理上最困惑的时期,因而,容易困惑烦恼、潜伏危机,对自我、社会没有成熟的认识,还不能够作出正确的反应和认识。 针对青春期的特点,为了他们安全顺利度过少年时期,生理上、心理上健康发展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教育原则:

1.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青春期教育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以科学的知识、态度、方法和精神积极开展学校青春期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因地制宜,因人而宜的原则。青春期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关注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辅导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身体健康水平。

3.内容适度,方法适当的原则。青春期教育的内容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和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和分层次的具体教育内容,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通过交流和对话,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的全过程中。

4.课堂教学与个别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学生所表现的性格、心理差异,应因人而教,以尊重孩子需求为前提,采用集中课堂教学与个别单独辅导的形式,给予耐心心理疏导、引导,帮助他们解脱心理上的沉重负担,轻装上阵,搞好学习、生活。

5.多项教育内容互相渗透的原则。开展青春期教育时我们注意了以下几个结合: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相结合;与学校开展专题讲座相结合,向学生和家长宣传相结合;與召开主题班会相结合,经常性的召开以青春期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解答学生青春期的一些心理困惑;与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相结合,如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法制教育等。

6.学校、家庭、社会同步综合教育的原则。学校是青春期教育的重要阵地,但仅靠学校是不够的,还必须得到社会和家庭的配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和家庭环境。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举办讲座、个别家访等多种途径,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和沟通;通过学校与县卫生部门、计生部门的合作,请专家举办讲座,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联系和沟通,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的合力。

三、科学引导,让成长不烦恼。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小学生,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其次,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再者,由于家庭的残缺,留守儿童,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因此,积极创造条件,科学引导孩子,让孩子成长不烦恼尤为重要。

1、创设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离不开正确的思想导向,学校是孩子成长的第二个家,温馨的班级更会让孩子自由、民主、阳光成长。所以我们应该积极打造“新颖、整洁、明亮、主题鲜明,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尽可能地体现孩子内在的需求,引导孩子从小树立爱集体、爱学习、爱生活的意识。

2、关注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孩子们面前扮演的角色丰富多样,知识的传递者、生活中的关注者、心灵的引导者!我们可以通过冷静的思考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意志的磨砺改善自我的能力。積极调整自我心态,创造张弛有度、乐观和谐的“体内环境”,开辟一方宽敞明亮的心灵绿地。以“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淡然、怡然心态去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竭力发现孩子们的优点,采取正面的教育,你将从中发掘无限的乐趣,教育会变成一种“享受”……

3、走进孩子,用心聆听,用爱呵护: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世界。只有我们深入了解学生,平等的和学生交流,倾注我们的真心真爱,和学生心理相容,才能有机会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对症下药,解除孩子存在的心理障碍,促进其健康成长。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能否培养出具有优秀心理品质、健康人格的新一代,要看教育!我们应该从孩子抓起,特别是小学阶段青春期孩子健康教育抓起!随着社会的重视,青春期健康教育学校是主战场。这就要求老师要做好心理辅导的准备,掌握相关的心理教育知识,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净化自己的心灵。无私地对学生倾洒爱的雨露,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让青春期的孩子成长不烦恼。

猜你喜欢
青春期健康教育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青少年如何合理度过青春期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微信也会走过“青春期”吗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