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2016-10-20 03:06王学信
高等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习惯读书

王学信

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小学生的自身阅读能力与习惯,严重影响自身对文章表达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熏陶。但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就处于农村,学生们相对城市的孩子阅读面就比较狭窄,平时家长为其买的课外书也比较少,对课外读物的投资相对城市的孩子比较少,大部分孩子没有更好地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料,导致了很多学生偏科现象特别严重,孩子学不懂了就越来越不爱学了。因此,有一些班级,为了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小学生作文写作水平,丰富孩子的学习内容,在班级里开辟“读书角”,為学生提供大量相关读物,拓宽学生视野,让他们通过课外去阅读,来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增长知识,陶冶身心,提高写作能力。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值得提倡的好方法,尤其比较适用于农村的小学去实践,孩子们把各自的书拿来交换,就相当于自己有了更多的书可以学习和交流!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课外阅读能力,也为了证实这一方法是否真的管用,于是,我在我们班也开展了“自由交换读书”时间,每周为孩子腾出一节课让孩子们拿来自己喜欢的书来和同学交换阅读,下去之后也可以去学校的图书馆借阅。

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孩子们的习作略微有了提高,但是仍有很多學生进步不明显,还有的孩子对阅读并提不起兴趣,总认为阅读没什么了不起!这因为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来看并不是很好,在学生中,随意翻翻阅阅的有之,一篇文章没读完换另一本书的有之,不求甚解的有之,那么究竟怎样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呢?提高孩子们的自觉读书的习惯呢?依自己的经验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明确阅读的目的,认清阅读的作用。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喜欢阅读,是觉得阅读和自身的素质,能力没有什么瓜葛,总觉得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实际上,一个人的阅读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曾记得欧阳修有这样一句话:“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就是让小学生懂得阅读不仅学到知识,而且让读书的人懂得如何为人、处世,以及一个人道德风范、精神境界和自己拥有的知识有关系,一个人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要多读书,读好书。一本好书,是自己的忠实朋友,好像是自己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更是自己最好的老师。能够清洗自己的心灵,让自己拥有心胸坦荡的情怀,乐于进取,勇于拼搏的意志。

因此,阅读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一个人从小就应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而不是等到自己想读书的时候在随手拈来一本书略微翻翻。

二、学会阅读的方法,专心孜孜去读书。

学之有道,任何学习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这是一个漫长而美好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知识,丰富思维,提高能力,培养品格性格,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这是朱熹说的一句名言。这就是说“阅读”的过程并不是把书拿来一看了之,“阅”读要求自己在看的同时,借助字典、词典,真正看懂、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读”有诵读、默读之分,但重要的是明确文章的真正含义和文中所表达的感情。这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强化理解能力的培养。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就是说在读文章的时候自己一定要读懂,明确作者写的文章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做到真正的读懂文章,与文章的思想融为一体,将别人的文章学习并且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三、勤学博览,扬众之所长,补己之短。

俗话说:“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一个人要有渊博的学识和技艺,就要多读书,读百家书,学百家艺,这就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学会收集书中信息,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以知识来武装自己。

适合小学生的读物应以童话、故事、小学生作文、军事、科技、文学、名人传奇等方面书籍,这是因为“童话”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增强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思维,懂得故事中的寓意,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故事”中一些情节可打动孩子的心灵,进而增强课外阅读的兴趣,故事特点容易口述,这样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军事、科技方面书籍可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进步有所了解和认识;文学类书籍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如名家名作被选入语文教材中《匆匆》、朱自清的《海上日出》、《鸟的天堂》巴金、《落花生》许地山等一些文章,读后就能着实让人感受一种美,一种快乐,还可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加以消化,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四、学会自我欣赏,增强记忆,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义若见,情文并见”。课外阅读关键在于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读,才能达到读的目的,用心去感受,才能感受文章的意境和美感。

阅读,表面上看是学习的方法,实际也是一种学习中的自我享受。自我陶醉,所以学生要会欣赏自己阅读,学会自我欣赏,一方面欣赏能把自己放在舒适而清静的环境里蚕一样啃食知识的桑叶,在时光里有所得,有所获,有所悟。另一方面学会欣赏文中的词美、句美、文美、情感美、乐感美。从中去感到一丝丝快乐和惬意。

阅读,除感受文中“文美”、“情美”之外,还需养成记忆、整理所获信息的好习惯,这样不仅增强自己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对自己的习作也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小学生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学习,特别是对于写作,有着积极促进作用。这就要求小学生在课外阅读当中要达到较高的阅读效果,“蜻蜓点水式”的阅读习惯就失去课外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切实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就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的习惯上“明思想”、“明意义”、“明方法”、“善记忆”。在阅读的过程中“明事理(文章中心)”、“明思路(写作顺序、文章结构)”、“明情感(作者思想感情)”这样才真正的达到课外阅读的目的和效果。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习惯读书
习惯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上课好习惯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好习惯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