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工作品牌建设

2016-10-20 16:12罗燕妮
高等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品牌建设新媒体对策

罗燕妮

摘 要:当前社会属于一个全新的新媒体时代,在这种环境下高校采用怎样的方式才能够做好学生工作值得广大教育学者重点思考。随着全新媒体形式的快速发展,现在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高校学生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新媒体的工作方法,将新媒体作为工作的核心载体开展学生工作,树立品牌意识、明确品牌的内涵及价值,促进高校学生工作品牌建设的顺利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效性及效率得到提升。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学生工作;品牌建设;对策

一、前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带动了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新媒体现已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的出现给高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及行为方式带去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时在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方面。虽然新媒体的出现给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带去了很大的益处,但是它就像一把双刃剑,不仅给高校学生工作带去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去了更高层次的挑战,所以,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正面作用,将工作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丰富,确保高校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全面深化内涵建设,推动有中国特色、地区特色和校本特色教育品牌的形成,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学生工作是高校“品牌立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其品牌建设的策略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現实意义。

二、高校学生工作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在高校众多工作事项中,学生工作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的成长,而该工作的根本任务则是培养人才、促进发展、提供服务。[1]所涉及到的工作范围有:招生宣传服务、日常教育管理、优良学风建设、身心素质增强、就业创业指导等等,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及措施,并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使其成为能力强、素质优、身心健的合格公民和建设者。由于学生工作担负着人才核心素质的培养任务,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贡献于学校声誉、名望、地位的造就与巩固,因此,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扎实开展学生工作品牌建设,可以给当下高校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推力,获得理想的增值效应。

三、社会化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品牌建设的思路

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在社会化媒体背景下开展实际日常工作时应意识到该媒体的技术优势是什么,并对其加以利用,从而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需求,同时还要借助社会化媒体的目的性特点,将各种信息能够快速的传送到学生那里。特别是针对一些突发事件,学生工作者应当利用好新媒体工具,及时发布事实真相,消除因不良事件所带来的恶性影响,将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守护好。对学生群体中的普遍性、倾向性的热点事件要及时深入研究调查,并进行适当的沟通,进行合理的解释与引导,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坚持各方面基本原则,在各项社会活动中切实利用好新媒体技术手段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结合,使其真正做到创新发展,并整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同时也应当集合各个高校的新媒体力量,建立一支合格的新媒体团队,保证其中的成员拥有一定的技术能力。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也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应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发挥出来,借助全新媒体的优势对学生实施管理,引导学生如何自我成长,并利用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及凝聚力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可以利用全新社会化媒体手段对学生引导,并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及时将校园建设完善。同样也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机制,进一步将信息工作落实。高校的学生工作者应当在信息管理机制的基础下,了解社会化媒体环境中的相关信息,与网络管理部门做好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此方面的技术控制水平,强化管理需求。在这样的机制下,建设好各个不同职能的管理团队。

第三,建设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任何事情都要站在人的角度进行衡量和思考,充分的尊重与了解教师与学生的精神状态与实际需求,帮助师生创建一个实现自我理想的平台。只要是能够有效激发和带动师生情智的事情,能够增强和夯实学校综合实力的事情,高校学生工作人员都应该积极主动的挖掘和推动。要着眼学生工作的使命与任务,针对学生工作的典型任务与项目,选择有基础、传统、特色、优势的对象作为品牌培育的着力点,或通过借鉴与调整,发现、融合、创造新的增长点,经过调研、确立、定位、发展、评估、推广、维护、创新等一系列品牌化运作,形成良好的名校效应。其中,品牌意识的强化、品牌价值的提升、品牌示范的推广是学生工作品牌建设的重要环节和突破口。

四、论述高校学生工作品牌建设的基本方法

(一)选择合理的品牌建设点

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学校自身的特色及优势,并以教育、管理、服务与发展为中心,选择具有良好受众基础的目标作为品牌建设的着手点。一般具有良好声誉的学校都具备超强的品牌延伸力,学生工作人员要懂得利用和发现。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强研发能力、创新增长点进行有效的突破。如素质教育体系的融合与创新,学生公寓“六进”工程的实施,社团组织的指导与规范,实习实训基地教育功能的开发、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方式的优化、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新方法、学生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等,均可成为品牌建设的新亮点,促成新优势。

(二)严格遵循品牌化运作的要求

高校学生工作关乎到自身的名声和影响力,为了能够保证学生工作品牌建设的有效实施,应创建易于识别和理解的名称及标志,形成一个具有超强实力、独到特色、品牌意识强的师资团队,规划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实施方案,采取以人为本、精准高效的管理模式,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进行广泛推广和宣传,满足需求的各种超值服務等。当建设项目开始运作后,要精益求精地苛求每一个环节,孜孜不倦将完美赋予每一个细节。要把体现学生成长成才诉求的理念、文化、标准、要求完整生动地展现、传递和赋予学生,无论是教育指导活动,还是管理服务项目,都要努力展现对“品牌”的追求、爱护、珍惜与忠诚,并注意抵挡可能发生的一切负面影响,努力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使品牌茁壮成长。

五、结语

总而言之,和以往的工作环境不同,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效在开展学生工作时,应充分借助其优势所在进行学生工作品牌的建设,保证高校学生工作可以在新媒体影响下不断完善和进步,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接受。

参考文献:

[1]崔春花,宋阳.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2,No.59803:50-51.

[2]吴超.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制度性转变及其应对[J].江苏科技信息,2014,No.42710:39-41.

[3]郑肖玮.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J]. 党史博采(理论),2016,06:56-57.

猜你喜欢
品牌建设新媒体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