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初探

2016-10-20 16:12潘国平
高等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方法

潘国平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和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发,高中数学课程呈现出新的结构、内容、形式和体系。这也给高中数学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思考,本文就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新课改

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走在发展的最前端,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又要求教师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更新主要受教育观念的支配教学,高中數学课堂教学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从表面上看似乎走进了新课改的最佳状态,但认真的品味也折射出另人深思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真正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的惟一指标,因此,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一、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教材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数学教师要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从而认同高中数学的新课程改革,才能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积极配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有利于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和实际教学的需要,丰富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因此,数学教师要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比如在讲“直线斜率”的概念时,教师可以用正切函数、向量或导数来进行定义,高中数学教师要把握不同章节的侧重点.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函数的单调性”时,教材引导学生利用正弦函数在一周期的图像来探讨单调区间,最后总结出结论.但教材没有画出余弦函数单调区间的图像和总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研究正弦函数性质的方法来推导余弦函数.

二、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的“新”要新在哪里?我想首先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上,要与时俱进。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考虑学生的认知需要,通过生活化教学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转换教育角色,从知识的灌输者、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提倡创新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实施各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给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交流的机会与空间;在培养目标上,要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数学能力的培养胜过一切知识的单纯灌输,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远比掌握知识本身重要,以上这些都是在强调,教师要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和发展观念。

三、创设生活情境,通过丰富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新课标也强调学生要在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将生活情境引入数学课堂,使得枯燥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让学生产生兴趣,更有效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学习概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某人去超市购物,并赢得抽奖机会,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十个,空奖九十九个,普通奖三十个,问学生中奖几率是多大。這样的生活情境更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因而,课堂教学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四、采用信息技术

当今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不断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很多概念、模型学生之所以不能掌握牢固,成为学习的难点和疑点,就是因为这些知识太过抽象所致。在此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将整个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动态的演示给学生看,从而让学生对知识要点、难点有一个比较清楚地认识,进而降低学生新知识的学习难度,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使学习过程由难转易。由于当前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许多可供参考的交互实验环境,因此,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为学生“做数学”提供了空间,例如以学习“考察函数y=Asin(ωx+φ)的参数A、ω、φ对函数图象变化的影响”为例,如果没有信息技术手段,呈现方式上通常采用“五点法”画图的方法,图象是静态的而且个数非常有限,在使用数学工具软件之后,上述问题迎刃而解,我们可以任意变化参数A、ω、φ的值,动态的观察它们对函数图象的影响,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数学普遍应用与数据的采集分析之后,通过数学方法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做出合理的决策提供依据,而通过在数学课中引入信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引入,还可以沟通数学知识内容间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例如在研究随机性问题时,学生可以使用坐标、函数表示和直线方程的形式进行研究,从而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有机性。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局域网交流学习经验和数学学习成果,从而带动全班学生共同交流探讨,一起猜想验证,得出结论,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接纳不同的意见,从而在班内形成一种既合作又竞争的学习态势。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掌握有效的策略,能激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创新,就会找到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通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策略的实践,证明了课堂教学必须具有艺术性、智慧性,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意义,减轻学生认为数学枯燥无味的顾虑,有效地提学生数学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荣燕飞.浅谈高中数学学科整体性教学方法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0).

[2]黄翠松.浅议高中数学教学方法[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03).

[3]黄自藩.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J],教学思考,2008(02).

[4]龚云清.课改形式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思索和实践[J].现代阅读.2013(02).

[5]赫丙军.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J]. 学周刊, 2012(04).

[6]李晓莉.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一点反思[J].现代阅读.2013(04).

猜你喜欢
新课改高中数学方法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