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探讨

2016-10-20 16:41詹苏南
高等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方式学习兴趣

詹苏南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发展,对当前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到知识,更重要是要保障学生的身心愉悦,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小学体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德智体美”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过程中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需要探究的问题。由于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运动力不足,如果不科学、不合理的体育锻炼容易导致学生反感体育学习,从而在体育学习中产生烦躁以及抵制举动,不利用教学的正常开展。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进行探究,以期通过正确的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习兴趣;教学方式

小学生正是身体成长和发育的重要阶段,良好的体育锻炼能够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从而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有效的体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各种特点,需要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强体育教学的效果。同时,加强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更有利于相关教学措施的开展,也能够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

学习兴趣不仅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教师的教学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总的来说,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有利于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良好的心态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小学生由于刚刚接触生活和学习,对外界的环境非常敏感,同时自己的内心也是非常脆弱的。这时,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接收到的知识不感兴趣或者是被压迫学习,势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1]。就体育教学而言,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压制学生进行体育学习,而不是进行有效方法的疏导,学生对体育课就会产生抵制心理,在心理上就会畏惧体育,不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学生得不到有效得锻炼,身体素质就会得不到有效发展,身心健康也得不到保障。由此可见,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由、自主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保障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通过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通过体育锻炼,能够使小学生始终保持着吃苦耐劳、积极乐观的心态。比如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帮助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承受能力,保障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使学生不断得到成长和提高,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利于樹立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在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之后,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断加深,在不断的体育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开始逐渐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好处以及其它的深远意义,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终身受益。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

在意识到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以及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体育教学的意义之后,更应该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增强体育教师的意识,更新教学观念,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着力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障学生对体育科目产生兴趣的前提和关键。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认识大多还处于感性认识层次,对事物的认识都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比如在生活中,学生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人做朋友,对不感兴趣就会讨厌。这在小学生群体中非常普遍。所以,在师生关系中也是如此,所谓“爱屋及乌”,如果学生对体育老师有好感,认可体育老师,就会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2]。因此,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和谐地相处,成为学生的大哥哥、大姐姐,让学生能够喜爱老师,能够通过个人的人格魅力感染以及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理解学生,适当地鼓励学生、帮助学生等等,都会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好感,从而依赖教师,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内容中,提高教学效果。

(二)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开展游戏教学法

游戏可以说是每一个学生的重要爱好。成年人尚且爱好游戏,更何况是涉世未深的小学生呢。所以,体育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体育教学的内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积极地开展游戏教学,通过游戏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小学体育教学。比如在锻炼学生的耐力时,如果用传统的跑步的方式,学生肯定会感到痛苦,一时之间怨声载道,尽管学生还是会进行练习,但是难免心里不满,这就违背了身心愉悦这一教学原则。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传统的游戏“丢手绢”来对学生的耐力进行练习[3]。制定相应的规则:比如手持手绢的人必须围着人群跑三圈之后才能够丢手绢,并且下一次被丢手绢的人要不是同一个。在这样的规则下,在游戏氛围的衬托下,学生的参与热情就会很高。对于小学生来说,就可以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达到锻炼学生耐力的目的。这跟传统的跑步教学方式相比,操作性更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高。

(三)开展体育知识竞赛活动

小学生通常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两个心理,在体育课的时候积极地开展体育知识竞赛活动。开展体育知识竞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体育教学中不重视理论知识教学的状况,利用知识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知识,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在开展知识竞赛的过程中,教师要设置一定的奖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表现自己。比如在进行短跑训练的时候,教师就临时组织一个知识竞赛活动,如:短跑的起源,短跑对人的作用等等,让学生参与抢答,不管有没有回答正确,都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在短跑的过程中就会联想起短跑对人身体作用,从而认真对待这次体育锻炼,有效加强教学效果。

结语

总的来说,体育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障教学有效的关键所在。所以,体育教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利用游戏教学法以及开展知识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加强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侯俊安.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162.

[2]吴为英.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培养思路研究[J].知识经济,2014,(24):134.

[3]吴茂杰.刍议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08,(10):118-119.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方式学习兴趣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