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蜕为蝶,蚌砺成珠

2016-10-20 16:41丁乐乐
高等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动点利用微三角形

丁乐乐

在当前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下,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微课作为当前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不仅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空间以及时间上的局限性,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模式的不断完善。下面就具体对这一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利用微课的动画性促进课堂的有趣性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就是情境设计,一个成功的情境设计就奠定成功课堂的一半。教学中引入微课的动画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如鲁教版七上1.3《全等三角形》中讲解ASA时,在微课中录入一个视频——“小孩玩足球不小心打碎一块三角形形状的玻璃碎成几块,问拿碎中的哪一块就可以去配玻璃了?”我们知道只要拿有2个角和夹边的碎片就可以去配玻璃了,不需要拿全碎玻璃。利用这个微视频作为本节课的情境设计明显的实际效果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关注度、积极性都很高。讲这一节课的时候,由于我制作了这个微视频,就连基础最差、平时上课都不听讲的学生都抬起头欣赏视频。学生只要听就有办法提高成绩。

(2)利用微课的可重复性帮助学生重现课堂

微课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重复播放,学生在刚接触几何证明题时,课堂上不能保证人人都能完全掌握,对于一些例题,部分学生不能完全听懂或者证明过程不会书写,而作为教师由于时间局限不能帮助全部学生解决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微课讲解一些重点体型反复播放给他们看、听,学生完全自主自由学习,他们愿意播放几遍就学几次,直到他们弄懂为止。如在讲解鲁教版七上1.3《全等三角形》中,我自己编了一道题,已知条件是一个中点和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对顶角相等。微课中我从条件分析到书写格式一一讲解,最后全等三个条件的依据讲解到位细致过程清晰,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暂停,可以重复看,可谓:解放老师,方便学生。

(3)利用微课的可暂停性帮助学生突破難点

我們在初四二轮复习时学生要面对大量难题,我们可以对它们进行分类,让学生做一题会一类题。我们可以使用微课讲具有代表性的一题,然后呈现一系列类似的题目,在微课中尽量呈现题目的内在联系性,让学生形成对比,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这种基本体型中出题者可以研究一次函数图像上一个动点和二次函数图形上一个动点,这两个动点的横坐标相等在上述两个交点之间两动点形成的线段长度,在微课中我们对这类题目讲解之后要对比这一类同样的题目可以多问。如求三角形面积最大值、形成平行四边形等等。还有些难题思维跳跃性很大,我们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上要让很多学生能听懂的确很难其实也不可能实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课后要让学生去“悟”。我们可以多次使用暂停,让学生多次思考,多次去悟,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动点利用微三角形
利用微课实现课前与课上、自主与点拨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案例研究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一类动点路径模型及其应用
突破二次函数动点问题
三角形,不扭腰
微距镜头下的种子之美
微课辅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动中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