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

2016-10-20 17:11刘新军
高等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教学途径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刘新军

摘 要:高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古代先贤在不断的发展和创造中提炼出来的文化精髓,不仅在里语文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当前新时期背景下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高中语文作为我国搞中国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教学科目,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死样、人文修养以及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责任。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功能以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迫切要求。因此,本篇文章主要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进行相应的探究,并且制定有效的教学方式不断加强传统为文化渗透,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途径

而高中生作为国家和社会未来的主建设力量,就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掌握语文知识,在语文学习中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为学生构建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树立完善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中语文课程是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不仅汇聚了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语文文化,而且还是一门重要应用型工具,是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途径。纵观高中语文教材,很多篇章里面都闪耀着传统文化的智慧光芒,在教学中讲这些传统文化作为学生成长的思想营养,让学生不断开拓视野,提高爱国意识,传承中国民族的傳统文化[1]。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蕴含的传统化简析

(一)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古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近有“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的林则徐以及“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夏明翰。这些文人烈士无不时刻担忧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危。所以,忧患意识也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处于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更要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时刻提防恐怖分子以及反华敌对势力,时刻想着国家的安危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思想道德

可以说,思想道德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思想道德衍生开来的。思想道德包括“礼义廉耻孝悌”,这些古代文化对当前人们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比如“孝道”,尽管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孝道”的作用更深。党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而孝道是保障家庭和谐、领里和谐的重要基础。齐家才能治国,治国才能平天下。只有不断加强这些传统思道德的教育,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

氛围的营造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营造有效的教学氛围,通过氛围的影响,让学生充分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在教室中悬挂有名的历史人物,写上历史人物见解。比如老子、孔子、孟子、司马迁等等古代文人先贤。同时,还可以在校园中建设相应的传统文化走廊,用壁画的方式讲述故事。如《孔融让梨》等有名的故事,让学生受到环境的影响不断渗透传统文化[2]。

(二)在教材中寻求渗透传统文化的切入点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传统文化渗透的内容,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挖掘,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利用文中的知识衍生、重点讲解、刻意流露等方式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在讲到《论语》这一内容时,教师就要着重对各个流派的中心思想,如老子的“以和为贵”,孔孟的“孝道”以及庄子的“无为而治”等等传统思想进行深入讲解,同时在联系学生现代的生活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比如儒家思想,教师要着重对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语文背景进行讲解,以及在当时的还会环境中儒家思想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对今后的社会具有什么样的深刻意义等。像后来的统治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在社会中的崇高地位,从而适时地向学生渗透儒家的传统文化思想。

(三)加强课外阅读教学,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思维

在我国灿烂文化的背后,也产生了大量的文学著作,而这些文学著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汇集,通过文人的揣摩、思考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而撰写出来的。不仅包含了作者的思想,而且还汇聚了很多传统文化文化。比如司马迁的《史记》,这部被后人冠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作,也包含了很多传统文化文化精髓。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关的名片进行讲解。比如在讲到“楚汉争战”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用《史記》中的名片《鸿门宴》作为切入口,不仅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作品中领略我国伟大的名族精神,从而更好地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再比如荀子的《孝经》、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结语

相关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深刻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文学作品接壤,开拓学生的眼界以及加强学生的实践,在实际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有效地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参考文献:

[1]王丽华,庞粟.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孔融让梨》为例[J].语文建设,2016,(34):22-25+39.

[2]王锦秀.语文教学应承担起育人责任——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的思考[J].文学教育(中),2014,(05):94-95.

猜你喜欢
教学途径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开展新途径,创造多元化
数学教学多角度,激发学生参与度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分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