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探析

2016-12-18 20:05连而铸
福建建筑 2016年7期
关键词:楼层供水救援

连而铸

(福建消防总队司令部战训处 福建福州 350003)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探析

连而铸

(福建消防总队司令部战训处福建福州350003)

通过对高层建筑火灾的概况分析,探讨火灾扑救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器材装备测试、案例分析,提出高层火灾扑救的对策,做到“打早、打小”,有效控制火灾的蔓延。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数据分析;对策

1 我国高层建筑火灾概况分析

1.1我国高层建筑火灾事故

据统计2000年至2007年,全国共发生高层建筑火灾1 652起,直接经济损失235亿元。尤其近两年,以福建省为例,我省高层建筑火灾频发,起数急速攀升,火灾事故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惨痛的教训让人难以忘怀。如2010年5月25日,厦门国际邮轮城2期在建楼层发生火灾;2011年1月24日,泉州晋江国贸大厦火灾;2013年6月3日,福州仓山金辉伯爵3号楼火灾等事故。

1.2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原因

(1)建筑物设计存在缺陷

高层建筑结构在防火设计上存在很多重大的问题,有的开发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视觉享受而忽略了防火的重要性。设计审批存在漏洞,没有严格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如2013年广州建业大厦火灾内部消防“真空”,外部束手无策。

(2)人为因素

高层建筑竣工前,施工现场复杂、可燃物多,工人操作不当;竣工后管理人员对消防设施维护及管理不当,没有配备专业人员定期对高楼进行检查,致使火灾隐患多。高层建筑人员居多且年龄层面广、习惯多样性、消防意识薄弱引发火灾的机率也较大,如2009年央视大火案件就是由于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

1.3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1)“烟囱效应”,火势蔓延迅速

高层建筑竖井、管道多且楼上楼下立体相通,所以很容易造成“烟囱”效应,造成烟、火蔓延迅速,在实际灭火过程中发现高温的烟气在蔓延过程中会点燃可燃物,无任何阻碍只需半分钟就可将100m的楼层吞没。

(2)楼层结构复杂,容易造成重特大伤亡事故

现代建筑很多为了满足多功能的需要和整体建筑艺术效果,造成建筑结构复杂,一旦发生火灾,造成人员密集且恐慌,给人员和物资疏散带来困难,容易发生人员被烧死、熏死、甚至跳楼的情况,极易造成重特大伤亡事故。

(3)救援难度大,危险性高

高层建筑有别于其他普通的建筑,增加消防扑救过程中许多不利因素。

①烟。由于装修材料的使用,火灾时产生大量的浓烟,结合烟雾蔓延的动向极易误导救援人员迷失或掉进竖井中,烟气也容易造成被困人员窒息中毒。

②热。内部温度高造成灭火救援人员难以深入着火内部。消防人员长时间身穿防护装备处在高温封闭的状态下,由于楼层高、装备笨重导致身体中积累的热量越来越多难以散发,致使人筋疲力尽,甚至晕倒。

③楼层布局。高层建筑常采用巨大中庭、长廊、袋状走廊和复杂的房间布局。消防人员在烟雾浓、能见度低的情况下实施救援,很可能迷失在房间格局中而被困。

④倒塌。现有的建筑材料种类繁多,一旦发生火灾,可能出现燃烧范围大、时间长、火灾荷载大、容易爆燃和建筑倒塌等情况,将会阻碍火灾扑救的进行,造成消防人员伤亡。

2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存在的问题

2.1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存在弊端

现有的高层建筑固定消防设施实战达标率不容乐观,在基层开展演练过程中,发现受市政管网压力的限制加上后期的维护管理没有跟上。部分单位很多时候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室内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淋和防烟排烟系统等设施关键时候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建筑内可利用的固定灭火设施很少,一旦发生火灾,只能由消防车从外部供水,极大地增加了灭火救援工作的难度,其制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高层建筑顶部消防水箱太小,不能满足扑救初期火灾的用水需要。高层建筑顶部消防水箱用来扑救高层建筑内部的初期火灾,持续喷水不得少于10min。按照这个设计标准,以消防用水下限做参数,消防水箱大小一般在12m3~18m3,二类居住建筑的不少于6m3。而中国消防一般为15min消防,普遍存在高位水箱水量不足,不能满足扑救初期火灾的用水需要[1]。

(2)内部固定消火栓接口与消防水带接口不匹配。现在老的建筑内部消火栓的出水口径还有50mm,而消防队使用的水带接口普遍是65mm或80mm。加之高层建筑内部消防设施管理不善,消火栓箱配备的水枪、水带丢失严重。

(3)部分高层建筑内部消火栓口径小、压力小,水量不足,甚至无法出水。在以往的训练和检查中,经常发现高层建筑内部固定消火栓口径过小、不出水或出水压力不足,远远达不到扑救火灾的要求。

(4)自动喷淋系统设计有问题。发生火灾时火源附近喷头热敏感元件被触发,既不能保证着火点的灭火用水,也造成了大量的水渍损失和灭火用水的浪费。

2.2灭火救援车辆装备不够齐全

虽然经过福建古雷“4·6火灾”后,省政府在消防装备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经费保障,但距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装备要求还是有不少差距。

(1)缺乏高性能的专业高层供水车辆装备。从福建消防整个总队范围来看,基层大中队配备高层供水水带吊升装置以及高层大功率供水车辆装备器材相对较少,导致高层灭火敷设水带主要沿用靠人拉的老办法,速度缓慢;基层中队普遍使用普通大功率水罐车充当高层供水车,供水高度有限,出口压力严重不足。

(2)缺乏可供长时间使用的呼吸器。我省基层消防中队普遍使用6.8L氧气呼吸器。2015年6月8日,笔者组织基层中队不同年龄的10名官兵对依格牌6.8L空气呼吸器进行的实际应用测试,按正常行走至报警平均使用时间为28min左右;如果按日常训练登楼平均使用时间为18min左右,两盘65mm水带负重慢跑平均使用时间为11min左右。呼吸器在基层中队配备量少、供氧时间短,不宜在火灾高温现场使用。

(3)高层火灾扑救内攻作战危险性高。从全省乃至全国消防部队装备现状来看,没有应对高层逃生的自救类装备,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官兵无法从高层逃生自救极易造成伤亡。

2.3战斗人员体力消耗大

在现实处置高层建筑火灾中,能够使用的高科技消防设备还不是很多,一旦20层楼以上发生火灾 ,除个别灭火救援人员可利用举高车登高外,大多数只能依赖内部楼梯和电梯。而在实际灭火中发现可供登高进攻的途径又非常有限,目前我省就两辆101m云梯车,如果不能使用消防电梯进行登楼作业,消防人员就只能从室内楼梯间登楼进行灭火,登高到一定的楼层后,人的心率和呼吸加快,这会消耗大量的体力,既影响时间,又影响后续战斗。

2.4通信设备信号减弱

2015年7月2日,福建消防总队组织南平支队信通科对高层建筑进行了无线电信号通信测试。测试人员携一部背包无线电台及两部手持台(背包无线电台为双频,手持台分别为单、双频)进入大厦内部与指挥部进行通信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楼层房间较少、空间较为通透时,信号效果较好(避难层效果最好);防火门等对信号隔挡较明显,内部核心区关闭防火门时无信号,打开门信号便有较大幅度增强;采用单频通信时,楼梯楼道内及内部核心区无对讲机信号;在扑救高层火灾中,如果单一采取一种通信方式,总会有楼层通信信号受到屏蔽,无法进行正常通话。从我大队多次灭火救援实战经验可以证实,无线电信号在高温空气中传播效果很差,尤其是靠近火源的区域,无线电信号经常无法传输。

3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成功的借鉴

高层建筑火灾是现在火灾的主要类型,通过战例分析、借鉴经验是国内外消防部队及群众研究灭火、救援的重要途径。

3.1灭火力量迅速调集

2009年8月25日南昌绿地中央广场B区3号施工楼发生火灾,首批力量南昌消防支队二中队在9min内到达现场,第二批力量支队全勤指挥人员也在20min内迅速支援;2010年1月8日武汉硚房大厦发生火灾,接警后汉正街中队5min内到达现场,其余参战人员也在40min内到达作战现场展开救援行动。可见要加强首批力量的调集,后续支援要迅速,为火灾扑救赢得主动权[2]。

我省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经验欠缺、快速应急机制仍不健全;道路复杂、路上行人拥挤、公民的素质参差不齐,不能为消防出警提供便利、畅通的道路,耽误火灾救援时间。

3.2科学运用战术,合理运用设施

火灾指挥部应树立以“救人为先,科学施救”的理念[3]。以南京中环国际广场大火为例,火灾发生时消防指挥部快速制定战术,充分利用楼层建筑设施,通过消防电梯疏散人员。同时利用楼层内的广播对被困人员进行引导使其迅速逃生。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火灾为例,作战指挥部第一时间控制楼内消防电梯进行扑救。同时结合周边环境,充分利用地面与楼层的消防栓科学地组织火场供水,保持供水不间断是扑救火灾的关键。

我省很多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存在缺陷,消防栓没有水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救火的先决条件上就失去先机。同时指挥人员不能对各种复杂灾情作出合理的判断,制定科学的战术。

3.3理论扎实,多次开展消防演练

南昌中央广场的火灾能够在短时间内扑救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省消防总队先后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如研讨培训、以会代训、案例剖析、实地演练、供水测试等,且又对辖区内的高层建筑进行测量、检查登记。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火灾成功扑救一大原因也是依赖消防“电子预案”。2007年4月,曾在该楼的84层运用德国进口的一七式压缩泡沫主战消防车测试高层建筑供水高度的消防演习,为火灾的扑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上海消防在总结高难复杂的火灾消防战术的同时,还积极引进国际先进装备、学习研究成果为每座大楼都建立了“电子预案”,这为火灾扑救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省虽多次开展消防演练,但对高层建筑火灾的演练仍然匮乏。同时没有记录每座高层建筑消防实际情况,没有了解建筑周边实际情况,更没有针对高层建筑作出火灾预备案。

4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措施与建议

4.1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措施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存在着客观的困难,但并不是无法扑救。结合本省情况,笔者认为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时要因地制宜实施有效的战术,缩短灭火时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4.1.1不断学习,提高处置高层建筑火灾的能力

高层建筑具有功能繁多、人员密集、布局复杂、结构多样、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燃烧时间长等这些特点,在灭火过程中涉及到火场组织、力量调集、火场供水、人员疏散等战斗行动,这些都应该引起消防官兵的高度重视,所以在日常战术战法训练中,基层中队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此类火灾战法,特别是对典型火灾视频的学习、研究。基层中队在提高战斗力的同时,要做到“防火灭火相辅相成,灭火防火相互支持”,从而提高处置高层建筑火灾的能力[4]。

4.1.2提高“救人第一”的根本作战原则

高层建筑的火场由于受到浓烟、高温、强压的严重影响,使得火场侦察困难,起火部位、火势火情信息一时难以掌握。所以火场指挥员第一时间到场后,迅速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第一时间实施救人第一的原则。首先通过车载的喇叭进行喊话、利用手机、打横幅等方式引导被困人员进行自救。组织攻坚力量打通疏散通道,保护和疏散被困人员,如经侦查发现火灾初起,火势较小,扑救较为容易,应立即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迅速组织人员内攻扑救,将火灾扼杀在初起阶段。

4.1.3坚持“内攻为主、内外结合”的战术措施

第一力量到场后,应立即启用高层建筑内部自动灭火、阻隔等消防设施进行灭火。使用火灾应急广播,稳定被困人员情绪,指明疏散途径,引导被困人员有序疏散,防止惊慌、拥挤或跳楼。同时,关闭防火门、防火卷帘,防止火势蔓延。在进行内攻的同时,要充分利用举高消防车、水炮消防车、强臂破拆车、消防梯以及外部可利用的登高设施进行内外夹击。在进行内攻时候要注意自身安全保护,防止爆燃、建筑倒塌等事故,做到交替掩护进攻。

4.1.4强化供水保障,保证不间断供水

到达现场后,充分利用固定消防设施,全面展开灭火救援战斗。到达现场后,若发现火势不大,组成攻坚组,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通过消防电梯第一时间到达着火层,利用室内消火栓进行灭火。如果现场火势比较猛烈,难以控制,第一时间利用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向高层建筑管道系统供水,也可以通过底层室内消火栓向室内管道系统供水;如果水量不可以满足现场需要,还可以采用单车运水,两车耦合,多车串联、单车与手台机动泵耦合等形式,形成不间断供水,可以采用垂直铺设、沿楼梯铺设等方式快速实施高层供水;如果增援力量路途较远,现场指挥员就需要保证火场重点区域不间断供水,在确保重点区域用水的同时,科学组织供水力量,兼顾一般区域的火场用水。

4.1.5落实战勤保障,确保临危不乱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目前我省紧密结合实际全面建成战勤保障大队,加强了战勤保障队伍、功能和机制建设,力争2018年底,实现总队战勤保障基地、各协作区及支队战勤保障大队各项保障功能完善。 加大战勤保障建设原因:一是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时间长,消防车辆需长时间作战,这就要求要有专业的装备技师能够快速抢修来保障车辆应急维修,确保消防车辆的正常运转;二是对消防器材的需求,包括各种类型的灭火器、空气呼吸器、破拆工具、照明灯具等,不仅要求足够的数量并及时输送到着火楼层,而且还要保证各种装备的更换补充,如空气呼吸器钢瓶的更换、备用电源的供应等,提高抢险和灭火的战斗力;三是通讯联络快速畅通,内呼外应及时准确[5]。目前我省消防部队火场通信装备主要包括移动通讯指挥车、便携式无线电台、车载台等,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由于建筑本身特点,很多时候造成手持台往往不能从火场内发出信息,这就要求指挥员要针对建筑特点,选择窗口等有利于无线电发射部位,布置无线电通讯联络点,确保内外呼应。

4.2高层建筑火灾防控建议

(1)加强对高层建筑的消防管理监督,严惩不法分子,落实法律责任[6]。国家相关单位要加强对建筑安全审批工作,严格把关;各单位和部门要严格执行消防安全的相关制度。如果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做出整改,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消防部门应加强对楼层消防设施的检查,登记造册。

(2)总结经验、建立火灾应急预案,强化消防队伍。消防部队要定期对官兵进行理论教育和实战演习。组织人员分析以往的案例,总结经验教训;并对国内外先进研究成果进行学习,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建立火灾应急预案。做到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

(3)加强群众再教育。高层建筑火灾损失严重很大的原因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公民防火意识薄弱,欠缺消防的相关知识;素质参差不齐,不懂救援的急迫性;心理素质差,遇到问题易恐慌。所以,今后可以针对群众专门开展关于消防的讲座或活动,让群众参加到防火队伍中来,让其意识到火灾的危险性,从根本上改变自己。

(4)加强消防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北京隆福大夏“8·12”火灾、北京丰台区玉泉营环岛家具城火灾都在提醒,建设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是长期不辍的事情,平常就要耐心坚持、认真负责、 一丝不苟地维护保养好消防设施。平时,社会单位在管理过程中要加强检查巡查频次,对发现的问题应当进行及时维护保养。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中要将室内消防系统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来检查,确保室内消火栓系统充分发挥作用。

5 结语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是消防部队面临的难题,就我省消防部队的现有装备及人员素质来看,还没有完全有效的方法去应对。唯有根据现有的装备人员水平,结合高层建筑结构、内部设施和火灾发生的具体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的高层建筑灭火作战体系,按照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及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以固为主、固移结合,内外并举,大胆走内攻近战的道路,才能迅速有效地扑灭高层建筑火灾。

[1]范维澄.中国火灾科学基础研究概况[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5,(6):57-62.

[2]邵荃,翁文国,郑雄,等.城市火灾案例库辅助决策方法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1):113-117.

[3]公安部消防局.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战法研究[Z].

[4]公安部消防局.消防灭火救援[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5]冯文敏.消防学术论文集(第2部)[M].国际文化出版社,2003.

[6]鲁磊,洪克宽,杨庆军,等.高层建筑火灾特性与防控对策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2,(2):92-95.

Analysis on the Fire fighting of High-rise building and Rescue

LIANErzhu

(Fire Corps Command Training Division of Fujian Province,Fuzhou 350003)

Through analyzing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fire, the problem of the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equipment testing, case analysis to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high-rise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do "early, dozen small",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spread of fire.

High-rise buildings;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Data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连而铸(1985.9-),男。

E-mail:414193618@qq.com

2016-04-07

TU998.1

A

1004-6135(2016)07-0123-04

猜你喜欢
楼层供水救援
紧急救援
利用楼层废水势能的发电装置
3D打印大救援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电梯的升与降
自动扶梯楼层板周边环境的安全防护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救援行动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