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350纳米树脂复合纳米流体树脂修复楔状缺损临床观察

2017-01-12 22:24高永博何欣洪滔胡新兰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患牙牙体树脂

高永博 何欣 洪滔 胡新兰

Z350纳米树脂复合纳米流体树脂修复楔状缺损临床观察

高永博 何欣 洪滔 胡新兰

楔状缺损;Z350纳米树脂;流体树脂;龈壁;密合度

牙齿硬组织慢性损伤性疾病,是口腔疾病中继龋病、牙周病之后的第三大常见病、多发病,楔状缺损是临床常见的牙齿硬组织慢性损伤性疾病[1]。楔状缺损尤其多见于中老年人,我国中老年人楔状缺损的总体患病率为48.62%,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2]。未露髓的楔状缺损可直接行充填修复,但临床治疗中我们发现楔状缺损修复体龈壁边缘不密合较多见,甚至有的充填体龈方产生新的楔状缺损[3]。本研究采用流体树脂复合纳米树脂修复楔状缺损,观察龈壁密合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口腔门诊楔状缺损患者中,每个象限至少有一颗患牙按Smith磨损指数TWI分度[4]为中重度的患者55例,其中男20例,女35例,年龄30~65岁,平均42.2岁;患牙371颗,要求患牙无松动、楔状缺损未露髓。371颗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为实验1组,患牙103颗;实验2组,患牙103颗;对照组,患牙165颗。

1.2 修复方法实验组采用纳米流体树脂(Z350XT 3M)+纳米树脂(Z350XT 3M)分层修复楔状缺损(实验1组:3M流体树脂修复龈壁后,3MZ350纳米树脂修复楔状缺损;实验2组:3MZ350纳米树脂分层修复楔状缺损,最后龈壁一层3M流体树脂修复),对照组仅采用纳米树脂(Z350XT 3M)分层修复楔状缺损。具体操作:实验1组金刚砂针去除楔状缺损玷污层,慢机倒锥钻于楔状缺损牙合壁和龈壁备浅沟状固位形,隔湿干燥患牙,涂3M第7代自酸蚀黏接剂,光照10s,再次干燥,楔状缺损龈壁充填流体树脂,光照20s,Z350纳米树脂分层充填修复楔状缺损牙合侧部分;实验2组涂布自酸蚀黏接剂光照后,Z350纳米树脂分层充填楔状缺损牙合侧部分,最后一层Z350纳米流体树脂充填修复楔状缺损龈壁。对照组金刚砂针去除表面玷污层,慢机倒锥钻于楔状缺损牙合龈壁制备浅沟状固位形,隔湿干燥患牙,涂3M第7代自酸蚀粘接剂,光照10s,再次干燥,Z350纳米树脂分层充填修复楔状缺损。

1.3 观察项目1年后检查三组龈壁密合度:肉眼可见的龈壁裂缝,或尖头牙科探针可探及的缝隙列为龈壁不密合;否则,认为龈壁密合。计数楔状缺损修复体脱落数。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对各组差异进行检验,有统计学差异时采用SNK和LSD法进行两两比较。

2 结果

实验1组患牙103颗,1年复查,龈壁密合患牙100颗,龈壁不密合患牙3颗,无修复体脱落,龈壁密合率为97.09%。实验2组患牙103颗,1年复查,龈壁密合患牙90颗,龈壁不密合患牙11颗,修复体脱落2颗,龈壁密合率为87.37%,修复体脱落率1.94%。对照组患牙165颗,1年复查,龈壁密合患牙115颗,龈壁不密合患牙43颗,修复体脱落7颗,龈壁密合率69.7%,修复体脱落率4.24%。三组密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7,P<0.01),两两比较,对照组和两个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实验1组、实验2组和对照组脱落率分别0、1.94%、4.24%,三组脱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6,P=0.09>0.05)。

3 讨论

楔状缺损改变了牙颈部应力分布,随着楔缺的加深,牙颈部受到的应力增大[5]。与此同时,牙颈部应力增加又加重了楔状缺损的程度。修复材料与牙齿本身紧密结合会有效的缓解牙颈部应力集中,从而抑制楔状缺损的扩展。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纳米树脂修复楔状缺损,修复体脱落、表面磨损、边缘变色等情况大大减少,但修复体龈缘与牙体龈壁密合度仍然欠佳。与传统树脂相比,流体树脂减少了树脂内有机填料,增加了材料的流动性,减小了树脂的黏滞性,与牙体组织的密合度比传统树脂与牙体的密合度更高[6],而强度和挠曲强度却与传统树脂相同[7]。

本研究从临床治疗效果角度出发,研究不同充填材料、不同充填方法对楔状缺损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作者在临床楔状缺损的治疗过程中发现不同充填材料配合应用可以获得优越的治疗结果。本研究实验组206颗患牙采用纳米流体树脂复合纳米树脂楔状修复缺损,一年复查,龈壁密合率达92.23%,远高于单纯纳米树脂修复组。流体树脂与普通树脂配合使用,极大的改善了修复体龈壁不密合,然流体树脂的加入并没有改善修复体的脱落率。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材料的发展楔状缺损修复体的脱落率显著降低,另一方面患者咬合状况也对楔状缺损临床治疗成功率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楔状缺损的临床治疗中不但要选用优良的充填材料、良好的充填方法,咬合干扰的去除也至关重要。

研究初期我们认为龈沟液影响楔状缺损修复体龈壁密合度,为此设计了实验1组和实验2组,分别于龈壁有污染和龈壁无污染状态下检验楔状缺损修复体龈壁密合度,结果显示,无论先或后充填龈壁面流动树脂,都能充分发挥流动树脂的渗透性使修复体与牙体组织良好的结合,解决了楔状缺损龈壁粘结不良的问题,降低修复体根方新楔状缺损的发生率。这可能是因为新楔状缺损发生的主要原因并非龈沟液的影响,降低了树脂与牙体组织黏结力,而是因为流体树脂的使用被动增加了树脂充填的层数减少了楔状缺损修复体内部收缩应力[8],甚或是流体树脂与普通树脂联合使用降低了树脂充填体内部收缩应力,这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1]王嘉德.牙齿硬组织慢性损伤性疾病的病因研究和防治原则[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8,43(10):616-619.

[2]刘彦,牛忠英,石馨,等.2038例中老年人健康体检中牙齿楔状缺损的调查和分析[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0,20(11):645-647.

[3]王萍.楔状缺损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4(14):204-205.

[4]Smith BGN,Knight JK.An index for measuring the wear of teeth[J].Br Dent J,1984,156(12):435-438.

[5]徐韵,陆卫青.牙合力与深度对楔状缺损修复疗效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5):264-265.

[6]吕雨霏,郭笑,仪虹,等.SonicFill超声流体后牙树脂充填后的微渗漏研究[J].中国医刊,2015,50(10):60-62.

[7]迟惠熔,陈力,刘静,等.两种光固化树脂材料机械性能的对比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1,27(1):26-28.

[8]吕毅,张文彦,赵信义,等.不同充填方式对复合树脂在盒状洞壁产生收缩应力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3,23(9):554-557.

(收稿:2016-09-08修回:2016-10-27)

杭州市科技计划引导项目(No.2013TD11)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口腔科(杭州310000)

洪滔,Tel:0571-56108695;E-mail:htown@163.com

猜你喜欢
患牙牙体树脂
《激光牙体修复学临床指南》出版发行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橡皮障使用情况在牙体牙髓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体牙髓病中的效果差异性
炫酷发明
牙周炎对口腔种植修复效果的影响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意向性牙再植在重度牙周炎待拔患牙保留中的应用
被封印在树脂与木头里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