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男性不育症临床研究进展*

2017-01-15 05:10刘阿庆吴雷涛杨倩倩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关元不育症精子

刘阿庆,姜 铭,谢 娟,吴雷涛,杨倩倩,马 静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0)

针灸治疗男性不育症临床研究进展*

刘阿庆,姜 铭,谢 娟,吴雷涛,杨倩倩,马 静△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0)

本研究总结了近10年来针灸治疗男性不育临床研究现状,各项研究表明,针灸治疗男性不育症具有较好的疗效,无论是单纯针刺、针药结合还是针灸并用,其可能机制是通过疏调三焦,即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从而使人体气机通畅,气、血、津液、精生化有源,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由于临床资料有限,尚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来进一步阐述其根本机制,为针灸治疗男性不育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针灸;男性不育;综述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们精神心理压力过大等因素导致男性不育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WHO规定,育龄夫妇有1年以上规律的性生活,并且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主要因为男方原因造成女方无法自然受孕称为男性不育症。该病严重影响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在国外有报道该病患病率约为10%~15%[1],而在我国患病率大约为4.0%[2]。因此,男性不育症的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病病因复杂,西医在治疗方面主要应用激素、手术及辅助生殖技术等手段,疗效不甚确切。而针灸具有简、便、廉、效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医学者的关注。

1 中医对男性不育症的认识

对于男性不育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有着比较全面的见解。汉朝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云:“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认为不育当属虚劳一类。两晋南北朝时期,《神农本草经》对不育的论述有“无子”和“绝育”。隋朝时期,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丈夫无子者,其精清如水,冷如冰铁,皆为无子之候……泄精、精不射出……亦无子”“肾主骨髓而藏精,虚劳肾气虚弱,故精液少也”。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曰:“凡人无子,当为夫妻俱有五劳七伤、虚羸百病所致,故有绝世之殃”。明清时期万全的《广嗣纪要》认为无子之因“多起于父子之不足”。陈士铎《石室秘录·子嗣》提出:“男子不生子有六病,精冷、气衰、痰多、相火盛、精少、气郁也”。 叶天士《秘本种子金丹》曰:“疾病之关于胎孕者,男子在精,精之不足,则有精滑、精清、精冷”。总之,关于男性不育的治疗,历代医家虽各有阐述,但多以肾为论治之根本。中医认为,肾藏精,主生殖,故该病的治疗关键离不开肾。 无论是肾精不足、肾阳虚衰、气血亏虚、气滞血瘀、 湿热下注、痰湿内阻,均可致男子生精无源、精道不通、排精不畅。因此各医家对于男性不育症的针灸治疗主要采取健脾、益肾、助阳、生精和补益气血的取穴原则[3]。

2 现代医家对男性不育症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4],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气机调达,气血运行通畅,才能为正常生殖功能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基础,而经络与脏腑联系,肝经、肾经的循行与男子生殖之睾丸联系紧密,从而为男性不育症从肝论治、从肾论治提供了经络基础。肝脏与肾脏主要是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轴及下丘脑-垂体-靶腺(肾上腺、甲状腺、性腺、胸腺)轴两条途径调节生殖功能,这已得到证实,并可以从睾丸微环境、生精功能、激素水平、细胞凋亡等途径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已有临床研究表明[5],针刺通过调控下丘脑-垂体-睾丸轴来调节激素的分泌水平,它可以提高睾酮浓度、降低雌二醇浓度,从而达到正常的精子密度及精子成活率。又有学者[6]基于“乙癸同源,肾肝同治”理论,提出睾酮可能是“乙癸同源”的物质基础假说,对于男科常见病,如男性不育、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有学者认为[7],脾肾亏虚为男性不育症发病之本,中焦湿阻、肝郁血瘀是发病之标,主张将健脾升阳、疏肝补肾、活血化瘀贯穿于治疗之始终,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气血生化之源,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素问·经脉别论》载:“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胃是津液代谢的枢纽,津液的输布与肺、脾、肾三脏及三焦关系密切。可见气、血、津液、精的生成疏布与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均有相关性。

3 针灸治疗

3.1 针刺治疗

不同医家对于男性不育症采用不同的治法治则,总的可以概括为补肾健脾、调和脾胃、交通心肾等,均取得良好疗效,无论从心论治、从脾胃论治、从肝肾论治,亦体现出疏调三焦气血的重要性。

3.1.1 补肾健脾、温肾助阳 补肾健脾主要以任督二脉、脾经及肾经穴位为主。孙一鸣等[8]以补肾健脾为主,选取任脉穴关元、气海,督脉穴百会,三阴交(双侧)、足三里(双侧)、阴陵泉(双侧)、太冲(双侧)、内关(双侧),施以平补平泻法治疗男性特发性少弱精子症50例,总有效率为85.7%。陈家胜等[9]采用:足三里、秩边、命门、肾俞、关元,脾俞、次髎、三阴交、秩边,上述两组穴位双侧取穴,交替使用,治疗男性不育患者60例,总有效率为96.66%。洪文等[10]对30例肾阳虚型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针刺治疗,选穴:①肾俞、秩边、关元、命门、足三里;②脾俞、三阴交、秩边、次髎。以上2组穴位双侧取穴,交替使用。结果治疗3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3.34%。

3.1.2 调和脾胃、三阴并补 调和脾胃主要以脾经、胃经穴位为主,辅以任脉、督脉穴。田葱等[11]取关元、中极、肾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6穴,调和脾胃、健脾益肾、三阴并补,治疗25例特发性少弱精症患者,治疗后患者的精子密度、a级及a+b级精子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

3.1.3 疏肝健脾、交通心肾 疏肝健脾主要以肝经、脾经、肾经、心经穴位为主。赖新生教授[12]取百会、安眠穴、肝俞、心俞、肾俞、天枢、关元、中极、归来、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涌泉,以疏肝健脾、交通心肾,治疗1例心肾不宁、肝肾亏虚型少弱精症患者,疗效确切,于治疗后2月精子数量及精子密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月余其妻受孕。

3.2 针灸并用

古人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灸之。”王琼梅[13]采用主穴气海、关元、中极、水道、血海(双)、三阴交(双),气血虚弱型加足三里(双),肾精不足型加太溪(双)、肾俞(双),肝气郁滞型加太冲(双)、肝俞。针灸并用,治疗32例因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的男性不育症,每周治疗5次,15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随访1年统计疗效,有效率93.8%。

3.3 针挑治疗

针挑治疗主要以骶从神经点、腰丛神经点及生殖点为主。陈栋等[14]采用针挑治疗男性不育症186例,治疗组93例用针挑骶丛神经点(双)、生殖点(双)、腰2神经点(双)为主;对照组93例口服五子衍宗丸,治疗2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87%,对照组总有效率55.91%。又有学者[15]将189例不育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6例以针挑骸丛神经点(双),加注射戈那瑞林治疗,对照组63例单纯注射戈那瑞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3%,对照组总有效率65.08%。章岳娟等[16]观察平补平泻针挑疗法对男性精子异常症患者性激素的影响,治疗组取穴:双侧肾俞、肝俞及骶丛神经点进行针挑治疗,采用平补平泻法,1周治疗1次,10次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随机行精液常规及性激素检验1次,无治疗。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精子常规及性激素检验结果明显较治疗前改善(P<0.05)。

3.4 针药结合

针药结合主要以肾经、任脉、督脉穴为主,配合滋补肝肾中药。洪文等[17]观察80例针药结合治疗肾阳虚型男性不育症患者疗效,8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进行针刺治疗,并加服中药补肾生精汤,对照组40例只用补肾生精汤。方药组成:泽泻、怀山药各15 g,山茱萸12 g,牡丹皮10 g,浙贝母、延胡索各15 g,熟地黄10 g,丹参20 g,茯苓15 g,三七10 g,牛膝12 g,杜仲15 g。针刺选穴:1组:头部运动区、头部生殖区、双侧天枢、关元、双侧足三里、双侧太冲;2组:督脉穴(肾俞、脾俞、胃俞、膈俞)、秩边,两组交替使用,每周5次,4月为1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40例:痊愈10例,显效23例,有效5例,无效2例;对照组40例:痊愈5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7例(P<0.05)。王炎[18]观察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特发性少、弱精症72例,其中治疗组35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加中药组方:肾阳亏虚型以金匮肾气丸合五子衍宗丸加减;肾阴亏虚型以左归丸合五子衍宗丸加减;肝气郁滞型以柴胡疏肝散合五子衍宗丸加减;湿热下注型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气血亏虚以人参养荣丸加减;气滞血瘀型以血府逐瘀汤加减。针灸取穴:1组:三阴交(双)、肾俞、命门;2组:足三里(双)、关元、中极两组穴位交替针刺,1个疗程5天。对照组采用左卡尼汀口服液0.5 g,2次/日、他莫西芬20 mg,1次/日、多维元素片1粒/天、维生素E胶丸100 mg,1次/日,两组患者每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精子数量、精子活动率和前向快速运动精子均有明显改善(P<0.05),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组较对照组的改善更加明显(P<0.05)。龚新彪[19]应用针灸配合赞育丹治疗男性不育症120例,针刺取穴:1组:肾俞、脾俞(加电脉冲)、命门(加灸)、志室、太溪、百会、气海俞;2组:申脉(加电脉冲)、关元(加灸)、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精宫。两组穴位交替选用,每日1次,连续针25天,休息3~5天,3月为1个疗程。中药采用自拟方赞育丹:熟地黄20 g,赤芍、炮山甲各12 g,柴胡15 g,黄精20 g,鹿茸10 g,淫羊藿15 g,菟丝子10 g,覆盆子、金樱子各15 g,枸杞10 g,僵蚕10 g,枳壳12 g。上药诸味,粉碎为末,水泛为丸,每日6 g,分2次服。结果:治愈71例,显效25例,好转3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82.5%。

3.5 其他疗法

方建熙[20]观察针刺配合鹿茸精穴位注射治疗精少不育症的疗效,治疗组用针刺加鹿茸精穴位注射,对照组用针刺加桂附地黄丸口服,疗程3个月。针刺选穴:肾俞、命门、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太溪、三阴交。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65%。王志强等[21]观察电针与中药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精液常规及顶体酶活性变化水平,电针组选穴:气海、关元、中极等,中药组:口服五子衍宗丸,针药组:电针加口服五子衍宗丸。结果电针组有效率67.6%,中药组有效率68.3%,针药组有效率84.6%,针药组疗效优于电针组及中药组(P<0.05),治疗后针药组精子密度、活力及顶体酶活性明显升高。

4 结论

综上所述,针灸在治疗男性不育症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选穴方面多以任脉、督脉、脾经、胃经、肝经、肾经穴位为主穴,最常用的穴位有:肾俞、脾俞、气海、关元、三阴交、中极等,总体选穴均体现了疏调三焦的重要性,从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综合调理,方能使气、血、津液、精生成源源不断。操作手法多种多样,但多以补法为主,在针刺下腹部穴位时多为强刺激,使针感向会阴部传导。另外,针药结合疗效更为确切。同时在研究中不难发现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①男性不育症病因复杂,不能明确解释针灸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机理何在;②在临床诊疗、针刺操作方法及治疗效果方面缺乏统一的临床评价标准;③实验设计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在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研究方面尚显不足。针对目前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进一步发挥针灸治疗的优势,在以后的临床研究方面,应该结合现代最新科技研究方法,从多层面、多角度健全男性不育症病因病机研究,更加深入地阐述针灸治疗该病的具体机制,建立统一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发掘临床取穴的规律性,针刺手法的精确性,为临床针灸疗效的发挥提供依据,为针灸治疗男性不育症实现质的突破。

[1] Jiang W,Sun H,Zhang J,et al.Polymorphisms in protamine 1and protamine 2 predict the risk of male infertility:A meta-analy-sis[J].Sci Rep,2015(5):15300

[2] 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89

[3] 王炎.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特发性少、弱精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7):8-9

[4] 崔云,郑军状,江大为.从经络、气血论肝肾同源主男性不育症理论构建[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1):5-7

[5] 孙一鸣,李世大,李岳,等.针刺治疗少弱精子症对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功能紊乱调节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11):25-27

[6] 周兴,周青,何清湖.“乙癸同源”理论指导下的男科疾病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9):2201-2204

[7] 刘洋,李海松,王彬,等.李海松教授从脾、肾、肝论治男性精液不液化不育的学术思想[J].中国性科学,2015,24(4):84-86

[8] 孙一鸣,李世大,李岳.针刺治疗男性特发性少弱精子症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6):691-693

[9] 陈家胜,李汉福,郭群.针刺治疗男性不育症60例临床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9):140

[10] 洪文,李建强,王照浩,等.针灸治疗肾阳虚型男性不育症3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2,34(5):39-40

[11] 田葱,攸毅,李娟,等.针灸治疗特发性少弱精症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4,34(2):312-314

[12] 李月梅,孟珍珍,王冉冉.赖新生教授通元针法治疗不孕不育经验[J].中国针灸,2015,35(3):283-286

[13] 王琼梅.针灸治疗精索静脉曲张致男性不育症32例[J].中国针灸,2010,30(3):251-252

[14] 陈栋,钟键,陈恕仁,等.针挑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临床观察及对精子质量和激素水平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11):773-777

[15] 陈栋,罗劲祥,蔡明雪,等.针挑加神经点注射治疗不育症患者精子异常126例观察[J].暨南大学学报,2003,24(4):69

[16] 章岳娟,陈子平.平补平泻针挑疗法对男性精子异常症患者性激素影响的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5,38(5):56-58

[17] 洪文,曾睿,陈泽林,等.针药结合治疗肾阳虚型男性不育症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2):254-255

[18] 王炎.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特发性少、弱精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7):8-9

[19] 龚新彪.针灸配合赞育丹治疗男性不育症120例[J].河南中医,2006,26(11):60-61

[20] 方建熙.针刺配合鹿茸精穴位注射治疗精少不育症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9):714-715

[21] 王志强,黄耀全,梁兵.电针与中药治疗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8,28(11):805-8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573851;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计划项目,编号:2016KW-012。

刘阿庆(1986-),女,住院医师,主要从事针灸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生殖障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通讯作者:马静(1966-),女,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及中医药防治不孕不育临床与基础研究。

R246.9

A

1005-0779(2017)04-0069-03

2016-10-08

猜你喜欢
关元不育症精子
为什么男性不育症患者越来越多
男性不育症不用愁,科学家研发出新型治疗方法
精子畸形一定影响生育吗
多吃熟番茄,精子质量好
准爸爸的人生轨迹,精子都知道
精子求偶记
为什么男性不育症患者越来越多
夏秋之交 灸关元壮阳气
男子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的不育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