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创新研究

2017-01-28 19:50郭晓莉
智慧健康 2017年23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单位

郭晓莉

(太原市急救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9)

0 引言

每个单位、企业都有一套自己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这些内控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协调经济活动,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法规,预防财务风险,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行速度,保证其在规范的制度管理下迅速发展[1]。科学、全面的内控管理制度能约束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规范,避免工作人员利用单位关系私自经营。

1 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出现的问题

1.1 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

很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没有专业的管理工作人员,没有制定科学全面的财务管理规定,部分事业单位没有适时制定适合事业单位发展的管理内控制度,单位一直依照传统管理模式开展管理工作;单位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自身内控制度出现问题或不够完善;部分事业单位设置的内审部门并未真正履行职责,不能发挥其该有的作用;这些因素都是因为没有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财务管理与监督流于形式,未能落实。

1.2 财务管理内控意识薄弱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身管理内控意识是制度得以实施的基本,许多事业单位没有进行相关内控知识宣传,工作人员对内控知识了解不足,没有引起重视,认为内控制度只是摆设。许多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关内控标准,但并未执行,没有按照内控制度标准开展工作;部分领导人员认为内控制度只是用来管理财务部门,财会人员只负责执行管理工作,不能参与部门的管理,财务管理内控意识薄弱[2]。

1.3 工作人员自身素质较差

部分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工作人员没有接受专业的财会培训,甚至有从其他部门调入的工作人员,他们对国家财经法规、政策、制度等知识不够了解,不明白财会部门的的业务特点,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不足;许多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时只是盲目听从上司安排,甚至根本不了解工作的性质,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本单位的财务管理。

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创新

2.1 健立健全单位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

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强化内部控制,尤其是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管理实现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事业单位在安全、有序的经济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需要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才能真正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从制度方面保证财务管理的开展。领导层要构建一套适合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各个部门、单位、岗位的性质、职能和工作范围等问题要明确,分工合理。财务管理部门各职位、工作人员除了相互配合外,还可以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形式,日常工作中要保证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审核制度,选择专人构建审核小组,对各部门上报资料均进行检查、审核,还可以检查内控制度是否出现漏洞,保证单位财务部门在科学的内控制度管理下运行[3]。

2.2 提高财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

为保证财务工作有效快速开展,必须把好用人关:要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具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事业单位一是要大力开展对财会人员的培养工作,注意市场和经济形势,定期组织财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更新、培训;二是提高财务工作者思想道德觉悟,提升会计人员思想道德觉悟,养成遵守法律法规的职业习惯,使其在利益和诱惑而前能坚定自己的立场和底线。总之,财务人员素质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关键,只有提高财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财务工作质量,才能使内控工作真正落实。

2.3 提高内控制度意识

单位领导层与提高财务工作人员首先要加强内控制度的认识,加强信息化建设。“人控”不如“机控”。通过信息化系统与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进行关联,通过职能权限的设置,使不同的人员对系统进行不同的操作,通过信息化会计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使单位内部经济活动实时记录在信息系统,将经济活动信息全面展露在所有人面前,并且留下痕迹,从而使得人人都有内部控制意识。财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要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可以参与内控制度的制定工作,领导层要明确各单位负责人在工作中的职责范围,可以建立一套健全的奖惩制度,调动整个事业单位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单位人员的内控管理意识,在良好的氛围中开展内控管理工作。

2.4 建立内控审核小组

创新单位内控审核制度,组建专门内控监管小组,由财务部内部人员组成,因为内部人员本身对财务部的资金运行等方面更了解,日常监督检查时更方便,对财务内部还能进行合理的调整,针对出现的问题也能及时采取措施。内控审核小组对单位的经营情况、财务收支、业务往来以及经济责任等经济活动的审计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同时激励各部门提高效益。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来评价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设计是否合理、执行是否规范、找出优缺点,提出改进建议,及时纠正控制运行中的问题。这种内控审核模式能显著降低成立额外监督小组的经济花费,由内部人员进行审核监督,定期进行各项标准检查,为内控制度完善提供信息和资料。

2.5 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系统

构建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单位每一笔收支都需根据单位发展规划,提前制定预算计划。根据收入合理安排支出,单位发生费用时,应按流程向上级报告,经单位领导批准后,根据资金使用计划拨款。严禁超预算使用资金。每年或每季度,会计人员都要做好财务报表,及时向管理层汇报各项资金流动情况。同是为了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事业单位必须从长远利益出发,建立财务风险防御管理办法。

3 小结

事业单位的主要工作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具有非盈利性质,由于涉及服务范围较多,因此在进行资金管理时要按照时间段来策划,由于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靠国家资助,经济来源单一,因此更要加大内控制度的建设力度,对资金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通过宣教等方式让工作人员了解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和优点,领导层做好带头作用,让每位员工体会到内控制度的好处[4]。事业单位想要发展,必须与时俱进,适时对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进行调整或革新,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能保证事业单位健康持续发展,保障财务资金资源、提高财务核算速率、提供更全面优质的财务管理服务,对事业单位意义重大。

对事业单位而言,及时更新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构建具有创新性的内控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单位资金安全,使用合理。随着社会、时代与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一定要跟紧时代的步伐,拓展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道路。

[1] 杨娜.浅谈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内控制度的创新[J].科技展望,2016,26(21):194.

[2] 汤丽春.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4):27-28.

[3] 李怀宝.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J].会计师,2010,7(6):67-68.

[4] 郭庆枝.浅议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12(6):55-56.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财务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填单位 要推敲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看错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