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性金融助推特色小镇建设

2017-02-17 06:12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李吉平
中国科技产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开发性小城镇小镇

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执行副会长 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 李吉平

开发性金融助推特色小镇建设

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执行副会长 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 李吉平

先说明一下什么是开发性金融。十年前我在国家开发银行四川分行工作。当时四川的情况是,一方面,银行的存款大于贷款,叫存差,每年在2000亿元到3000亿元;另一方面,又到处缺钱。为什么是这样?是因为没有成熟的机会和项目,资金没法投入。那么十年后的状况怎么样呢?现在的情况仍然是,资金流动性很强,钱多,包括信托、基金、还有私人资本的钱;但与此同时,大量的地方企业和项目在到处找钱。

这种状况说明了什么?说明不是没有钱,不是没有项目,也不是不需要钱,而是因为有不成熟的领域和项目。那么怎样才能变成熟,这就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开发性金融和主导机构国家开发银行20年间所发挥的作用,就是通过培育项目,使它成熟,这个过程,实际就是培育市场、培育信用的过程。怎么培育?我们的方法是通过政府路径入口,通过开发性金融孵化,再使之能够成熟进入市场出口。这样的领域,我们称之为开发性领域,由之而形成的理念和方法,我们称之为开发性金融,其实质是中国国情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和方法。

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适应这种客观需求应运而生的,当时也叫客户管理中心,做培育客户的工作。所有的银行都在挑选成熟项目、好项目,摘熟桃子。开发性金融认为,你不培养它,它永远不会成熟。这就是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仍然在做的一件事情,搭建产融结合的平台,培育青桃子。

特色小镇,浙江是走在前面的。什么是特色小镇,怎么做,现在做法很多,说法也很多。有个定律叫“手表定律”,说人要选择一只手表,稍微准一点的,来指引你的生活和工作,如果你有两只手表,就不知道看哪一个好了。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底在中财办撰写的《浙江特色小镇报告》上批示:从浙江和其他一些地方探索实践来看,做好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各地务必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切不可政府大包大揽、一哄而上,切不可东施效颦、千镇一面。

权威部门给我们传递的信息是,小城镇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特色小镇,一个是特色小城镇。特色小镇没有行政区划色彩,也不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而是要素的集聚和产业创新的平台。这样的特色小镇,各有自己特色,浙江许多就是这样的。而小城镇是一个行政体,具有完整的行政体系和综合的社会空间,是连接大中城市和农村的重要节点。这两个有区别,也有共同点,就是在产业和融资的结合上,发展实体经济,必须以产业为支撑。

接下来探讨如何以开发性金融助推特色小镇建设。2016年10月,我们在江西赣州开了一个“4+8”的会议,陈元会长在会上作了一个重要讲话,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主题和方法,在东北三省与内蒙古加上南方八省市,以生态区为主打造一个南北互动的生态区域。

建设田园式小城镇主要是因为当前限制大城市发展的不是土地资源,而是城市快速扩张带来的生态承载能力不足,这种生态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城镇化带来的诸多优势。实际上,无论土地价值有多高,一旦生态环境恶化,传统的基础性土地地价和各种资本关系,都会遭到破坏性和颠覆性重组。可以说,生态价值具有一票否决权。已有不少人感慨,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这种对优质生态资源的需求,正是“4+8”地区绿色发展的优势所在。

从生态角度来讲,“4+8”地区森林遍布,地形以丘陵为主,水源充裕,且农业人口少,农田少,没有遭受过度开发。这种高质量、稀缺性的生态资源,正是其价值所在。随着国内基础设施的完善,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升,互联网时代信息交流成本大幅下降,很多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不再受距离所限,大城市区位优势所产生的土地价值效应随之衰减,“4+8”地区的绿色发展优势十分明显。拥有生态资源优势的“4+8”地区应利用好拥有的生态价值。

首先,“4+8”地区要清醒认识,区域内最有价值的是其无可取代的生态资源,土地只是实现好生态的一个载体。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各地要去房地产化,保持和用好生态,以生态价值为核心,发展生态财政和绿色金融,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力,以此作为吸引资本的核心要素。

其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与生态相适应的产业发展。坚持只引进对生态零干扰、零排放的高端产业,保持优质生态,另一方面要把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保障发展起来,在生态优势上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统筹扶贫开发,把“4+8”地区打造成极具吸引力的田园城市带,形成发展休闲、养生、创新创业和绿色产业发展的高地。

再次,吸引市民、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政府资本和国家政策往往起引导作用,但更关键的是搭建公有制平台,通过法治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为各种资本进入提供便利条件,提供盈利空间,让社会资本在其中能走通各项环节,形成闭环发展。我们期待,随着“4+8”发展壮大,可形成示范效应,让生态价值真正成为各类资本追逐的热点。

最后,“4+8”地区可采用新型生态庄园和城镇一体的发展模式,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级多方参与的合作平台,鼓励农民以自有土地参股,市民以自有资金参股,进行市场化运作,目的是生态开发和保护,同时发展农村的各项建设,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园林化,这会吸引更多的人才下乡就业创业,在农业和林业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带动农业和林业的现代化,实现农村的减贫、脱贫,使绿色发展成为解决城乡差距和二元结构的重要抓手,推动全国供给侧结构改革迈向新台阶。

猜你喜欢
开发性小城镇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性金融融资战略的相关研究
熊的小镇
Development Financial System
小镇(外一篇)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三)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胡晓炼:成功运作开发性金融要发挥政府作用
开发性核电厂厂址保护工作探索与初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