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发展要顺应创新之势

2017-02-17 06:12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理事长马德秀
中国科技产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办学发展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理事长 马德秀

高校发展要顺应创新之势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理事长 马德秀

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创新不仅是摆脱经济危机的一项政策选择,更成为了重塑新一轮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大战略。

一、全球创新发展的迅猛态势

我们身处在一个创新空前活跃的时代。创新是全球发展的主旋律,势不可挡。主要有三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关键技术加速突破,颠覆性创新不断涌现,新产业取代旧产业的周期缩短。今天,创新以指数级、爆炸式增长,颠覆性技术对已有技术、产品进行新的替代,对生活、生产、消费模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第二个特征是创新从“单兵作战”转向“协同创新”。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不同学科协同创新。学科原有边界逐渐模糊,新兴学科不断涌现。二是创新活动形成全链条、一体化。创新是经济概念,内涵丰富,包括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就科技创新而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边界日趋模糊,创新链条更加灵巧。三是创新要素加速流动组合,不同主体协同创新。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和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组织等形成多元协同。由此引起创新模式发生根本变化,从封闭式的“单元创新”,走向开放式的产学研合作“集成创新”,走向网络化的“系统创新”。协同创新、融合创新、系统创新才能寻找到创新的“富矿区”。

第三个特征是创新推动新业态,产生新动能,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仅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先进机器人、新一代基因组等12项重大技术突破,每年将产生14万亿-33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价值。

二、中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的坚定步伐

从国内看,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致胜之道,势在必行。

中国曾一次次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以机械力为核心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推动纺织机、蒸汽机大规模应用,成为世界霸主;当时的中国在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以电机、内燃机为核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高度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成为工业强国;当时的中国甲午战败,内忧外患。以信息、电子、航空航天等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美国崛起,日本、韩国等追赶而上;当时新中国刚成立,科教基础非常薄弱。

今天,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达到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科研投入总量世界第二,科研人员总量世界第一,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由点的突破向系统提升的重要时期。以新一代信息、生物、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深度融合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从未有过的历史性交汇。必须牢牢抓住这稍纵即逝的难得机遇。

同时也要清醒看到,中国以世界上人均最少的资源、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大规模的人口和最大规模的经济活动,要素驱动的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

中央审时度势,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确定战略目标,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迈向制造强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明确战略重点,强调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强调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

当前,中国创新发展态势迅猛,对高校既是挑战,也是重大机遇,更是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创新是高校永葆活力的秘方。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校应顺势而为谋发展。

三、高校在作为中成就一流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的: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高校要重点在六个方面寻求突破:

第一,明确办学定位,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办学定力。

办学定位是学校发展的顶层布局,是决定办学理念的根本性问题,影响办学者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指导办学实践和实际工作。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抓住二战和战后科技发展的绝佳机遇,在登月计划、雷达电子等重要领域作出巨大贡献,成就一流。斯坦福大学顺应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浪潮,坚持创造知识,造福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成就一流。英国华威大学建校短短50年就成为世界一流,正是因为它瞄准世界经济复苏大趋势,与工商业界紧密联系,为企业转型作出独特贡献。伴随着社会变革,大学一定是在抢抓机遇、作出不可替代贡献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地位。

与发达国家已经形成成熟的高等教育体系不同,中国高校要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中国特色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在选择性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进行创新实践。只要坚持自身定位,通过几十年的建设,所有高校都能够在各自领域成就一流。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2553所,其中本科院校1219所。高校要明确定位,分类发展。

对于世界一流大学,国际上一般认为是排名世界前100位的顶尖研究型大学,包括学术大师汇聚、科研经费充裕、学生素质一流、国际化程度高等基本特征。

对于“研究型”大学,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位是,更注重科学研究,关注新知识的增长,关注不同学科领域的新突破,并将重要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对于大部分地方高校,应定位为“应用型”大学,成就“一流”的关键是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立足“地方性”“应用型”“重特色”的办学定位,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抓住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发展机遇,在国家特别是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680多所通过合并、升格、转制组建的新建本科院校(包括独立院校),应该扎实走应用型大学之路,以服务地方需求为“支撑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落脚点”。

第二,改革高校评价体系。

办学定位不清晰的深层次原因是评价体系这一指挥棒,过分看重数量规模、985、211、一本二本等显性指标,与质量、贡献挂钩不足。我们不是不要数量,而是要追求以质量和贡献为核心的数量,提高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

高校布局越来越广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要遵循规律,针对不同的办学类型,分类指导,赋予不同定位的高校同等地位;分类评价,突出特色水平,“重绩效”“重贡献”,形成多元评价。

正在进行的第四轮学科评估,已开始淡化重点学科,淡化院士、长江学者等人才称号的数量,越来越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人才梯队合理性,强化学科声誉,强化社会服务的成效和贡献,强化国际影响等。高校办学要有定力,各安其位,静下心来,在各自类型中追求一流。

第三,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一要理顺大学与政府、社会的新型关系。政府应成为大学发展的指导者、宏观布局的调控者、教育质量的监督者;抓好简政放权,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高校要吸引、激发社会力量,学会开门办学,形成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把社会资源集聚到办学上。高校一定是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成长,得到社会的支持。

二要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进入攻坚期,高校不能再零敲碎打,必须下决心深化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要在人事制度、薪酬待遇、专业设置、经费使用、院系管理等方面加大改革的力度。要充分发挥学术组织与行政机构职能,促进两者相协调。要广泛调动院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发挥好行政管理的战略执行力,同时加强师生民主参与。

第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这顿饭,高河吃得很不踏实,杨晓梅精心安排了满桌的珍馐,但高河只觉食不知味。席间不断被老太太和杨晓梅问这问那,但高河却渐觉,这席间暖融融的亲情尽是伪装来的,直让他冷得发颤,特别是小表姐杨晓梅的眼睛,虽然笑意盈盈,但目光却寒冷彻骨。

在某个省调研时,我们发现全省高校开设英语、营销、经贸等专业的超过80%,这必然造成人才“产能过剩”。

学科设置应由“根据学校资源办专业”转向“面向社会需求建专业”。这个转变,不仅政府要有导向,而且学校要克服知识结构相对稳态的问题,不能只盲目发展投入少、短平快的专业,必须有加快转型的紧迫感。主动对接国家、特别是区域未来人才需求,加强应用型专业设置,加强学科交叉,打通专业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把学科前沿、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学校优势结合起来,形成自身特色。

第五,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高校每年有750多万毕业生,博士学位超过5万,硕士50万,世界第一,蕴藏巨大创新能量。但现实是,人才培养远不适应创新之势,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首先要厘清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创新创业教育本质是一种素质教育。国家提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精髓是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把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素质。但调研发现,有的高校认识不到位、有偏差,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面向少数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学生开几门创业课程,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两张皮”。创新创业教育应突出三个“全”,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师参与、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实践育人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短板”。应探索实践育人制度化、常态化、全员化。除了在学校建立工程训练中心等实践育人平台外,更应加强社会实践和一线专业实习,通过校所、校企联合,通过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等设立实习实践基地。

第六,抓好教师这个教育改革发展的“牛鼻子”。

一是抓教书育人。在教学内容上,从“十年如一日的照本宣科”转变为“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把传统教学的优势与信息技术的特点结合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的重建。在协同育人上,建开放型教师队伍,既“走出去”,在一线实践中加强教学能力;又“引进来”,聘请一线技术管理人员承担教学,担任实习导师。解决好一些教师观念滞后、能力恐慌的问题。在考评机制上,特别对应用型高校建立适应教学成果的指标体系。

二是抓科学研究。按照习总书记指出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科技创新。要营造创新环境,鼓励冒险,宽容失败,通过颠覆性创新改变世界、改变生活。要构建创新体系,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平台支撑创新驱动。要不断激发创新活力,让从事基础研究的教师,能真正静下心来,瞄准国际前沿,取得原创成果;让从事应用研究的教师,焕发内生动力,积极主动转化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国人大修订法律,国务院出台《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和《行动方案》,下放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明确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和奖励标准,提出“建立一批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等行动方案。学校应使政策落实落地落细,彻底解放生产力,让不同层面科研人员的创造力竞相迸发。

顺应创新之势,高校站在了历史新起点。在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汇聚发展新动力,高校一定能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实现新跨越。

猜你喜欢
办学发展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江西农业大学建校115周年办学成就
境外办学如何走得更稳——以铁路高职院校为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