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及分析

2017-03-01 02:19王雪芹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人资大专存量

王雪芹,盛 武

(安徽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一、引言

人力资本在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而根据其异能性从中划分出来的创新型人力资本(以下简称创新人资)更是具有社会所稀缺的创新能力以及发现市场非均衡并使市场恢复均衡的能力①白勇:《我国创新型人力资本技术效率研究》,《商业研究》2016年第4期,第156-163页。。在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的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型人资作为一种推动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独特资源,已经占据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对经济增长的方式以及质量都具有显著影响。

目前我国的创新型人资还处于一种存量较低、质量不高、区域分布不均匀的状态,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分析创新型人资存量的界定以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已经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重点。对于创新型人资的度量,目前较为典型的是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例如使用专利申请量或者授权量以及论文发表数量②杨洁:《创新型人资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研究》,《企业技术开发》2015年第23期,第135-138页。、或教育费用投入③文魁,谭永生:《把握规律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2期,第3-8页。、以及采用平均高等教育年限法④钟永建,肖芳,黄通文:《四川创新型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科技与经济》2015年第2期,第86-90页。等方法。有关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最早是由Uzawa提出的⑤Uzawa H,"Optimum Technical Change in an Aggregative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Vol.24,No.6,1986,pp.526-538.。Nelson和 Phelps⑥Nelson Richard R,Phelps Edmund S,"Investment in humans,technological diffusion and economic growth",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No.5,1966,pp.69-75.通过建立追赶模型来研究人力资本,得出了创新型人资是通过管理和技术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的。Benhabib和 Spiegel①Benhabib Jess,Spiegel Mark M,"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Evidence fromaggregate cross country data",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34,No.21,1994,pp.143-173.等从教育程度出发,研究了人力资本的教育程度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得出了人力资本的教育程度与经济增长率呈现出正相关。Meng Yun Wu,Jie Lu②Meng Yun WuJ,ie Lu",mpirical Research on Creative Human Capital of Family Enterprises:A Review Bas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rans Tech,No.403,2012,pp.2946-2949.通过研究发现,在家族企业中,创新型人资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创新型人资改善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黄健柏、谢良③黄健柏,谢良,钟美瑞:《我国创新型人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1期,第1-4页。以及黄飞④黄飞,谢良:《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商业研究》2009年第6期,第26-29页。等研究都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创新型人资水平对经济增长起拉动作用。张根明⑤张根明,陈才,曹裕:《创新型人资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存量与水平的视角》,《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3期,第137-141页。等人通过对创新型人资与经济增长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具有倒“U”形的函数关系。钱晓烨⑥钱晓烨,迟巍,黎波:《人力资本对我国区域创新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第107-121页。,景跃军⑦景跃军,刘晓红:《创新型人资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1990-2010)》,《求索》2013年第1期,第218-221页。等通过研究发现创新人资几乎没有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目前多数学者采用收入法对人力资本存量进行测算,而创新型人力资作为异质性人力资本,目前还未有学者采取此方法对其进行估算。本文基于资本积累的角度,采用大专及以上高学历创新型人才的人力资本存量来反映创新型人资存量。一般认为,知识的多寡与学历的高低有很大关联,而创新型人资的拥有者是具有高学历的创新型人才,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假设一个人的劳动和报酬是对等的,本文使用优化后的J-F收入法模型计算出大专及以上的高学历创新型人才的整个生命周期在相应的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工资收入来作为其创新型人资水平,再结合年龄结构和受教育程度,以及创新型人才数量估算出整个社会的创新型人资存量,为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与投资提供新的依据,也为创新型人资水平与存量的计算提供一个新思路。

二、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本文涉及两种模型,分别是Jorgenson-Fraumeni终生收入模型和Cobb-Douglas函数模型。J-F收入法是由中国人力资本研究心提出用于测算人力资本的模型,已被众多学者广泛应用⑧徐珊:《基于J-F收入法测算的山东省人力资本特点分析》,《生产力研究》2015年第11期,第32-35页。。本文采用改进后J-F收入法来测算创新型人资水平与存量,借鉴Cobb-Douglas函数模型分析创新型人资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一)Jorgenson-Fraumeni模型

J-F收入法的原理在于为了更好地彰显出学习、培育、身体健康等长期投资的累计效应,所以采用单个个体生命期的终生收入的现值来量化其水平。收入一般分为市场收入和非市场收入⑨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第35-44页。,考虑到非市场收入难以量化,本文只考虑市场收入,即劳动者可以通过市场活动来生产商品和劳务,或者可以通过运用管理知识或者创新思维促进创新与增长来获得收入。

J-F收入法在衡量收入时,通常将学习程度分为六个层次: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大本,对应的教育时间分别为 6年、9年、12年、13年、15年、16年。本文借鉴学者张古鹏⑩张古鹏:《对我国人力资本存量的分析与计算》,《山东经济》2007年第2期,第13-20页。在研究中采用的收入-受教育年限模型 f(x)=·[ln()+1],研究表明此函数模型在模拟全国各个省份的受教育年限和收入时拟合程度很好,且符合实际。f(x)是受教育年限为x的劳动力人均年收入,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是受教育年限数,为该区域平均受教育年限。

本文只把大专及以上人才(大专、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工作时期的全部收入作为衡创新型人资存量的一个指标,所以相应的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5、16、19、23。 本文为了简化计算, 将大专,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四者总和的再取平均作为创新型人才的年收入。调整后的模型为:

计算不同年龄的大专及以上创新型人资存量:

i为折现率 ,g为收入的年均增长率,Sa,a+1为年龄为 a的人的存活率。 由公式(1)(2)(3)可得到年龄为a的劳动力人均年收入。

由(4)式我们再得到年龄为a的受教育水平为大专及以上的创新型人才的人均创新人资存量。

由(5)式我们可得到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均创新型人资水平。

由于无法获得不同教育程度下每一个年龄段的从业人员人口百分比,本文使用年龄段的人口数量与该教育程度开始从事工作的年龄到60岁之间的总人口数量的比例来代替,由于无法获取每个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所以我们以每五个年龄段为一组再取均值。且a0是劳动力开始工作的年龄,为了便于计算我们统一取大专,本科,研究生博士的开始工作的年龄为27,将分别计算出来的的值代入公式(5)便可得到大专及以上人口的人均创新型人资水平。

(二)Cobb-Douglas函数模型

Cobb-Douglas生产函数是20世纪30年代,由数学家C.W.Cobb和经济学家PaulH.Douglas共同探讨出来的。该模型普遍应用于分析各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大小。本文采用由中国学者王金营改进后的模型,为了更好适应研究的需要,我们将创新型人资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纳入模型,则模型的表达式为:

Y:产出,:A 技术水平,K、L、CH 依次为物质资本、劳动力、创新型人资存量。α,β,γ分别是各要素的产出弹性系数。为了便于回归分析,对上式取对数,可得:

本文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即α+β=1则(7)式可以简化为:

使用包括创新型人资改进后的索洛函数,来考察经济增长速率与各变量增长速率之间联系。可得到新的索洛函数如下:

ΔYt/Yt-1、ΔAt/At-1、ΔKt/Kt-1、ΔLt/Lt-1、ΔCHt/CHt-1分别为所研究时间段的的经济、技术进步、物资资本、劳动力、创新型人资的平均增长速度。

三、2000-2015年全国创新型人资水平与存量计算

为了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本文利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指数(1978=100)计算出以1978年为基期的不变价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作为,通过查询和计算获得历年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存活率Sa,a+1,就业率w,平均年龄,折现率i=0.06,收入年增长率g=0.02,以及不同年龄结构的人口比重。 通过方程(1)-(5)可计算出 2000-2015年全国的创新型人资水平,乘上相应的年份的创新型人才数,即获得相应年份的创新型人资存量。具体数据如表1。

表1原始数据汇总表

四、创新型人资对经济发展贡献率的研究

(一)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本文数据来源于2000-2015年的 《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公报》。其中:产出量:本文使用全国2000年到2015年的每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作为产出量的指标,采用不变价的GDP表示经济增长,且均以1978年为基准年,通过平减指数法将每年进行折算。物资资本 K:采用 Kt=Kt-1(1-δ)+It的永续盘存法对物质资本存量进行估算,其中Kt和It分别表示t年的物质资本存量和增加的投资,其中基年(1978)的物质资本存量本文采用张军在研究中给出的13481.7亿元。而It采取每一年的净投资额表示。δ表示折旧率取9.6%;L在业人数。CH:表示上面计算得到的2000-2015每年的创新型人资存量,具体数据见表2。

表2各变量汇总表

(二)回归分析

1.序列平稳性检验

为消除时间序列潜在的异方差现象,对Y、K、L、CH分别取自然对数,具体结果见表3。为避免建立的模型出现伪回归现象,先对变量进行序列平稳性检验,研究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法,D表示一阶差分,结果如表4。

表3各要素的自然对数值

表4序列平稳性检验

由表可以看出 LNY、LNK、LNL、LNCH 序列的ADF绝对值均小于5%的临界值,所有都是非平稳的。而取一阶差分后的ADF绝对值大于5%临界值,所以,对各个变量一阶差分后均在5%显著水平下均拒绝接受存在单位根的假设,均为平稳序列其均值和方差不随时间而改变。因此,各变量是一阶单整序列,满足协整检验前提。

2.建立模型

借助Eviews 8.0对公式(1-8)中的变量LN(Y/L)、LN(K/L)、以及 LNCH 建立 OLS回归模型,具体参数如下表:

表5回归分析表

从模型汇总表可知,R2和调整后的R2皆为0.998,由此可见模型拟合的很好,即该模型可以有效的用来解释经济增长的变动与物资资本存量、劳动力、创新人资存量之间的联系。同时,可知DW统计量的值为1.9399,接近理想值2,说明变量之间相互独立,进行回归分析有效。同时可知,F统计量的值为3547.035,相应的概率 P为0.000,说明模型整体是显著的。对三个参数进行t检验,也可以看出在0.05显著性水平下都通过了t检验。

将表5各系数带入公式(8)可得方程为:

由公式(10)可知 α=0.408,β=0.592,γ=0.149,LNA=-2.595,通过相应计算可得A=0.075。将相应的计算结果带入公式(6)便可得2000-2015年全国经济产出Y与物质资本存量K、劳动力L以及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CH相对应的改进后的C-D生产函数,如下:

(二)各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率和贡献率的计算

表6历年各要素增长率及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通过计算可得产出的年平均增长率:ΔY/Y=9.67%、物质资本K的平均增长率ΔK/K=19.32%:、劳动力L的平均增长率ΔL/L=0.49%:、创新型人资存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ΔCH/CH=18.77%。通过进一步计算K、L、CH对Y的贡献率分别为:69.77%、3.28%、29.54%。

从结果可知,我国经济的主要增长是依赖物质资本投入,但是创新型人资对经济的增长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拉动作用。无论是从各个变量的增长速率,还是影响率和贡献率来看,物质资本都是最高的,可见我国的经济增长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依靠物质资本投入来扩大经济规模,且创新型人资的积累仍处于低水平。对于较低的劳动力贡献率,虽然我国处于“人口红利”阶段,但是“人口红利”不意味着经济必然增长,“人口红利”的计算需综合考虑就业、收入及对经济增长的其他变量的影响,而不是仅仅只依靠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同时,随着人口转变,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是不可重复的,也不存在所谓源源不断的“人口红利”。

五、总结与建议

(一)总结

本文通过计算具有高知识水平的创新型人才的终身收入来量化创新型人资水平,一般认为,创新能力的大小与知识的多寡有直接联系,创新型人资的拥有者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当然本方法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方面,本文只考虑了市场收入,并没有考虑非市场收入。另一方面,以大专及以上人才代表创新型人才也缺乏准确性。

由上述实证研究可知,2000-2015年期间全国创新型人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9.54%,虽然不及高额的物质资本贡献,但也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物质资本以平均每年19.32%的高速率增长,创新型人资的增长速率为18.77%,由此可见,我国对物质资本的投入还是大于对创新型人资的投入,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是以依靠物质资本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我国创新型人资存量不足、创新能力不足、对创新型人才的投入不够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改变我国低创新型人资存量的现状,优化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对实现创新型国家以及转变经济发展动力,发展绿色经济都具有现实性的意义。

(二)相关建议

1.提高教育普及力度,加强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力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地位,并且它也是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所以要想形成更多,更优良的创新型人资,必须要更加重视教育,提高教育普率,要所有人都有学可上,政府也要加大对教育方面的投资力度,让所有孩子都上的起学。尤其是加强高等教育投资力度,同时也要对高校的一些课程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提高我国的创新水平,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2.减轻教育不公,缩小农村和城市教育水平差距,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不公目前主要是资源配置的不公,一是经费投入,二是师资配备。由于贫困地区,教学环境差,工资待遇低导致教师资源流失严重,又加之农村教育意识薄弱,导致我国农村受教育程度很低,为了转变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要培养具有较高文化水平、技术水平的新型劳动者,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环境,同时也可以建立专门的民间培训组织,教农民如何科学、高效的务农,这样才能逐步实现教育投入的均衡化、合理化,使教育公平成为现实。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意识,吸引更多创新型人才

完善我国的科研机构体系及奖惩机制,提高研发人员人均科研经费,完善科研配套服务,激发其创造价值,以期更好的投身科研工作。健全相关制度,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和物质保障,不仅要留住本土的创新型人才,刚要吸引更多外来高端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持续提高我国创新型人资存量,为创新型人资投资提供基础条件。

猜你喜欢
人资大专存量
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特点和方略
存量时代下,房企如何把握旧改成本?
探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之路
大数据时代企业人资管理的优化调整
人大专询民生事 审计问题改好没
水利工程项目人资管理探讨
吉林存量收费公路的PPP改造
Transwind Shipping Co.,Limited
Transwind Shipping Co.,Limited
腐败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