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主体-场域”模式

2017-03-07 15:33李亚员
湖北社会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思潮场域

李亚员

(1.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2.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长春 130024)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主体-场域”模式

李亚员1,2

(1.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2.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长春 130024)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要以民众为中心主体,以作为价值主体的民众的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为重要线索,以引领社会思潮的良好“场域”建设为重点任务,紧扣认知、认同和践行三个关键环节,为民众形成正确价值观念、消除社会思潮影响营造良好的社会空间系统,从而引导民众通过自我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完成引领,最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认同者和实践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主体;场域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本质上是价值观教育问题。仅是让民众“知道”某些价值观信息不代表他们真正树立了这种价值观,价值观的关键在于主体的认同与践行。如何发挥“引领”的作用,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所说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1](p134)即坚持教育、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的统一。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需要建立“主体-场域”引领模式,一方面要以民众为主体和根本,充分尊重民众的主体地位,发挥民众的主体性;另一方面,要积极为民众构造有利于其科学、全面进行价值选择的良好环境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引领。

一、引领困境:“人是目的”与引领的主体意识缺失

所谓“主体意识缺失”是指:我们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没有充分意识到引领社会思潮在其根本意义上是要实现“对人的引领”,没有充分意识到“人是目的”,没有充分意识到作为主体的人的“民众”在引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把主要的精力集中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之间的理论斗争,忽视了这些斗争必须最终要由民众自身来完成,必须要发生在作为主体的民众的头脑中才是有效的。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p133)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大程度上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当作是与“主体”几乎没有关联的纯“客体”的问题,似乎引领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之间的斗争,是理论与理论、是客体与客体、是物与物的关系,认为只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理论上更为科学先进并被人们所学习和了解,就能战胜各类社会思潮。基于这种认识,很多人都认为引领社会思潮就是要引领各种思潮。然而,从根本上讲,引领社会思潮是要“引领人”。“人是社会的主体,没有实现对人的引领就不可能实现对社会思潮的引领。”[2](p11-17)也就是说,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是目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引领社会思潮来引领人,即引领全体公民清楚错误和腐朽社会思潮的影响,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维护现实的制度和秩序,为中华振兴而奋斗。”[2](p11-17)其实,整个引领过程最终必然表现为民众的“自我引领”,要遵循“自我引导律”,突出强调引领中的主体性。因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属于价值范畴的问题,价值的根本特性就是主体性。由此,引领是必须突出主体性、树立强烈的主体意识的。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大程度上是价值范畴的,它虽然也包含很多知识在内,但它作为价值体系,其核心问题是“价值观问题”。“任何价值观念都只能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观念,一切信念、信仰和理想都只能是什么人的信念、信仰和理想,世界上不存在所谓‘无主体’的、抽象化的、单一化的‘普遍价值’、‘终极价值’。”[3](p2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不能被民众所认同和践行,关键不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事物本身的客观存在”,而是在于它“对于主体(民众)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从作为主体的民众的角度来研究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其次,社会思潮也是价值范畴的现象。既然叫社会思潮,必然是一定群体的社会思潮,群体是思潮的意识主体。而且,社会思潮的核心也是价值观的问题,它也是属于价值范畴的。社会思潮,任何群体的社会思潮,之所以成为社会思潮,关键不在于某种理论或某些观念本身是不是科学先进,关键在于它对主体的意义,关键在于它满足主体需求的程度。社会思潮的形成是以主体为核心的,对其的引领与消除也必须以主体为核心。最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只有最终在作为主体的民众的头脑中完成才是最终完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从本质意义上讲,是民众的价值选择问题。仅是创造出一套比社会思潮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意味着就能彻底有效地引领社会思潮。能否成功引领,关键在于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了解、认同和践行的程度。对于民众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都是一种价值选择。这种选择最终只能由民众自己来完成,并不是我们可以教给的。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教育引导的作用,但我们认为这种作用要以民众主体为中心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总而言之,对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一重要任务,我们必须明确的是:“人是最终目的”,要突出主体性、增强主体意识,要把引领社会思潮“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要“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要有充分的主体意识,不是以理论为核心,而是要以人为中心、以主体为中心、以民众为中心,开展引领社会思潮的研究与实践。这要求我们认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何以”能成为“民众”的核心价值体系?认真思考社会思潮“何以”成之为“民众”思潮?在此基础上来设计实施引领。

二、主体间性与“主体-场域”引领模式的提出

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中,施引者和作为被引者的民众都是主体,他们之间是“主体—主体关系”,同时又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关系”。其中,民众具有更为重要的主体地位,是引领中的核心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需要以民众为中心展开。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因为教育者在知识掌握上具有优势地位,主导教育的进程与效果,因而这种情况下教育者是主要的主体,是中心主体。即便这种情况下,也不能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因此有很多研究者提出了双主体说,就是在强调教育者是中心主体的情况下也要凸显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但传统知识教育中的教育者主体说是不适合引领社会思潮的。引领社会思潮本质上是价值选择问题,具有更强的主体性。要让民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摒弃社会思潮的不合理价值观念,绝不是只给他们讲解和呈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就可以的,必须充分凸显民众的主体地位,以民众为主要的、核心的主体开展引领活动,促进民众自身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完成价值选择。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施引者的主体地位。施引者与作为被引者的民众是“主体间性”关系。那么,处于“主体间性关系”中的施引者怎样发挥主体作用呢?引领者的主体作用在于为民众营造良好的场域,以满足民众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需要。也就是说,施引者与被引者是通过“场域”形成了更紧密的主体间性关系。由此,我们提出要建立引领社会思潮的“主体-场域”模式,就是强调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过程中,一方面要以民众主体为核心研究设计引领活动,另一方面要以良好的“引领场域”的构建为核心目标来充分发挥引领者的主体作用,形成“主体-场域”有机互动的引领系统。

“主体-场域”模式的构建是遵循引领规律的内在要求,[4](p26-30)更是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观的必然选择。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观认为,包括人的价值观念在内的人的改变与教育、环境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很重视社会现实的变化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马克思在与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1](p419-420)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改变无疑与社会现实环境有着重要关联。引领社会思潮、促进民众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现实的作用。同时,必须把社会现实环境的作用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马克思在批判以爱尔维修为代表的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时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1](p134)马克思一方面很重视教育与环境对人的决定性影响作用,同时,又十分强调人在面对教育和环境时的自觉能动性。他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p172-173)“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p134)这就是说,在我们高度重视教育和环境的重要影响的同时,也必须强调人在引领社会思潮中的主体作用。要注意“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的一致”。我们提出“主体—场域”引领模式,就是要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关系引领社会思潮过程中,体现“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的一致”。既要关注作为主体的人的民众的主体地位、主观能动性,也要注意发挥教育与环境的作用,形成主体与教育、环境的互动统一。

本文所说的“场域”是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密切关联,但还不是布迪厄原本意义上的“场域”,其实质是要表征对引领社会思潮具有重要作用的教育与环境的总和,是施引者、被引者、其他相关主体与各种引领资源相互作用,从而形成的具有显著引领思潮作用的社会空间系统。这种系统是一种对于引领社会思潮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作用的空间,是主体客体交互作用的空间。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场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在。”[5]我们使用“场域”这个概念,也主要是为了强调要营造一种“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引领氛围。

具体而言,使用“场域”有以下几点考虑:首先,我们是想强调社会存在或说社会环境对于引领社会思潮的极为重要性。场域的概念本质上是标识一种“社会小世界”、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思潮,都是一种社会意识,都是对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要改变一种错误认识、引领社会思潮,在从主体自身入手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存在的变革。要注重通过改变社会环境来引领社会思潮。其次,是想强调这种影响引领效果的环境不是纯自然、自在的环境,而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空间。环境虽然对思想意识有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不是机械的决定、单向地反映,而是有主体积极参与其中而形成的环境。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对于引领社会思潮有着重要意义的也不是纯客观的环境,而是经由施引者、被引者等相关主体积极互动创造而形成的“人为的”和“为人的”新环境。“场域”恰恰是表征了一种这样的环境。布迪厄提出这个概念,就是为了克服当时社会学研究中要么注重纯客观的社会现实、要么注重纯主观个体心理的弊端。他认为场域是主客观结合的、动态的、充满斗争的社会关系网络。这种主客观结合的、动态的、充满斗争的环境正是具有引领社会思潮意义的环境。最后,我们是想强调构建无形的“引领场域”是应对多样社会思潮无形冲击的必然选择。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包括引领社会思潮在内的民众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像过去那样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管道或空间”中进行了。民众从网络、主体互动等多个渠道获得各种社会思潮信息,受到方方面面负面社会现实的影响。这些信息和现实影响是无形的、不可预期的、弥散性的、无处不在的、防不胜防的。我们很难短期内彻底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存在,很难及时全面地应对所有负面的思潮信息影响。我们能做的是充分整合多方面的引领资源,使各种教育措施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的、无形的、动态的社会空间,“以无形应对无形”、“以变应变”。

三、“主体-场域”引领模式的基本结构

我们所说的引领社会思潮的“主体—场域”模式是要表达这样的思想: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要以民众为中心主体,以作为价值主体的民众的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为重要线索,以引领社会思潮的良好“场域”建设为重点任务,为民众形成正确价值观念、消除社会思潮影响营造良好的社会空间系统,从而引导民众通过自我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完成引领,最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认同者和实践者。为此,“主体—场域”引领模式的基本结构需要围绕民众价值观形成发展的一般过程和规律展开。

个体或一定群体价值观念的形成,一般有三个关键部分:认知、认同和践行。首先是主体认知,主要解决对一种价值观念信息的接收和理解问题,达到“知理”;其次是主体认同,是对某种或某些价值观念产生高度的肯定性情感,达到“坚信”;最后是主体践行问题,是一种价值观念由内在规范性转化为外部行为并强化对价值观念的认同,达到“力行”。对应这三个部分,我们可以说民众作为“引领”的主体可以相应地区分为认知主体、认同主体和践行主体。实际上,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主体而言,以上三个主体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的区分必然是相对意义上的区分。这种区分有利于我们深入研究民众在引领的不同部分的不同特点和相应地有效引领方式。围绕以上三个基本阶段和主体的三个方面或说三个主体,我们可以把“主体-场域”引领模式区分为三种主要部分。

一是认知主体与理论场域构建。认知一般是指人们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感觉信息接收、编码、合成、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等过程。认知可以分为个体认知和社会认知两种。个体认知就是我们所说的一般意义上的认识,强调的是对物的认知及个体认识事物的内部心理过程。社会认知是指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志等的推测和判断过程,强调的是对人的认知以及个体认知受他人影响的特征,也可以理解为社会情境中的个体认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的认知大多都是个体认知与社会认知的辩证统一。对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而言,所说的认知主要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思潮相关信息的接收和理解,是以“知理”为目的的。需要注意的是,引领过程中的主体认知也是个体认知与社会认知相统一的过程,而且往往是社会认知的作用更为关键。即民众在此阶段不仅是依靠个体理解来掌握价值信息,更会受到朋辈群体、思潮旗手、理论权威等其他社会成员的影响。价值认知过程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学习过程,而是一个多个主体互相影响、充满矛盾斗争的过程。为了帮助民众对有关价值信息进行科学、全面的认识,我们需要结合民众的认知特点加强理论宣传工作,为民众创设良好的“理论场域”。

“理论场域”建设要重点完成三个核心任务:一是确保民众能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意义,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为什么,进而能够从理性上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自觉与创新。这是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体系。但这一价值体系并不是包括民众在内全体人民都能自发形成的。正如列宁同志曾强调过的:“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即确信必须结成工会,必须同厂主斗争,必须向政府争取颁布对工人是必要的某些法律,如此等等。”[6](p317)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整合多个渠道、多方资源、多种方式,构建起良好的“理论场域”,让全体民众都了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对社会思潮有全面客观的认识,能够看到社会思潮的谬误之处。与单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必须在多元社会思潮的背景下进行宣传教育,不能是自说自唱,必须针对社会思潮的实际状况、在评判社会思潮的过程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也就是说,我们构建的“理论场域”是充满斗争的场域,是要涵盖教育者、民众、思潮旗手等多方主体的一个场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不断相互作用、动态发展的场域。三是要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相比,具有更高的文化势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要遵循“场所性高势位”规律,要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势位高于社会思潮。[7](p26-30)这不仅取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论证、宣传,以及对社会思潮的批判,更要注重从群体层次上去考虑引领问题。引领过程不是在个体的、孤立的、自足的层次上发生的,而是在民众与民众、民众与引领者、民众与思潮旗手等等群体的、相互影响层次上进行的。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优势地位的有效引领,必须考虑引领过程中群体思维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引领。

二是认同主体与心理场域构建。认同是对某事物具有高度的肯定性情感,是对对象的相信、认可、同意。认同是价值观形成发展过程中尤为关键的环节。人们认不认同一种价值观念固然与他们是否了解、理解这一观念有关,与认知或说理性有关。但真正决定人们认不认同的关键还是心理层面的、情感性的。在认知阶段,我们是把价值信息作为一种外在信息来理解,而在认同阶段则是要达到对一种价值观念的“坚信”,是价值信息由外在于人的“知识”内化为人自身的“观念”。这不是靠说教所能完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一个综合引领过程,要遵循“综合施引律”,既要做好思想层面的理性说服教育,更要加强心理层面的引领。[7](p26-30)正像有的学者所强调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度对于其引领社会思潮的效能而言,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虽然在引领社会思潮方面,其他一些因素也常常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它们都必须以心理认同为基础,如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传播虽然在引领社会思潮方面也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但与心理认同度相比,只能是较次要的作用。”[8](p215)这就需要我们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场域”,为引领社会思潮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当前及以后较长时期内的“心理场域”构建需要着力消除三种不良心理的影响,营造引领社会思潮的积极心理氛围。一是崇洋心理。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社会思潮一直是社会思潮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对社会思潮形成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为什么这些西方思潮、西方传来的思想观念能够被民众所青睐呢?从心理基础的角度看,就是“崇洋心理”在作怪。在一些民众尤其青年人眼里往往有一种认为“西方好”的心理倾向。加之西方在经济、科技、信息等某些方面的确有其先发优势,更加强化了他们的“崇洋心理”。邓小平同志早就强调过要注意这个问题,他曾明确指出:“一些青年男女盲目地羡慕资本主义国家,有些人在同外国人交往中甚至不顾自己的国格和人格。这种情况必须引起我们的认真注意。我们一定要教育好我们的后一代,一定要从各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搞好我们的社会风气,打击那些严重败坏社会风气的恶劣行为。”这种心理使得民众很容易接受西方的思潮,因为“西方的就是好的”。[9](p177)二是怀疑心理。认同的一个最为基本的心理基础就是“信任”,最可怕的就是怀疑。受后现代主义思潮解构、怀疑等思想的影响,加之我们社会发展变化中诸如腐败等一些负面现实问题的影响,一些民众对党和国家有一定程度的怀疑、不信任,甚至有些人形成了“只要是官方的说法就是虚假的”的偏激认识和心理倾向。由此,党主流提出倡导什么时,他们往往就反对什么。而如果有人批判主流、批评权威,他们则往往很信任这种“批评和怀疑”。比如有学者曾研究过,青年大学生所追捧的所谓“思潮旗手”、“可爱”媒体、网络达人的一个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就是“一针见血”地批判主流。[10](p84-90)三是不满心理。社会思潮是人们利益诉求的表达。人们为什么要通过思潮这种形式来表达利益,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利益受损却又无人关注或无法满足,从而产生不满、愤恨,把一些本来是偏激的、不现实的思想观念当成自己的旗帜。几乎所有思潮背后都是人们的不满心理在做支撑。引领社会思潮时,也必须注意民众不满情绪的调节。

三是行为主体与生活场域构建。行为或践行的含义是易于理解的,它应是价值观真正确立的最终标志。但践行往往是价值观教育中被忽视了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些人认为价值观的问题达到认同就已经完成了。实际上,价值观是有说出来的价值观和做出来的价值观之分的。表达和认同一种价值观,未必真按照这种价值观行动。不按主体认同的价值观行动,这种价值观就没有最终真正成为主体的价值观。比如以“公平正义”为例,相信很多人都是认同的,都很向往“公平正义”,到处宣传、要求“公平正义”。但放到他们自己身上时往往就不按“公平正义”行事。若如此,这种价值观就还没有真正成为一个主体的价值观,顶多是说出来的价值观。所以,一个人说认同或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后,也可能不按其进行实践,甚至反而是按社会思潮的价值观念去行动。价值观不仅需要认同,更需要践行,需要指导和转化为行动。

民众是否能践行,固然要以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程度为基础,更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如果他们看到的社会现实不是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实践的,甚至反而是按照社会思潮的价值观念进行实践,那么,他们也很难在行为转化层面最终完成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从这个意义上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并不是教育体系自身就能彻底完成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的认同、践行作为氛围和基础。或者说他们需要更清晰地从国家这个大主体中更多地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际体现,看到社会思潮的不断消逝。正如有的学者强调的:“核心价值观当然要通过凝聚社会共识去规范公民的行为,但是这种共识的形成毕竟来源于对国家的认同,归根结底来源于对国家制度和国家精神的认同。因此,成功的核心价值观不是直接对于公民提出要求,而是通过塑造国家形象、彰显制度精神以获得国民的认同,并使之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11](p8)也就是说,当民众更多地从国家、社会中更多地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在转化成实践和现实,他们才能更好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清除社会思潮的影响。当然,民众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责任和能力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锋”。我们要积极与民众互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实际行为转化的良好“生活场域”。这既需要整个社会环境的优化,也需要通过行为引导、典型示范、社会激励等方式方法强化价值观念向行为的转化。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三个部分不是截然分开的,他们互相联系,形成一个引领的整体系统。认知主体、认同主体和践行主体实际上是一个主体的不同方面,认知是认同和践行的基础,认同是认知向行为转化的关键环节,践行是一个人价值观真正形成的根本标志。同样,理论场域不仅促进认知,而且也对认同、践行有基本的思想支撑作用;心理场域不仅促进认同,也是认知和行为的心理基础;践行不仅是实践的问题,也要以认知、认同为基础并反过来促进认知和认同。我们做出以上三个部分的区分,是为了我们更好地理解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引领的策略。实践中,这些三方面主体和三方面场域是互相交织、协同并进的。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陈秉公.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途径[J].政治学研究,2008,(6).

[3]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李亚员,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潮的规律及其应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3,(4).

[5]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4(1).

[6]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李亚员,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潮的规律及其应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3,(4).

[8]李建华.多元文化时代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社会思潮有效引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李亚员,杨晓慧.内生型大学生思潮的提出及其现状初探[J].中国青年研究,2013,(5).

[11]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张豫

G41

A

1003-8477(2017)02-0174-06

李亚员(1979—),男,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新情况新特点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2015M570280);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学生社会思潮的跟踪分析与有效引导对策研究”(1605108)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思潮场域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