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建构与理论镜鉴:马克思学术观及时代价值

2017-03-07 21:29杨尚昆
湖北社会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学术思想恩格斯马克思

杨尚昆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东广州 510900)

体系建构与理论镜鉴:马克思学术观及时代价值

杨尚昆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东广州 510900)

马克思对于学术研究的思想观点应给予高度重视和深度关切。学术理想、学术态度、研究方法和学术秉性构筑了马克思学术思想体系的整体图景。我国学术生态环境长期异化,学术治理刻不容缓。其具体路径是以马克思的学术观为理论镜鉴与价值导向,以“预防为主、教育与惩戒结合”为实施原则,积极构建以“教育引导、监督防控、立法管制”为主要举措的渐进性、梯级式新型治理机制。

马克思;学术思想;体系建构;时代价值

一直以来,学术界执着于对马克思学术著作的深入探索,而疏于对其学术思想的高度关注。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我国学术生态环境长期异化,学界不正之风愈演愈烈,急需马克思学术思想的理论回应与实践指南,亟待从马克思的学术思想中汲取教益,以优化学术氛围强化学术气场,从而系统地修复学术生态环境。

一、思想钩沉:马克思学术观的体系建构

在长期的理论创作和学术生涯中,马克思关于学术的思想观点渐成体系,臻于丰赡。学术理想、学术态度、研究方法和学术秉性构筑了马克思学术思想体系的整体图景。学术理想是马克思学术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学术态度是其立足点,研究方法是其支撑点,学术秉性是其制高点。从宏观上来看,其学术观呈现出科学性、完整性和实用性的显著特征。

(一)学术理想是马克思学术思想体系的出发点。搞清楚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的动因,是建构其学术思想体系的一个根本性的前提问题。从青年马克思的成长历程审视,学术理想是其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始发动力,是马克思学术思想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对于学术研究的热衷不是心血来潮,也非谋生需要和爱好使然,而是源于其内心的宏远追求。17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首发雏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1](p459)这是一位热血青年面向世界发出的铮铮宣言。马克思一直反对专门利己的择业趋向,认为“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1](p459)也许很多人都在嘲笑马克思的“高谈怪论”和幼稚迂腐,然而上下求索、岁月洗礼的马克思却愈发坚定志向:献身学术,以理论为武器与专制制度和宗教势力作斗争,为争取人民的自由和进步而奋斗。令人讶异的是,多年以后马克思依然固守初心矢志不渝。可以说,博士毕业是一个人事业发展的转捩点。但直面多种职业选择的马克思博士,对于收入高、地位高、生活质量高的律师、大学教师、报社主编以及政府公务员等不为所动,毅然而然走上了“最能为人类工作”的职业革命家道路。从马克思的一生来看,公而无私、服务人类正是对他的真实写照。

(二)学术态度是马克思学术思想体系的立足点。从一定程度而言,态度直接影响着人的决断和行为。马克思对于学术的态度主要表现为:可贵的质疑精神、强烈的批判意识和谦谨的学者之风。其一,质疑精神是马克思最为可贵的学术涵养。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便从不迷信权威、不膜拜大师。在对于人类文明成果的广泛涉猎中,马克思既是一位欣赏者更是一位质疑者。“怀疑一切”是他的座右铭。[2](p710)对于黑格尔、费尔巴哈、欧文等大家的作品他也始终抱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正基于此,马克思不断地通过阅读、查献、思考、分析,进而寻根究底挖掘到深埋着的真理的宝藏。其二,批判意识是马克思开山立派的制胜法宝。批判是对于质疑的升华,是对于权威的挑战。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从《共产党宣言》到《资本论》再到《哥达纲领批判》,“批判”是马克思论著的天然底色,贯穿着其思想发展的全程。“批判”是“破”与“立”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创新与创造的先声和前提。没有批判,就没有唯物主义的诞生,也不会有剩余价值的发现。其三,严谨谦虚是马克思一以贯之的治学之道。作为学者的马克思思维缜密、逻辑严谨。他决不允许一知半解,而是要透彻深入地了解研究对象的一切方面,直到把一切有关的内在联系弄清为止。对于得出的结论,他还要在反复地思考和无情的自我批判中去寻求进一步论证。[3](p14)恩格斯在致弗·雅·施穆伊洛夫的信中说,“在他没有完全弄清楚这一理论的所有结论以前,他坚决拒绝发表关于这一理论的任何材料。”即使在马克思早已超越黑格尔哲学的几十年后,他仍然对攻击黑格尔的人极为蔑视,并针锋相对发表声明:“我公开承认我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4](p112)享有博士学位的马克思与中学肄业的恩格斯结为至交,他认为恩格斯是“真正的百科全书”,而自己是“迟钝的”。他曾写信给恩格斯说,“首先,我对一切事物的理解是迟缓的,其次,我总是踏着你的脚印走。”[5](p604)《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分别送给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和著名社会学家斯宾塞一本。他们虽不懂马克思的学说,但马克思仍视其为重要学者。马克思非常尊崇达尔文,认为达尔文为马克思主义学说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而达尔文浑然不觉,并谢绝了马克思要将《资本论》第二卷献给他的动议。

(三)研究方法是马克思学术思想体系的支撑点。“方法掌握着研究的命运。”[6](p18)若无科学方法体系的有效支撑,马克思的学术思想必将沦为空谈。学语言读原著、做笔记做摘要、写心得写评论、独立思考抽象思维、拓宽领域广泛涉猎构成了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群系。其一,解读原著是马克思学术研究的首要方法。原著是作者原生态思想的呈现。恩格斯主张“要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7](p697)这首先就要过语言关。为了汲取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理论营养,马克思学习了英语;为了研究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家圣西门和傅立叶的思想作品,马克思学习了法语;为了写好《资本论》第二卷,五十多岁的马克思开始自学俄文。“我发现有必要认真学习一下俄文,因为在探讨土地问题时,就不可避免地要从原文材料中去研究俄国的土地所有制关系。”[8](p673)不到一年,他就能快速阅读俄国文学,熟悉了其历史和社会状况。此外,为了研究需要,马克思还掌握了希腊语、拉丁文、西班牙文等语种。其二,做笔记做摘要、写心得写评论是马克思学术研究的重要方法。马克思一生读书1500多种,所做的读书笔记与摘要有100余本,包括克罗茨纳赫笔记、柏林笔记、历史学笔记和人类学笔记。如:埃尔芬斯顿的《印度史》、博塔的《意大利人民史》、休谟的《英国史》及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等摘要。这些笔记摘要是马克思从所读书中摘录的论点和材料。但马克思是思想家不是“书呆子”,他常在页旁空白处写批语,读书笔记中时常夹杂着其体会和议论:或欣赏、或质疑、或反驳、或总结、或补充等等。这一段段简短的文字便成了后人发掘、研究马克思思想的佐证材料。[3](p342-344)此外,马克思还撰写了大量政治评论和学术评论。前者有:《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论犹太人问题》《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等;后者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贫困的哲学〉》等。其三,独立思考抽象思维是马克思学术研究的独特方法。自由思考、独立分析问题是马克思从小养成的习惯。读、想、写是马克思一生的学术研究模式。而这种“想”是一种理论扬弃,是一种自我超越,是一种精神拓跋。语言气势磅礴、分析立足史实、逻辑环环紧扣、结论凝练明确,《共产党宣言》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彰显出马克思的高度独创性。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没有独立思考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马克思认为,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具体是现实的起点,因而也是直观和表象的起点。通过切近深入的研究分析,人们从表象中的具体达到抽象。这时,它就是一个具有丰富规定和关系的总体了。应用这样的抽象于研究,在思维中导致具体的再现,使具体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表现为结果而非起点。[3](p172)其四,拓宽领域广泛涉猎是马克思学术研究的常规方法。马克思大学时期主攻法学专业,后对哲学、历史产生浓厚兴趣。由于革命工作和理论创作的需要,他又涉足于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等领域研究,学术眼界日趋开阔。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他的视野扩大到东方和美洲,读遍了征服墨西哥和秘鲁的书以及所能搜集到的关于印度、中亚、东南亚和中国的著作和记述。马克思还偏爱数学,甚至精研了数学史以熟悉大师们的成果,并写下大量札记。他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他从数学上计算了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他遗留了上千页的数学手稿,至今都具有研究价值。为了写作《资本论》,马克思不仅研究了英国、俄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发展情况,甚至涉及农业学、农业化学和植物学等,资料包括书刊、报纸、官方报告等。[3](p304-331)正是在多角度、宽领域、深层次的研究中,马克思越发得益于学科之间的交叉互补,其理论成果也渐至丰硕实用。

(四)学术秉性是马克思学术思想体系的制高点。秉性,即天性、本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独特品格。从整体论的观点出发考量,马克思的学术思想所集中映现的焦点便是其从事学术研究的天然习性——注重实用和永不知足。焦点是整个体系的制高点,也是起点和落点。

注重实用是马克思学术秉性的显著特点。其一,马克思素来反对脱离现实的浮夸阔论。青年黑格尔派成员结成一个“自由人”的小团体,经常投给《莱茵报》一些抽象玄虚充斥着激进论辩而又毫无实际内容的稿件。时任报社编辑的马克思不惜与之决裂而往往退掉他们的文章并建议其关注现实、少发空谈。他说,“如果一个有学问的人不愿意自己堕落,就绝不应该放弃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不应该像一条藏在乳酪里的蛆虫一样,逃避同时代人的社会斗争与政治斗争。”[9](p187)其二,马克思不是蛰居书房专啃书本的书呆子,一向主张理论联系实际,使学术活动自觉地从属于政治事业(尽管他不会为了政治信念去歪曲学术结论)。他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0](p57)改变世界要求学术理论服务于社会实践。他热情地参加政治活动,把自己首先看作是为无产阶级解放而斗争的战士。为此,他不得不和“为学术而学术”的“自由派”代表库格曼分道扬镳。因为库格曼企图劝说他放弃一切政治宣传,集中精力著述《资本论》。其三,马克思致力于将学术理论跟群众政治运动、无产阶级解放相结合:“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11](p467)从捍卫新闻出版自由到莱茵报主编,从改组正义者同盟到创建第一国际,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资本论》的完成,从学者到革命者,从理论家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导师,“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12](p776)

永不知足是马克思学术秉性的突出亮点。其一,马克思对于学术研究“过于苛刻”。他绝不允许对研究对象一知半解而信口胡言,总是不断地将写作停下来,重新阅读、思考、分析,不达尽善尽美绝不让成果面世。仅是《资本论》第一卷的告竣马克思便耗费了20余年。这种无止境的研究耽误了太多时间。当马克思“指责”恩格斯爱好广泛为人类工作分散精力之时,恩格斯回敬说:“我倒很乐意烧掉那些关于农业情况的俄文书刊,这些书多年来使你不能写完《资本论》!”其二,病魔缠身也未能阻挡马克思研究学术的步伐。马克思长期在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图书室里“朝九晚七”地查资料、做摘要、写著作,回家后也是通宵达旦。这给他带来了头疼、失眠、牙疼、肝病、眼病、风湿、肺炎以及痔疮等。即使在患病休养期间,他还请人为他口授文章以及学习外语、研究历史等。直到溘然辞世,他的书桌上还摆放着正在修改的手稿。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对马克思一生最好的诠释。其三,永不知足的探索精神注定了马克思的思想永恒。无论是发表报刊时评还是在为构思宏大的经济学巨著做准备,无论是起草革命纲领还是与论敌展开辩驳,马克思都要研究与之相关的所有资料。这种研究又总是从一个问题拓展到另一个问题,从一个领域扩大到另一个领域,永不知足。恩格斯说,马克思不把世界上的书读完,他是不会动手下笔的。“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是数学领域,都有独到发现,这样的领域很多,而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12](p776)马克思能成为“百科全书”、“千年思想家”,于此可见一斑。

二、异化之困:学术生态环境的现实窘况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学术深陷异化困境,这对教育界、思想界及社会各界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1.学术主体功利化。学术主体指的是以高等院校教学、研究和管理人员以及社会科研机构工作者为主要对象的职业化、专业化群体。商品经济的发展、学术评价的僵化和职称评审的需要使得学术主体被利益卷入的程度日益加深,抄袭、造假、低水平重复、篡改他人研究成果等现象司空见惯,高校“行政化”的运行机制更是直接催生了“三奔一荒”的奇特景观——奔钱、奔官、奔项目,荒学术。高贵的学术日渐沦为名利的奴隶,部分学人也甘心领受金钱魔杖的驱使。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3](p82)诚然,合理的利益诉求应得到肯定,而“被异化”的过分私利自当遭受谴责。如此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是学术自身发展的“硬伤”和“路障”,必然把学术引至迷途。

2.学术文风虚幻化。文风是文章写作中某种倾向性的社会风气及作者语言运用的综合反映。现今不少文章不仅行文模式程序化、原创观点缺乏,且语言表达晦涩难懂、故作高深,令人读而生厌。马克思曾指出,“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0](p56)学术的价值诉求和神圣使命在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高深理论浅显化,把科学知识大众化,而不能堕落为小众化的“圈子文化”。通俗易懂而又不失严谨、讲究文采而又颇具美感的文风才能贴近受众民心。

3.学术成果商品化。学术性成果形式一般为论文、专著、调研报告等,尤以论文为主。晋升职称的硬性要求与杂志期刊的有限性以及高级别刊物的资源稀缺构成了矛盾的综合体,由此直接导致了学术成果的商品化甚至产业化发展趋势,广大学人的智慧和心血凝结而成的果实不得不被市场的供求关系左右命运,简言之,就是“被商品化和货币化”。当学者丧失基本尊严的时候,学术的神圣势必受到质疑,学术的前景定然归于黯淡。

三、治理进路:马克思学术观的时代镜鉴

当前,学术环境日益恶化,学术治理刻不容缓。其具体路径应以马克思的学术观为理论镜鉴与价值导向,以“预防为主、教育与惩戒结合”为实施原则,从微观和宏观层面着力推进,积极构建以“教育引导、监督防控、立法管制”为主要举措的渐进性、梯级式新型治理机制。

1.微观上看,学术主体的内省律己是实现学术治理的内在要求。对于学术环境的科学矫治要首先从“本源”着手,即学术主体的内省律己。从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审视,学术主体的一切学术活动均发自内心,而外在因素只能对其施加影响并不能予以支配。离开了学术主体的内省律己来讨论学术治理问题必然归于空谈。内省律己是道德范畴的基本要求。道德需要是学术人格的高尚追求。作为“学术圣徒”的马克思为我们树立了学术楷模的光辉形象,广大学人当积极参照以此为镜。

第一,敬畏学术,正视功利。学术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追求,不能作为攫取功名利禄的工具。马克思一生总是反复强调,创作“是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目的不是为了付印”获取稿酬。学术主体要主动摆脱名缰利锁的羁绊,挖掘学术资源,探索真理真知。

第二,严格自律,坚守底线。作为有起码学术修养的作者,不能剽窃别人论文或观点,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懂得合理引用。剽窃是马克思最为痛恨的伎俩行径。他曾点名批评马尔萨斯是伪君子,“为了卑鄙的目的,在科学领域内伪造结论”,把玩“他那无耻的熟练的剽窃手艺。”

第三,倡导原创,注重实用。“前沿、创新、预见、科学”构成了原创意蕴表达的关键词集群。学术主体要自觉担当原创使命,切忌“偷梁换柱、巧取豪夺”。学术应与世情、国情、民情及社情接轨,致力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改造世界、造福社会和解放人类是马克思学术研究的本质和目的。“他发表的演说简洁而有条理,逻辑性很强;他绝不浪费笔墨,一字一句都有深刻涵义,都是整个论据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马克思身上嗅不到一点空想家的气息。”[14](p7)

2.宏观上看,学术生态的系统修复是实现学术治理的根本举措。学术生态环境的修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切中积弊循序渐进,需政府主导顶层设计,从教育引导、监督防控、立法管制等多管齐下全面开展。

第一,教育引导是修复学术生态系统的首要措施。马克思的学术思想博大精深,学术品格令人景仰。学校要高度重视,从专业修养与职业素养的角度出发,开设专门的学术道德教育课,聘请德艺双馨者执教,系统性地讲解马克思的学术观,充分开掘其时代价值。要建立教学、科研及管理人员学术诚信记录档案,在岗位聘用、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课题立项、人才计划、评优奖励中强化学术诚信考核。以学术道德为首要考量标准,实行一票否决制。各级学校要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整个教育教学规划体系中并凸显出来。

第二,监督防控是修复学术生态系统的必要措施。为了规范学术秩序维护学术诚信,教育部于2014年10月9日和2016年6月16日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红七条)与《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旨在对于数据造假、捏造事实、滥用学术资源等不端行为进行警示防控并阻遏蔓延。应建立综合性的官方曝光网站,各个期刊杂志社也要建立专属曝光台,对于藏污纳垢的学术不端行为要“放在阳光下暴晒”,接受公众的监督和批评;建立全国性的第三方学术监督投诉机构,对于学术评价机构的低水平办刊、违规处理稿件等进行监管,学术主体也可就自身的学术主张和不公平对待提出异议,对侵犯自身学术成果的行为进行举报,对学术评价机构的渎职或不作为进行投诉。

第三,立法管制是修复学术生态系统的终极措施。学术腐败流弊深远,是严重的腐败形式和社会倒退。从根本而论,其殃及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思想传承和精神文明。学术主体、学术评价机构等的学术行为方式、权利与义务等亟待专项的立法保障和管制。在中国现行的《宪法》《著作权法》《高等教育法》和《教师法》中关于学术腐败惩处的法条尚未可见。探索“学术行为法律法规体系框架”的时机已经成熟,这是逻辑和现实的必然。当学术被关进法律的“铁笼”之中,学术腐败才会逐渐消退,学术主体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张光明,罗传芳.马克思传[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6][苏联]巴甫洛夫.巴甫洛夫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9]汪培伦.马克思箴言[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间的普罗米修斯——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之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 张晓予

D648.1

A

1003-8477(2017)01-0019-05

杨尚昆(1978—),男,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思政部讲师,法学博士。

2016年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特色创新项目;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经费资助“马克思学术观的当代价值应用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学术思想恩格斯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张道一学术思想研究》简介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陈阳春研究员学术思想略论
方慎盦及其学术思想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