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下高校生态文化培育的路径探究*

2017-03-09 23:57张斌斌
关键词:培育理念绿色

张斌斌

(湖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绿色发展理念下高校生态文化培育的路径探究*

张斌斌

(湖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绿色发展理念是一场从认识论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性变革,其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需要新的文化形态与之适应。大学生是实现“两个百年”梦想的主力军,是未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中坚力量。培育高校生态文化,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是时代的诉求、历史的必然。目前高校生态文化培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在于学生、学校、社会的生态缺失。突破困境,需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需要推进高校发展模式创新,确立“生态人”培育目标;需要重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绿色发展理念;高校生态文化;路径探究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诉求也不断提升。自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作为“五位一体”建设目标提出后,“生态文明”这一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党和政府的各类文件中,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也逐步深入人心。据2014环保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公民对国家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高度认同[1]。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并将“绿色化”纳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五化同步”协同推进之中。同年9月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通过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使人们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理念,养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观与生活观。是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将“绿色”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应积极主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扛起生态文化培育这面大旗,将培育生态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增强生态教育的实效性,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一、绿色发展理念与高校生态文化培育的逻辑关系

(一)绿色发展理念及其哲学基础

理念是指人们对事物的一般观点、看法和信念[2],发展理念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发展方式的认识、看法及其具体运用。绿色发展理念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改革进入深水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加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立足于破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性”难题,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树立的一种新发展理念。其摒弃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及对发展目标的科学设定。绿色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关系为逻辑起点,其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就现阶段而言,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就是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树立生命共同体理念。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中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立足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3]。自然界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至于死亡而必须与之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4]161。同时,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自然的存在物,在人的身上存在着各种自然的属性,“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4]209。这说明人与自然是互相依存、息息相关、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中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辩证统一的思想。生态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发展方式问题,发展中的问题还得依靠发展来解决。掌握发展的辩证法,“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在本质上并不矛盾。加强生态保护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经济发展又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关键在于发展理念的转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对立统一中,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持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一定条件下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生态保护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树立生命共同体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中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是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思想。人与自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这里的人、自然都不是抽象的,“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4]220。在实践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了“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在对黑格尔、费尔巴哈自然观批判基础上的超越和发展,无论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力量还是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都没看到人类发展(社会历史)与自然发展(自然历史)的统一。“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个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5]20生命共同体理念体现的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出发,避免了发展路线的片面、极端。

(二)生态文化的内涵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关于“文化”的概念十分丰富,针对本文研究的特定对象,笔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着手来理解文化的概念。“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会导致土地荒芜”[6],这里马克思从人与自然关系出发,表明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的方式。“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5]43,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并决定了新一代人的生活条件,说明文化具有传承性。结合以上分析,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考察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人类在具体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伴随人类历史发展不断变化并能随着代际遗传而传承的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类在自然界生存、享受和发展的一种特殊方式,是物质、社会和精神三个方面的总和[7]。

生态文化概念源自西方环境教育理论,所谓生态文化是指人们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保护生态平衡、追求“天人合一”的活动成果,也包含着人与自然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生活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生态文化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物质形态层次,即自然界所创造和拥有的物质财富,这个层次是基础与前提;二是制度形态层次,如环境保护的法规条例,这个层次是保障;三是精神形态层次,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等,这个层次是动力。

(三)绿色发展理念与高校生态文化培育的辩证关系

绿色发展理念与高校生态文化培育辩证统一,绿色发展理念要求高校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生态文化培育有利于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社会的树立与践行。

一方面,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未来一段时间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是立足于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困境而作出的科学研判,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其发展理念也必须随着社会发展理念的转变而转变,生态文化培育是高校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通过生态文化培育,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增强科学的生态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态情感、培养坚定的生态信念、规范自己的生态行为。另一方面,高校生态文化培育会极大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青年群体中最富知识、最有创造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大学生,是未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主力军。据《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显示,2015年2 856所各类高校的在校生规模达3 700万[8],以4年为一个培养周期计算,到“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约有1.5亿青年完成学业走向社会,到“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这些人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态素养直接影响着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的效果,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二、绿色发展理念下高校生态文化培育的现实困境

文化的积淀是一个历史的实践过程,高校生态文化培育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目前高校生态文化建设还不能达到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学校、社会三个层面的生态缺失所致。

(一)学生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未树立

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是指人们能够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关系,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在日常的生产生活过程中能够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作出顺应、保护、尊重自然的抉择。受校内外各方面因素影响,高校学生还未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生态意识淡薄。生态意识是生态认识、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感、生态法治意识的综合。生态认知是生态意识的基础与前提,由于生态教育的缺失,学生的生态认知存在许多先天的不足。他们没有认识到自然的内在价值,没有意识到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缺乏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因此,他们在日常行为中,总以自我为中心,凌驾于自然之上,而不是把自己当作自然界中普通的一员、当作整个生物链中的一环,陷入了“人类中心”的泥潭却不自知。生态认知的不足会直接导致生态忧患意识的不足。不能认识到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对人类自身生存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威胁,不能从整体和全局来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会做出许多利己不利人、利己不利自然、利己不利社会的事,到最后于人于己都不利。生态忧患意识的不足会产生生态责任感的缺失。不能对生态问题产生深刻的认识,不能对生态危机作出敏锐的反应,也就不会产生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能形成“生态保护,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认知不足也导致生态法治意识的缺乏。一方面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不能正确地约束自己,进而触犯法律的底线;另一方面,遇到自身生态权利被侵犯时,维权意识淡薄。

另一方面是消费观念的非理性化。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愚昧的年头[9]。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100多年前写下的名篇依然启示着当下。生活在今天这个伟大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无疑是幸福的。他们所面对的是物质与精神生活都非常丰富的社会,再加上大多数人是独生子女,从小家长对他们的消费需求一般都会尽力满足,这也养成了他们“消费至上”的非理性消费观念,超前消费、攀比消费、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在高校盛行。他们还未步入社会,不能体会到劳动创造出价值的艰辛与不易,消费全靠家人负担,在他们潜意识里形成了“反正总会有人为我买单”的思想,产生了消费依赖和消费惯性。近年来,高校各种“校园贷”事件频发,双“十一”过后校园快递点排起“长龙”拿快递,部分高校食堂开设了“高档窗口”等,都反映出了高校学生消费观念的非理性化。

目前,高校学生生态意识、消费观念与绿色发展理念还不相适,学生正确生态价值观的缺失是高校生态文化培育的现实困境。

(二)学校生态德育体系未建立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高校德育的内涵由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领域,但高校现行生态德育体系与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相去甚远。其一是,生态德育的课程体系未建立。课程体系是高校生态德育的基本前提和保障。目前我国只有少数以农林为学科优势的高校开设了生态文明教育通识课程,只有少数与环境相关专业的学生接触到了生态学等专业课程;更多的高校则只是利用一些课程中与生态环保内容相关的章节,才提及生态德育,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生态法规章节、“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生态文明”主题等。其二是,生态德育的教学体系未建立。没有完善的课程体系就谈不上完善的教学体系。德育原本就需要所有老师参与,生态德育同样如此。但目前高校许多老师存在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在他们眼中,只要学生把专业知识学扎实了,其它的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部分教授“两课”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眼中,只要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处理好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就行,哪还管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师的生态素养直接影响着整个生态教学过程的效果,受制于学科壁垒和专业细化,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对生态危机现象的本质认识,也就很难将生态德育贯穿其整个教学过程。其三是,生态德育的实践体系缺乏。与传统德育的困境一样,生态德育也存在“知易行难”“知而不行”等知行不一现象。讲的再多、学的再深,不去践行都是竹篮打水,到最后只能是一场空。目前大部分高校只能通过一些志愿者活动、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生态体验,生态实践的平台与载体极其匮乏。

无教材、无课程、缺实践平台,生态德育处境尴尬:“第一课堂”没有自己的位置,“第二课堂”的开展也捉襟见肘。生态德育在许多高校成了可有可无的“附属品”,有的甚至连“附属品”的地位都没有。目前,高校生态德育体系还不能达到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学校生态缺失是高校生态文化培育的现实困境。

(三)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未形成

高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高校生态文化的培育受整个社会生态氛围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无论是认识高度、实践深度还是推进力度都前所未有,人们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也表示高度认同。但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因受到我国历史发展条件及对发展认识水平的限制,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还未在全社会形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著名环境科学家曲格平教授曾指出:环境保护靠宣传教育起家,也要靠宣传教育发展。公众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度、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度以及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态环境宣传教育的高度、深度和广度[1]。目前,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虽然得到了加强,但并没有形成体系。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丰富,但宣传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却存在“大一统”,不能针对特定的群体进行精准传播;生态宣传多以公益性质出现,环保部门作为主体机构难以承担起全社会的宣传教育职责,在宣传教育的人、财、物方面难以得到长效的保障。长期以来,我国环保工作都是政府主导型,生态宣传教育模式也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公众看的多、听的多、接受的多,而参与的少,同时,不仅公众参与度低,部门参与度也不高,以为生态宣传工作只是环保部门的职责。生态宣传的参与、协作机制缺乏。

二是社会生活方式的非“绿色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整个社会氛围的具体表现,受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在日常的衣、食、住、行、游等方面还未实现“绿色化”,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未在全社会成为主流与时尚。在“衣”上,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衣服已经远远超越其原本遮体与御寒的功能,加之网络购物的便利化,许多人的衣柜已经“不堪重负”。受某些所谓“成功学”等“心灵鸡汤”文章的影响,在冲动性购买的诱导下,他们的衣柜“永远少了一件衣服”。在“食”上,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食物的稀有、食用方式的奇特来追求感官上的刺激,点餐不按量、按需,而讲究排场、面子。在各种“养生学”的盛行之下,人们似乎又开始“返璞归真”,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转而集体走向大自然,“发掘”各种野草、野菜,造成更大的浪费和破坏。在“住”上,不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一味向大海、湖泊、河流要空间,搞大开发、大拆迁、大建设。在“行”上,习惯以车代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还未形成市场。在“游”方面,许多景区游客走后一片狼藉,随意采摘花朵、翻越护栏到花丛中摄影留念、随意投喂动物致其死亡等等,都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的非“绿色化”。

目前,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还未达到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社会氛围对高校文化建设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社会生态缺失是高校生态文化培育的现实困境。

三、绿色发展理念下高校生态文化培育的路径选择

到“十三五”规划完成的2020年,刚好是实现“第一个百年”梦想的时间节点,“中国梦”不仅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梦,更是中国美丽的梦。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0]。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最高学府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应主动回应时代发展的诉求,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突破生态文化培育的现实困境。

(一)加强生态意识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5]72生态意识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结合学生日常实际生活,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理念,唤醒他们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忧患意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从“自我”中走出来,关注、关心、关爱自然环境。具体来说,高校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就是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生态认知、良好的生态情感、坚定的生态信念的培育,锤炼学生的生态意志品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要通过生态认知教育,让学生明确自然的内在价值。与人类追求自己的价值活动一样,自然界也有其自身的权利与运行的规律,这就是其内在价值。要教育引导学生在寻求自身权益得到满足时,充分考虑自然界的“感受”与承载能力,尊重其发展的规律。与此同时,还要培育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一方面要告诉他们,自然界为我们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让他们认识到自然的重要性,对其加以爱护;另一方面,要通过一系列生态体验活动,让他们到大江南北的风景名胜区感受自然秀美的风景,使他们对优美的生态环境由衷地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在此过程中,要让他们对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热爱自然产生坚定的信念,无论何时何地、处于何种境地都能对自然产生“感到对的情感”[11]。不仅如此,还要在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时刻提醒与监督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健康环保的习惯,通过日常的行为实践来锤炼学生的生态意志品质。比如,不因图一时方便而使用一次性餐具,节约用电、用水、用纸,使用环保文具,重复利用书籍,爱护校园环境等。特别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不攀比、不奢侈、不炫耀、不冲动,弘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面对消费诱惑能够保持理性的定力。

学生是高校生态文化培育的主体,也是高校生态文化的创造者。通过科学的生态认知、良好的生态情感、坚定的生态信念的培育,让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再在日常行为习惯中锤炼其生态意志品质,使其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是高校生态文化培育的重要路径。

(二)推进高校发展模式创新,确立“生态人”培育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0]这是第一次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我国教育发展战略方针的深刻阐述,为我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新形势下,面对我国生态环境所出现的危机,高校应创新发展模式,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培育“生态人”纳入人才培养目标。“生态人”是具有真、善、美价值理念的人。所谓真,即认知上的求真,能够遵从自然生态规律,辩证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谓善,即意志上的向善,以善的心态对自然万物;所谓美,即情感上的乐观,热爱欣赏自然中一切美的事物,富有生态审美情趣[12]。

推进高校发展模式创新,首先是管理模式创新。一方面在校园的基建和硬件设置上,要通过合理规划让校园在建筑布局、绿化、人文景观等方面都能给人以美的感受,选择使用节能环保的设施设备;另一方面学校各职能部门在日常的行政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生态人”的培育也需要有“生态化”的管理模式。其次是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过程是教育的基本环节,高校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态育人的部分,给培育“生态人”留出空间。建议高校把有关生态文明理论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在全校开设,普及学生的生态知识,提升其生态修养。要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积极创建生态课堂。如果说创新教学模式是开辟生态教育的“第一课堂”的话,那么引导学生参与生态实践,创新生态实践模式则是开辟生态教育的“第二课堂”。“生态人”的培育不仅需要理论,更需要实践。要充分利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通过野外实习、志愿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形式,开展生态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锤炼中树立“生态人”的价值目标。

发展模式是发展理念的具体表现,一所高校的发展理念与其校园文化的积淀密切相关,有怎样的发展理念就会形成怎样的校园文化,同时,树立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会培育出什么样的人。创新高校发展模式,确立“生态人”培育目标,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高校生态文化培育的重要路径。

(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生态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化培育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我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天人合一”“和而不同”“道法自然”等思想对校园生态文化培育具有重要启示,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形成生态氛围突出的校园文化。

方克立先生曾指出:面对着困扰当今人类的两大难题——生态破坏与文明冲突,古老的中国哲学早已为此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智慧成果,或者说其中早已蕴含着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正确思想,这就是“天人合一”与“和而不同”[13]。首先,“天人合一”思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的运行规律。“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不违农时,谷物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这些论述都提醒学生在能动改造自然过程中,要遵循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其次,“天人合一”思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无论是儒家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孟子·梁惠王》),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庄子·齐物论》),都反映出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生命共同体,要教育引导学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最后,“和而不同”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处世之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生态问题虽然表现出来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其实质却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内在反映。生态文化是一种包容的文化、尊重差异的文化,高校要教育引导学生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时,能够摒弃“自我中心主义”,多进行换位思考,尊重自然,尊重他人的感受。“一切本质的和伟大的东西都只有从人有个家并且在一个传统中生了根中产生出来。”[14]校园生态文化的培育,应该回归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从中汲取养分。

高校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使高校形成生态氛围突出的校园文化,进而让高校良好的生态文化对全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产生积极作用,反过来,全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又对高校生态文化的培育产生积极推动。因此,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生态文化培育的重要路径。

绿色发展理念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大势所趋,是一场从认识论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性变革。生态文化是人类在经历自然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后,正在不断壮大和崛起的新文化形态[15]。马克思恩格斯告诫我们:文明如果是自发的发展,留给人类自己的只是荒漠。现代文明发展的出路在于我们能否吸取前人的教训,化解人与自然的危机,走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文化是文明的具体过程,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生态文化的培育。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和传承文化的阵地,对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6]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两个百年”梦想的主力军,是未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中坚力量,培育高校生态文化,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是时代的诉求、历史的必然。

[1] 环保部宣教司.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N].中国环境报,2014-03-24.

[2] 廖福霖,等.建设美丽中国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64.

[3] 恩格斯.反杜林论[M]∥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39.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 马克思.马克思致恩格斯[M]∥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7] 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327-329.

[8]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摘要)[N].中国教育报,2016-04-08.

[9] 狄更斯.双城记[M].石永礼,赵文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1.

[10]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11] 吴潜涛.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J].教学与研究,2011(4):45-48.

[12] 张斌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其现实价值分析[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67.

[13] 方克立.“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J].社会科学战线,2003(4):207.

[14]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1305.

[15] 余谋昌.生态文化是一种新文化[J].长白学刊,2005(1):99-104.

[16]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责任编辑 龚 勤)

On Ways of Cultivating Ecological Culture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ZHANGBinbi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Hubei Normal University,Huangshi Hubei 435002)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whose philosophy is based on the Marxist ecology, is a historical change in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And new culture form is required to adapt to the new concept of development,green development.University students are the main force in achieving the "The Two Centennial Goals" and the backbone in the practice of green development.So cultivating ecological culture in universities and facilitating university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ecological value are the demand of the times. However,the lack of ecological development awareness in students,universities and society prevails.To solve the problem,we need to raise university students' ecological awareness and help them develop correct ecological values;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mode and set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ecological person";attach much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advocate ecological though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ecological culture in universities;ways exploration

10.3969/j.ISSN.2095-4662.2017.04.013

2016-12-05

湖北师范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SZB10。

张斌斌,助教,硕士。

G641

A

2095-4662(2017)04-0070-07

猜你喜欢
培育理念绿色
绿色低碳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