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生视角

2017-03-12 20:14刘向军姜永建
关键词:转型期大众化民生

刘向军, 姜永建

(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社会转型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生视角

刘向军, 姜永建

(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利益归根结底是人类行为选择的根本动机。马克思主义公开申明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最有可能实现大众化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实现大众化的过程,也就是致力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不断实现和满足的过程。在社会转型期,改善民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民生领域存在少数党员行为失范、宣传教育工作低效和民意表达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严峻挑战。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宗旨意识,抵制不良行为;推行理论政策化,防止主义悬空;提高宣传实效性,澄清认识误区;推进理论创新,破解现实困境。这些对策对于顺利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生;社会转型期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在21世纪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工程。这一工程旨在使马克思主义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理解、接受和认同,最终内化为信仰,成为今后社会实践的行动指南。但是在推进过程中,很多理论工作者往往把其单纯视为思想认识问题,忽视从满足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角度进行考量。社会转型期一系列民生问题的出现,致使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立场产生怀疑,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顺利推进。因此,在社会转型期应及时转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念,从单纯注重思想认识转向综合考量认识和利益,消除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和误解,显得尤为迫切。民生是社会转型期人民群众利益的代名词。因而,立足民生视角,寻找问题,弥补不足,对于在社会转型期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转型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民生的关系

(一)利益的满足是人类进行一切活动的根本动机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M]∥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要想发现人类历史进程的一般规律,关键“要去探究那些……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5-256.。要搞清这一问题,必然涉及对人的分析和研究。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围绕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存在和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分析,形成了独特的人本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研究的人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人,而是现实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但另一方面,马克思又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第一个需要确认的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6.在马克思看来,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综合体,自然性是社会性的基础,不能离开人的自然性空谈社会性。而社会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主要体现在它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所在。“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3.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追求利益和需求的满足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也是人性的最终目的。离开了利益,人的一切活动和行为都是不现实的。

(二)只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实现大众化

立场问题是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要正视和回答的首要问题,是这种理论体系的根基和落脚点。应当说,人类社会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所产生的一切理论都具有阶级性,都在不同程度反映了相关阶级在那个时代条件下的一些利益诉求和现实需求,没有阶级立场的理论是不存在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M]∥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可见,马克思强调利益在思想认同上的重要作用。同时,任何一种理论要实现其价值,完成其历史使命,都要经历一个掌握群众的过程,即大众化的过程。这是因为“理论都不是大众自发活动的产物,而是少数理论家精神劳作的产品。如果不经过一番大众化的工作,即使客观上反映了大众的利益和诉求,也未必能为大众所理解”*陶德麟.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J].红旗文稿,2010(2):4-7 .。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一切理论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有阶级立场,也不在于是否需要大众化,而在于理论所维护或代表的群众的范围具有其他理论无可比拟的宽广性和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宣称:“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1.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决定了它是最有可能实现大众化的理论。

(三)改善民生是社会转型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利益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理论要赢得人民群众,必须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有联系。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以代表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全人类的利益、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然而,人民群众对任何一种理论是否代表自身利益的判断,归根结底不是停留在“口头承诺”的层面,而是看它最终实践的结果。大众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实现最终取决于这种理论对人民切身利益的满足程度。正如邓小平所说:“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邓小平.社会主义首先要解放生产力[M]∥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4.,还要“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M]∥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群体之间在利益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分化。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群体,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利益需求被长期挤占;与之相对应的是,占人口少数的新兴资本集体和社会精英集团,则成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大受益群体,垄断着“分散的霸权”,在社会中处于强势地位。长此以往,两极分化不断加剧,势必削弱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理论若失去了吸引力和感召力,还谈何大众化?另外,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变化太快,人们的思想变化也很快,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样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的观念受到挑战,以个人为中心的利益格局和观念不断强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图依旧沿用过去纯意识形态灌输和宣教的方式方法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恐怕很难产生实效。人民认同、接受马克思主义,不是因为过去获得或者将来可能获得的利益,更非抽象的利益,而是因为眼下的、具体的利益。当前,民生正是人民群众眼下的、具体的利益的代名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跳出纯意识形态建构的思维方式,更多地从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问题入手,才能使人民群众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和追求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信仰主动地结合起来。否则,脱离了民生实践,再好的理论也只是一纸空谈。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对利益的追求和满足是人类进行一切活动的根本动机,这是人的本性所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想不断向前推进,必须着眼于关心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在社会转型期,广大人民群众由于承受的生存压力相对较大,决定了较之抽象的“主义”,他们对与家庭生计相关的具体物质利益和基本生活资料的获得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要求*彭正德.民生政治:一种农民政治认同机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3):126-131.。因此,改善民生是社会转型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二、社会转型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障碍

(一)少数党员干部思想行为失范

一种理论能否实现大众化,除了取决于理论自身是否彻底以外,还与这种理论的宣传者和践行者,即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有着密切联系。党员干部是党的理论的宣传者和落实者,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带头人,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能够发挥表率作用,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广大党员的信仰是坚定的,理想是崇高的。但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文化鱼龙混杂、蜂拥而至,竞相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冲击和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受此影响,少数党员干部患上了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的“软骨病”。作为信仰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示范者——党员干部却在某些领域变成了“失范者”,特别是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问题尤为突出。首先,宗旨意识淡薄。在少数党员干部眼中,马克思主义根本不是什么信仰,只是他们谋取私利的工具;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根本不需要践行,只是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他们口头上念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正经,实际想的和行的却是“当官发财做老爷”的歪经。在工作中官僚主义气息浓厚,只对上、不对下,千方百计迎合上级领导、讨取领导欢心,而对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疾苦不闻不问。其次,功利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盛行。少数党员干部政绩观扭曲,唯GDP论英雄,热衷于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而对于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却缺乏热情。还有些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淡薄,无视甚至否定党和国家的民生方针和政策,公开与党中央唱反调,另起炉灶,自搞一套。更有甚者,违规挪用甚至侵吞民生专款,滋生腐败问题。

党员干部代表的是党的形象。尽管上述问题仅仅发生在个别党员干部身上,但它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特别是在民生领域,这种消极影响就更为恶劣,不仅有损人民群众的利益,抹黑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而且严重削弱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

(二)宣传教育工作低效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是成熟的政党维护阶级统治和执政地位的重要手段。宣传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广泛传播和普及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理论并使其最终为广大群众所理解、认同和掌握。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博大精深决定了它更需要借助宣传普及才能最终实现大众化。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转型期的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在促进人类文化发展进步的同时,一些别有用心的社会思潮,借“文化交流”之名,行“否定马克思主义”之实,使人民群众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认识陷入极大误区。而当前部分理论宣传工作者自身存在的不足所导致的宣传教育工作的低效则间接加剧了人们的误判,严重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首先,部分理论宣传工作者对生活世界缺乏关注。马克思主义不是束之高阁的书斋学问,而是变革世界的强大武器。部分理论宣传工作者视马克思主义为少数精英的专属,钟情于体系建构和纯学术研究,而对于生活世界中的现实问题却漠不关心,“体系情结”遮蔽了“问题意识”,致使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伟大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陷入远离生活、脱离大众的窘境。其次,部分理论宣传工作者能力和素质亟待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项重大的人文社会工程,不可能脱离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自发实现。相反,它迫切需要大批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理论宣传工作者的有效推进。而当前,部分宣传工作者在语言表达能力、理论基础和心理素质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他们既难以适时地将党和政府的民生方针和政策向群众作通俗易懂的阐述,消除群众的理论盲点;也无法及时解答群众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排解群众的实际困惑;又不能正确把握群众的思想状况,有效疏导群众的不满情绪。最后,部分理论宣传工作者存在官僚主义作风。“部分理论宣传工作者习惯以‘党八股’式的官方话语,以高度抽象的理论宣教内容,以‘理论家’‘宣教者’的显赫身份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姜永建,刘向军.从民生视角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因素[J].理论界,2014(11):8-12.,既不考虑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有限、文化水平不高的特点,也不关注人民群众掌握了多少、消化了多少的宣教效果;既不善于采用讲故事、举实例、摆事实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灵活形式,也不注重以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为切入点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方法,致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民意表达机制不健全

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切身物质利益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政策化。理论本身不能直接解决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问题,只有将理论落地,具体化为党和政府的各项民生政策,继而通过政策的落实,才能增进人民群众对理论的接受和认同。党和政府制定各项民生政策的基本依据是民意,而民意作为人民群众提出的诉求,大多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因此,“政策是否反映公众的需求和意愿,并不取决于决策者的愿望,更不取决于决策者的自我宣示,而首先取决于是否存在一套通畅地传递民意的表达机制和体现民意的决策机制”*俞可平.民主还是民粹——中国的民意政治[J].南国学术,2014(1):31-41.。

实事求是地讲,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党和政府对民意的重视不断加强,民意对党和政府决策的影响也日益增大。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的民意表达机制还很不健全。首先,民意表达渠道不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是衡量公民政治参与程度的有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在拓宽民意表达渠道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逐步形成了以“两会”、内参、信访、网络等为主体的多样化的民意表达渠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往往很少有机会通过上述渠道来表达自己在民生领域的意愿和诉求。其次,民意表达缺乏法律保障。新闻和结社自由是民意表达的基础,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保护。尽管宪法规定中国公民具有新闻和结社自由权,但却没有这方面的专门法律,导致人民群众的言论表达权不时受到官员的公然侵犯。个别官员,表面上鼓励群众积极发声谏言,实际上如果人民群众说了实话,讲了真话,特别是让他们不满意、感到很没面子的话后,就开始实施打击报复,人民群众的表达权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再次,民意表达反馈不及时甚至是没有反馈。群众利益无小事,高效的反馈机制是落实民意的关键。而有关部门对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和提出的民生诉求缺乏重视,常常反馈不及时甚至根本没有反馈,致使民意表达流于形式。最后,民意表达秩序不规范。部分群众借助微博、微信、QQ等网络虚拟平台,肆意发泄自己生活中的不满情绪,甚至散布反动言论,煽动网民情绪,破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结果不但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利益,还给国家和他人利益带来损害。民意表达机制不健全造成人民群众不满情绪积聚,对党和政府公信力产生怀疑,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不信任。

三、社会转型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方法

(一)增强宗旨意识,抵制不良行为

“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M]∥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7.人民群众对于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了解、考量和评价主要有两个渠道。一部分是通过党的各级宣传部门的宣传,更多的则是通过他们身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实际行动。因此,相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全党的表率,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恪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首先,坚定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党员干部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和忠实践行,不仅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更能影响和带动一大批人民群众接受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相反,如果党员干部自身理想信念发生动摇,背离甚至背弃马克思主义,那么在普通群众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寸步难行。其次,恪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还要矢志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尤其是涉及民生方面的政策方针,要立足现实,做好服务工作。如果离开现实空谈理想,或者“说一套,做一套”,出现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将严重损害马克思主义在群众中的形象。再次,积极转变政绩观。近些年来,随着“唯GDP论英雄”思想的蔓延,许多党员领导干部片面追求GDP,忽视民众幸福感。对此,党员领导干部应积极转变政绩观,在促进就业、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和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多做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以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最后,坚决反对腐败。腐败不仅损害党的肌体,更严重侵蚀民心。民生和腐败是水火不容的。改善民生需要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腐败会严重侵蚀国家财产,削弱财政对民生的支持力度。因此,纵容腐败就意味着削弱民生。腐败如不根除,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民心就会逐渐丧失,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就会发生动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将失去根基。

(二)推行理论政策化,防止主义悬空

理论服务于大众,是理论大众化的关键。在众多理论中,人民群众不会无缘无故地接受某种理论。只有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服务于人民大众的理论,才能被人民群众真正地认同和接受。但是理论本身并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制定和实施民生政策,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才会使理论落地,避免主义悬空。我们党历来重视通过制定和实施民生政策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

首先,制定和实施党的民生政策必须自觉站在大众立场。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任何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都必须恪守这一要义,在制定和实施党的民生政策的过程中必须自觉站在大众的立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会支持和拥护我们党的民生政策,从而接受和认同党的理论。相反,如果立场不坚定或者站在背离大众的立场,那么推进大众化只能是一种空想。其次,制定和实施党的民生政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视野中,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一条根本的认识路线。任何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都必须遵循这条路线,在制定和实施党的民生政策的过程中,必须深入人民生活第一线,在研究调查的基础上,真正做到了解民生领域的真实状况,体察人民群众的内心诉求,掌握民生建设的客观规律。否则,闭门造车式地制定和实施政策,只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后,制定和实施党的民生政策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视野中,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任何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都应树立这种思维方式,在制定和实施党的民生政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以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当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为前提,妥善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在这一前提下,必须引导人民群众关注集体利益和不断实现长远利益*刘向军.党的民生政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红旗文稿,2013(12):8-10.。

(三)提高宣传实效性,澄清认识误区

任何一种理论要实现大众化,都必须开展理论宣传工作,增加大众的理论知识,培养大众的理论兴趣,马克思主义更是如此。开展理论宣传是培养大众理论感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加大对民生的宣传和关注,提高宣传的实效性,澄清大众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是一项重要内容。

首先,宣传工作要重视民生。所谓重视,实质上是一个宣传工作者的态度问题。重视民生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宣传工作者要饱含感情。毛泽东曾对文艺工作者做过关于大众化的解读:“什么叫作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感情打成一片。”*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M]∥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1.文艺工作者尚且如此,理论宣传工作者更应如此。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要多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做调查,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二是理论宣传工作要破除“官本位”。所谓破除“官本位”,就是要坚持平等的原则。在宣传过程中,决不允许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要认真倾听群众的心声,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M]∥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0.。在平等氛围中构建理论宣传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在消除群众困惑和实现改革成果更大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次,理论宣传工作要分清对象。大众化的对象是在受教育程度、职业特点、知识结构、价值取向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13亿多人口,当前要使这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信仰马克思主义,这并不现实。因此,宣传工作者在宣教过程中一定要分清重点,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分层推进,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再次,理论宣传工作要坚持通俗化和学理性的统一。大众化的最终目的决定了理论宣传工作必须走通俗化的道路。通俗化一方面要求凝练,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力求简洁明快,便于普及;另一方面要求朴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M]∥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尤其在理论普及中,要尽力挖掘和宣传理论朴实的一面,便于群众理解和掌握。但通俗化绝不等同于庸俗化、常识化、简单化,要避免通俗化走入误区,就必须以学理性来支撑,以学理研究作为基础和前提。最后,要切实提高理论宣传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理论宣传队伍,切实发挥好彻底的理论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纽带联结作用,及时、有效地宣传党的民生理论,澄清群众的认识误区,监督党的民生政策的顺利落实,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是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理论。

(四)推进理论创新,破解现实困境

理论的最高追求在于大众化。任何一种理论要实现其价值,完成其历史使命,都要经历一个掌握群众即大众化的过程,使大众高度认同和接受它。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理论都能实现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彻底性决定了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有可能实现大众化。理论创新是彻底理论的内在要求。

首先,推进理论创新是提高大众认识的要求。理论的科学性是提高大众认识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在于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首次将历史安置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科学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过去在历史观和政治观方面占支配地位的那种混乱和随意性被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M]∥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但是恩格斯反复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恩格斯.恩格斯致韦尔纳·桑巴特(3月11日)[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4.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立足当今时代的特征和当代中国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回答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大众认识,使马克思主义始终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维护自身利益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终身信仰。其次,推进理论创新是满足大众利益的要求。理论的人民性是满足大众利益的首要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性在于坚持唯物史观,第一次真正、彻底地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地位和作用,把几千年来占据统治地位的英雄史观推下神坛,恢复了历史的本真面目。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才能有效把握群众需求内容和关注焦点的动态变化,有效指导不同阶段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真正将群众利益落到实处,在持续不断地改善民生的进程中让人民群众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反过来,这种最新的理论成果也就很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所认同和接受,更好地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和内在信仰,从而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责任编辑:刘晨晔〕

Topromotethepopularizationofmarxismbytheviewofthepeople’slivelihoodintheperiodofsocialtransition

Liu Xiangjun, Jiang Yongjian

(SchoolofMarxism,Liao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116029,China)

Interest is ultimately the basic motive of human behavior choice.Marxism has openly claimed that it is on behalf of the proletariat and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s fundamental interests, which determines Marxism is the most possible theory to achieve popularization.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must be committed to meet people’s immediate interests; improving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is the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At present, there are a few problems of the behavior of party members in the field of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such as inefficient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work and unsound public opinion expression mechanism, putting forward severe challenges of Marxism popularization.Promptly taking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of the methods, strengthen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tenet and boycotting bad behavior,promoting theoretical policy and preventing the suspension of doctrine, improving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and clarifying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promoting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crack of dilemma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smooth realization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Marxism; popularizatio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10.16216/j.cnki.lsxbwk.201706039

2017-01-2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宣传教育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研究”(15BKS024);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媒体背景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L13BKS014)

刘向军(1965- ),男,辽宁义县人,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姜永建(1988- ),男,山东文登人,辽宁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D61

A

1000-1751(2017)06-0039-07

猜你喜欢
转型期大众化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