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地方高校本土化创业教育模式构建分析

2017-03-22 22:50钟云华
长沙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本土化双创大学生

钟云华

(长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

双创背景下地方高校本土化创业教育模式构建分析

钟云华

(长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

创业是最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教育又是个体成功就业的孵化器。在双创背景下,地方高校构建本土化创业教育模式,是宏观上落实国家政策促进“双创”浪潮形成、中观上促进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和微观上提升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需要。为此,要从理念要素、目标要素、内容要素与方式要素四个方面,对地方高校本土化创业教育模式进行设计。地方高校应基于学校实际与地域特色选择合适的本土化创业教育模式,并从完善理念、多层次组织搭建和科学选择教育内容等路径不断推进其顺利实施。

双创背景;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本土化

早在2014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就提出要在中国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2015年李克强总理更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经过二年多时间的推动,我国已基本形成一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浪潮,各类社会群体都跻身于创业洪流之中,其中大学生因为人力资本较高创业而无疑成为一个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的重要创业群体。政府更是采取了诸多措施促进大学生创业,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做好2017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要求高校推进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创业服务水平,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1999年以来的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以地方高校扩张为主体的大众化,重点大学扩招规模有限一直保持着精英教育的传统,两者的办学水平、生源质量、师资条件、校园文化和毕业生就业状况与部属高校存在很大的区别,创业教育自然也面临不同的起点与终点。但是在行政命令推动下,我国重点高校与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基本类似,人才培养缺乏个性,不能培养学生具有真正受市场欢迎的创业能力。本文认为,在“双创”与“双一流”建设共存的宏观背景中,地方高校应进行本土化创业教育模式构建,更大程度提升地方高校本科生创业意愿与创业能力。

一 双创背景下地方高校构建本土化创业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大学生创业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方式,其重要性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认同。地方高校做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承载主体,在“双创”背景下加强本土特色,进行本土化创业教育模式构建,无疑有多方面需要。

(一)宏观上落实国家政策促进“双创”浪潮形成需要

创业教育是泊来品,我国起步较晚。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清华大学创业大赛,标志着创业教育在我国生根发芽。20余年以来,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有力推动了我国创业教育向更高层次转型,但众多高校创业教育是“摸着石头过河”,其创业教育的理论根基与实践模式仍然以借鉴美国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模式为主,“存在着教育理念滞后、课程体系与实践脱节严重、教师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薄弱、指导流于形式、教学方式单一、创业实践平台短缺等突出问题”[1],不利于“双创”浪潮形成。在这种背景下,做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主体的地方高校,基于地域特色开展本土化创业教育模式构建,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创业教育深化,而且能落实国家一系列有关高校创业教育改革政策的要求,保障更多地方高校大学生接受更优质的创业教育并投身于创业实践之中,促进“双创”浪潮形成。

(二)中观上促进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所需

地方高校基于地域特色开展本土化创业教育,有利于实现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与部属重点高校不同,地方高校的办学生态位置主要在地方(往往是地级市),生源主要来自本地,学生毕业后也多在本地就业创业。因此,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发展,不仅需要地方提供一定的土地或财政支持,而且需要从地方吸纳优秀文化资源,只有这样地方高校发展才能取得充足的地方“合法性”;另一方面,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需要地方高校培养熟知本土文化、商业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就业型人才与创业型人才。地方高校进行本土化创业教育模式构建,一方面可以为高校创业教育改革自身提供特色化素材,培育学生创业能力生成机制,扩大优化高校创业教育的支持体系,完善学生创业能力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培养更多的本土化创业型人才,基于地域风土人情开展创业实践,提高创业成功率,也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三)微观上提升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使然

根据智联招聘《2015年应届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2013届、2014届大学生创业的比例分别只有2.3%与2.9%,尽管2015届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上升到6.3%,但仍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20%-30%水平[2]。更甚的是,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很低。麦可思对毕业3年后的大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3年后约有7成的大学生退出了创业,创业成功率只有10%,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30%。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很低,除了有项目不成熟、资金缺少、创业环境不优等外部原因之外,还有大学生创业能力低这个更为关键的内部原因[3]。而地方高校大学生与部属重点大学相比,由于生源质量、教师水平、实训条件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其创业能力往往更低。而地方高校构建本土化创业教育模式,能让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使用不同的教学素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地使用本土的创业实训基地,不仅能让创业教育更接地气,而且走的是一种差异化战略,让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更具特色,形成差异化核心竞争力,能大大提升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 双创背景下地方高校本土化创业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

在教育学领域,教育模式与教学模式、办学模式、体制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概念一样,经常被研究者与实践者使用。王启龙、徐涵(2008)的研究表明,教育模式是指根据办学主体、培养目标和学制形式等主要特征的教育运作方式,其实质是如何培养人才;教育模式最核心的构成要素有理念要素、目标要素、内容要素与方式要素[4]。本文也基于这四个维度,对“双创”背景下地方高校构建本土化创业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进行深入分析。

(一)教育理念科学树立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 对教育主体的教育实践产生巨大的影响。地立高校本土化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理念,就是地方高校对创业教育如何体现本土化这一特色的一些理性认识与主观构建。在“双创”与“双一流”建设背景中,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是创业教育能否高效开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创业教育科学性得以保证的起点。由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且由教育行政部门命令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基本模仿西方模式,缺少中国特色理念,导致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彼此之间相差无几,本土特色缺失,地方高校尤甚。

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应该坚持的理念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凸显创业教育的本土化特色,围绕“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这一奋斗目标,沿着“地方性、应用型、创特色”这条发展主线,有效服务地方及周边经济社会发展,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新要求,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创产教融合新局面,增强学生创业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教育培养目标合理确定

人才培养目标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因而是一切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确定了合理的培养目标,才能依此确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只有确定了合理的培养目标,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也只有确定了合理的培养目标,才能最终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真正所需要的人才。高校等办学主体也正是因为通过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并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才获得自身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合法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都是大同小异,不管高校处于什么生态位,也无论高校具有什么学科优势,都不太考虑高校的文化氛围与师资力量,其创业教育目标几乎都是培养能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各个行业成功创业的精英,而实际上这个培养目标很多地方高校的培养体系根本无法实现。

在“双创”背景下,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要调动高校、社会、企业与社会人士的积极参与,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创业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基于学校实际情况与地域特色,确定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本文认为,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应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所学专业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本地区职业需求为主要价值取向,面向各种企业、行业、岗位层次的,学以致用、学有适用、学有成用的适应社会创业岗位需要,能顺利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教育内容选择

教育内容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经办学主体选择而纳入教育活动过程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世界观等文化总体,一般以课程的形式体现。教育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关键因素,因为任何培养目标都是通过教育内容来实现的。教育内容是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的,今天的内容结构就是学生明天的素质结构[5]。以往创业教育都是教育部行政命令统一推动选择,高校没有动力也没压力进行特色化教育内容选择、编写和出版,导致全国高校创业教育内容东中西部一个样,创业教育内容基本雷同,重点大学、一般本科与专科学校无差异,创业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自然也就大同小异。

地方高校开展本土化创业教育,就要构建一套有效的基于区域需求与地域特色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模块,通过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公共必修和公共选修等课程渠道增设本土化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同时,改革创业教育教学内容。逐步探索和完善依托地方特色、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发扬区域需求与地域特色为主要内容的本土化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体系。

(四)教育方式优化

所谓教育方式,就是为了实现教育模式中所确定的培养目标、让学习者更好地接受所学的教育内容而采用的一系列教育程序与教育方法的总和。从外延上来看,教育方式不仅涉及到实现教育目标所需要的各种手段,既包括教育者施教的方式, 也包括受教育者学的方式;既包括教育活动的方法, 也包括教育活动的程序。教育方式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在我国之前的创业教育中,由于各高校创业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相差不大,因此各高校的创业教育方式也没有多大区别。

因此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建立在体验教育(Experiential Education)、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创新教育、DIY(Do It Yourself)、DIT(Do It Together)等理念之上,提高创业教育体验的整体性,注重用学习过程本身代替学习成果。地方高校要改变以往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人且实践更少的不足,其主要教育方式是强调做中学, 行动导向教学是其主要的培养方式。在创业教育师资的选择上,大力引进地方经济社会成功企业家、政府官员担任主讲教师。在教育工具的使用上,由传统以PPT教学为主,向PPT教学、微信推送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立体式教学方式转型。通过教育方式的转变,大大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实际动手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创业人才。

三 双创背景下地方高校本土化创业教育模式的可能选择与推进路径

地方高校本土化创业教育模式的核心要素有理念、目标、内容与方式,模式构建成功的关键在于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各界能否紧密合作,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营养融入到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之中。本文接着对地方高校与地方合作的可能模式(“双地合作”)与推进路径进行分析。

(一)双创背景下地方高校本土化创业教育的可能模式

根据上述四个核心要素的不同结构或不同比例,本文认为双创背景下地方高校本土化创业教育的可能模式有五种:第一,地地共建创业实验室。可以采取地方进行软件或部分硬件的赠送,学校可以用地方单位名称命名共建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验环境和创业模拟环境。 第二,搭建地方与高校教师科研项目沟通和互动平台。高校教师通过获得地方的科研项目,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带领学生参与并完成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接触更多的地方本土经济社会发展知识。第三,在地方设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地参观和实习机会。让学生走进地方,通过实地考察增进对地方的了解,让创业教育实现干中学,推进理论和实践结合。第四,地地合作在学校建立创业实践基地。企业投资和赞助,在学校成立创业实践基地,如阿里巴巴和很多学院合作建立了电子商务实践基地。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机会,学校依托企业培训教师,请企业有关人士到学校授课或办讲座。第五,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学校可以走改革创新之路,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学院师生走进企业,聘请企业老总、技术专家、人力培训部门参与学校教学和管理[6]。当然,地方高校并不一定只能选择这五种模式中的一种,而是根据实现需要选择这些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二)双创背景下地方高校本土化创业教育的推进路径

地方高校构建本土化创业教育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条路径协同推进:一是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向导,也是行动得以成功的保障与前提。构建本土化创业教育模式,需要地方高校从理念上正确认识到开展本土化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把地方本土元素融入到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与方式之中[7]。二是构建本土化创业教育的多层级组织机构。本土化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需要科学合理的组织做为重要条件。为保障地方本科高校创业教育的规范化和持续化发展,应建立高校创业教育多级组织架构,在校级层面成立校级创业教育中心或创新创业学院,在院级和专业层面成立若干学科或专业特色的创业实践基地,在学生层面组织学生成立各种创业实践协会。三是筛选教学内容[8]。基于培养目标,组织专业教师、企业人士与学生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中心”,选择更多地方性教学内容,保障教育内容有更高的“地方性”。四是完善创业教育教学环节设计。创业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秉持本土化理念,将专业教育同创业教育相结合,教学环节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从浅到深,循序渐进[9]。五是建立一批地方性创业实践基地,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场所与平台。

[1]吴玉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5,(11).

[2]钟云华,夏姣.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及激发对策分析[J].高教探索,2016,(2).

[3]钟云华,罗茜.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6,(3).

[4][5]王启龙,徐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构成要素[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6).

[6]陈敬良,罗尧成.推进六个结合,深入实施创业教育改革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2,(3).

[7]谢小良.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创新[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5,(6).

[8]朱兵强,阮莉莉,肖品祥. 微商发展的法律困境及其对策[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6,(2).

[9]王创.扎实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高教探索,2016,(10).

(作者本人校对)

Analysis on the Indigenize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 Construction of Local Colleges under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Background

ZHONG Yunhua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angsha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22, China)

Entrepreneurship is a type of employment with the highest qual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n incubator of individual’s entrepreneurship.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many local colleges are building indigenize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model, the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policy becomes workable on the macro. What is more, this model can also improve the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and regional economy. Moreover, this mode mee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for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improvement. For this purpose, we should design the indigenize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 from the aspects of concept, target, content and patter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hoose the appropriate mode of indigenized entrepreneurship based on the reality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We should make efforts to improve the concept, construct the mode from multi-level and choose the content of courses in a scientific way. Only in this way,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 could be a smooth implementation.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background;local colleges;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indigenization

2017-04-05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本土化创业教育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编号:湘教通[2014]247号;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课题“场域理论视域下近十年湖南大学毕业生求职渠道变迁逻辑研究”,编号:16YBA017;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资助项目“增权理论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就业质量监测与救济研究”,编号:XJK016BJG008。

钟云华(1980— ),男,湖南邵阳人,长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社会学。

G642.0

A

1008-4681(2017)03-0141-04

猜你喜欢
本土化双创大学生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大学生之歌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