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2017-04-11 01:37
山东国资 2017年11期
关键词:资源经济建设

张 燕

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张 燕

我国经济要想持续健康发展,除了加大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对我国传统的经济模式进行改革与完善,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工业化的战略规划目标。本文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循环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引言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各大企业的发展非常迅猛,在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快速提升的同时,也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要想实现国民生产的长久性发展,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就必须在保证自然环境不被破坏、生态系统得以保护等等条件下进行经济建设和发展。而在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道路上,循环经济已经势在必行。

二、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法律保护制度有待完善

循环经济即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我国经济资源逐渐短缺、自然环境日渐被破坏的前提下提出来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实践与发展的时间非常短,但在我国有关政策与法律制度的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经济的不断提升,我国出台了各种保护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诸如《矿产资源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护法》等等,起到了相应的作用。

虽然政府部门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已经给予了很大支持,但从经济建设的现状来看,一些法律法规在具体的实践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着缺陷,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尤其是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思想方面,更需要下大功夫去进行研究。只有建立和完善与循环经济发展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各项制度,才能使循环经济发展更具可操作性和可实践性,提高我国经济建设的实效性。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工业发展十分缓慢。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企业建设进入昌盛期。但在这些企业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现象,重工业所占比重太大,且这些重工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三高”现象正是制约我国经济进步的重要因素。单从我国每年的GDP数据来看,经济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如果把GDP与环境资源开发、消耗等方面相联系的话,会发现我国GDP的增长并不能与这种逐年递增的“三高”持平。这种不合理更不科学的产业结构,造成我国资源的大量浪费,需要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缺乏关键理论及技术的支持

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保护自然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中心思想的,要想在我国工业技术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在不影响经济建设的情况下有效地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就必须进行生产技术的创新与改革,找到一种更能保护人类环境的生产技术来为企业生产和社会发展服务。但是,我国在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仍旧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并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更缺乏对高新技术的投资力度,进而出现在企业生产中机器设备老化、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的现状,而这些正是制约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四)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存在误区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经济建设起步晚、发展慢。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建设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带领全国人民脱贫致富,而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大多数人缺乏对绿色环保的认识。8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世界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人们的思想意识得到一定的改观。直到90年代,我国才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的思想和理论,社会各界才慢慢认识到环境及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性,人们对循环经济并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有些人甚至觉得循环经济不适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的发展,还会对当前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限制和约束作用。更有人觉得循环经济应该是分区域和领域的,要想促进工业发展,就不能进行过多的束缚。这种错误思想,使得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缓慢。

三、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一)做好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利用能源

我国的资源十分丰富,但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能源结构对这些资源的需求量剧增。因此,能源结构的合理化直接关系到我国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尤其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利用,更需进行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就是说,要想使我国的经济建设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进行能源的合理利用,调整能源消费方式,加大废旧资源的再利用力度,让再生能源成为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

要想使循环经济顺利发展,还要积极开发和扶持可再生能源建设,比如说风能、太阳能等等既环保又高效可重复利用的新能源。同时,还要加大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造,对高耗低能的生产技术进行改进或抛弃,对高污染、低效率的生产现象进行严格检查和整改,实现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改造,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发挥政府职能,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循环经济的发展除了要求企业进行有效配合之外,还需要政府部门有效发挥职能。因为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以法律为基础,只有使环境产权进一步明确化,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机结合和优化调整,才能使一些新型的环保产业得以提倡和推广。政府部门还有责任进一步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和各大企业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提高大家对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循环经济的发展工作。同时,还要制定一系列奖罚措施,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真正看到政府的优惠政策,享受到各种投资补贴或低息贷款,促进企业向着经济、环保、高能的方向迈进。另外,政府部门还必须了解各地资源利用的现状,这样才能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对相关地区经济进行分层补偿,也使企业得到合理分配,实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三)提供外部环境支持

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要对一些重污染企业进行整顿和治理,对城市中心有损城市环境的企业要进行搬迁,可以为这些企业专门建立工业园区,让它们远离人们生活的城市。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减少城市污染,还有利于对这些企业实行集中管理,因为单独一个企业很难实现循环经济建设,也无法为其单独建立“三废”处理装置,而实行规模经济建设就可以对这些企业实现全面化、专业化的废物处理,达到资源的高效配置,为实现区域化经济规模建设做好铺垫。另外,为这些企业建立工业园区,还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把这些企业按照一定的级别进行划分,再根据整个工业园区的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方案,形成一个大型的企业生产环保生态产业链。对这些企业的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让它们实现最大程度的节能、降耗、治污和高效生产,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四)加强循环经济建设的普及性

在进行循环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工业企业进行深入的管理和治理,更要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管理。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要想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就必须加强生态农村建设。比如改厨、改厕、改圈,推进沼气池的建设,可以对农村的生活垃圾进行合理利用,进一步提高环保力度。推进农业生产改革,提倡秸秆还田、变废为宝,让农村也走上节能减排、增加收入的循环经济道路。同时,还要进一步发展绿色农业产业链,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这样才能进一步发展农村的循环经济产品线,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农村,实现资源再利用。

四、结语

我国已经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我们要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在全社会各个系统推进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实现这一目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必须在工业企业生产方式及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和改革,推进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在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拉动经济增长,推动循环经济的有效发展。

①丁兆庆:《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对策建议》[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②郝国彩 曹言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③刘燕华 周宏春:《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6年第46期

④冯兵 熊丽敏:《制约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及对策建议》[J],《湖北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张燕,大庆师范学院,讲师,硕士。

注:本文为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日本环境保护措施对大庆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启示》(项目编号:DSGB20171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资源经济建设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资源回收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