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K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探究

2017-04-12 19:29江苏省高邮市三垛中学225631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物体高中物理

江苏省高邮市三垛中学(225631)

沈旭葵●

基于PCK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探究

江苏省高邮市三垛中学(225631)

沈旭葵●

PCK理论就是指教师要把自己掌握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知识,通过转化,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构建.

PCK理论;转化;构建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大多教师认为自己讲得好,学生自然就学得好,把讲和学划上等号,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教师对知识的理解,自身的认知和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师所要做的,不是要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学生,而是要把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知识,这就是著名的PCK理论.PCK的本质是转化,通过转化而把学科知识变成学生能理解的知识,形成构建.

一、PCK理论的基本内涵

在传统认知中,学科知识就等同于书本知识,教师的教学就是讲授书本知识,因对学科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把握不到位,落实到物理课堂中,也就演变成为了讲授式的教学.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和专家对学科知识进行了不同的研究,也作了相应的分类,如SmithandNeale就认为,学科知识可分为学生先前giant,特定的教学策略和表征知识;NateMcCaughtry则认为,学科知识可分为教学法知识、情境知识、有关学生的知识.不管哪一种分类,其目的是要弄清学科知识的内涵,以便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通过教学而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

根据PCK的本质,PCK其实是两种知识融合的产物,即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的融合,它并非单独存在的知识体系,而是教学中通过“教”而引导学生“学”而形成的知识.那么,在学科知识和学生知识之间就存在转化,而这也是PCK的核心所在.

首先,第一次转化是教材内容向教案、学案的幻化,即把学科知识转化为教学的知识.在物理教育教学中,第一次转化体现在教学设计上,即教师要结合教材而把学科知识通过教学设计呈现出来.第二次转化则是由教学的知识向学生知识的转化,即教师通过教学而引导学生构建物理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该环节中,教师更多要做的是优化知识的呈现方式、课堂的调控及指导、教学评价等.通过两次转化,最终让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二、PCK理论对物理教学的启示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容易走入这样的极端,认为自己讲得多学生就学得多,忽视了“教”和“学”之间的过程.通过对PCK本质的分析不难看出,要实现学科知识向学生的知识之间的转化,必须建立起“教”和“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必须从单纯的讲授束缚中解放出来,加强引导.

在PCK理论指导下,首先我们得思考在课堂中最需要教给学生什么,即教学目标是否明确、简化.教学始终是围绕三维目标展开的,那么,三维目标是不是每堂课都必须有,三维目标是不是非得分开明确,教学目标是不是都应该面面俱到?以《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为例,基本目标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那么,在教学中,对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是否就一定要实现呢?这还得考虑轻重和主次之分.

其次,内容和方法的处理.就内容而言,要么是直接不用教材,要么是照搬教材,新课标中提出要灵活用好教材,故而在考虑用哪些内容来教学生时,一是要考虑新课标的要去,二是要能读透教材的意图;三是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可能.就方法而言,即怎样教的策略,不仅要考虑教学活动的设计,还得考虑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的选择.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要让学生理解合运动和分运动同时发生即具有等时性,以及分运动互不影响即独立性(即形成学生的知识),可先探究船行人走而促进学生建立较为复杂运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吊车起吊重物的flash而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知,再以弧形轨道球碰撞实验而促进学生理解两个分运动是独立的结论.

三、基于PCK理论的物理教学实践探讨

要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必须建立起“教”和“学”之间的联系.就高中物理而言,学科知识较为抽象,而学生的抽象认知能力尚欠缺,理解能力也有限,故而教学中必须加强直观教学,即要以学生所熟悉的、直观的方式来呈现知识,以此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知识和自我认知之间的联系.如《电流和电源》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电源的概念,可从生活中的雷鸣闪电存在于一瞬间,而小电筒却能持续发光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A、B周围的电场、A、B之间的电势差的变化情况,借助投影而启发学生思考电源P在把电子从A搬运到B的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如何变化?电源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由此,由“教”转变为“引”,让学生直观感知,效果更好.

其次,在转化的过程中,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引导是关键.如《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教学中,先以“改变物体动能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而引出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密切相关的话题,由此引入实验,引导学生猜想功与速度的变化可能会是什么关系,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明确方向,即通过分析每次功的值和每次对应的速度变化值,寻找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引导学生讨论并确定实验后实验,在实验中教师要进行指导,如在实验中橡皮筋在哪个过程中对小车做功?小车被橡皮筋弹射的过程,小车做什么运动?通过实验探究后引导学生说结论,教师进行补充.如此,让学生在经历中构建知识,效果更好.

PCK的本质是教师在把学科知识通过教学设计变成教学任务,再通过教学实施把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实际所得的两次转化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准备把握这个转化关系,转变观念,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参与,以此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构建.

G632

B

1008-0333(2017)09-0044-01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物体高中物理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品读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高中物理实验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