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2017-04-13 10:37张景华吴国新刘一飞王忠勇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毕业论文学校教学

张景华, 吴国新, 刘一飞, 王忠勇

(郑州大学 教务处, 河南 郑州 450001)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张景华, 吴国新, 刘一飞, 王忠勇

(郑州大学 教务处, 河南 郑州 450001)

围绕学校办学定位,通过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搭建实验实训平台、拓展实习教学基地、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等手段,建立了富有学校自身特色、宜于操作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地方高校开展实践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及借鉴。

实践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 创新能力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逐渐由注重规模发展转移到注重质量的提高上[1]。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目前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2-5]。

作为河南省唯一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郑州大学近年来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这一核心目标,以“自主、创新、发展”的实践教学理念为指导,依照“加强基础、重视实践、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工作思路,围绕文、理、工、医多学科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入手,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和保障机制,初步构建了符合学校实际办学特色和培养创新人才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6]。

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它对学校的办学方向与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指向意义。

1.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实践教学内容

学校在新近两轮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体现出创新教育理念、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加大实践环节比例,把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平台+模块+课程群”的基本构架下,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学分有较大增加,文科类专业已占总学分的10%~15%;理科类专业占总学分的15%~25%;工科类专业占总学分的20%~30%;医科类专业占总学分的30%~40%。

1.2 整合课程资源,体现实践创新特点

学校的课程设置分为平台、模块、课程群3个类型,其中平台类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平台和学科基础平台;模块类课程主要由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实践课程构成;课程群主要由学科选修课、跨学科选修课等组成。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注重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突出教学内容的时代特征,增设2个学分的创新创业教育分值与实践选修课程,注意加强各实践环节的教学安排,有针对性地体现出实践创新特点。

2 拓展教学途径,保障实践教学稳定推进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突出特点是始于问题、源于实践,其重点是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这一点对理、工、医科专业的学生而言显得更为重要[7]。郑州大学在校本科生多达5万余人,理、工、医和应用文科类学生占到了学生总数的近90%,因此,加强和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对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1 搭建实验实训平台

2012年以来,学校先后投入2亿多元专项经费,重点建设实验实训教学平台,通过更新设备、完善设施、改造环境,逐步形成了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实训教学环境,教学质量得以稳步提升。目前,学校建有“工科基础与工程训练”“生物医药”“理科”和“人文社科”等4个类型实验教学平台,另建有“机器人综合实验中心”“临床技能教学实验中心”等实验中心,为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运转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平台基础。

2.2 拓展实习教学基地

不断优化实习教学基地结构,发展龙头、扩大核心、稳固基础。近年来,学校本着“就近就便、相对稳定、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建设原则,逐步淘汰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实习教学基地或短期实习点,重点选择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管理和技术人员队伍素质较高,生产手段、技术装备先进,经营管理方式规范科学,能满足实习教学要求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重点建设了一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目前,学校已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2个、校外实习基地300余个,基本上满足了学校实习教学的工作需要。

2.3 加强“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为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学校积极探索利用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构建“双师型”实践教学团队。近年来,有目的地会同社会知名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实施协同育人的行动计划,吸引利用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到人才培养中。如在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学校大力推动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合作互聘,先后聘请法学界3位知名专家、30多位兼职教授来法学院授课;在新闻传播领域,学校与政府宣传部门合作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相继聘请36位在报社、电视台、电台、网站、广告公司等媒体一线工作的记者、编辑、媒体高管人员、广告营销专家等开办专题讲座,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论文撰写等,有效实施了“传媒专家进课堂”计划。

2.4 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创新创业训练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8-10]。通过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资助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撰写学术论文、申报科研专利等,激发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自2012年以来,学校共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20项,参与学生共计1 500余人,参与教师共计240余人。另有500个项目列入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参与学生近2 000余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

2.5 大力推进学科竞赛及创新实践活动

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是实践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拓展,是培育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11]。我校学科分布广泛,教学、科研资源丰富,也为学生从事创新实践及学科竞赛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平台。为切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校制订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器人、临床技能、“挑战杯”等学科竞赛及科技创新活动。近年来,学校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中,成绩斐然,共获全国各级科技创新奖898项、学科竞赛奖2 746项。

2.6 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管理

毕业论文(设计)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个环节的实施情况是否规范,管理步骤是否严谨[12]。学校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采取校、院(系)两级管理模式,制定了“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对选题、检查、指导、考核、答辩等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并要求院(系)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制定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实施细则,建立起规范科学的工作程序,形成了富有成效的工作机制。

我校院系众多,学科分布广泛,学生规模庞大,学风建设工作尤为繁杂艰巨。为进一步规范学校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树立严谨求实的良好学风,于2013年始,使用国内知名软件系统对普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查重检测,2014年对全部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全面检测,2015年对全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全覆盖查重检测,从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学术作假等不端行为的发生。据统计分析,学校每年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优秀率平均在10%以上,良好率在60%以上,及格和不及格率在5%以下,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

2.7 结合社会实践,打造第二课堂育人体系

学校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结合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打造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平均每年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立项80余项,完成课题70余个,全校98.9%的学生参与了理论宣讲、科技服务、医疗义诊、扶贫支教、文艺演出、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城镇规划等社会实践。学校连年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和河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对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过宣传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8 规范管理制度,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为切实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学校于2016年重新修订了“实习实训教学管理规定”“本科实验教学管理规定”“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办法”等13项管理文件,从宏观管理到实施细则全过程对实践教学工作进行规范,确保了实践教学工作有章可循。

3 加强实践教学研究,促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高校实践教学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拓展,取得了很大进展。郑州大学在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通过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新模式、新方法,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

3.1 实践教学改革成果突出

针对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惯性思维和重知识、轻技能的教学模式现状,依据学校学科分布广泛,专业设置众多的特点,重视加强实践教学研究,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总结与探索,培育产生一些具有辐射及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其中,“地方‘211’综合大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获2016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建设高水平大学背景下完善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与探索”获2012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3.2 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较高

学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直接受益者,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也是对学校教育工作质量的检验。学校不断完善学生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建立了完备的学生满意度测评机制,在学年初和学年末,定期开展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满意度的调查,了解学生学习发展情况,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况。调查显示,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普通较高。

3.3 学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良好

学校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和服务,拓展学生就业渠道,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先后获得全国首届“就业工作50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为更加客观地了解社会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情况,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连续3年在招聘会期间对社会用人单位发放企业招聘满意度回馈调查问卷。从调查结果来看,90%以上的社会用人单位均给予我校学生较高评价,反馈学校毕业生整体专业素质高、动手实践能力强、团队协作性好。

4 结语

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的实施,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建设高水平大学这一根本目标,通过不断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初步形成了对实践教学的监督、考核和反馈机制, 保障了实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为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References)

[1] 别荣海,俞海洋. 地方“211工程”高校建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38-40.

[2] 聂丽 ,赵江东 ,祝家贵,等. 高等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4):126-128.

[3] 张宝昌,刘海峰. 构建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能力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4):248-253.

[4] 陈曦碧,吴剑锋,吴立经. 论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实验室科学, 2008,11(5):20-23.

[5] 洪梅.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合理实践教学体系[J].科技信息, 2008(12):201.

[6] 赵燕,王珂,祁秀香. 郑州大学构建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规范的实践与探索[J].高教论坛,2016(19):29-30.

[7] 申长雨. 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撑[J].河南教育(中旬),2011(1):8-9

[8] 刘长宏,李晓辉,李刚,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163-166.

[9] 廉玉姬,林光哲,赵小梅,等.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思考[J].临沂大学学报,2014(6):23-27.

[10] 滕爽,华欣,郑立鹏.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190-191.

[11] 陈立万,陈强,李洪兵,等.强实践促能力 造就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3):173-176.

[12] 吴小红,王群霞,宋霄雯.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设计及应用[J].改革探索,2008(8):47-48.

Constructing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to promote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Zhang Jinghua, Wu Guoxin, Liu Yifei, Wang Zhongyo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fice,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Around the school running orientation, and through the further optimization of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this article sets up the experimental training platform, expands the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strengthen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 promotes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raining machine row, strengthens the management of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process, establishes the practical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which has rich school characteristics and is easy to operate, and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work.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novative ability

10.16791/j.cnki.sjg.2017.02.007

2016-10-17 修改日期:2016-11-01

2014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2014SJGLX004)

张景华(1971—),男,河南商丘,本科,高级实验师,郑州大学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科长,主要从事实践教学管理及研究

E-mail:zhjh@zzu.edu.cn

王忠勇(1965—),男,江西遂川,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E-mail:jwwgy@zzu.edu.cn

G642.0

A

1002-4956(2017)2-0025-03

猜你喜欢
毕业论文学校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等院校音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写作的问题透视与思考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校推介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