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给侧改革下河北省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017-04-29 08:33张凯田雪丰张道明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碳排放供给侧改革经济增长

张凯 田雪丰 张道明

摘 要:近年来,河北作为能源大省经济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伴随而来的是对能源的消耗及环境的污染。“三高型”企业对气候及环境变化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也对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造成了损失。在2016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之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提上议事日程,本课题将深入研究河北省在供给侧改革之下,碳排放、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深入探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此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动态均衡特征。希望以此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及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变,此课题研究对节约能源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碳排放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能够使资源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进而推动河北经济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碳排放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一、河北省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近些年河北省依据本身能源优势,形成了第二产业优势突出、发展势头十分刚猛的态势,逐步发展成以钢铁、建材、石化、纺织、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这些优势产业对河北省经济的增长有了很大的贡献。伴随着河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逐渐实现了向小康社会的转变,但由于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的比重过大,国家近些年出台了一系列去产能的相关政策。河北省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与机遇。面对着经济的新常态下,河北省积极适应新形势,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应加强产业结构优化,使三大产业比例虽然逐渐趋向合理。

1.供给侧改革前后河北省经济总量数据及分析。经济增长反映的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和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财富的不断增加,通常选用 GDP或人均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经济增长率也称经济增长速度,指的是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和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经济的增长速度。下面表格是2006-2015年河北省生产总值(说明:GDP是以当年价格计算得出的)及其 GDP增长率作为研究河北省经济总量的数据,通过数据来分析河北省经济的增长情况:

根据图1-2表中看,在2006年-2015年这阶段内三产的变化规律主要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而在2012年以前河北省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2012年之后第三产业逐渐超过第二产业。河北省三大产业历年数据的变化来看,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次变化能够体现,河北省产业结构存在着自我调节效应,它的内在调节机制能够使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并以第三产业为新增长势头的方向发展,三大产业在增长量方面互相影响,因此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使河北省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空间和条件都十分优越。

2.供给侧改革下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分析。

河北省能源消费结构单一,以煤炭和石油、天然气为主,基本在90%以上,由于技术水平的局限性和操作困难,一些清洁能源没并有得到广泛的使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水电等占比极低,且增速缓慢。根据表1-3与图1-3进行分析,河北省经济增长总量再逐步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碳排放也不断增加,虽然在2009年和2010年增长缓慢,但是也呈逐年增加态势,由于煤炭消耗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所以导致河北省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开发新能源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途径,河北省应抓住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机遇,加大利用清洁能源,努力提升优质能源在总能源消耗中的占比。

3.供给侧改革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分析。根据表1-1与表1-2进行分析,河北省的经济增长速度快,其中第二产业的比重最为明显。这说明第二产业仍然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主力。依据产业结构的发展。

4.供给侧改革下碳排放、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分析。

上述数据表明河北省经济增长现状我们了解到河北省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第三产业发展滞缓,2012年之前服务业占GDP 的比重远低于全国 40.1%的水平,服务业与工业发展不协调。而这不仅仅制约着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步伐,更加阻碍着河北省城市化发展的脚步。由此可见,河北省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为契机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发挥政府职能,鼓励并扶持互金行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石家庄、廊坊、保定等市的旅游业、信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

由于河北省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其第二产业中工业和建筑业占比最大,大部分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由于行业规模庞大,工业更新成本高、进度慢,造成对能源的使用率也偏低,不仅污染了当地环境还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由于这些产业之中大多数在目前是可以保证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所以并不能通过限制其发展降低碳排放量,通过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改善第二产业带来的弊端才是符合河北省现状的道路,走低碳经济之路来减少碳排放。首先,对于技术落后、高污染的企业应当积极发挥政府职能,加大淘汰的力度,完善相应退出机制和后续保障机制;其次,提高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准入门槛,严格规定此类企业的碳排放标准,完善审查制度;最后,在相关企業生产流程中,鼓励其对清洁生产机制和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政府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和补贴。

二、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相互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

经济与技术的全球背景下,我国从增长动力来源和宏观调控方向把经济增长划分3个不同的路径:①经济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转向依靠需求增长的路径——可持续增长路径;②经济依然维持现在增长方式的路径;③经济步人长期的衰退的路径。而这其中以①为上上之策,同样①的观点与“供给侧改革”这一重大思想不谋而合。我们在查阅文献中看到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东亚经济的驱动力是高额资本积累,由于技术进步没有贡献,它们虽然能够在短时期内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但花无百日红,这种高速增长并不能维持多久。而在河北省的高额资本积累就是目前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产物。

目前,河北省产业结构中以传统产业诸如钢铁、水泥和冶金等为主体,这些产业对能源依赖度较高,进而碳排放量也大幅增加,同时由表1-1也可以看出河北省2006年-2013年的碳排放量是逐年增长的,而由图1-2体现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增长呈明显的正相关状态,而与此同时第三产业的增长遏制了碳排放量的增长但第二产业的增长却使得碳排放量在近年来增势更加迅猛,由此可见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与河北省的碳排放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有效地使碳排量得到遏制。由上述图表可以得出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为河北省的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生命力,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呈正相关关系,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将会使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则既可以佐证产业结构的升级的优势又能够为河北省产业结构的继续升级提供支持与内在动力。

由图1-4可以分析得出河北省经济增长受碳排放量的制约,二者呈明显负相关性。碳排量的增长使河北省各个产业在治理污染的投入逐渐加大,同时碳排量的增加使得河北省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居民幸福指数等明显下降,制约了河北省的经济增长;反之经济的增长则会从内部自我调节使得碳排量下降,经济的增长会带给控制碳排放量措施的经济支持与动力,同时经济的增长推动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得碳排量高的第二产业被集约型、环保型的第三产业逐步替代从根本上控制碳排量的增加。

同时根据运用协整理论、因果关系及相关性这些方法,不难得出,在当前背景下河北省碳排放量的增加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呈负相关关系。河北省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会推动以环保型、科技密集型为主的第三产业逐步成为河北省产业结构中的中坚力量,而高碳排量的第二产业则面临缩减规模和自我升级,因此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会使得河北省碳排放量逐步下降。根据以上对于河北省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碳排放量的多重关系分析,通过归纳推理方法可得出以下结论:

河北省的经济增长,遏制碳排放量的增加并推动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推动河北省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是遏制碳排量增长的有效途径;遏制碳排量的增长,将推动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为河北省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

三、由结论得出的供给侧改革方向

1.转移过剩产能与调结构并举。为有效化解三大产业产能过剩需要减转并举,在从体制上遏制产能过剩的同时应当减产并举,化解过剩产能的关键是调结构、提高河北省产业竞争力,因此鼓励企业向境外努力转移过剩产能是必不可少的。借助国家对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和国家出台的以“一带一路”政策为契机,在沿线国家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在域外沿线建立冶金、建材和水泥等生产加工基地,提升工艺,延长产业链条,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2.降低企业成本需要多管齐下。政府应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从而使企业轻装上阵。除了鼓励企业自身创新发展、完善内部管理和控制机制外,政府可以采取如下措施:进一步简政放权,为企业松绑;进一步正税清费;降低利率;降低能源和电力价格,降低物流成本。

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人力资本有效供给。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市场、科技三个因素相互影响积极发挥;二是全面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适时出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施方案;三是要通过设立培育创新平台等,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对优势产业进行扶植,对新兴产业进行培育、全力打造自主品牌,促使新兴产业规模化链条化发展,极大发挥集聚效应。

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大背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势头必将更加迅猛,向着高精尖、绿色、节能、环保型产业迈进,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必将成为河北省以后发展的重点。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在供给侧改革下,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将再上一个台阶,河北省的碳排量也将在双重因素的同时作用力下得到一定的遏制并逐渐下降,这也将再次为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经济发展提供驱动力,使得供给侧改革的多重成效得到显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带领着京津冀三地整个城市集群的崛起,也必将成为河北经济发展中新的引擎。

参考文献:

[1]陈立新;汤立华;郝万红.河北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研究[J].消费导刊,2007-05.

[2]王秀芳;郑辉;张桂香;刘勇. 河北省產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03.

[3] 崔松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以河北省为例[J]经济视角.2011-08.

[4]文春玲.河北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

[5]宋薇;李娟;陆文豪.经济论坛[J] 河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2011-04.

[6]引用自徐静静《河北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

[7]引用自远景辉《世界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路径分析与对策》.

作者简介:张凯(1986—)男。吉林榆树人。讲师。世界史专业。 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猜你喜欢
碳排放供给侧改革经济增长
宁夏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研究
重庆市碳排放现状及低碳发展路径分析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