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必要性研究

2017-04-29 09:01黄梦珊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基本准则

摘 要:我国的基本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念相同,但是在內部逻辑关系、外在表现形式上还存在不足,建立财务概念框架非常有必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的现状,结合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分析了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原则。

关键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基本准则 报告主体

一、我国的现状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以财务会计目标为出发点,会计基本假设为重要前提,包含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列报等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我国还不存在形式上独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一直由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发挥概念框架的作用。

(1)基本准则的内涵。《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于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令第33号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2014年7月23日根据《财政部关于修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决定》修改。该《准则》分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计量、财务会计报告、附则。基本准则是准则的准则。(2)基本准则的作用。

1.统御具体准则的制定。会计实务必须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而目前会计实务问题层出不穷,基本准则在确保各项准则的统一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起到了确保各项具体准则一致性的作用。

2.为尚未规范的新会计问题提供处理依据。基本准则是准则的准则,它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方面都有规定,在出现新的会计问题,且还没有具体的会计准则可以规范的时候,基本准则给会计处理提供了依据。

从基本准则的作用这方面来看,基本准则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起到的作用是相似的,二者之间较大的区别是在国外大多数国家,概念框架是一个理论体系;然而,在中国的基本准则是制定具体准则的实务基础。

从《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来看,它涉及了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各项要素的定义、会计科目的设置及相应的会计处理、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等,可以看出,《企业会计制度》具备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几乎所有的内容。但是,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不同的是,《企业会计制度》并未抽象出制定会计准则中最为基础的概念,也并未阐明这些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通过发布多个公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另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公布了《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

二、报告主体的界定

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首先需清晰地界定财务报告的主体,需区分会计主体和财务报告主体。

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采取的立场以及在空间范围上的界定。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若干个企业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实体。

2.财务报告主体。报告主体是现有及潜在权益投资者、贷款人及其他资源提供者所关注的经济活动的特定领域,而且这些资源提供者不能直接获得是否需要向企业提供资源和这些资源是否被管理层有效利用的决策有用的信息。

3.会计主体和财务报告主体的区别。会计主体强调的是确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会计系统边界的空间维度,而报告主体不仅强调报告主体的空间范围,有时也对报告主体的时间维进行了规定。另外,会计主体概念强调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基本程序,而报告主体概念则着重强调会计的报告。

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

1.制定会计准则的理论基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一个理论体系,而会计准则是实务的操作原则,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比会计准则更有弹性,也更宽泛。从国际的现状来看,通过制定概念框架,可以首先在整体概念框架上与国际趋同,在概念框架的指导下制定的会计准则,也就能和国际趋同。有了概念框架,准则有了依据,也可以减少会计准则的制定成本。

2.补充会计准则未涉及的领域。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较晚,相比于国外的情况,存在落后和不足。会计准则涉及的是具体的实务操作,而现在经济的发展特别快,新兴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这对会计实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都是出现了需要解决的实务问题,才制定相应的准则,这导致了滞后性。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作为一个理论体系,更完整,涉及的范围更大,因此,在出现新兴事物时,在具体准则还未制定之前,就可以起到规范的作用,促进创新和经济的发展。这也可以理解为是对制定新会计准则的指导意义。

3.协助他人理解和解释准则。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包含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列报等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理论,可以帮助他人更好地理解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而会计准则是不断修订的,这对理解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实际上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概念框架则可以非常好地弥补这个缺陷。概念框架实际是降低了理解财务信息的门槛,这对提高信息的透明度、提升投资者决策的正确性有非常大的帮助。

4.与国际接轨的内在要求。经济全球化使得财务会计也需要适应全球化的发展,提高国际化程度。发达国家大多建立了概念框架,因此,我国也有必要与国际趋同。

四、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原则

1.提升财务信息质量。在2010年发布的第8号概念公告中,IASB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改为 “财务信息质量特征”,并将财务信息质量特征分为了基本和增强两类,界定了质量特征之间的逻辑顺序。相关性(relevance)和忠实性表达(faithful representation)是基本质量特征,其中相关性包含了预测价值、确认价值和重要性,忠实性表达则包含了完整性、中立性和无差错。增强质量特征是可比性、可验证性、及时性和可理解性。有用的财务信息,应该首先具备基本的质量特征,如果不能满足基本的质量特征,信息就是无用的。具备基本质量特征的信息,即使不满足增强的质量特征,仍然是有用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提升财务信息质量。

2.收益是概念框架的重点。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要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会计准则具备一致性。有了概念框架的限制,即使会计准则不够完备,也可以大大减少违法人员的可乘之机。而收益是企业的重点关注对象,会计准则对收益具体处理的规定非常重要,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会计准则不一定能够跟上日新月异、不传统的收入来源方式,因此,建立完备的概念框架,需要抓住收益这个重点。

3.结合基本准则。在我国,基本准则是准则的准则。它通过假设、目标、要素、确认、计量、披露等基本概念和一般原则,用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评估已制定的会计准则,并对在没有具体准则的领域中所发生的一些交易和事项,可据以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基本会计准则已经具备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雏形,对基本准则进行修改与完善,也可以起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但是,考虑到概念框架的作用,重新制定概念框架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应该借鉴国外的概念框架体系,结合我国的国情,并重点参考基本准则来制定概念框架。

五、结语

财务会计必须要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因此,会计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十分紧迫,有必要形成一套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与国际接轨。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的构建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密切沟通,破除困难和障碍,尽可能达成一致的意见。现有的规章制度必须适应经济的发展,建设符合当前国情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彭宏超. IASB“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征求意见稿”述评[J].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6(3).

[2]黄晓韡, 黄世忠.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修订热点问题综述[J]. 会计研究, 2016(1).

[3]张姗姗.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会计原则引入方式初探[J]. 现代管理科学, 2015(10):109-111.

[4]曹伟, 商振宇. 论合并财务报表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冲突——兼评“合并财务报表理论”[J]. 财会通讯, 2014(9):6-8.

作者简介:黄梦珊 (1992.05—)女。四川省德阳市人。硕士研究生。专业:会计学。

猜你喜欢
基本准则
“科技评估基本准则”摘编
七条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追求真实性永远是记者的基本准则
债务重组债权人一方会计处理的荒唐结果探析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预算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影响透视
对党忠诚老实是每个共产党员必须恪守的基本准则——学习十八大六中全会精神的一点体会
政府会计改革对电视行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探析
新政府基本准则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积极推动政府会计基本准则贯彻落实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有关项目比较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