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初探

2017-04-29 09:01张建锋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离任审计自然资源领导干部

张建锋

摘 要: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师审计师面临的难题。本文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面临的主要困难入手,分析了其中所存在的問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提升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贡献力量。

关键词:自然资源 离任审计 领导干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神圣职责。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进行自然资源离任审计,也是审计事业发展的一个历史机遇,同时也是每一个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因为他决定着绿色经济是否能够得到重视,是否能够实现GDP更好的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面临的主要困难

环境不优是影响和制约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全面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1.自然资源资产信息不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信息是决定自然资源审计的基础问题,这个信息里面应该包含自然的价值、实物形态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从我国目前现实看,我国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考虑将自然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问题,直至今天我们依然无法全然的将自然纳入到考核体系之内。其中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不具备一个完整的基础体系,这个体系不完善,导致自然资源的审计无据可依。从核算体系看,目前的核算理论基础尚不完善,一些基础的会计问题如会计主体、会计目标等都没有得到理论界的充分重视。上述说明目前现实基础与理论重视程度与实施自然资源审计具有较大距离。

2.自然资源资产数据提取困难。目前自然资源的数据时具有要素不全的明显特征。虽然有些关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自然资源的数据具有不了连续性。由于自然资源统计数据成本较高,耗时颇多,因此许多数据都是以5年为统计单位的,这难以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自然资源的数据缺乏足够的公信力。自然资源的数据受主管和客观的影响较大,譬如矿产资源的储量等就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数据。四是数据分散。自然资源资产种类较多,加之管理职能划分条块分割、事权交叉,其数据分散在多个职能部门,提取难度较大。如收集土地资源的相关数据分别受制于规划、国土、环保等多个部门,而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又直接与国土部门相关。同时,一些基础数据并不存在于管理部门,而存在于科研机构和企业,难以实现数据共享。

3.自然资源资考评体系尚未建立。首先,自然资源增量评估较难。从自然资源的基础信息,到自然资源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导致对其增量的评估是非常困难的。自然资源的价格变动较大。以煤炭为例,其价格波动幅度之大,难以说明这些因素与领导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其次自然资源评估本身就河南。譬如矿藏还有据可依,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该如何评价,这就很难有一个公正的令大家信服的标准。最后,自然资源的利用绩效评估难度较大。自然资源能够给一个地区带来经济的增减,是很难衡量的。在以GDP增长为导向的指挥棒下,自然资源见效慢的特点会导致人们去判断那一届的政绩,是比较难的。譬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个绩效在离任审计时是很难达到的。

4.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资源弱化。首先,自然资源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这是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点多面广的必然要求。这说明该项工作必然要求审计人员不仅仅具备审计知识,还应该具备环境、资源等专业知识。其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各级审计机关始终将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在抓,并着力解决了审计急需的法律和计算机审计方面的人才“瓶颈”。从目前的审计氛围看,专人人士在中间发挥的作用比各级审计机关要高。最后,一些审计系统的配置未考虑自然资源的特殊性。自然资源审计的特殊性要求审计机关配置的系统应该考虑到自然资源的特殊性,但是目前基本上很难达到这个要求。

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基本对策

尽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也存在很大困难,但各级审计机关必须应承载历史使命,直面现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先行先试,边实践边总结,趟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路子来。

1.自然资源离任审计破除瓶颈,营造环境。首先要狠抓基础信息统计问题,从基础信息破除第一个瓶颈问题。必须从高一层机构入手,统一要求,充分的运用各种手段将自然资源的基础信息统计完整。其次,要尽可能压缩自然资源统计的时间间隔,保证自然资源信息的及时性,以满足离任审计的需要。一方面要切实解决基础信息瓶颈问题。最后要破解审计人才瓶颈问题。审计人员必须能够自己从事自然资源审计问题,不能过分依赖外部力量。通过公开招考,将这些具备特殊背景的人才引进来,才能够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同时应该加强培训,边干边学,提高审计人员的相关专业素质。

2.分类试点,渐次铺开。实践出真知,一切审计成功经验都来源于审计实践。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是一项新生事物,既要注重理论研究,又要试点先行,注重在实践中总结积累经验。国家审计机关可以选择一个省、省级审计机关可以选择一个市州,市级审计机关可以选择一个县区,县区审计机关可以选择某一类自然资源资产进行试点,着力解决审什么、怎么审;评什么、怎么评;报告什么、怎么报告的问题。

3.统筹协调,合力共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一个较宽的范畴,不能仅仅依赖审计机构。首先应该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由专人负责。其次,完善工作制度。各地应该根据上一级的指导方针,具体的安排审计的工作制度。最后,应该创新计划管理机制。从目前情况看,经济责任审计的形式有两种,一是任中审计;二是离任审计。两种方式的结合,有效解决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问题。

4.上下结合,整体推进。《决定》就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做了顶层设计;审计署领导和有关部门围绕各地试点工作情况进行了广泛调研,并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从目前情况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在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果,而实务指导方面却明确滞后。全国审计系统应牢固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思想,切实做到上下结合,同频共振,合力共为。各级审计机关要主动作为,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切实为审计署编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操作指南提供第一手资料。审计署应发挥领导机关作用,尽快启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操作指南编制工作,分类明确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和分类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用以指导基层审计工作实践。

三、结语

过去为了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地难以消退的雾霾就是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破坏的代价。因此,自然资源对我国绿色经济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而一个地方领导他对自然资源是否重视,又决定着整个当地政府对此的一个态度问题。因此加强领导离任时的自然资源的审计就变的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急迫的。这需要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薛芬,李欣.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框架研究——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6,(06).

[2]陈波.论产权保护导向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05).

[3]黄溶冰,赵谦.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与审计的探讨[J].审计研究,2015,(01).

[4]蔡春,毕铭悦.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思考[J].审计研究,2014,(05).

猜你喜欢
离任审计自然资源领导干部
论中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方法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
浅析越南经济发展展望
党员干部要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对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思考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