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2017-04-29 09:13徐天元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社会支持留守儿童

徐天元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较为特殊的未成年群体,其核心问题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包括学习、情感、品行及心理健康方面。由于双系抚养的缺失、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不足,使留守儿童的教育在学习、情感、品行及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系列的教育困境。据调查结果显示凌海市S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政府教育投资不足、教学质量不佳、家庭教育欠缺,社会舆论偏差和社会支持缺乏持久性。在社会支持理论的视角下,提出“加大政府教育投资、加强学校师资力量、创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加强社会支持持久性”等社会支持策略,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困境 社会支持

一、研究背景

“中国的迁移流动意味着生存和进步,而静止则意味着停滞和萧条”(钟水映,2003)。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急剧变化成为了一个移动社会。近年来,中国农村人口急剧向城市迁移和流动,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第四季度公布,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总数达2.69亿。联合国发展署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到2030年我国农村流动劳动力将达到3.5亿人。在中国社会以及世界史上,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迁移都是史无前例的。

我国严重的城乡分割导致二元社会结构体制,与之相联的户籍制度,以及自身的经济条件限制,使得大量外出务工人员不得不过着“城乡两栖,往返迁移”的日子。他们的子女大部分都需要留在农村,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据2013年5月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高达6102.55万人,总体规模程扩大趋势。全国流动儿童人口数量达到3581万人,并且数量仍然在大幅度增长。

父母双系共同抚养子女是人类发展形成的最重要形式和途径,但在我国社会和经济转型过程中,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可避免地打破了这一传统的养育体系。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问题,它所涵盖的范围远远超出了它的问题本身,成为多种矛盾和冲突的结合体。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笔者作为学习社会工作、从事社会工作的工作者,有责任和有义务研究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为政府和社会认识、关心、帮助这一特殊群体做出努力。

二、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困境分析

1.政府层面:地方政府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投资不足。中央政府强曾多次调要提高国民的整体教育素质,但由于地方政府单纯的追求升学率,只对各个市中小学加大教育投资。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自身就存在复杂性和隐蔽性,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得到政府的教育投资,导致农村学校师资严重缺乏,教学质量严重低下,学校的教学设施难以得到改善等状况。

2.学校层面:师资严重不足,教学质量不佳。学校是儿童接受系统教育最为重要的场所,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在日常生活中,老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农村学校由于普遍缺乏教育育人的理念,在客观情况下会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从对学校的调查来看,学校的教学氛围不是很浓厚,小学每天只有六节课,初中每天七节课,学校主要以语文、数学科目为主,英语、物理、化学、地理、政治等科目为辅,甚至会根据学校的安排考试也只有期中考和期末试两次考试。在调查的中小学两所学校中,能够顺利进入高中继续学习的只有12人左右,教育质量很难提高。

3.家庭层面:家长监管严重欠缺。从教育的角度来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的一生中享受到最长远的教育。父母的知识、经验、观念、行为、价值观等往往对下一代的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给予孩子价值观、规范感和感知方式等。基于此,家庭教育對孩子完整的教育生涯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访谈中,“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是什么?”,多有儿童无一例外的表示希望自己能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留守儿童的内心最大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从客观上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情感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

4.社会层面:社会舆论及社会支持缺乏持久性。随着我国网络媒体力量的发展,电视机、电脑及智能手机的使用率逐年上升,

各种社会事件也逐渐变得透明化,公开化,社会舆论在社会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留守儿童”的字样每年都会以不同的事件和形式出现在各大媒体中,随之而来的就是不断迭起的社会舆论。各社会组织和社会群体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也存在一定的自发性和随机性,往往根据随机事件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对于留守儿童的态度。由于社会舆论和社会支持的自发性和短暂性,不久之后往往会被社会群体遗忘在各种不同的事件中,很难一起持久性的关注和支持。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1.政府层面:加大教育投资,平衡资源分配。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加大力度投资教育。各地方政府应根据公平分配的原则,采用工具性支持的方法,将教育资金、教育人才、教育基础设施按照合理比例公平分配到各学校,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的教育投资,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工具,改善各留守儿童学校的基本环境和教学质量,加大力度在教学软件和硬件设施上投资,使留守而能够接触到较为先进的教育设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只有在政府引导和协助下,凌海市S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才能健康发展,使留守儿童能够享受到与其他儿童一样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促进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的健康发展。

2.学校层面: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育质量。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已经逐步走向平民化,由此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师范类专业人才。积极鼓励待业和应届师范类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工作,将一批年轻有活力的新鲜血液注入到留守儿童的生活中。在学业上,为他们传授专业学科知识,扩宽知识的视野,了解更多的外界信息,激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在生活上,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情绪支持,加强自尊心和自我认可的能力,为他们在情感上能够健康发展,由此改变留守儿童的未来。

3.家庭层面:创建良好家庭教育环境,优先考虑留守儿童利益。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结构不完整,导致家庭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不佳,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素质相对较低和教养方式的不当,致使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遇到了相应的阻碍。从家庭教养的方式来讲,家庭监护主体首要坚持“留守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父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就近工作,既方便父母监督辅导孩子的学习,又方便父母在生活起居和情感上对留守儿童照顾和关爱,使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都能够全面的健康发展。

4.社会层面: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确保社会支持持久有效。近年来,从中央政府到各地方政府越来越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并广泛凝结各方社会组织的力量,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这种社会支持经常受到某种新闻媒体的炒作,直接影响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教育不仅仅是国家、政府和学校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特殊的儿童群体,无论在生活、学习还是心理健康发展方面都需要我们的关注和重视。我们要积极引导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发挥良好的舆论功能,深入开展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宣传活动,最大化的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激发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并提供长久性的支持。他们是农村的儿童,是农村未来的主体,更是国家发展的下一代。如果对他们现存的教育问题不能够及时关注和解决,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发展,未来的新农村建设将会受到极大的挑战和风险。

参考文献:

[1]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综述[J].人口学刊.2016.

[2]蒋笃君.新时期留守儿童教育的困境和对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3]杨瑞勇.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缺失及其社会支持体系探析[J].(社会科学版).2013,(03).

[4]中国妇联新闻:《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文)》,http://acwf.people.com.cn(2003年5月10日).

猜你喜欢
社会支持留守儿童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基于情感需求的农村留守儿童产品设计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试论高职志愿者的职业指导及社会支持对策
浅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目前的状况成因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