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及措施

2017-04-29 10:13陈淑宏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企业

陈淑宏

摘 要: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管理工具,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很多企业都愿意采用的管理方法。为此,文本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应用的对策进行分析,确保企业的战略目标能更快的实现。

关键词:企业 全面预算 管理

我国从20世纪以来,现代企业的发展就受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影响。尤其是在企业管理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表示愿意使用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对自己的企业进行管理。这是因为全面预算管理方式独特的优异性,全面预算管理的管理方式,不仅可以对企业的资源配置进行优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运行质量,对企业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增强企业的经济能力,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

一、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探讨

1.市场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经济市场相对来说还处在一个混乱的局面上,市场竞争激烈。各个行业的原材料,人力经济成本都在持续增加,如果这时候企业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全面预算管理,势必会导致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下降。此外,如果企业缺乏全面预算管理,企业的资金运转情况就得不到很好的反馈,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得不到保证。对于企业而言,势必会造成很大的危害。而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正好合理地弥补了这一点,它能实时的对市场进行把握,对市场的变化有一定的预测性,能正确的指导企业运行,实现企业的风险可控。

2.促进企业管理的精细化。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流程是一个相对闭合的流程,实施的过程包涵了事前预防,事中处理监管,以及事后的评价记录等。它能将企业的管理工作全面实现精细化,将不同单位、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帮助部门确定工作的目标,对预算执行的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对工作中的问题,能及时地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它还能对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进行客观性的评价,将企业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另外,它还能提升企业员工评价的准确性,为企业员工的考核提供准确无误的标准,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措施

1.建立健全预算考核评价体系。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生存并持续发展,必须要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性方针,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而预算管理体系则是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以控制财务及非财务资源来控制企业的管理机制,将各层次的管理人所达成的目标进行协调,实现企业成本最低、效率最优、利润最大的共同目标。许多职能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严格的预算控制系统,预算管理浮于表面形式,玩起数字游戏来蓄意将预算标准过度地放松,压缩业务活动的预计产出,放大业务活动预计耗能的作业难度,随意性地将预算与执行的结果造成偏差,反馈企业投入产出不对称信息,掩盖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因此,在制定预算考评体系,要考虑编制考核的各项指标与考核执行的结果相比较,将预算目标层层分解,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实行责任落实到人,寻找指标与执行差异及原因,及时改进和完善,保护所有执行人的积极性。管理者对预算管理作为第一责任人,其管理行为围绕着预算目标进行,考核指标以大局为重,缩小预算与现实的差异。对下属的执行行为进行监督和评定,与其他部门协商合作,进行可控性的预算管理。形成部门之间、个人之间的相互约束,避免破坏性的冲突,做出和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是一项具有全面性的工作,它涵盖了企业运行的整个流程,涉及到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对每一个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都有影响。因此,企业对预算管理的施行应遵循“横向纵向到底”的原则,就是指它要涵盖企业所有的部门,要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从另一个方面讲,就是无论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还是企业的基层员工,都要遵守这项原则,从而使得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能顺利开展。

2.注重预算管理的理念培养。有些企业之所以没能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发挥出来,就是因为企业的员工对其不重视,员工的预算管理文化不够,预算管理意识较低。所以,要想保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能正常运行,企业必须注重员工预算管理文化的建设。只有加强企业员工的全面管理意识建设,员工的配合度才能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才能更显现出来。对此,企业可以利用通知栏张贴宣传海报,企业网站上传全面预算管理知识等方法,大力宣传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势,让企业的员工深度理解全面预算管理对其自身和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3.建立预算标准体系。预算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企业在建立预算指标体系时,要注意设计的合理性,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进行设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企业预算指标体系的建立不能是固定不变的,应该是具有高度的可调整性和可适应性的。因为企业无时无刻不在发展,而在发展的同时,企业的规模、经济、发展战略、运行模式等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如果仅靠一种预算指标体系的话,很难适应不同时期的企業发展。因此,企业在制定预算指标体系时,还要根据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对指标进行更改。比如,利用企业的档案,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多套指标体系,在不同时期,运用不同的指标体系;又或者是,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提前做好企业未来的指标体系,以此达到预算指标实时性的目标。

4.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力度。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看,好的企业管理等于好的战略制定加上好的战略执行。因此,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应该强化预算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对企业销售、采购、生产、管理等不同环节,开展实时动态的管理,让每一个环节都能有理可循,确保每一项预算管理目标都能得到更好的落实。尤其是在对企业员工的评价考核上,必须要以客观公正的角度对员工进行全方位,多渠道,多时期的评价,确保评价的公平性。同时,还要与员工的薪酬挂钩,让员工明白全面预算管理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确保全面预算工作的执行力。

5.完善预算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组织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着眼于员工的工作动机,驱动他们达成一定的工作绩效来实现组织目标。如果在评价业绩时,过分地强调预算标准而不给予一定的弹性,势必会造成预算松驰的现象产生。因为在执行过程中,现实与预算标准难免会产生差异。如果无视这些差异,会造成预算执行者的心理压力,为了防范上级对预算任务的层层加码而做出虚假的预算执行情况表,给自己后期的工作业绩留有余地;或为了赢得较高的利益而对利润进行操纵,错误分析企业财务风险规避能力。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考虑预算执行者的实际效率,将报酬与业绩有机地联系起来,激发起个人积极参与的动力,从机制运行中获得收益。例如:企业不能客观且精确地评价部门业绩,较优的控制方法就是用固定预算与预算报酬方案结合,以整体产出的统计口径来核算报酬。较高层管理人员是高质产出,一般采用线性报酬方案,而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是低质产出,则采用预算报酬方案。如果考核指标对被考核人员具有可控性,则用线性报酬方案最为有效。

总之,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论是企业员工还是企业自身,都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程度的努力,更好的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全面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岳淑凤.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及对策[J]. 当代会计,2016,(05):23-24.

[2]田虹.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J]. 现代经济信息,2016,(07):166.

[3]张凯兴.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 新经济,2015,(29):90-91.

猜你喜欢
全面预算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浅析
企业全面预算体系建立与应用研究
全面预算在现代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