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柔性管理”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17-04-29 10:40张章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柔性管理刚性柔性

张章

摘 要:根据OGP的人性因素理论(见图1),降低事故发生率的一个终极因素是人性因素,原来依靠刚性化、制度化所取得的效果逐步减弱,因此,探索如何加强对人性因素的管理,最终达到降低事故率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柔性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以研究对人的管理为目标,其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对安全管理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介绍柔性管理的内涵及本质,探索如何在安全管理中得以应用,希望能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柔性管理 安全意识

一、柔性管理基本概述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经济上的崛起,全球许多管理学家开始对研究“东方式管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通过深入研究他们终于发现,在传统管理背后还有着一个更加广阔的管理领域——“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Soft Management)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的意志转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柔性管理”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它是通过对被管理者实施软控制,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刚性管理”是以规章制度为中心,是一种依靠制度约束、纪律监督等手段进行的硬性管理,“刚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刚性管理”依靠的是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权威,管理者所起的作用主要是下达指令和监督执行。而“柔性管理”依靠的是员工对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的认同,管理者所起的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和启发,强调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另一方面,“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完全没有规章制度的企业是无序和混乱的。而“柔性管理”是“刚性管理”的润滑剂,缺乏柔性的管理,会使管理陷于硬性和死板,不利于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积极性。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二、柔性管理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国内外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管理上的漏洞,是导致安全事故的三个主要原因,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人的因素,重点抓好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转变员工安全理念,教育员工在思想上重视安全,最终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只有实现了员工的行为安全,才能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借鉴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许多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成熟,但在过去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一直倡导的是刚性管理,依靠制度化管控,企业若想在安全管理方面取得更好的业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逐步引入柔性管理方式。

1.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积极创建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激励是柔性管理的方式之一,企业可以通过发挥激励机制的柔性管理作用,让柔性管理逐步为企业安全管理服务,促进企业创建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1.1建立企业安全隐患报告制度。企业为了鼓励员工及时发现和报告安全隐患,应建立安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每月组织安全专家對隐患报告进行认定,评选出具有潜在重大安全风险的隐患报告,并对报告者给予一定奖励。

1.2建立企业安全管理先进集体和个人激励机制。为增强企业基层单位和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发挥先进班组和个人的示范效应,促进企业安全管理业绩的持续提升,企业应建立安全管理先进集体和个人激励机制,定期评选企业安全工作先进,激发员工安全工作热情,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2.加强安全培训和考核,转变员工安全理念,规范员工行为。企业可以通过柔性管理规范和引导员工的行为,达到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通过安全培训、考核等做法, 转变员工安全理念,提高员工安全管理的意识,改变不安全行为,促进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企业安全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2.1强化安全培训,转变员工传统的安全管理理念。传统培训仅注重技术和方法的传授,但在安全管理方面仅仅依靠技术、方法的培训是不够的,必须注重安全理念的培养和安全文化的熏陶,通过安全培训要达到转变员工传统观念、树立新型安全理念的目的。企业可以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对各级管理者、基层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培训,转变员工安全管理理念,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2.2建立企业考核机制,落实“管工作必须管安全”。企业应通过安全管理业绩考核,促进安全管理职责的落实,引导各级管理者养成良好的安全工作习惯,纠正“重生产轻安全”“的错误思想,改变不重视安全工作的行为,不断提升个人安全管理素质。

2.3组织制定“个人安全行动计划“。通过广泛开展各层级员工制定“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落实,增强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4组织开展“我爱我家、我要安全”等活动。通过不定期开展员工和家属安全知识讲座,使员工“为自己负责,让家人放心”成为自觉行动,让安全文化由企业延伸到每一个员工家庭。

3.发挥领导表率作用,提升管理者的影响力。管理者的影响力就是领导的影响力,领导工作的本质就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如果领导者不能有效影响被领导者的心理或行为,那就难以实现领导的功能。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增强各级管理者安全管理的影响力,发挥领导者的表率作用,才能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持续提提升。

3.1企业应搭建安全管理工作交流平台,定期组织管理者参加各种安全知识培训、专业会议和行业会议,使管理者及时掌握安全管理资讯,提升安全管理素质。

3.2发挥领导表率作用,感召员工。领导带头是落实全员安全管理责任的最有效方式,企业各级管理者应通过以身作则,展现示范带头作用,将安全工作压力层层传递,从而有效推动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

三、结语

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具有协同作用,需要相互配合,刚柔并济。企业的安全管理需要全员参与,不能只是简单地采取制度化管理,以罚代管。将“柔性管理”应用到安全管理工作中,通过“人性化”的用人机制,管好人和用好人,并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树立起“安全管理是最大关爱”的理念,只有这样,企业员工的安全管理潜能才会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安全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其绪,柔性管理第二版.

[2]OGP报告-人性因素.

猜你喜欢
柔性管理刚性柔性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自我革命需要“刚性推进”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加权p-Laplace型方程的刚性
刚性兑付的法律治理
论柔性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柔性管理及其应用
试论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