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措施研究

2017-04-29 10:40钱延慧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措施研究提升

钱延慧

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关于如何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就成了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国内的企业普遍脱胎于长期以来的小农经济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面对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则显得不够适应,一些因循守旧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路和一些较为落后的管理制度还普遍地存在着,严重阻碍了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这是我们必须要为此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改进的。

关键词:提升 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措施研究

一、引言

加入WTO后,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经济逐渐开放,促进了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但是,不少企业在经营管理能力上没能及时地与社会变革保持同步,使企业难以获得应有的经济效应,无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而服务。这主要同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思路、管理制度较为落后有关。现在,伴随着国内经济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企业也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概念和重要性

1.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概念。所谓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是指企业充分基于其发展目标,对其内部组织架构及人、财、物等各方面的资源进行相应的配置和调整,将这些要素充分调动起来,让其服务于企业发展目标的各方面活动。而经营管理能力又具体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身上。

2.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其经营管理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更多的支持,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已经成为一种极为迫切的需求。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如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国内外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企业在其内部管理模式方面,对公平性和完善性的要求越來越高,更进一步要求我们追求其管理机制上的锐意创新,在市场的导向作用下,以开放、自主和集约化为企业的管理目标,最终迎来企业的二次发展机遇,取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当代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常见弊端探析

现阶段国内不少的企业当中都存在着经营管理思路较局限、经营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职业化程度低、经营管理机制和模式比较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同企业受到一些传统思维模式的禁锢、没能充分地把握时代形势、没能在新形势下积极地与时俱进有关。这对于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来说是极其不利的。这里便分别对于当代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常见弊端进行剖析。

1.经营管理制度落后和不完善。不少企业的经营该管理制度较为落后,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在企业的运作上忽视了制度的作用,更多的强调“人”的作用,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方面缺乏统一的、有章可循的规范,使企业的管理常常处于随意性、盲目性乃至混乱性的怪圈当中,导致企业的经济效应受到影响。还有的企业在制订内部经营管理制度时,没有充分参照本企业的具体情况,仅仅是盲目照搬其他企业的现成模式。结果自然是“水土不服”,最终无法取得预期的管理效应。

2.经营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和职业化程度较低。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日益成为一门带有独立性的,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如今不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职业化程度较低,很多没有系统地学过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方面的知识,在企业管理当中仅仅是凭借现成经验。这当然会影响到企业管理的效应,损害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对于一些从事高科技研发的企业来讲,由于其管理人员本身并不精通企业的核心业务,在管理上陷入“外行管内行”的状况,但却不肯定对于技术人员放手,处处指手画脚,造成技术人员的才干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技术研发的效应。

3.企业的用人机制较为落后。良好的用人机制,是促进企业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的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现在,不少企业在用人机制上不够合理。其主要体现形式为:(1)论资排辈的状况较为严重。这是国内企业最常见的“通病”之一。不少企业在其内部人员的职务、职称晋升机制,以及企业重要工作项目的分配机制上,盲目地迷信企业员工的资历因素,处处论资排辈。其结果便导致那些资历较浅但具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处于才华被压抑的地位,而那些资历较深但才能较平庸的员工却被委以重任。这不仅严重地打击了人才的积极性,导致企业留不住优秀人才,也难以做到人才资源的优化,无法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人才资源的效应。(2)妒才忌能的状况较为严重。不少企业在内部风气上较为妒才忌能,缺乏尊重人才的风气。对于那些才华横溢、善于创新、表现欲强的人才横加压制,却重用那些才能平庸而善于溜须拍马的员工。这种做法同样导致人才资源的效应无法得到发挥,使那些真正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才被埋没,最终损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缺乏法律意识。市场经济同时也是法制经济。良好的法律意识对于企业的正常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现在,不少企业由于法律意识缺失,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出现,最终造成一些额外的内耗和法律成本,严重损害了企业的经济效应。比如一些企业在同新入职员工签订工作合同时,没有对其的违约后果进行明确规定,最终员工一旦出现提前离职,则企业不仅仅要支付其在职期间的全额工资,而且当初的招聘成本、培训成本都如同付诸东流。还有的企业在同合作方签订合同时,对于一些关键性、细节性的地方没有专门进行强调,导致合作方钻空子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具体措施

1.制订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之中,要时刻根据外界的发展形势和发展风向,不断地对其经营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使经营管理模式能够与市场竞争形势相符。尤其是经营管理者要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时刻处于制度的轨道上而不是完全“押”在“人”的身上。此外,企业在制订经营管理制度时,必须要充分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可盲目照搬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

2.经营管理人员要改善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来说,要意识到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同时也是高度知识化的体系,仅凭现成经验是无法管好企业的。所以经营管理人员要有意识地加强对现代化企业管理方面的学习,改善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特别是对于那些从事高科技研发的企业来说,管理人员要充分尊重技术人员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上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不可越俎代庖。

3.改善企业的用人机制。一方面,企业要积极打破论资排辈的常规。在用人方面要看重能力,而不是一切以资历来衡量人。对于那些资历较浅但实际能力较强的员工,要有意识地将其作为新鲜血液来安排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发挥出其的骨干作用。这是企业得以留住优秀人才的关键性要素之一。

另一方面,企业也要积极改变那种妒才忌能的做法。企业管理者要有意识地营造一种崇尚贤能的氛围。尤其是在当代社会倡导创新、鼓励创新的大环境下,管理人员更是要善于重用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员工。

4.提高法律意识。企业管理者要积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处处做到依法办事,学会以法律手段来维护企业的利益。比如企业在同员工及合作方等第三方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注意合同各方面条款的完善性,避免企业的利益遭到损害。

五、结语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关于如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此,我们要结合企业的自身状况,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祖成韬.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措施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7(5):101-102.

[2]赖时伍.浅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4(18):99-101.

[3]范晓东,秦娜.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有效策略探讨[J].河北企业,2016,4(10):88-90.

猜你喜欢
措施研究提升
调动学生学习韩语积极性的措施研究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安全防控研究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如何发挥会计管理运用构建会计内部控制
我国行政管理现代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