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路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中职工教育的作用分析

2017-04-29 11:25王玉侠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职工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王玉侠

摘 要: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时期,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期和发展期,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公路职工教育,促进公路行业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发挥职工教育的基础作用,加大职工教育力度,坚持把职工教育和人才培养、开发作为发展公路事业的一项根本任务,着力在集聚各类人才并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最大效能上有新进展。

关键词:公路行业 人才队伍建设 职工教育

当今,我国的公路发展正在高歌猛进,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的辐射和“十三五”规划的逐步实现,公路的发展同其他行业一样,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离不开人才的贡献。为此,加强公路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促进公路行业的高速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近几年,为了紧跟公路發展的步伐,各级公路管理部门不断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职工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高了职工队伍技术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公路建设的正常进行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技术基础。但在公路快速发展的历程中,人才队伍建设和职工教育仍然是制约公路事业发展的瓶颈。导致这些问题的产生,无外乎公路事业的飞速发展与传统的职工教育方式衔接不上有关。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职能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传统的职工教育方式却无法满足提供充裕的人才要求,这既是教育结构布局等原因造成的人才短缺,也是职工教育方式方法跟不上所需,依然停留在过去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之中。

一、公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公路建设的强劲势头,系统内部改革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人才面临短缺的问题,引进人才是必然的,但是仅仅靠引进远远满足不了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如果靠“引进人才”,就要解决基层单位福利待遇不高、吸引力不足,人才难引进、留不住等问题,公路系统自身还存在着人才发展战略不完善、人才强路的思路跟不上,出现了筑巢引凤难等问题,同时又因为系统内部对于职工教育的要求跟不上,自己培育人才的力度远远不够,基础不牢,设施落后,这些问题的制约形成了引进人才难,自身培育人才难的困局。

1.公路员工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年龄大的问题。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公路里程、路网等级大幅提升,群众对公路行业的要求与日俱增,由于基层公路站管理人才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路工作的落实和推进。过去,由于当时的体制原因,公路录用的一大部分员工都是属于“壮工”型的人员,中小学文化的占绝对比例,文化水平普遍低,无法接受先进的东西。再者是许多职工长期从事单一的岗位,且学习方向单一,形成目前单技能人才多,大多属于简单操作应用型,在公路建设管理方面不可能有新思路、新创造。不可否认,最近几年公路行业引进了一部分人才,但是,这些人才都是没有经过实践锻炼的“毛坯”人才,实际经验不足,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锻炼才能作为公路发展的技术支撑。

2.人才培育力度不足,制约了公路的发展。很多单位的管理阶层,对于职工教育不够,技术培训力度不够,存有重使用,轻培训的问题,没有创作一个职工教育的氛围,不仅在教育培训上观念陈旧,在鼓励员工自我学习上,也没有采取具体鼓励措施。目前,基层公路部门人才培训远远不能满足基层公路管理工作需要。即便是有培训这一环节,也是局限于眼前的的操作基础培训,主要是以个人自学为主,集体学习为辅,其他培训形式极少。机械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培训更是不足。对于员工进修深造、职称评定等方面重视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公路行业人才队伍总体水平的提升。

3.基层公路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问题突出。目前,公路部门关键岗位人才的缺乏已开始影响公路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例如,公路执法管理人员面对的不再是昔日的法盲群众,也不可能再沿袭过去粗暴的执法手段,这就要求公路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有一个大的提高,不然就有可能执法犯法,受到人民群众的起诉。再就是信息化办公需要日常政务,公路养护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随着机械化养护施工的广泛应用,公路行业需要更多的路桥专业和工程机械专业的行家能手,以适应机械化施工的需要。

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可用培训经费不足。由于管理阶层,尤其是上层管理机构,对于基层人才培训不够重视,重引进轻投入,因而出现培训经费过低,奖惩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直接影响到组织者和受众双方的积极性;其二师资力量不足,培训办法单一,培训资源缺乏,人才培训的高端资源主要集中在省市公路部门,基层公路部门极少。加之大多基层教育培训仍然是灌输式的老套做法,成效不理想。

二、对公路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公路人才队伍建设是公路事业发展的保证。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人才是公路事业高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不可忽视的第一资源。公路建设的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公路发展第一要素的观念,既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又要立足于实际,下大力量自己培训人才,实现引进、培育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密切衔接引进人才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不断推动公路人才队伍体系向精英化迈进。

1.加大重点人才引进力度。“十三五”期间,对于公路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面对综合执法、事权与支出责任等一系列问题,人才分流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同时,公路养护管理也将成为公路系统真正的主业。为此,引进人才将是公路部门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大的问题。从调查的情况来分析,目前公路行业人才缺口集中在路桥专业、工程系列等领域。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基础工作,对于人才的待遇问题,进修问题,职务升迁问题等要充分考虑,这样才不至于出现人才引进来留不住的问题。

2.创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行业,培养学习型职工。加大对本单位职工的教育力度,是弥补人才缺口的有效途径。公路领导阶层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传统的培训教育方式,创高新职工队伍培训机制,使职工的教育培训与公路中心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形成富有公路特色的教育培训系统。培训要坚持先易后难、先解决眼前的问题,后解决长远技术问题的原则。本着“缺什么、补什么”“急用先培、急需先育、急缺先补”的思路,去编织培训大纲。同时,要不断强化师资力量建设,真正形成一种具有公路职工队伍教育培训的特色,进一步强化专业进修和业务培训。紧跟公路科技发展的形势,紧跟科学技术和公路发展步伐抓好学习培训,坚持把科学技术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重点对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专项培训,紧跟公路建设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通过对职工的培训教育,创造一大批优秀的技术实用型人才、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这是解决当前公路建设人才需求短缺的主要渠道。

3.建立行之有效的职工教育机制。首先要完善职工教育的机构。建立职工培训中心或职工学校作为实施职工教育的主要基地,积极创造条件,使职教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教育教学管理趋于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升职工教育水准,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把继续教育作为职工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实现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多层次、多方位实行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为公路事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服务。建立公路职工教育的长效机制,关系到整个公路行业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质量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公路行业飞速发展对人才的挑战,关系到公路行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真正发挥公路养建主力军的作用,关系到公路事业的发展能否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搞好公路职工教育工作,为公路事业的发展及时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不断提高公路职工的素质和能力,是公路职工教育义不容辞的义务,我们必须建立公路职工教育的长效机制,使公路职工教育在公路事业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结语

总之,公路行业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就必须抢占人才这个制高点,要坚定不移地把大力培养人才作为公路交通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人才是公路交通的发展命脉,人才建设也是提升职工队伍素质的牛鼻子,职工教育必须形成一种制度,人才就会源源不断的创造出来。只有坚持用与时俱进的眼光去认真对待职工教育,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人才队伍建设和职工教育作出长远规划,公路交通事业才会有蓬勃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猜你喜欢
职工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教育工作的再思考
阅读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以培训效果评估促动员工绩效管理的创新性探究
精益管理理念下的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实证研究
加强职工素质教育,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浅谈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质量的提高
公共图书馆联盟与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如何搞好职工教育 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
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