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融国际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7-04-29 11:44董子颖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经济影响经济发展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走向世界是大势所趋。金融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同时作为管理商品经济的一个基本手段,必然要随正逐步走向世界的中国经济一道走向世界。本文阐释了金融国际化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并就如何应对这一趋势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金融国际化 经济影响 经济发展

一、金融国际化的基本概念

金融国际化是指一国的金融活动超越本国国界,脱离本国政府金融管制,在全球范围展开经营、寻求融合、求得发展的过程。其具体内容包括: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交易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监管国际化等方面。

金融市场国际化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伴随着金融管制的取消或放松和国内金融市场向国际投资者的开放,本国的居民和非居民享受同等的金融市场准人和经营许可待遇;二是指离岸金融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即在岸市场相比,离岸市场直接面向境外投资者的国际金融交易,与市场所在国的国内经济几乎无关。

金融交易国际化是指交易范围、交易对象、交易活动、交易规范、交易技术的国际化。伴随着外汇管制和其他金融管制的逐步放松,国际金融市场上非中介化趋势日益显现。充当银行中介的国际借贷渐遭冷落,国际证券市场开始繁荣,并成为国际融资的主要形式和渠道。

金融机构国际化包含两方面:一是参与国际金融活动的机构日益增多,不仅是指跨国银行及其海外分支机构的增加,而且更表现为与证券化趋势相一致的各类直接融资代理机构的扩张;二是金融机构实施跨国经营战略,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以全球化战略为指导,不断提高国外资产的控制额,同时更多地采用同业跨国收购或跨部门兼并的方式直接拓展海外金融市场份额,形成了诸如日本野村证券那样的“全球金融超级市场”以及美国美林公司那样的“巨型零售经纪人商店”。

金融监管国际化是监管法制国际化的前提条件。由于金融体系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具有全球影响的金融监管合作机构——巴塞尔委员会所出台的有关银行监管的文件,在国际社会形成了重大的影响。我国金融监管的诸多制度的形成也逐渐接受了巴塞尔委员会文件的影响,而接纳这种监管制度是我国监管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金融国际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蕴含着巨大的资金潜力,拥有先进的金融工具,具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其客户资源和经济背景为我国创造了较好的机会,提供了较公平的条件。 自1994年1月1日开始,我国开始实行汇率并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一举措有利于国内商品价格接近于国际市场价格,有利于发挥汇率调节出口的作用,以及应付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变化;杜绝外汇黑市交易,纯洁外汇市场,有利于国内经济循环和国际经济循环的吻合。

另一方面,金融国际化还使我国市场主体不断增加,金融市场主体的参与度和活跃度不断增强,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我国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已经成为各个市场主体进行资金余缺管理,投资融资以及财富管理的重要平台,其规模不断扩大。

2.加强了和国外经济发展的交流与合作。我国陆续加入了一些国际金融组织,先后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亚洲开发银行的会员。我国农业银行参加了亚太地区农贸学会和国际农业信贷联合会,加强农业信贷业务的国际联系。我国与外国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组织的联系在不断加强,与许多外国银行建立了代理关系,以便更好开展国际业务,为金融国际化服务。

三、如何通过金融国际化促进我國经济的发展

1.加强和国外的金融交流。金融国际化是我国利用外资的极好形式。据统计目前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家外国银行在我国15个城市开设了40多家分行和225个常驻代表处。外资金融机构整体实力强,国际业务量大,人员素质高,经营策略灵活,现代化水平高,并应用了世界一流的科技和通讯设施,既对我国金融机构形成一定的竞争压力,又可以使我国金融机构更好,更近地学习国外先进的金融管理和动作方法,有利于我国金融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金融国际化还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增强国内建设资金,降低外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以及扩大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一方面使我国通过外资金融机构这一对外窗口,从国际金融市场拆入较低利率的资金,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另一方面,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有利于改善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环境,增加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信心,形成跨国公司与跨国银行相互促进的投资格局。

2.学习外国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首先,我国可以借鉴国际经验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参与者结构国际化。一是改善市场参与者结构,外汇市场参与者进一步向外资机构开放;二是使债券市场产品更加多样化,吸引多层次融资者和投资者;三是股票市场应允许外资企业、外国企业发行上市。这些举措或多或少可以帮助我国金融市场抓住机遇,提高国际化程度,在国际金融市场格局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其次,我国各交易所的国际化水平较低,不能适应金融国际化情况下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所以我国可以借鉴主要交易所实施国际化的经验,提高中国交易所的国际化程度。中国交易所可采取开展跨国交易所合作、境外设立分支机构、跨国兼收并购等方式提高国际化水平。还可以扩大境外参与者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增强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沟通,提高国内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和竞争力。在QFII的基础上,应允许国内各交易所有更大选择权去吸收外资经纪公司或会员,促进国内交易所的市场化发展,缩小国内交易所与国际先进交易所的差距。

3.净化我国金融发展的市场环境。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金融市场逐渐壮大成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金融市场仍不成熟,各类违规行为时有发生。部分机构资金在市场中的非理性举牌,造成了相关个股股价的剧烈波动,不仅影响了市场的稳定,更直接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鉴于我国金融市场中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均衡和不完善现状,应抓紧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净化货币市场的市场环境,为各经济主体提供一个发达的、高流动性的、低风险性的短期资金融通市场;密切关注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其为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产权制度的改革发挥积极的作用。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同业拆借市场,其中规范拆借市场行为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制定有关的交易规则和监管办法,规范市场运作,严格市场管理和监控,使拆借市场运转正常化、良性化。有关资本市场则是调整非国有经济与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政策,适当扩大它们的投资需求。还要进一步健全国债市场,以及完善资本市场的组织结构体系。

金融市场的发展一直伴随并推动着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金融监管体系是否有效则关系着它是否能为金融市场的净化起到关键作用。因此要切实把监管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通过行业规划、政策引导、市场监管、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等手段,调控金融市场,防范化解风险,促进金融市场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四、结语

金融国际化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这对于实现国家繁荣发展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我国要及时把握住机会,在国内不断实施有关金融市场的创新改革,在国外加强与外资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实现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为我国金融市场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二辑[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王益锋.谈谈我国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和趋势[J].《科技、经济、市场》.2006(11).

[3]刘明志.金融国际化——理论、经验和政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董子颖(1997.01—)女。山东省济宁人。烟台市莱山区山东工商学院金融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经济影响经济发展
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成因剖析及其对策探究
“营改增”试点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时代语境下的“真实”
浅析原油价格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高速公路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影响
浅谈《中韩自贸协定》的经济意义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