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办公室管理创新途径研究

2017-04-29 12:31陈宏泉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创新途径研究

摘 要:本文阐述现代高校行政办公室管理的内涵,对当前形势下高校行政办公室管理的定位,以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行政办公室出现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高校行政办公室管理 创新途径 研究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学校有三要素—行政管理、教育和研究,高校的行政办公室管理是高校实现其教学科研两大社会功能的基础,高校行政办公室的管理既承担着高校正常有效运转的各种任务,又负载着宣传与管理的理念。” 在全球知识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我国高校面对着国内国内高校的竞争压力,高校行政办公室管理是保障高校有效有序运转的前提,努力在当前国际视野下研究高校行政办公室管理的创新途径是提高高校有效运转的重要方面。

一、目前我国高校办公室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1.高校里行政权力成为了主体,而学术权力反而成为第二重要的事物。高校最重要的追求就是学术成就的追求,学术权力必须得到无条件的尊重。学术权力是行政管理的关键。学术管理权力的独立性和自治性要得到无可争议的承认与尊重。但是,在当下大学中这种现象很是严重,如本来正常合理的学术活动应该独立完成,但是在中国当下没有行政权力地支持便不能正常举行,一些高校管理高层人员明明没有专业素养以及相关的学术成果也具有教授的职称等等,“官本位”的思想在在高校相当严重,也十分的盛行,这就使得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本末倒置,对学术研究创新具有相当大的腐蚀并严重阻碍高校学术的发展,以致高校学术研究走向僵化,最终导致高校失去必要的创造力,而一个高校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学术创新性中,一旦一所高校的学术创新性下降,就会反应于行政权力,可能会导致行政权力走向极端。“要解决这个问题,高校行政应还权于学术,并且还要建立可行的机制以保障学术权力”

2.高校里行政管理机构臃肿膨胀,办事效率低下。高校在应对竞争压力以及教育部门的要求下也曾多次进行机构改组精简取得的成果,但是最后还是落入了一种循环的怪圈。“同时存在党政两套组织机构,两套办事人员,机构设置交叉、重叠的问题较为突出”。这种情况在应教育部呼召高校合并办学要求的情况下,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导致运行成本增高,财政开支加大。更为关键的是。高校内部一些制度对于这种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的情况的监督与约束相当的缺乏,致使各种问题累积叠加,严重消耗着高等院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浪费着本来就有限的教育资源。

3.管理机制混乱,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众多高校,行政管理运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就导致一些政策的出台很不科学,存在不能涵盖全体人员利益的这种客观缺陷;在实行某些政策时候根本就不可能坚持公平性与公正性,这些都是客观存在且需要引起重视的事实。首先,在人才引进机制上存在管理岗位的疏忽。部分高校引进高端人才时会附带附加条件,这些附加条件有的集中在高端人才家属身上,如果这些家属的学历或者专业不能达到学校教师要求,就会将其安排到学校的各个管理岗位,直接造成管理岗位人员情况复杂,专业、学历及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管理机制运转不畅。其次,有些高校存在一部分没有“编制”的派遣制管理人员,他们在福利、学习进修以及升职等方面处于很不利的位置,久而久之造成不公平现象,人们的心里就会失衡,导致不和谐的因素产生,这将严重影响行政办公人员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奖励激励机制不合理,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等全都向科研领域严重倾斜,没有把握好度。

4.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不清。目前我国高校的行政办公室管理职能机构普遍有行政权向学术权扩张的倾向即把自己的行政管理权放在第一位,自我定位过高而忽视了高校的真正宗旨。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态度傲慢,行政人员与师生之间摩擦加大,办事效率低下等等。定位不清的具体表现就是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不能认清行政办公工作与教师工作两者的结合是一个高校的主要运行方式,当然教师科研工作是主要方面但是行政工作同样不能缺少。首先,认识不足。教学人员对行政人员认识有所偏颇,认为行政人员工作没有技术含量,并且基本上没有什么工作。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行政人员每天都在处理大量烦琐事情,甚至经常加班加点的完成学校学院的工作。可是教学人员对此却极为不解,有的甚至在语言上给予不公正的待遇,所以造造成行政人员与教学人员之间误解加大,矛盾频出。其次,行政人员收到教师的误解,内心充满了对教学人员的不满,这种不满随着矛盾的突出不断的扩散,扩大到与教师人员的各项工作对比中,例如教学人员不坐班,自己却要每天坐班甚至加班。教学人员评职称相对比行政人员评职称容易,各項福利待遇多倾向于教学人员。很多误解造成了教学人员与行政人员的敌对,当遇到事情时不能达到相互合作、相互配合,造成了办事效率低,机构运转不畅,增加了工作成本,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国际化竞争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创新的多种途径

1.建立行政权力制衡机制,防止行政权力的突出及泛化。“当前,许多研究都把行政管理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对立,而事实上,这两种权力是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并且可以共存共荣的”。要人为的把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离,明确哪些是学术权力,哪些是行政权力,同时权力的分配要向学术上倾斜,能够更好的提高学术积极性并能一定程度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约束。在高校基层方面,一方面在院系级加大学术氛围的营造,组织学术联盟,发挥基层学术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功能,尽量把行政权力的影响排解出去或者根本渗透不进去,另一方面对行政管理权力多加控制,从基层做起,加大思想教育,彻底打破官本位思想,对行政权力进行严格控制与监督。其次还应加强对基层教学和科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为学术权力的发挥制造更多的物质保障。最后,随着高校的发展,有组织的培养有利于高校科学合理发展的各种团体以及利益主体,使得权力更加分散多元同时又要保持效率,更重要的是要合理的分配这些权力,并且要加以监督和约束,建立各种机构,使得这些权力能更好的发挥出来,“随着当前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加大,高校内部管理照面临越来越多的决策行为”。

2.有效合理的精简行政机构。进行有效的职能创新,发挥积极和主动性创造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于没有可有可无的机构以及没有才能没有责任心的行政人员应该下定决心进行彻底合理地裁减,关键机制要多加关注并给一些真正能力的人机会,创造出尊重人才的氛围。具体措施包括,人才分类,竞争上岗,奖惩分明,权责分明你,激励有效,制度保证,及时高效,做到有理有据,有节有点,不拖拉,不敷衍,用强有力的制度作保证,只有这样,行政效率才能得到提高,人心才能真正地沉定下来认真负责的办自己的事情。

3.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地人才引入机制,要实行竞争入岗,择优录取。在竞争的同时要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合理、合情的原则,防止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同时要注重因岗用人,注重人员的实际才干跟相关岗位的配合,避免只注重职称、学历等相关因素。然后建立科学高效的考核机制。在考核期间要注重相关人员的全面素质,而并非只是单方面的能力。同时要配备严格的监督机制,监督考核过程中的公开性、公正性以及公平性,这样才能测验出真正合格人员,对于那些工作不能胜任甚至出现重大失误的人员,要进行合理合情的警告或者是解聘。建立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激励机制。对于表现突出的相关人员要进行及时的奖励,并且要有鼓动宣传的效应,让相关人员对于认真工作并做出好成绩有一个巨大的动力。最为关键的是这个奖励制度一定可以实际操作的,而不是一纸条文。最后要设置严格的退出机制,一旦发现相关人员不遵守相关规则或者不认真对待工作,要进行及时的提醒以及批评,三次以内纠正无果,就要引用相关的退出机制。注意在正式引用退出机制的时候就不能再考虑人情,畏畏缩缩,更不能有区别的对待,否则退出机制的权威将受到损害。

4.强化高校行政办公室管理服务意识。行政办公室管理的主体是高校行政办公室管理人员,其主要任务就是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师生。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高校整体行政服务人员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态度恶劣,严重影响行政人员与师生之间的关系,影响高校教学以及科研能力。所以要加强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从思想上进行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教育服务的意识并运用在实践中,在平常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在琐碎的工作中要时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抗压的能力,以高度的热情去服务于师生和学校,同时这也是一份工作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廣大办公室行政人员还要努力学习知识,增强创新的能力,从而掌握更多的服务技能,更好的服务师生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同时也使得行政人员和广大师生的关系更加和谐,使行政人员的工作环境有质的改变。

总之,高校行政办公室管理工作制度改进与完善关乎高校生存与发展,通过分析目前高校出现的问题与产生的弊端,产生解决这些问题与弊端的思路,并进行高校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从而增强我国高校竞争力,更好地应对来自海外院校的冲击,更重要的是以此来促进我国高校教育事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钰.浅析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9.

[2]陈巧玲.高校行政管理与运行机制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

[3]覃东兰.对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

[4]管宁.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理论界,2008;249.

[5]王德广.缪伟.高校管理制度的缺失及其创新策略的研究[J].江苏高教,2008.

[6]赵成荣.安凤华.熊成鑫.对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制度的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8;(70).

[7]吴晓蓓.严鸿和.杨皖苏.精简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和机构的策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91.

作者简介:陈宏泉(1958.05—)男。辽宁沈阳人。助理研究员。本科。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

猜你喜欢
创新途径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浅析新时期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信息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创新的途径
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
面向基层社会管理的群众文化活动与创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