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下做好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

2017-04-29 12:31屠冬梅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策略

屠冬梅

摘 要:隨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对信息时代背景下图书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进行分析,对其中管理观念、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且从管理观念更新、图书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等角度进行具体研究,希望为新时期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可供参考的建议,为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信息时代 图书档案管理 策略

新时期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具有较高的追求,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需要对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产生更多重视,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利用,对传统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不足进行改进,为图书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及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下面对信息时代下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提高方法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一、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管理模式方面的问题。近几年,我国科技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科技在各个领域有了更多的应用和渗透。图书馆方面已经开始对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应用,但是系统仅能对近期文献进行管理,图书资源下载及利用等方面的效率不高;通常情况下,图书馆能够对原有图书信息进行收纳,但是信息技术是近年来才应用至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技术,因图书馆设立年限方面的问题,导致不能对全部资料进行一一收录,对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及图书馆信息管理工作产生一定影响。

2.资金投入方面有所不足。信息时代下,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方式逐渐由纸质向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过渡,为了做好图书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对硬件配置及条件方面进行提升,但是公共服务方面政府的资金投入存在一定限制,一些情况下不能对设备等进行及时更新,对图书档案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开展产生影响和阻碍。

3.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人员为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其自身素质对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大影响。然而,受传统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影响,部分管理人员学历层次不高,综合素质较低,并且未能经过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技能培训,对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及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工作产生影响,如何对管理人员进行更好的培养,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4.管理观念方面存在问题。图书馆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图书馆容量的扩大、馆藏资料的增加较为重视,并且将其视为是评价图书馆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馆藏的增加,图书档案资料也逐渐增多,对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一定影响;部分资料使用价值较低,建馆初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本区域的民众提供服务,若对资料数量等方面过于强求,便会对图书馆运作产生影响,不能使其发挥自身真正的作用及最大价值。

二、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提高策略

1.做好图书档案资源开发及利用等方面工作。单纯的记录及保存并非信息时代下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部内容,为了对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水平进行提升,需要从档案整理、保存等方面的工作入手,使同一区域或是单位的信息集中在同一位置,通过整理对信息隐藏的价值进行发掘,借助强化管理的方式对档案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提高资源共享率,最终在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下,能够对图书档案资源进行集中式的系统管理,避免出现档案资源过于分散的情况,为图书档案使用价值的增加奠定基础。

2.做好图书档案管理标准化及规范化建设工作。各个单位对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此人们需要对差异问题进行正确认识,制定标准化及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为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参考依据,为管理工作按部就班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避免因管理人员自身理解及认识方面的问题和偏差对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产生影响。

3.做好信息化管理团队建设工作。信息时代下为了做好图书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对管理人员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操作水平进行提升,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使其掌握更多图书档案信息化管理知识及技能,对其自身专业素质、业务水平、信息技术操作水平等进行提升,提高图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团队整体水平,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支持。

4.对管理观念进行更新和调整。传统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将更多精力及时间耗费在档案资料搜集、分类、归档等方面的工作中,而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图书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对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的优势作用进行充分利用,例如存储空间增加、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更加安全可靠等。各个单位及图书馆需要对新时期特点及图书档案管理工作需求进行掌握,结合不同用户的查阅需求,为其提供更加适宜和有效的图书档案服务,为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另外,部分单位引进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并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图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支持。例如,在档案通用文件格式、资源网络制度、搜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对失误问题及损失进行有效控制,减少对图书档案管理人员时间及精力方面的浪费,为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及效率的提升提供更多支持。

5.图书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首先,构建原文影像资料库。原文影像资料库需要对重要的图书档案进行存储,通过压缩、扫描等方式对珍藏价值较高的档案信息进行存储,通过适宜的存储方式及存储介质进行储存,确保原文件能够以数字化形式保留,为使用者在线浏览及查阅等提供更多支持;此外人们还可将此方法视为对原始图书档案信息的备份,能够为珍贵的图书档案资源提供双重保险,最终在图书开放档案目录数据库等方面的支持下,对查阅者的需求进行更好的满足。

其次,构建档案指南资料库。图书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对自身工作进行不断的总结,进而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有效防控,而指南资料库的构建恰好能够对上述工作提供更多支持,工作人员能够在这一平台上对彼此的经验进行分享;此外,管理人员可对图书使用者需求及建议等进行调查,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为群众提供更加适宜的图书档案管理服务;最后,在指南资料库的支持下,能够向查阅者介绍图书档案部门的情况和档案文献的馆藏情况,这样一来读者便能够在数字档案系统的引导下迅速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为图书档案管理实用性的提升奠定基础。

再次,构建开放性档案用户目录数据库。查阅者对信息进行搜索时,若将所有图书信息进行显示,查阅者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信息筛选,而初步显示目录的增设能够对上述问题进行缓解,查阅者结合自身需求进行先选,使办公系统运行阶段对内存方面的需求降低。登陆验证步骤的增设对系统而言较为关键,通过自定义密码的方式能够对系统中关键数据篡改、泄露等方面问题进行预防控制,进而充分发挥数字化、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的优势作用,为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支持。

最后,构建独立的资料库。为了对数量众多的图书刊物进行有效利用,需要对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产生更多重视:在读者自行查找资料时,若方法不当可能浪费较多的时间,因此独立资料库的构建便显得较为重要。在读者未能找到所需资料的时候,借助联网搜索的方式能够对图书所在位置进行掌握,为资源共享等方面工作提供更多支持,例如,构建专题文件汇编资料库等,经过长期发展和积累,人们能够借助网络编辑系统实现异地联合编译等目标,使汇编材料逐渐变得更加完善和丰富,为档案使用效率的提升及检索时间的减少提供更多支持,促进图书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数字化、信息化图书档案管理的应用价值分析

1.促进图书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在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的支持下,档案管理效率有了较大幅度改善。传统纸质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合以及统计分析,并且工作模式不够科学,针对这些问题,管理人员可以对新型数字化管理模式进行利用,对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进行控制,在计算机设备及技术的辅助下完成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为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教育培训,使其对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进行掌握,为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多便利;此外可增设一定数量的查询设备,工作人员及图书借阅者能够互不干扰的进行工作和查阅,把信息输入数据库系统中,使其自动进行检索,为档案查找、咨询等方面服务及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支持。

2.为图书档案文献质量提供更多保证。图书档案管理工作较为关键,但是部分单位未能对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产生足够重视,未能将管理职责落实到具体的人头上,仅由临时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兼职管理,导致图书档案管理工作陷入被动局面,大量的图书档案资料无法得到更好的管理和利用,一旦某项工作需应用图书档案资料时,仅能临时前往各地进行查找,造成较多的时间及精力浪费,对工作效率方面产生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在数字化、信息化的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支持下,能够使不同部门文件档案资料集中,避免出现查找困难等问题;工作过程中若发现档案资料不完整的问题时,可通过各类方法对其进行补齐;若图书档案发生污损、残缺、模糊、褪色等问题时,管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修复,恢复其清晰度,而数字化、信息化的图书档案管理能够实现副本异地存储等目标,即使出现意外问题也能够避免对档案完整性产生影响,为档案原件保存等方面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质量保证。

3.图书档案资料的开发及利用率有所提升。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图书档案资料的开发及利用率,并且为图书档案服务机制的创新奠定坚实基础。除了管理效率、档案质量方面有所提升之外,人们还可以构建图书档案管理网页,在网络平台为需要档案资料的人们提供服务,在线检索的方式能够减少检索时间等方面的浪费,为办事效率及水平等方面的提升奠定基础;借助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图书档案管理部门能够为人们提供数据库查询、电子信箱一类的服务,进而与其他部门或单位进行更好的交流,在第一时间掌握各类信息,为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调整提供更多支持。

四、结语

总结全文,网络信息技术逐渐向各个领域进行渗透,在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中亦是如此。传统图书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时间和精力,并且准确性不高,容易出现人为失误问题,而在信息时代下,图书档案管理工作逐渐朝着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在管理效率、质量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上文已经对信息时代下如何做好图书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进行具体分析,希望为图书档案管理服务功能及作用的发挥提供更多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文.信息时代下如何做好图书档案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6(11):181-181.

[2]邵敏娜.信息时代下做好图书档案管理的途径研究[J].民营科技,2016(7):105-105.

[3]劉静.信息时代下的图书档案管理探析[J].新西部(下旬刊),2016(4):110,108.

[4]杨伟健.试析计算机技术在图书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才智,2016(22):260-260.

[5]牛文娟.图书档案管理的组织结构及管理体系构建[J].办公室业务,2016(9):76-77.

[6]杨艳红.知识管理在图书档案管理中的功能及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21):102-103.

[7]李亚君,吴卫华,李忠伟等.突发事件中图书档案管理应急机制研究[J].兰台世界,2013(17):83-84.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信息时代
浅议信息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