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以及对策探讨

2017-04-29 12:31王悦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难点问题预算绩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王悦

摘 要:预算绩效管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准确科学高效的预算方案,能够更好地对内部资金进行科学分配,优化单位财政分配结构,节约有效的使用资金。然而,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诸多难点。通过分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难点,并A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不成熟的解决办法和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预算绩效管理 难点问题 对策

当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诸多难点,应积极探索改进策略,提高其预算绩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简要分析,并对下一步如何加强预算管理的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不可回避的难点问题

1.预算编制调研不充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制定年度支出计划时,常常凭经验办事,依据对往年的经验,进行推算,没有进行实地调研,编制规划不细致,不全面。全年的预算执行计划没有进行充分的预测和详细的规划,仍然沿袭使用“基数法”来编制预算,一直在以前年度预算的基础上进行修修补补,增加或减少,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因时而变,总体比较整齐划一,从而导致了预算的编制有时不能适应新年度、新形势的需要,与实际脱节现象。

2.预算执行把关不严,执行不严肃。

2.1有的预算单位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未严格按照预算额度控制经费开支,最终导致出现超支或者结余过大现象。有的钱不够花,有的钱花不了;还有部分单位只控制支出总数,对具体开支项目和使用效益不管不问,把关不严,像公务接待费、差旅费、会议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等经费支出随机性太大,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导致公务费用高位运行,群众多有诟病。

2.2由于管理不严,加之部门领导权力缺乏监督,随意性强,部门吃拿卡要现象依然存在,还出现原始票据记载的内容、信息失真,黑金库、白条子,甚至出现了虚假票据现象很严重。

2.3项目挪用现象比较多,有些单位在预算执行中,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界定不清,基本支出的项目同样用于项目支出,项目支出的项目也混于基本支出中,致使用于项目支出的专项资金不能专款专用。出现截留挪用问题,有些是人为因素,有些是不得已而为之,有些预算比较苛刻,和实际脱节,出现变相使用资金的现象,弥补单位资金缺口。

3.预算监督乏力。预算执行监督的方法比较单一,现在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侧重于事后监督,缺乏事前、事中监督,没有形成动态的全方位的监督。预算监督也仅限于纸面上、形式上、程序上的监督,主要审查预算执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而且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对预算绩效的监督,对资金的使用效益不重视。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1.预算管理意识薄弱。预算管理意识淡薄,部分单位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只是单纯地认为预算是财务会计部门的事情,导致财务预算管理的地位和作用被弱化。

2.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单位未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及预算支出绩效考核奖惩制度,未建立单项支出管理制度,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

3.决算不严格,缺乏预算分析评判机制。现在有些单位在决算过程中,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一定幅度的调整,造成了决算与预算脱钩,这样就无法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导致预算分析不客观、不公平,对产生预算差异原因的分析也不到位,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各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

1.在预算编制阶段求细:预算编制阶段不仅要对预算资金进行合理的安排, 还要确定绩效指标评价体系, 细化绩效评价指标。依法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财政拨款、其他收入等包括实物必须列入收入预算,不得隐瞒或少列,更不得另设账户或私设“小金库”。按规定纳入财政专户或财政预算内管理的预算外资金,要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及时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不得滞留在单位坐支、挪用。编制的支出预算,应当保证本单位履行基本职能所需要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对其他弹性支出和专项支出应当严格控制。急事优先,特事特办。

2.在预算执行阶段求严:预算执行阶段应建立绩效运行跟踪监控机制,应建立健全支出内部控制、稽核、审批、审查,完善内部支出管理,强化内部约束,不断降低单位运行成本。定期采集绩效运行信息和数据并进行分类、汇总、整理分析,对绩效目标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督促检查,总结经验,修正错误,纠偏扬长,促进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应加强对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项目的申报、论证、实施、评审及验收制度,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专项资金应实行项目管理,专款专用,不得虚列项目支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浪费、套取、轉移专项资金,不得进行二次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预算是有风险的,在预算编制阶段只能是对各项活动的时间和资金需要作出一个尽可能科学的数据,但是现实的工作环境不断变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状况使得原有的编制有一定的偏差。 所以要加强预算执行阶段的监督和控制机制。绩效跟踪监控机制属于事中控制, 有利于掌握预算在执行的过程中的一手数据,通过及时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能够了解预算执行的实际效果如何,把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部门。

3.在预算评价阶段求实:

3.1完善绩效评价工作机制。在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机制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完善明确财政部门、预算部门 和预算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职责,强化对中介机构的指标,设计以及完善到综合绩效 评价的机制和方案。强化对其他机构的地方政府预算实施单位介绍评价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理想的背景以及存在的意义,项目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规模、实施范围, 项目的起始时间,项目预算资金以及资金使用情况、项目绩效目标等。地方政府项目评价工作组依据不同项目的绩效评定方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绩效指标的数据完成情况进行评定分析,形成工作方案。预算绩效评价的创新也需要转变观念,也就是要强化技术研究,增强评价透明度以及落实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等。

3.2建立绩效约束考核机制。建立绩效约束考核机制首先要求建立绩效报告和公开制度,即各部门要按照相关要求向财政部门提交预算绩效报告,说明部门预算绩效的完成进度以及存在问题和整改状况材料。要实现绩效奖惩和问责制度,尤其是设立首问责任制,制定预算绩 效管理专项考核办法,做到奖罚分明。对于使用效率较佳的单位给予奖励,或者对其在以后的预算申报给予一定的自由,对于那些对公共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的单位, 以后申报的预算要严格控制, 及时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生产效率较低以及资金花费超标的预算项目。要实施绩效审计和绩效监督,也就是各单位审计部门要将绩效管理理念贯穿于审计工作整个进程中,绩效监督时时可行。对于绩效考评公开制度以及反应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考评结果分析改正。

四、结语

预算绩效管理是对公共资金使用效果以及效率的评价, 是一项规范的、 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理念,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以及对财政资金的使用。与此同时,绩效管理注重跟踪、考核结果,更应该注重考核人员。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积极思考应对策略,继续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进程。正如萧伯纳的名言,“你在被一个崇高伟大的志向和目标所利用,你就成为自然之力”,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权利关、价值观,你就会心甘情愿、义无反顾地承诺和投入,将内在的愿景化成现实。

参考文献:

[1]张莉.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对策探讨.

[2]王莹. 浅论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3]魏跃华. 浙江省预算项目绩效目标管理典型案例汇编.

[4]汤其亚 .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的管理与控制研究.

猜你喜欢
难点问题预算绩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绩效管理的应用探析
高中政治教学难点问题及对策
论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用难点及建议
村级财务公开的难点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小工业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实践探析
当前食品卫生监督执法的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