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构想

2017-04-29 12:31蓝桂权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县级信息化

蓝桂权

摘 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县级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县级土地资源利用日益紧张,急需通过合理、科学的土地资源管理方式,提高县级土地资源利用率。基于此,文章从相关概念的解读、发展可行性分析及发展策略的制定三方面,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构想。

关键词:县级 土地资源管理 信息化 策略

一、引言

当今世界,信息化无处不在,信息技术正引领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同样也对县级土地资源管理提出了信息化发展的新要求。土地资源是支撑国民经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土地资源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是加强土地资源对经济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基础。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现状来看,各地市进展不平衡,尤其是县级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明显低于地市级。本文通过分析土地资源管理及信息化理论,研究了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有利于推进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二、土地资源管理与信息化发展理论

1.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是涉及经济、自然、社会多方面信息的一项综合性、复杂性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处理好各种能源信息、物流变化及经济活动等,在这过程中存在着静与动、定与不定的复杂信息。如何处理好这些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工作的高效性,以保障县级土地资源在可再生的良性循环轨道上高效运作,这就对县级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逐渐成为当前县级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标志,也是近期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县级土地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作为县级土地资源管理的一种新方式,将在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中发挥着划时代的作用。因此,加快推进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县级土地资源管理方式,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效率,发挥土地的最大使用价值,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理论。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在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延伸,其实现过程中通过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推进土地利用、开发、规划及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进而最大限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并提高土地资源的管理效率。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外在形式为一种渐进过程,具体表现在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土地储备、规划与使用审批等各方面的土地资源管理,转变传统落后的土地资源管理形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高效性、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其内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进行土地资源统计、规划、咨询,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发挥了有限土地资源的更大价值。

三、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可行性

信息化技术在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及广泛应用的一种重要趋势,同时也具有其切实可行性。本文主要从三点进行总结,一是有利于土地资源数据整合,实现土地数据的统一管理。县级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整理大量的土地资源管理数据,数据规模之大、实效性之强、空间和时间尺度之复杂都是影响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而信息技术的特点就是快速处理复杂而巨大的数据,县级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可实现土地数据的统一管理,提高数据整理的准确性与实效性。二是满足多方位的集土地登记、土地规划为一体的电子政务服务要求,与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方式接轨。三是使土地登记、规划、利用更加透明、公开,通过信息化展示平台,与土地规划、登记、利用等各种相关的信息都会在平台中发布,可明显提升土地资源管理的在大众中的公信力,得到大众的认可与支持。因此,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是可行的,且必要的。

四、推进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策略

1.加强对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为更好地推进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应首先从思想上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高度重视信息化管理对于县级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推进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成为工作常态。对此,本文认为应加强对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要求他们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规范和创新管理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统筹、建用并举,加快推进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

2.完善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从我国多数县级土地资源管理现状来看,虽然在逐年增加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但仍旧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阻碍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全面开展的情况。因此,本文認为一是应扩大计算机和网络在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有范围,加深其应用程度,提高其使用频率。二是在资金上更多的扶持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善的信息化服务系统,并根据不同县级土地资源管理实际,有步骤地进行信息化转型,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与质量。

3.拓宽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渠道。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投入高、周期长的工作。为此,各省厅应从政策与财政方面全力支持,既要制定出符合各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政策规定,又要明确各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渠道,将各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纳入地方年度财政预算,从其财政收入的土地收益、矿权收益中划拨出相应比例的资金,支持各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并严格按规定时间下发,从而为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4.建立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长效机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在各领域的推广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趋势和潮流,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各行业发展所依赖的重要手段,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亦是如此。因此,应建立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长效机制,从长远角度着眼,放眼土地资源管理的未来,在土地资源管理的各层次深入渗透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这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到,信息化建设涉及高新技术开发和应用,需要购置相应的设备、软件等,而这些也都并非为一次性消费工具,在后期的维护与运行中还需要持续性投入,这就要求信息化建设在编制好土地资源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建立起一套长效发展机制,推进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又好又快的发展。

5.加强县级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离不开专业管理人员的支持。因此,加强县级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也是其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此,本文认为一是应加大对土地资源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对相关管理人员分期、分批、定期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与综合素质。二是应适当采取激励机制,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次鼓励管理人员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比如在年末时举办信息化管理评比大赛,对表现突出的管理人员进行物质奖励,颁发荣誉证书,对于表现较差的管理人员也要提出批评,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最终,通过培养与激励机制的完善,提高县级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队伍整体技术水平,更好地推进县级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艳. 基于GIS的广西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6,(19):222-223.

[2]张敏雪. 浅谈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 品牌,2014,(11):58.

[3]胡智毅. 解析构筑“数字土地” 推动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进程[J]. 广东科技,2013,(14):176+152.

猜你喜欢
土地资源管理县级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以应用型转型视角为切入点 增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能力
土地资源管理中超规划开发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谈县级烟草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如何创新
县级区域雨量站观测设备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城镇化建设环境下土地资源管理问题之研究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