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安全驾驶因素与防范措施

2017-04-29 12:50尹建生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安全驾驶防范措施影响因素

尹建生

摘 要: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安全驾驶问题日益严重,交通事故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本文主要从影响汽车安全驾驶的原因、易发事故的驾驶行为和防范措施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安全驾驶 影响因素 防范措施

一、引言

20014年1月6日02时00分,石某驾驶辽宁省牌照客车沿京沈高速公路由西向东超速行驶至事故地点时,撞到尚某驾驶的北京牌照小型货车后尾部,后尚车先后撞到中心护栏、右侧护栏,仰翻在硬路肩起火,造成驾驶人石某、乘车人周某死亡,乘车人张某受伤,两车损坏的交通事故。

目前,汽车已成为每个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随着汽车数量的激增,交通事故日益成为社会公害。而其中很大一部分交通事故,尤其是一些造成重大损失的事故,如果驾驶人员提高安全意识的话完全可以避免。驾驶人员作为道路交通的直接参与者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确保交通安全。

二、影响驾驶安全的主要原因

1.機动车驾驶人员素质低。驾驶员作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源头,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多少。但是近年来随着驾驶人队伍的日益壮大,驾驶人文化素质低下,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思想素质不过硬,安全观念不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十分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同时,由于驾驶人员教育培训过分注重应试驾驶,致使驾驶人员技术不高,处理问题能力不强,尤其是在紧急状态下,不能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2.群众交通安全和交通法制意识淡薄。由于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面较窄,群众的交通安全知识普及程度较低,加上交通执法不力,相当一部分交通参与者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不遵守交通法规,随意行车走路现象十分普遍。

3.道路交通建设不够完善。一些道路线形设计不合理,道路间衔接不科学;一些建筑物距离路口过近,妨碍机动车驾驶人安全行车视线;有些道路未设隔离带、或隔离带开口过多,车辆、行人混行现象严重;另外有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等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严重不足,不能及时对交通参与者进行警示、引导。由于道路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使得不同种类、不同车速的交通工具在同一断面内行驶,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三、汽车驾驶最易发事故的几种行为

1.酒后驾驶。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60%的交通事故都与酒后驾驶有关。调查还显示,当人的血液中每百毫升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时,发生事故的概率是不含酒精时的2.5倍,当达到100毫克时,概率增加到4.7倍。驾驶员血液中酒精含量越高,发生撞车意外的机会越高。受到酒精影响的司机通常会有如下特征:对信号灯反应慢;逆向行驶;摇摆不定、突然转向、飘忽不定或在道路中线驾驶;乱踩刹车;转弯幅度大;蛇形;没有原因就停车;开车速度极慢;突然转弯或违法转弯;天黑时不开前灯。由于我国餐桌文化的影响,酒后驾驶的问题尤为严重。

2.疲劳驾驶。疲劳驾驶是严重威胁交通安全的“顽疾”,虽然早已引起交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但由于运输企业和驾驶员自身的原因,疲劳驾驶事故仍不时发生。驾驶人疲劳时判断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和操作失误增加。驾驶人处于轻微疲劳时,会出现换档不及时、不准确;驾驶人处于中度疲劳时,操作动作呆滞,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驾驶人处于重度疲劳时,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驾驶人疲劳时,会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疼、动作呆板、手脚发胀或有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考不周全、精神涣散、焦虑、急躁等现象。如果仍勉强驾驶车辆,则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3.路怒症。“路怒症”概念最早来自国外心理学。随着中国汽车数量增多,这一心理问题也受到国内越来越多专家的关注。“路怒”是形容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发作者会袭击他人的汽车,有时无辜的同车乘客也会遭殃。医学界把“路怒症”归类为阵发型暴怒障碍,指多重的怒火爆发出来,猛烈程度叫人大感意外。路怒症发作的人经常会口出威胁、动粗甚至毁损他人财物,也就是攻击性驾驶。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张雨青教授指导的《城市拥堵与司机驾驶焦虑调研》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随机选取的900名司机中,35%的司机称自己属于“路怒族”。 司机们表现出来的“路躁”情绪源于驾驶中面临的各种压力,比如交通拥堵、恶劣天气、车辆事故、其他司机的野蛮驾驶行为等。

4.毒驾。毒驾是指未戒断毒瘾的患者和正在使用毒品的驾驶员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吸毒后,驾驶人意志力、判断力、反应力严重衰退,方向感、距离感、时空感错乱,识别道路交通情况能力、肌体协调能力急剧下降,给行车安全带来严重危害。毒驾隐蔽性强,难以查处。从主体特征来看,毒驾当事人隐蔽性强,大多数不具备明显外部特征,难以发现,往往要发生交通事故后经过检验才会发现为毒驾。目前,全国发生的“毒驾”案例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

四、关于安全驾驶的建议

汽车安全行驶系统是交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所涉及的因素是汽车驾驶员的自身素质、操作行为和车辆技术状况。在汽车行驶中只有这三个要素相互协调并且与周围环境保持适应状态,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功能,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

1.熟悉和掌握汽车安全行车系统。要做到汽车行驶安全,驾驶员要经常检查汽车的安全部件,如转向系是否松旷或过紧,检查制动系统是否漏油漏气油面过低,制动蹄片刹车盘等是否磨损有油污打滑,制动系是否安全有效等。只有这样认真检查保养车辆,才能使汽车在行驶中确保安全无事故,更好的完成工作和运输任务。

2.详细了解驾驶路况和天气情况。安全驾驶最重要的环节是驾驶员的信息采集与处理,如:“弯路行车”车速快有离心力作用的信息,“冰雪路面”的有路滑信息,异常交通有需要提高警惕的信息等。对不同情况做出必须的正确反应,就可以避免事故实现安全行车。

3.具備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紧密联系并体现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与准则。驾驶员的职业道德即反映在行车前后、行车途中是否遵章守纪、忠于职守;遇有情况是否做到礼让“三先”;发生交通事故是否做到及时保护现场、报警和及时处理伤者,使交通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以及救死扶伤精神的体现等等。

4.认真提高驾驶技术。认真学习有关汽车驾驶操作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汽车在不同情况下和不同道路上的驾驶操作技术要点,用于指导自己的驾车实践。不断地学习别人开车节省燃油、节省轮胎的经验,掌握开车节省费用的驾驶方法。熟练准确地掌握了驾驶的基本要领,能按驾驶操作规程在较复杂的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下独立开车。在自己开车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学习,要勤于动脑,勇于钻研,还应该不断地向老司机学习先进的开车经验和技术,不为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5.交通部门应提供安全合理的道路系统。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带来了人流、物流、车流和驾驶人数量的高速增长,交通压力骤增,致使道路系统发展滞缓,从而影响到交通安全。为此,交通部门面对现在的形势要努力做到:道路线形设计合理,道路间衔接科学;建筑物距离路口不要太近,以免妨碍车辆驾驶人安全行车视线;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要不断完善,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等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要完备,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等等。

6.企业、单位要加强安全驾驶教育。除交通部门要规范驾驶人员的道路交通行为,进行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培训外。驾驶人员所在企业、单位,要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强化驾驶员安全责任意识。经常性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定期排查车辆安全隐患,用事例进行警示,制定安全责任制等等。提醒驾驶人员时刻绷紧安全驾驶这根弦。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汽车安全驾驶的因素很多,忽略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会诱发事故的发生,会给驾驶员和他人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为了保证汽车行驶安全,必须要认真对待这些不安全因素,同时,驾驶员要严于律己,在日常的驾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交通法的规定,安全驾驶车辆,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钱宇彬,胡宁编.现代汽车安全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范立、郭淑琴.汽车安全驾驶,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3]谭颖,周广侠.汽车实习指导驾驶员岗位培训教材,江苏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安全驾驶防范措施影响因素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试论汽车安全驾驶技能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浅析驾驶员安全驾驶影响因素和保障措施
煤矿井下测量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