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类第二专业发展情况及问题分析

2017-04-29 13:12赵自强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双学位问题对策

摘 要:我们针对南京师范大学财务类第二专业发展情况及问题开展了一次系统的问卷调查,就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难点、就业展望和预期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招生准入门槛,建立辅修班主任制、导师制,加强日常管理,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的监督机制等第二学位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双学位 发展 问题 对策

一、背景介绍

双学位课程的开设在国外大学的非常普遍,然而各个高校的双学位质量良莠不齐,急需进一步改革。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会计专业的双学位已经开设了两届,学生踊跃报名,共计招生185人。目前已有一届学生毕业,顺利拿到第二学位的人数占55%,学业完成后有接近35%的同学选择了与会计相关的职业或者考了会计专业的研究生,这说明金女院会计专业的双学位目前发展总体不错。为了解具体情况,我院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就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难点等进行了调研,以便双学位教学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下去。

二、南师大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南京师范大学在校学生(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南京师范大学已辅修双学位的大学生为对象,共发出问卷85份,收回有效问卷8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96.5%。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辅修双学位的动机。从对已修二学位同学的调查来看,82.9%的同学辅修双学位是为了增加就业竞争力,45.1%的同学则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18.3%的同学是在试探性地寻求更好的就业方向。对于未修但是想修财务类第二专业的同学,他们动机的选择分布与已修同学们大同小异。由此可见,大学生们有较强的职业规划意识,选择第二学位的动机主要是预期能够提高专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所以学院在开设财务类第二专业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这些实际需求。

2.2 辅修双学位学生的学习态度。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已选财务类第二专业的同学34.1%从不旷课,65.9%上大部分的课。72%的同学表示自己第二专业的学习态度较为端正,能够正常对待,有25.6%的同学认真积极地对待二学位的学习。由此可见,在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后,学生对于二学位的学习具有非常强烈的求学意识和责任心。

2.3 辅修双学位学生的学习难点。学习财务类第二专业的学生中有78%的同学觉得辅修有困难,进一步深入调查后我们发现62.5%的同学是觉得课程难度大,学起来吃力;有一半的同学面临的问题是与第一专业时间冲突,其余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个人能力、师生沟通方面。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相应的学习难度也会提升,有许多同学倍感压力,更有一些同学逐渐丧失信心乃至放弃学习。

三、会计专业辅修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不完善。由于第二专业与本专业有所差距,学生自身对其投入的时间、精力也大打折扣,这样老师为了迎合学生们的接受程度,可能会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降低难度。但是这会降低双学位的教学质量,使得双学位学生与本专业学生的差距愈发加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双学位的办学。

2.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2.1 入学机制不完善。目前我校双学位的入学门槛很低,没有什么学术性的限制。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生源,但是也必然会导致在今后的双学位教育中存在学生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从历届学生来看,文科专业选修理工科双学位的学生难以完成学习任务、艺术专业修读非艺术类双学位的同学退学的和不及格的占很大比例。虽然跨专业修读双学位值得鼓励,但是文科与理科差距过大,艺术生文化课水平也偏低于非艺术生,这样修读双学位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难的,也会影响最后的教学成果。

2.2 缺少有效评教机制和学生奖惩机制。对于双学位学生来说,学生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态度和水平,而老师教学态度和水平往往是要从学生眼中进行评判。第一专业会有完整的评教机制,但是第二专业并没有,这对第二专业学生而言不够民主,也会降低教学效率。另外,由于双学位学生缺少奖惩机制,学生会有些任性散漫,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因此,对于双学位可以应设立一些奖惩机制。

四、对会计专业辅修课程的建议

1.课程内容及形式方面。

1.1做好专业导论工作。对于学生而言,双学位专业辅修可能不是根据自身实力的自主选择。学校或者招生学院应该向学生提供针对第二学位同学的职业生涯的指导课程,向学生详细介绍会计双学位的特点、先导课程,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框架、发展方向以及一般就业方向,了解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的目标与兴趣,使学生懂得如何学好这些课程,建立学习的目标与兴趣。

1.2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不断优化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程设置。学院要明确财务类第二专业的培养目标,从而明确课程的具体内容及难易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因材施教 、系统完整 、突出重点 、注重实用”原则。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结合学生的第一专业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复合型财务工作者。学院要根据财务类第二专业的特点,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考虑学生的能力,合理设置课程,并不断优化。

1.3丰富课程形式。在第二学位教学中可以丰富课程形式,不仅是课本教学,可以加入案例教学、专业辩论以及实际参与和操作等新形式。将课堂上的要点、难点融入案例,在讲解案例的同时分析知识点,更加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结合专业举办辩论赛进行小组竞争,能够培养学生们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将同学们带到一些公司或企业参观和学习、与ERP课程结合,模拟运营公司,分组竞争等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习兴趣,也能加强实际应用能力。

2.教学管理。

2.1严格把关招生条件。会计专业的特点是专业性强,应用性强,对数学基础有一定的要求。故在招生时应严格把关招生条件,对于那些对数学不感兴趣或者缺乏数学基础的同学,不应招收或另外开设一门数学方面的课。就如,复旦大学会计双学位的入学条件就包括了学生必须预修8学分以上的高等数学或数学分析课程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教育资源的有限,招收人数应该有一定限制,保证教师教有余力,保证教学质量。

2.2加强日常管理,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的监督机制。第二学位的标准可以向第一专业看齐,老师在考核时可以相对减轻一些难度,但是要以保证教学质量为前提。不能因为是辅修、双学位就在教学质量上松懈,执行严格的教学监督机制,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纠正。

五、结语

根据南京师范大学两届会计二学位毕业生的调研,双学位学生普遍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学业完成后有35%的同学选择了会计方向的工作或考了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由此可见,会计双学位总体发展情况不错。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双学位在招生机制、考核机制、教学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对此,本文认为,提高招生准入门槛,建立辅修班主任制、导师制,加强日常管理,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的监督机制,将会为学生创造更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田菊 龚添妙.普通高校双学位制度实施问题及对策探讨——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个案[J].教学组织管理,282.

[2]钱怡.高等院校辅修专业/双学位制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教研探索.

[3]邵建国.关于双学位教育制度的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3(23).

[4]陈学敏,漆玲玲,刘焰.双学位本科教育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1(12).

[5]朱再春.高校實施辅修、双学位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

作者简介:赵自强,男。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会计系,教授。研究方向:公司财务与金融市场。

猜你喜欢
双学位问题对策
地方高校双学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双学位教育的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分析
我国大学本科双学位教育政策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