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教学体系研究

2017-04-29 14:12贾小妮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教学体系应用型人才

摘 要: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民办教育在办学条件、专业建设、教学质量、学生就业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提高,为了适应当今市场人才需求多元化、综合化的模式,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式,提出了不同学科体系的交叉课程在教学方法、课堂效果和教学评价方面的综合教学体系研究。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提出的关于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的要求,结合交叉课程的专业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加强实践弱化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构建民办院校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交叉课程 教学体系

一、引言

近年来,国家对民办教育越来越重视,民办教育定位于实践性和操作性,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很多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了交叉课程。以《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为例,本着搞工程的人员懂经济,不能把经济架空在工程之上的原则,工程与经济相互交叉,探讨适应新时代下应用实践型人才的教学培养模式,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交叉课程分析

1.课程介绍。《工程经济学》是建筑工程及工程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注重工程和经济相结合,培养建筑工程从业人员如何用经济的眼光来从事工程建设。在后续的职业教育考试中,“造价工程师”和“一级建造师”考试中均占50%左右的分值。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相关的贷款利息计算、家庭理财投资等都有实际应用。

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一项经济分析项目,简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为后续相关主干课程,例如《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提供一定的帮助。

2.课程内容分布。传统的技术经济学课程内容比较多,涉及到会计财务内容,考虑到建筑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我们只选择部分与专业相关的内容进行学习。

该课程的知识点零散琐碎,学生需要记忆的内容也比较繁杂,由于计算和理解的东西比较多,而日常的教学通常采用讲解计算理论并不断练习的方法,相对比较枯燥乏味,因此积极有效的引进良好的教学模式和丰富有趣的教学互动方法,对于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又具有系统性,而且层次分明,层层关联,特别前期的资金时间价值的章节是后面所有内容的基础,因此前期学习的疏漏会影响后期的学习。层进式的知识结构使教学过程非常注重复习和前面知识的温故知新,如何在新知识点中融入旧知识点,使学生加深理解又不感觉啰嗦累赘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三、教学改革

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与课程改革相适应,重点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人综合修养方面入手,通过接轨社会和职业发展要求来调整教学模式,从而改变交叉课程的专业方向,使所培养的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快速进入岗位工作,并且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转岗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强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使学生真正走进企业、走向岗位。

按照應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的经济头脑和市场思维的合格工程技术人员。

2.教学内容改革。随着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要求,建筑类从业人员不仅要求精通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掌握社会、法律、经济、管理等基础知识,以适应国际化趋势和市场多元化的需求。传统的教育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对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作为建筑技术人员,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实体空间图形操作上,而是应该面向未来,走向世界,这是社会对复合型建筑人才的要求,也是建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针对民办高校学生弱化理论、注重实践的教学目的,紧密联系建筑业的发展要求,针对大多数民办高校学生的基础,对原有内容进行调整合并,同时吸取国内外建筑技术经济领域的先进理念和成果。在此基础上编写配套的练习题和补充讲义,加强案例分析题目的植入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方法改革。大部分民办高校类学生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热情不高,灵活运用知识能力较弱,积极能动性差。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约只有25%的学生能够保持认真端正的学习态度,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其余50%的学生对学习比较懈怠,上课不能完全理解,思想走神。剩下的25%完全对学习无兴趣,上课以玩手机睡觉为主。因此如何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首要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更加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和案例法等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节枯燥的直接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在本课程中具有趣味性和实际性,例如在资金的时间价值知识点里,可以举出很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来。比如助学贷款、贷款买房、等额存钱等等,比如今天的2千元和十年后的2千元是不是等值的,价值差别多少。在方案比选的知识点里面,从建设一栋教学楼入手,考虑综合的选址、层高、维护、造价等各个因素,让同学展开讨论,针对不同的权重给出不同的方案选择。再比如讲到资本溢价时,可以举例合资做生意,三个人各自投资5万元开书店,两年后生意兴隆,这时有第四个人愿意投资5万元要求占1/4股份是否合理,可以以此展开讨论分析资本溢价的含义和价值计算。最后可以某具体工程小区项目为例进行财务评价,让学生掌握编制建设工程财务报表,计算各种与工程建设相关的经济评价指标,比如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偿债备付率等,以此为基础对项目进行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综合分析。在案例教学法中,通过案例来理解知识点,引起同学的兴趣和讨论,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

4.教学评价改革。在传统考试基础上,可以采取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办法。考试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课堂讨论发言也可以作为一种考核方式,另外还可以加开放式试题,例如小论文、小调查、听讲座之类的,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另外通过课堂上对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经济评价部分进行详细系统的复习与综合讲授,使学生对所学课程有一个系统的理解,以大作业的方式完成实际工程的经济可行性研究。在学生完成实际工程的经济评价后,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针对实际工作中问题和不足提出解决方案,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入。

四、结语

1.交叉学科作为综合性学科,包含了多学科的理念和知识,决定了课程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随着基础建设的迅猛发展,社会和企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顺应经济发展,符合行业要求,同时吸纳最新研究成果,针对民办高校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对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合并调整是十分必要。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根据交叉课程特点,将案例教学法引进到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交互式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开展网络化教学。

3.积极参与工程实践,通过顶岗实习、社会调查和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以适应新时代下教育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新宝.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创业教育问题研究[J].民办教育研究,2013(6): 38-41.

[2]邵勇.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改革探讨[J].科技视界,2014(5):103.

[3]范希嘉,黄维达.“发现与解决”——跨学科交叉课程的探索实践[J].设计,2013(11):149-150.

[4]鲍学英,王琳,王恩茂.工程经济学重点课程教学改革[J].价值工程,2011(8):55-56.

[5]王丽霖.浅谈建筑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J].知识经济,2015(14):175-176.

作者简介:贾小妮(1982—)女。民族:汉。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猜你喜欢
教学体系应用型人才
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