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投资模式的研究基础及理论探讨

2017-04-29 14:12江华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理论探讨

江华

摘 要:在当前的经济环境条件下,各地政府为了促进政府与商业资本的充分融合与协作,最大化社会效益,在各个领域提出了PPP合作模式,该模式为政府协调社会资本参与到公共事业的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渠道。本研究针对PPP投资模式的定义及相关问题展开了综述和探讨。

关键词: PPP 投资模式 理论探讨

一、引言

PPP意为公私合作伙伴(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实现公共项目建设资金的一种融资模式。PPP模式的起源最早源于18世纪欧洲的收费公路建设计划。80年代中期西方发达国家的债务危机再次推动了PPP模式的发展。在我国,早期的PPP项目以1984年深圳沙头角B电厂也是以BOT模式开展。随着政府与私营部门的深入广泛合作,PPP模式得以持续发展和应用。

二、定义与模式研究

从定义方面主要是机构和专家学者提出。机构方面包括联合国发展计划署(1998)提出PPP是指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形式。 通过这种合作形式,合作各方可以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有利的结果。联合国培训研究院提出PPP 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为满足公共产品需要而建立的公共和私人倡导者之间的各种合作关系; 其二是为满足公共产品需要,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进行的大型公共项目的实施。欧盟委员会(2003)提出PPP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一种合作关系,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传统上由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项目或服务。美国PPP国家委员会(2002)认为PPP是介于外包和私有化之间并结合了两者特点的一种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它充分利用私人资源进行设计、建设、投资、经营和维护公共基础设施,并提供相关服务以满足公共需求。加拿大PPP国家委员会提出PPP 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一种合作经营关系,它建立在双方各自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资源分配、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最好地满足事先清晰界定的公共需求。对PPP进行定义的专家学者主要有E.S.Savas(2002)认为其为一些复杂的、多方参与并被民营化了的基础设施项目。Perry Davis, el.,(1986)看作是企业、社会贤达和地方政府官员为改善城市状况而进行的一种正式合作。以及我国的学者贾康,孙洁(2009)指出PPP是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并同时也为民营部门带来利益。各机构和专家学者都从不同的视角给ppp进行了概念界定,在实质上都总结出了PPP的特征:第一,基于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第二,合作的目的是双方各自提供资源,政府提供许可和公共平台,私营部门提供资金、建设及运营,利益共享,实现政府、私营部门和服务受益者三赢。第三,风险共担,这是在整个PPP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也是直接影响整个PPP的运作成功关键所在。

在模式方面,PPP模式包括融资模式和管理模式两种含义,从项目融资角度看,PPP与BOT、BT、BOO等并列看待,而在管理模式方面,PPP模式包括上述几种模式(刘薇,2015)。另外从广义层面,PPP模式主要包括外包类、特许经营类、私有化类三个体系分类,包括传统的BOT、TOT和BT等模式(世界银行,2008)。

三、问题及风险因素研究

在问题和风险因素方面,主要的研究聚焦在法律法规和政府违约及企业方退出等问题及风险。亓霞等(2009)基于我国16个失败的PPP案例分析了在PPP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法律变更风险、审批延误风险、政治决策失误/冗长风险、政治反对风险、政府信用风险、不可抗力风险、融资风险、市场收益不足风险、项目唯一性风险、配套设备服务提供风险、市场需求变化风险、收费变更风险和腐败风险等13个风险因素。周正详等(2015)主要从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两个方面分析了PPP中的问题所在,政府部门方面有缺乏PPP模式应用的法律体系、契约精神薄弱、公共利益受损、PPP项目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政府监管力度把握不准,而社会资本私营部门方面的问题包括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违约风险存在、市场准入障碍、审批程序复杂、专业化机构和专业人才缺乏、风险共担原则缺乏和融资困难等若干问题。

四、政府补偿及效率研究

PPP项目由于巨额的初始投资和后期成本的弱增性而具有显著的规模效益,但受限于自身的准公共物品属性,未来现金流很难补偿所有的私营投资成本,所以适当合理的政府补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运行效率(吴孝灵等,2013)。早期,Mason和Baldwin(1988)把政府补偿看作一种期权而对项目进行期权评价。Ho和Liang(2002)基于实物期权定价理论,给出了PPP项目融资可行性的政府补偿模型,此后Fearnley(2004),Cheah(2006),Vanreeven(2008),Chowdhury(2009)均将政府补偿机制应用到实际的项目进行了研究。我国学者仝允桓(2001),王键(2006),王刚(2006),杨帆(2010),廖楚辉(2011),吴孝灵(2013),高颖等(2015)等也针对PPP项目中的政府补偿进行了相應的研究。相关的研究都是局限于政府通过直接参与PPP项目建设和运营而给予一定经济补偿,而缺乏对私营部门投资决策的影响,缺乏对其间的相互博弈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五、结语

综合国内外对PPP的研究,主要是从理论和应用方面展开,理论方面探讨其概念和理论基础等,应用方面主要聚焦在工程建筑、农地整理、城市管理及服务、建筑垃圾处理等方面。理论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多层次的理论体系,同时针对PPP产生及运作的理论都是借助于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的其他理论进行解释说明。在实际应用研究中,更多地以案例为出发点,针对案例进行针对性研究,缺乏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全面研究,在宏观层面上以城市为分析视角的研究还显得有些薄弱。在定量研究方面,PPP还稍显不足,由于数据的局限和个性化独特性,PPP模式的定量化研究是个难题,相关的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基于定性基础上进行的初步的分析,另外更多的是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研究PPP中的效率和治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薇. PPP模式理论阐述及其现实例证[J].改革,2015.1,78-89.

[2]贾康,孙洁.公私伙伴关系(PPP)的概念、起源、特征与功能[J].财政研究,2009.10,2-10.

[3]亓霞,柯永建,王守清.基于案例的中国PPP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5,107-113.

[4]吴孝灵,周晶,彭以忱,段庆康. 基 于 公 私 博 弈 的 项 目 政 府 补 偿 机 制 研 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3.21(11),198-204.

[5]高颖,张水波,冯卓. PPP 项目运营期间需求量下降情形下的补偿机制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5.29(2),93-102.

猜你喜欢
理论探讨
浅谈小学数学的课改得失和方向
“双轨并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理论探讨和实践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理论探讨
耳穴压丸影响自主神经提高心房颤动疗效的理论探讨
九蜣两虫散熨贴神阙穴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胃肠胀气的理论探讨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剂型改造的理论探讨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探讨
基于电子商务影响的国际贸易创新发展研究
中药灌肠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体会
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物理图景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