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提高综合气象观测水平的措施研究陈艳兰

2017-05-30 08:52
科技风 2017年4期
关键词:交接班观测

摘 要:综合气象观测作为一项处于科技前沿的系统学科,涵盖了从原始观测信息获取到观测数据产品加工制作的全过程,通过地基、空基、天基观测系统综合集成。无论是从数据采集、数据传输还是从数据分析的度角来看,气象人员的各项技术都需要有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气象观测人员使用高效、合理的方法,来准确地评估分析和应用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关键词:综合气象;观测;交接班

在气象变化无常的前提下,仪器需要维护保养,天气观测数据同样也需要维护。数据维护是综合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观测数据的实用性,可以分为日常数据维护和月度数据维护。日常数据维护就是每天维护的数据,月度数据维护即是每月维护的数据。一般情况下,日常数据维护是在晚上8点后,气象观测员将当天观测的数据进行保存和维护,为了防止数据丢失,观测员需要及时地存储和卸载采集器内的数据,一旦发生丢失,会对相关工作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数据维护时一定要加倍小心。而月數据维护就是在一个月观测工作全部完成之后,对所有数据进行查漏补缺,在审核月数据过程中,可以将可疑的数据全部罗列出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按照相对应的标准规范来处理这些数据。虽然观测系统可以自动记录降水持续时间、降水量、连续降水日数等数据,但系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误差。因此,人工对记录的数据进行修正这项工作是有必要的,这样才能确保做到万无一失。通过数据维护,气象观测数据的实用性可以得以加强,确保顺利地完成相关工作,避免损失。接下来介绍的是提高综合气象观测水平的措施[ 1 ]。

1 培养气象观测人员的整体观测水平

如今,虽然气象观测员都是气象专业人士,但大多数学历水平不够、专业素质相对也不是很高,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高素质人才更加匮乏。因此,在观测人员的技术培训方面,是需要不断强化的,这就可以建立一个完善的气象工作人员培养体系,定期对观测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使得观测队伍变得更加强大,推进观测人员全面发展,定期开展观测技术交流、业务岗位练习和技术竞赛,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活跃度,重点是提高业务人员的控制观测数据质量、加工制作观测产品、保障观测系统运行和应用观测资料的能力。还可以定期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不合格的需要继续培训直至考核通过才能恢复正常工作。通过有效结合培训和考核,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完善的培训体系,从两个方面促进气象观测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另外,气象领域经常面临突发和紧急处理事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大的心理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再优秀的技能也很难发挥他们技能的最大价值,因此,观测人员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样需要重视。

2 不断完善交接班制度

综合气象观测和我们的生产生活之间关系密切,是一项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同时需要提高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能见度传感器,蒸发传感器等设备的调节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做好日数据和月数据的数据维护工作。除此之外,我们必须完善人员培训和交接班制度,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展积极工作,从而确保气象观测发挥其自身不可或缺的作用,做到促进并完善综合气象观测工作[ 2 ]。

3 不断加强预审报表

关于温度、湿度、能见度等预审工作,通常按照每日审查的方式开始。在异常温度或湿度的情况下,需要结合天气条件、日照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切记不可片面草率。同时在互联网综合发展的时代,气象观测也需要充分应用这些先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观测员自身的业务水平,并提高工作效率。例如,站内各部分的工作可以通过互联网整合成一个整体,以实现工作的整合,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为气象观测数据进行水平和垂直分析比较研究,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的效果[ 3 ]。

4 结论

综合气象观测的基础工作较多,而且各项技术要点也与基础工作相辅相成。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气象站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认真对待一些细小的基础工作,特别是需要每天重复相同程序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更要求我们保持耐心,做到严谨、保证其时效性。虽然目前大多数的气象要素都可以自动化,但是很难避免数据没有上传、程序异常等,使测报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加,而且还存在计算机故障,导致数据上传失敗。因此,预测工作人员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并监控运行过程,隔断时间刷新电脑屏幕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变化情况。同时,在每小时开始后,每个窗口打开窗口,查看是否正常上传数据、卸载数据有无异常现象等,针对出现的异常情况,执行手动上传数据。在汛期时期要加强气象服务、重大活动保障时期加强技术装备巡检,及时发现、解决隐患,保障装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这样能有效避免出现严重的问题。与此同时,气象观测台还需要做其他方面的合作,如与公共管理层加强合作,从而建立天气预警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观测数据产品加工处理业务,保证观测数据的质量,观测数据总体可用率和观测产品正确率,来满足同期预报服务的需求。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农村有线网络、警报器等各类资源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做好应对措施,提高防范极端天气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对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大林.大气科学的世纪进展与未来展望[J].气象学报,2005(5):812-824.

[2] 邱金桓,陈洪滨,王普才,等.大气遥感研究展望[J].大气科学,2005,(1):131-136.

[3] 黄荣辉.大气科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1:(5):643-657.

作者简介:陈艳兰(1965-),女,汉族,山西代县人,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综合气象研究。

猜你喜欢
交接班观测
2008年—2017年我国护理交接班研究热点共词聚类分析
医师信息化ISBAR交接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磁暴恢复相后期超低频波观测分析
天文动手做——观测活动(21) 软件模拟观测星空
2018年18个值得观测的营销趋势
天测与测地VLBI 测地站周围地形观测遮掩的讨论
可观测宇宙
浅谈网络交接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护理交接班缺陷分析与对策探讨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