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6、CK 17在宫颈ASC-US细胞蜡块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2017-06-05 15:18周秋锋赵志刚岳双磊平金良祁水琴
浙江实用医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蜡块内瘤鳞状

周秋锋,赵志刚,岳双磊,平金良,祁水琴

(1.安吉县人民医院,浙江 安吉313300;2.湖州市中心医院,浙江 湖州313000)

p16、CK 17在宫颈ASC-US细胞蜡块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周秋锋1,赵志刚1,岳双磊1,平金良2,祁水琴1

(1.安吉县人民医院,浙江 安吉313300;2.湖州市中心医院,浙江 湖州313000)

目的 探讨p16、CK17在宫颈ASC-US细胞蜡块及组织活检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120例宫颈ASC-US的细胞蜡块及组织活检标本,分别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测定p16、CK17的表达,并分析这两种标记物在蜡块和活检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p16、CK17在ASC-US细胞蜡块及组织活检标本中的表达一致(P>0.05);p16阳性与宫颈CIN的发生密切相关,而CK17阳性提示宫颈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 结论 在宫颈ASCUS的细胞蜡块中联合检测p16、CK17表达,可进一步对ASC-US行病理诊断分类,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宫颈ASC-US;p16;CK1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TCT

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typicalsquamouscellsof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是宫颈TCT检查中最常见的诊断结果,约占阳性病例的50%,是指鳞状细胞有异常改变,但尚未达到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的程度,包括增生活跃的良性病变、潜在恶性病变及恶性病变,在TCT中不能对其进行明确的分类,只是一种排除性诊断。因此,寻找对ASC-US有诊断价值的生物标志物,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和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1日~12月30日经TCT检查诊断为ASC-US的病例共120例,包括安吉县人民医院40例、湖州市中心医院80例,年龄28~65岁,平均44.2岁。所有病例均进行组织学活检,活检结果为宫颈炎49例,良性再生性病变9例,未成熟鳞化(IM)12例,CIN50例。

1.2 方法

1.2.1 细胞蜡块制作 收集TCT保存液中剩余标本 (肉眼可见组织碎屑),于离心管中离心沉淀(2500r/min)10分钟,弃上清液,将沉淀物集中于滤纸,置于包埋盒中,按常规方法固定及脱水,石蜡包埋切片。

1.2.2 主要试剂 鼠抗人p16、CK17单克隆抗体购自美国Santa Cruz公司,EnVision免疫组化试剂盒购自丹麦DAKO公司,4℃冰箱保存备用。

1.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20例ASC-US病例的细胞蜡块和对应组织切片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采用EnVision二步法,按产品说明书操作,操作步骤简述如下:组织切片经脱蜡、脱二甲苯、水化后,0.3%H2O2封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15分钟,柠檬酸钠缓冲液(0.01mol/L,pH6.0)微波抗原修复10分钟,冷却至常温,滴加一抗(p16工作浓度1:100,CK17工作浓度1:200),37℃孵育40分钟,滴加酶标抗鼠/兔聚合物,室温下孵育30分钟,滴加二氨基联苯胺(3,3’-diaminobenzidine,DAB)显色,苏木精复染细胞核,常规脱水,透明,封片,光镜下观察。以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已知阳性宫颈上皮内病变切片作为阳性对照。

1.3 结果判定 由2名高年资病理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进行判定,阳性为棕黄色颗粒状,p16阳性定位于细胞核和/或胞浆,CK17阳性定位于细胞浆,上皮细胞无任何着色为(-),有上皮细胞着色为(+),腺上皮生发上皮的CK17着色视为阴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在细胞蜡块和组织活检标本中的表达 120例中,p16和CK17在细胞蜡块和组织活检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即在ASC-US病例的细胞蜡块和组织活检标本中,p16和CK17的表达是一致的。详见表1、图1~4。2.2 p16、CK17在ASC-US中表达 p16诊断为CIN的阳性率细胞蜡块为 96.0%,活检标本为100.0%,而在其他宫颈良性病变中不表达或少量表达;CK17的阳性表达更多见于不成熟化生的病例(细胞蜡块的阳性率为91.6%,活检标本的阳性率为100.0%),在其他良性病变及宫颈CIN中CK17的表达均较少。这些结果提示,p16阳性与宫颈CIN的发生密切相关,而CK17阳性提示宫颈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

表1 细胞蜡块和病理组织学p16、CK17阳性表达比较(%)

图1 细胞蜡块中p16阳性表达,呈棕黄色(EnVision×200)

图2 组织活检中p16阳性表达(EnVision×200)

图3 细胞蜡块中CK17阳性表达(EnVision×200)

图4 组织活检中CK17阳性表达(EnVision×200)

3 讨论

p16是1994年6月由Kamb[1]报道的一种新型抑癌基因,又称MTSl(多肿瘤抑制基因),为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抑制蛋白,通过与细胞周期素D(CyclinD)竞争CDK4、CDK6,阻止细胞由G1期进入S期,从而抑制细胞增殖[2]。目前研究发现,p16阳性表达与HPV感染密切相关,可预测HPV阳性女性发生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或更差临床状况的风险[3-4]。本次统计也表明p16在宫颈CIN病变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良性病变,因此,若将p16检测与宫颈TCT检查相结合,可用于判断患者宫颈病变的程度及预后。

CK17目前主要用于宫颈鳞癌的诊断,CK17的表达会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逐渐增高。它在宫颈早期鳞癌组织和CIN中表达率逐渐升高,在宫颈鳞癌中显著表达,表达部位主要是瘤栓和浸润的前沿部位,它在腺上皮细胞、成熟鳞化细胞中不表达[5],而在不成熟鳞化细胞中呈阳性表达[6-8]。多数研究认为,CK17可作为高级别宫颈癌和CIN预测及诊断病变发展方向的标志物[9-10]。CK17表达的阳性率及强度随CIN级别增高而逐渐增高。周满红[11]的实验指出,CIN中Ⅰ、Ⅱ、Ⅲ级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3%、52.9%、68.2%,CIN III组CK17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INⅠ组。

宫颈不成熟鳞化是一种描述性诊断,在组织学诊断中有时也易与CIN病变混淆,在TCT细胞学中更易造成过诊断或诊断不明,而p16、CK17的联合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有助于区分这两种病变,指导临床作出正确的处理。

TCT技术比组织活检更适合宫颈病变的筛查工作,提高了宫颈癌的检出率,降低了病死率,但由于取材、制片及判读主观性等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如出现假阴性、假阳性的结果及该检测本身具有不可重复性。行TCT检查后剩余的细胞可用于制作细胞蜡块,目前运用较成熟的细胞蜡块技术可最大程度地富集细胞量,使细胞形态完整、结构清晰,且可长期保存,重复切片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如免疫组化标记等,并可有效防止脱片,提高实验的准确性[12]。本实验发现,p16、CK17在ASC-US病例的细胞蜡块和组织活检标本中的表达是一致的,因此临床上可以选择使用细胞蜡块检查代替组织活检,既方便、经济,又能避免创伤。

[1] Lee ES,Kim LH,Abdullah WA,et al.Expression and alteration of p16 in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nm.Pathobiology,2010,77(2):96

[2] 刘微,瞿全新.细胞角蛋白与p16INK4a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2,39(3):262

[3] 孟庆更,蔡茹艺.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HPV感染与p16INK4a蛋白表达的关系.北京医学,2009,31(7):434

[4] Carozzi Francesca,Gillio-Tos Anna,Confortini Massimo,et al.Risk of high-grade cerd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during follow-up in HPV-positive women according to baseline p16-INK4a results:a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a nested substudy of the NTCC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LancetOncol,2013,14(2):168

[5] Ikeda K,Tate G,Suzuki T,et al.Coordinate expression of eytokeratin 8 and cytokeratin 17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nd cervical squamous cellcarcinoma:all immunohistoehemical analysi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Gyneeol Oneol,2008,108(3):598

[6] Regauer S,Reich O.CK 17 and p16 expression patterns distinguish(atypical)immature sqnamousmetaplasia from high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3).Histopathology,2007,50(5):629

[7] 丁岚,杨永国,梅霞.CK17和p16在宫颈鳞状上皮不成熟化生和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意义.诊断病理学杂志,2009,16(3):174

[8] 段志珍,程艳香.p16INK4a联合CK1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意义.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28(9):843

[9] 王为民,汪建华,候洪春.CK1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实用癌症杂志,2012,27(1):38

[10]田迅,杨光之,田延龙,等.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CK8、CK17的表达.诊断病理学杂志,2010,6(3):173

[11]周满红.CK17和p16在宫颈CIN和宫颈早期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延安大学,2015

[12]吴倩,易韦,张著学,等.IMP3及p16在宫颈癌筛查脱落细胞块中的表达和意义.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6):4206

安吉县科技计划项目(201421)

猜你喜欢
蜡块内瘤鳞状
洪水浸泡后病理切片和蜡块的抢救措施
关于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ICD-10编码的建议
端粒酶相关蛋白1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
胃镜活检对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
妇科标本脱水试剂最佳轮换时间的探讨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研究
漆树油:炖鸡用的大“蜡块”